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彪
戲曲樂隊鼓板演奏者為司鼓,是樂隊的指揮者。在戲曲樂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關鍵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大方面——
藝諺云:“板小乾坤大,鼓小掌萬軍?!闭f的就是戲曲鼓師的重要地位與作用。鼓師是整個戲曲樂隊中的主奏者兼指揮者,西洋樂隊有專職指揮,主要用手勢指揮全樂隊的演奏;而戲曲樂隊的鼓師,則不僅用手勢,而且通過對板鼓與檀板兩件樂器的演奏來對全樂隊的演奏進行指揮。指揮時,鼓師左手敲擊檀板,右手用鼓楗擊板鼓(也稱“班鼓”、“單皮鼓”),有時兩手均執(zhí)鼓楗,交替擊鼓,并配合動作、態(tài)勢、表情等,運用固定的程式化的“鑼鼓點子”(“鑼鼓經(jīng)”),通過手勢的指、撇、捺、場、邊等,對打擊樂與管弦樂的起止、快慢、輕重、情感、情緒、風格、韻味等,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指揮。
鼓師“三軍司令”的地位與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全樂隊中,而且體現(xiàn)在整個戲曲演出全程中。他對演員的表演、全劇的進行、節(jié)奏的起伏、氣氛的營造、效果的制造等等,都起著“幕后指揮”作用與主奏作用。
首先是配合演員的表演。每一位演員的唱、念、做、打,都在“鑼鼓經(jīng)”中進行,也都由鼓師指揮。唱腔中的起止、快慢、強弱以及各種板式、聲腔的變化,全由鼓師掌握;念白的節(jié)奏,如“撲燈蛾”、“數(shù)板”等,也由鼓師掌握;做功中的一招一式,也都由鼓師掌握,如“亮相”奏[四擊頭]、“開打”奏[急急風]等,皆由鼓師指揮演奏。最典型最精彩的例子是京劇《三岔口》,幾乎沒有道白,更沒有唱腔,主要是演員在打擊樂的伴奏下進行“啞劇式”的武打表演。劇中人物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暗室中格斗、廝殺、摸抓、翻打、尋覓、碰撞,各種動作,均由鼓師指揮“武場”演奏員用打擊樂演奏各種固定規(guī)范的“鑼鼓經(jīng)”予以配合,與演員的表演珠聯(lián)璧合、相映生輝。
其次是表現(xiàn)人物的情感情緒。不同的“鑼鼓經(jīng)”,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情緒,何時何處演奏何種“鑼鼓經(jīng)”,均由鼓師根據(jù)劇情和人物特定情境的特定情感情緒的要求,指揮打擊樂演奏。例如[亂錘]表現(xiàn)情緒焦急、煩躁、紊亂情緒;[緊錘]表現(xiàn)情緒急迫;[搓錘]表現(xiàn)情緒焦急;[叫頭]表現(xiàn)情緒激動時的呼號、控訴;[哭頭]表現(xiàn)情緒悲傷的哭泣……如此等等,皆由鼓師指揮演奏。
戲曲舞臺氣氛的制造,主要由樂隊中的打擊樂(“武場”)承擔,其指揮者也是鼓師。大至翻江倒海、刀光劍影的戰(zhàn)斗場面,小至鳥叫蟲鳴、風吹雪落的恬靜氛圍,以及場次的起承轉合,時空的自由轉換,均由鼓師指揮打擊樂演奏各種不同的“鑼鼓經(jīng)”來營造。
有時,鼓師還指揮全樂隊演奏各種曲牌,以營造不同的舞臺氣氛。例如[小開門],表現(xiàn)更衣、寫信、行路、拜賀時的氣氛;[工尺上]表現(xiàn)迎接貴賓的氣氛;[水龍吟]表現(xiàn)高官或元帥升帳時的聲感……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鼓師與琴師,是戲曲主角的左膀右臂,許多戲曲表演藝術家,都精心選擇高明優(yōu)秀的鼓師與琴師來“傍”自己。所謂“傍角兒”,乃輔佐幫襯之意。例如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就有鼓師李五、劉順與之合作;著名京劇老生楊寶森,也有鼓師杭子和與之合作;著名鼓師白登云,鼓藝超群,被譽為“白派”,曾為楊小樓、余叔巖、梅蘭芳、王鳳卿、郝壽臣、孟小冬等名角司鼓,1934年以后成為程硯秋的專職鼓師。
在“傍角兒”的藝術踐中,鼓師還成為戲曲流派的創(chuàng)造者之一。例如在“梅(蘭芳)派”“、程(硯秋)派”的形成與創(chuàng)造中,鼓師都功不可沒。
鼓師還往往是全劇院(團)的“說戲”者,“說戲”包括兩層內涵:其一是教戲;其二是導戲。有時是連教帶導。
因此,司鼓者必須具有很強的音樂演繹能力,還應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yǎng),根據(jù)本劇種常用的鑼鼓經(jīng),設計出傳神的鑼鼓點子。要做到這樣,司鼓者還必須下大功夫,吃透劇情,才能駕馭就熟的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