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銀
動脈硬化是急性腦梗死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型半胱氨酸是導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超敏C反應蛋白是炎癥反應的重要生物學標志,其是目前用于檢測機體炎癥反應的極為敏感的血清學指標,也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主要炎癥因子[1]。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特異性降解產(chǎn)物,其目前在臨床上主要用來反應患者高凝血狀態(tài)以及纖溶亢進的主要分子標志物。我院對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以及D二聚體的含量進行了檢測,分析該因子在急性腦梗死發(fā)生過程中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神經(jīng)內科共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40~80歲,平均(60.5±11.5)歲,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癥狀、體征以及頭顱CT或核磁共振進行。按照患者發(fā)病后20~40 h頭顱內部腦梗死面積大小將患者分為兩組,A組和B組,A組患者為小面積梗死,梗死面積小于5 cm2;B組為大以及中面積梗死,梗死面積大于>5 cm2。所有患者入院后對美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同時選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年齡41~80歲,平均(61.2±12.0)歲,對照組患者均沒有腦血管病、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并發(fā)史。
1.2 方法 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進行空腹抽血,2500 r/min離心15 min,手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采用雅培AEROSET全自動生化儀器進行分析,試劑購自臺塑生醫(y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二聚體采用雙抗夾心法ELISA進行測定,試劑盒購自福建太陽生物技術公司;Hs-CRP采用散射比濁法進行檢測,用德國DADE-Behring公司生產(chǎn)的特種蛋白分析儀進行含量測定,試劑購自DADE-Behring公司。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及D2聚體的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大面積腦梗死組(B組)患者血清中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及D2聚體的含量顯著高于小面積腦梗死組(A組),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及D2聚體的含量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美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進行比較分析,顯示無相關性。
表1 兩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及D2聚體的含量測定結果
表2 不同面積梗死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及D2聚體測定結果
同型半胱氨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C反應蛋白是由巨細胞被活化后分泌的細胞因子進一步刺激肝細胞產(chǎn)生的蛋白,C反應蛋白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有著密切聯(lián)系[2]。動脈粥樣硬化是誘發(fā)急性腦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不單單是由于脂質沉積而產(chǎn)生的疾病,目前研究顯示其為一種慢性炎癥疾病,C反應蛋白通過激活補體系統(tǒng),釋放大量的蛋白及復合物,最終導致血管內膜嚴重損傷。在正常生理條件下C反應蛋白水平較低,但是一旦機體處于炎癥狀態(tài),其表達量明顯升高[3]。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免疫透射比濁法以及免疫發(fā)光法等進行檢測,其靈敏度極高,可達0.005~0.10 mg/L,為臨床較為靈敏的檢測指標[4]。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降解產(chǎn)物,其為機體高凝血狀態(tài)以及繼發(fā)纖溶亢進的重要標志,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重要標記物。我們研究結果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及D2聚體表達水平顯著上調,而且與患者梗死面積有直接關系,但是與美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無關。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了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及D2聚體等指標水平檢測對腦梗死患者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吳壽軍,毛麗萍,金東明,等.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聯(lián)合檢測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意義.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1,23(1):56-58.
[2]期郭毅,姜昕.C-反應蛋白一缺血性腦卒中預后的重要標致物.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37(3):102-104.
[3]沈建成.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體水平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檢驗醫(yī)學,2011,26(3):202-203.
[4]樊寧,楊勝茹,張強,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NSE,hs-CRP和D-二聚體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意義.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26(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