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無限 霎那成永恒”,這首膾炙人口、寓意深刻的小詩,出自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純真預(yù)言》(Auguries of innocence)。在英國文學史上,布萊克是首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即便是在英國,也有很長的時間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直到19世紀下半葉,這位生前備受冷落的詩人,才聲譽鵲起,他的影響遠遠地超越了他所在的時代。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1827)生于倫敦一個愛爾蘭裔小書商家庭。在他幼年時期,就顯示出了天才般繪畫潛能,家人把他送入一美術(shù)學校,在他14歲時有幸結(jié)識著名藝術(shù)家詹姆斯·巴塞爾,拜他為師,在老師的舉薦下入皇家藝術(shù)學院進修。在布萊克創(chuàng)作的一生中,他都身兼兩重角色,既是詩人又是畫家。他一生都是在貧窮中度過,還經(jīng)常遭到別人的深深誤解。所以布萊克的才能一直被埋沒,在他去世后人們才開始關(guān)注他的作品和思想,驚嘆這位偉人的才華和成就。如果我們細讀布萊克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圖形和文字的有機結(jié)合體。布萊克的詩歌都是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配畫。另外他還經(jīng)常為他人的作品作畫。他有一副名作叫《憐憫》,是他為《麥克白》,這個莎士比亞的名著所作的插圖。這幅畫作顯得安寧靜而深邃,既有夜的神秘,又有神靈的無邊包容性。深深的夜幕,仿佛掩蓋著無邊的惡、善、丑、憂、生、死等元素。所有的一切,有機地構(gòu)成了一副神秘深邃的畫作。在英國,現(xiàn)在威廉·布萊克的畫作被稱作國寶,展放在國家博物館中。
布萊克從不愿與世合流,畢生都是一個叛逆型人物。在政治上,他支持左派,與激流派的托馬斯·佩恩與威廉·哥德溫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布萊克激烈地批判著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他認為“那些黑暗罪惡的廠房是逼迫人們失業(yè),殺死兒童,引出賣淫的禍首”。同時他對法國大革命抱有極大的期望與熱情,認為這場革命是通向《圣經(jīng)》中先知們描述的理想世界的必由之路。
布萊克不是一個無神論者,準確的應(yīng)將稱他為異教徒。他的詩歌氣勢恢宏,洋溢著深邃的宇宙感和強烈的宗教感。在18世紀的英國,上帝的仁慈、寬容、博愛的精神在現(xiàn)實中不僅沒有發(fā)揚光大,反而營造出一片陰霾覆蓋世界,呈現(xiàn)出陰暗的景象,真義的宗教已流于形式禮儀而被庸俗化。這使布萊克由壓抑而最終迸發(fā)出憤怒的吶喊。在當時,不會有人理解他的思想,曲高和寡。
他一直在追尋有所皈依的天國,一種新神話意義的宗教,這種最終的追尋驅(qū)使他轉(zhuǎn)入自己的內(nèi)在心靈中,由一種全新的方式構(gòu)筑一個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宗教神話框架,而他的自我在這個宗教框架中表達出一種美的原動力。在《自由之歌》中,他吟唱道“在那些無限的光明之山上,在繁星之王(上帝)面前,站著被大西洋擋出去的新生之火!”他企盼著“那張神圣的面龐可曾/照亮我們陰云中的山巒?他渴望在英格蘭的土地上建立起新的宗教圣地。
在文學上,布萊克是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表現(xiàn)出對理性的輕視,對18世紀古典主義的叛逆及對個人幻想的珍重。
布萊克的代表作《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1809)是一部受人喜愛的詩集,表述了一個愉快而純潔的世界,盡管這個世界中也偶有苦難與罪惡。比如“神圣星期四”(Holy Tursday)中的場景:基督教的孩童們自己點燃圣火就是他們聯(lián)想起失落的世界及宗教制度的殘酷。而“掃煙囪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er)中的苦難兒童,父母雙亡,被殘酷剝削,卻還心存幻想,把自己最后一線新人還放在了他們生活的社會制度上。這一切都能激起讀者的強烈感受。布萊克執(zhí)著地追尋著詩歌形式與創(chuàng)作技巧的改革,徹底與18世紀的傳統(tǒng)決裂。他對韻尾進行多次大膽的改革試驗,這一切都是他同期詩人沒有做到的。
