藎梁佳英
和諧與美好
——馬修·阿諾德與孔子精神的契合
藎梁佳英
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在追尋著美好與光明,尋求達到最佳的自我,并建立全面和諧的社會。對于和諧與美好,處在不同時空中的馬修?阿諾德與孔子都提出過自己的理念。本文試圖從孔子與馬修·阿諾德的主要思想、政治理念和教育觀念來分析找出其相通點。
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詩人、批評家和文化主將,其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思想對英國的文化和教育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馬修·阿諾德所追求的是建立一個秩序、和平和統(tǒng)一的理想社會。他認為文化可以承擔起引導社會改革的重任,文化可以改變?nèi)诵浴N幕叛?,是讓天道和神的意旨通行天下,是完美。文化即探討、追尋完美是不斷成長、轉化的內(nèi)在于心智和精神的完美,而非外在的環(huán)境物質(zhì)的完美,它是人類大家庭普遍的發(fā)展的理念,是人性各方面和諧發(fā)展的理念。
馬修·阿諾德提倡文化精英主義,他將當時英國社會歸了三個階層:野蠻人、非利士人和群氓,即:貴族階級、中產(chǎn)階級和勞工階級。而這三個階級都有各自的缺陷,都需要努力才可達到馬修·阿諾德所提倡的完美。文化明白自己所要確立的,是國家,是集體的最優(yōu)秀的自我,是民族的健全理智。良知作證,文化要樹立國家的觀念,不僅是為了維護秩序,也同樣為了實現(xiàn)我們所需要的偉大變革。因而,馬修·阿諾德將希望寄予了少數(shù)精英,我們始終認為在各個階級的內(nèi)部都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的異己分子,也就是說,有這么一些人,他們的指導思想主要不是階級精神,而是普泛的符合理想的人性精神,是對人類完美的熱愛。而這些人的力量的強弱,追求完美這一目標能否實現(xiàn),身為督學的馬修?阿諾德寄望于了教育這個手段。他認為教育可以成為普及文明的工具。他批判了英國教育體系的嚴重弊病,提出了若干建議,以期建立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通過全社會、全民性的教育提升,達到人類全民、和諧、整體地走向美好。
馬修·阿諾德的演講和論著將英國知識分子的思考推向了新高度,成為了英語國家文化思想史上的標志性人物,其影響之遠也波及到20世紀初的中國,辜鴻銘、張歆海(鑫海)、吳宓、聞一多、梁實秋、朱光潛等都深受其影響。譬如朱光潛認為阿諾德的主張能超過文學范圍而涉及孕育文學的思潮。馬修·阿諾德的文化理論賦予了文化廣義的定義,為后世認識文化和文明開拓了廣闊的視野。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鬃铀枷氲幕痉懂?,是仁、義、禮、樂、道、德。仁是最基本的。聯(lián)系到義、禮、樂、道、德等范疇,構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即孔子的仁學。
儒家思想的本意是為了教育人,提高人們的禮儀道德素質(zhì),進而推及到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從而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鬃右簧铝τ诮逃?,便是力圖在“性相近”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的“君子”,以更好地影響、教化“小人”,使得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道德水平、人口素質(zhì)提高,求得最終實現(xiàn)“仁政”、“大同”的社會理想。
孔子還提出了“學而優(yōu)則仕”的主張,反映了平民、新興地主階級對參政的要求。
孔子的禮改善了原本處于對抗中的人們的倫理關系、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并隨著社會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而演進變革。
馬修·阿諾德身處維多利亞工業(yè)鼎盛、信仰缺失、社會問題突出的時代,人們精神空虛、為富不仁、輕視文化科學、鄙薄社會同情。他力圖融合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秉承人文主義的精神,促進人性的美好和社會的和諧。
孔子與馬修·阿諾德都想從古時尋找到自己的思想源泉并進行變革,指導解決現(xiàn)實問題。正如馬修?阿諾德所說混亂的跡象已到處可見,而我們想找出頭緒,建立健全的秩序和權威(馬修·阿諾德,2008:112)。由此看來,他們都具有守舊和變革的雙重人格心理,正是這種心理為他們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提供了一種精神支柱,同時也提供了一種變革的激情。
儒家把“和”作為了人們立身行事處世的價值目標、評判標準和理想境界,‘和’的思想事實上被置于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其和諧的內(nèi)涵為“大同”、“天人合一”、“仁者愛人”及“以德治天下”。
馬修·阿諾德所認為的完美是建立在和諧基礎上的完美,即是使人性的各種本能趨于高度平衡,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能得到全面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
由此可見,孔子與馬修?阿諾德所提出的和諧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即人文主義所提倡的傾向于對人的本身的關懷,注重強調(diào)維護人性的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xiàn),實現(xiàn)人的和諧發(fā)展與完善。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若使人人能達到博愛,就可以實現(xiàn)“勝殘去殺”的社會?!肮胖畬W者(即士)為已”(《論語·憲問》),孔子認為要改造當時的社會實行仁政,就需要有具備仁道思想的知識分子來施政。士階層正好具備這一特征,但仍需進行思想改造。于是,孔子提出了“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的思想,用“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來改造士階層,以達到推廣實行仁政的目的。
馬修·阿諾德認為野蠻人、非利士人和群氓都不能代表光明,他們隨心所欲,各行其是,因而,他期望創(chuàng)造“最優(yōu)秀的自我”,有了最優(yōu)秀的自我,我們就是集合的,非個人的,和諧的。以改變混亂的無政府狀態(tài)。而這“最優(yōu)秀的人”就是文化的精英階層,他們存在于野蠻人、非利士人和群氓當中,具有博大的人性。他希望通過這些少數(shù)的社會精英分子,建立一個和諧美好的國家。
因此孔子是鼓勵士大夫階層改造自己的思想,積極地投身到社會中去,為解決社會中的問題而努力。他們兩者都希望知識分子積極地參與到公共生活中,甚至在政治領域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指導思想,他認為后天的教育對個人發(fā)展極為重要。身為皇家督學的馬修·阿諾德是英國教育的先驅者之一,他也關注以窮人子弟為對象的初等教育,希望把文化傳播給沒有任何特權的窮人以普及文明。孔子與馬修·阿諾德都同意外在環(huán)境在個人人性塑造當中的重要性,也都期望通過教育來消除階級差異,達到大同的和諧與美好的社會。
孔子和馬修·阿諾德都是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者,雖然他們各自創(chuàng)立的理論與學說有其時代局限性,但他們對于建立一個和諧與美好社會的理念是契合的。他們的思想也會超越時空的限制,為后人所傳承。我們相信孔子所倡導的儒家思想在未來必將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更加深遠地影響中國,以及全人類。我們也相信馬修·阿諾德所追求的人類的完美終有一天會達成。
梁佳英,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