他的《經(jīng)驗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則描繪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而充滿苦難、貧窮、疾病與戰(zhàn)爭的世界,在筆調(diào)上也極為憂傷壓抑。愚昧黑暗的英國變成了黑漆漆的森林,充滿了預(yù)言家?!吧袷バ瞧谒摹敝械墓聝簜儸F(xiàn)在被冷酷的高利貸者喂養(yǎng)。而清掃煙囪的兒童在父母去歌頌上帝、牧師與國王——壓迫工具時,獨自唱起了“痛苦的音符”。倫敦不再是一個天堂般的城市,而成為貧窮與絕望的世界,充斥著虛偽的人們?!短煺嬷琛分胁簧僭娖荚凇督?jīng)驗之歌》中有姐妹篇。比如“孩童之欣喜”與“孩童之憂傷”對應(yīng),純潔的“羊羔”與燃燒的“猛虎”對應(yīng)。兩部詩集擁有相似的主題,但筆調(diào)、強調(diào)之處與結(jié)論是相異的。
這兩部詩集中,童年是布萊克主要描述的中心,這個描述中心使作品富有社會與歷史性的參考價值。倫敦的貧苦勞動者使詩人深刻了解到社會對兒童的殘酷剝削,尤其是兒童隨意賣作學徒,這一事例在“煙囪清掃者”的第一行中有所體現(xiàn)。這兩首“煙囪清掃者'非常典型地揭示了經(jīng)濟上的剝削與意識形態(tài)上的剝削——通過宗教讓人們順從剝削制度——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天真之歌》中的”煙囪清掃者“表述了使宗教成為一種安慰,一種幻想中的極樂世界的社會環(huán)境,而《經(jīng)驗之歌》中的姐妹篇則揭示出宗教的本來面目,即為兒童帶來災(zāi)難痛苦。
布萊克的《天堂與地獄的結(jié)合》(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1790)一詩標志著他創(chuàng)作上的成熟。該詩創(chuàng)作與法國大革命的高潮期間,并擔負諷喻與革命預(yù)言的兩重角色。這首詩中,布萊克探索了對立之間的關(guān)系,吸引與排斥,理智與精力,愛與恨等的對立事物對人生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布萊克認為生活就是不斷的對立沖突,如給予與索取,善與惡,天真純樸與經(jīng)驗世故,肉體與精神等他認為,如果沒有對立的矛盾,就不會有社會與個人的進步;婚姻對布萊克意味著矛盾的調(diào)和,而并非一方從屬于另一方。
在他晚年,他還寫做過許多預(yù)言性的書冊,把自己看成天下政治與精神自由的預(yù)報者,是大革命的發(fā)言人。其中主要作品有《尤萊深之書》(Th Book of Urizen)(1794)、《洛斯之書》(The Book o Los)(1795)、《 四 個 左 義 斯 》(The Four Zous(1796—1807)和《彌爾頓》(Milton)(1804—1820)。
布萊克的“在荒原盡頭,手指可以觸天”的詩句啟發(fā)了西班牙畫家格列柯和達利,達利用天才的畫筆表達了對這位18世紀最偉大詩人的認同與贊美。
布萊克的語言直白樸素。他的詩歌富有抒情詩的魅力及深遠的內(nèi)涵。他不喜歡抽象的詞匯,并常用實實在在的比喻及形象來體現(xiàn)他的視野。大范圍地使用象征手法也是他作品的鮮明特征。
布萊克一生默默無聞,死后長期倍受冷遇,在當時人們的眼中,它是個反理性主義者、夢幻家和神秘主義者,一個遠離塵世的人和偏執(zhí)狂。直到19世紀下半葉,人們才驚訝于他的純真與深刻,重新發(fā)現(xiàn)了這位大師。
葉芝等人重編了他的詩集,接著是他的書信和筆記的發(fā)表,他的神啟式的畫也逐漸普及,他的作品日漸成為熱點。中國浪漫主義詩人徐志摩的詩歌也深受布萊克的影響,他翻譯了布萊克的許多詩集。徐志摩的《猛虎集》就是以布萊克的《猛虎》一詩命名的。
時至今日,人們把布萊克列為英國文學史上可與莎士比亞、華茲華斯齊名的最偉大的詩人。對于這樣一個獨特的詩人以及他的詩,只有充滿敬畏的潛心閱讀也許才是較恰切的選擇。他的畫開啟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被贊譽為“英國藝術(shù)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