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毅
[摘要]中國共產黨在90年的奮斗歷程中,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歷史經驗,其中四條對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必須特別關注對國情的調查研究和科學分析;必須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必須大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必須正確解決黨內矛盾。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國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民主政治;黨內矛盾
[中圖分類號]D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1)06-0006-04
90年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異常艱難的環(huán)境下戰(zhàn)勝強敵,在極其曲折的探索中不斷奮起,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歷史經驗。能否對此加以科學總結,把改革開放的宏偉事業(yè)順利推進,關系到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能否長治久安。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認真回顧黨所走過的艱辛歷程,深刻總結其中的經驗啟示,是我們認識和掌握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客觀規(guī)律,實現黨的正確領導的重要保證,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必須特別關注對國情的調查研究和科學分析
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在中國革命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屢屢犯“左”的或右的錯誤。對這些錯誤,毛澤東曾精辟分析說:“我們所犯的錯誤,研究其發(fā)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們離開了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主觀地決定自己的工作方針。這一點,應當引為全體同志的教訓?!倍窃谏羁涛〗逃柕幕A上,他逐步認識到國情的重要性,明確提出:“只有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才能認清中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動力、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革命的前途和轉變。所以,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黨經過反復探索,終于認清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第一次飛躍。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對基本國情的判斷也經歷了一個從基本正確轉向迷誤又到清晰認識的過程。新中國初期,由于堅持對中國國情的正確判斷,我們成功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的社會性質、主要矛盾以及面臨的主要任務都相應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迫切需要黨對國情重新進行科學的分析。但就在此時,毛澤東對國情的認識開始發(fā)生了偏差,沒有準確地把握中國所處的歷史階段,錯誤地發(fā)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這就超越了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階段,甚至超越了整個社會主義相當漫長的歷史階段,結果只能是事與愿違,導致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遭到重大挫折。
這一時期,毛澤東還在1957年黨的八屆三中全會上輕率否定了黨的八大關于國內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而以“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的錯誤判斷取而代之,并在1958年八大二次會議上獲得了確認。到1962年八屆十中全會,他又重提“以階級斗爭為綱”,把抓階級斗爭、反資本主義復辟確定為社會主義時期的中心任務。這種判斷把社會主義條件下在一定范圍存在的階級斗爭夸大為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斗爭,最終釀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
面對這兩次重大挫折,黨中央痛定思痛。在鄧小平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撥亂反正中開始對中國的基本國情進行再認識。鄧小平強調指出:“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國情,走毛澤東同志開創(chuàng)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國情,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現實狀況,在黨的十三大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由此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第二次飛躍。
二、必須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就立即投入到實際斗爭中,無暇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因此理論準備難免有些不足,曾經出現過盲目照搬馬列經典,把蘇聯經驗和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的教條主義傾向。對此,劉少奇曾明確指出:“中國黨有一極大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黨在思想上的準備、理論上的修養(yǎng)是不夠的,是比較幼稚的。因此,中國黨過去的屢次失敗,都是指導上的失敗,是在指導上的幼稚與錯誤而引起全黨或重要部分的失敗”。他在分析這一狀況的形成原因時還特別談到:“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諸領袖,都是歐洲人,而不是中國人。他們的著作都是用歐洲文字發(fā)表的。在他們的著作上說到中國的事情并不多。而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具體道路和歐洲各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道路比,有其更大的特殊性。因此,要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用馬列主義的原理來解釋中國社會歷史實踐,并指導這種實踐,就覺得特別困難些。……這也是中國黨理論準備不夠的原因之一。”
對這種狀況,毛澤東是非常擔憂的。他早在1930年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就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到了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他更是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他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此后,毛澤東又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實現了思想的大解放,打破了對蘇聯和共產國際的迷信,成功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并在黨的七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對我們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我們缺乏建設經驗,不得不“幾乎一切都抄蘇聯,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很少”。對此,毛澤東“總覺得不滿意,心情不舒暢”。1956年初,鑒于蘇聯模式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他提出“以蘇聯為鑒”,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思想。他說:“民主革命時期,我們走過一段彎路,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革命的勝利?,F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此后,以黨的八大的召開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重要文獻的發(fā)表為標志。中國開始了對蘇聯模式的最初改革。
然而在隨后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上,毛澤東卻逐漸走向了歧途。這具體表現在:一方面,他誤解了馬克思主義的某些觀點或將之教條化,從而在政治領域導致了階級斗爭擴大化
乃至人為制造階級斗爭的錯誤。另一方面,毛澤東此時在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同時,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從而在經濟領域導致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嚴重失誤。
所謂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同當前時代的發(fā)展和特征結合起來。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時,強調了民族性、地域性,并沒有特別強調時代性。這是因為當時還處于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和革命的年代,也就是說時代還未發(fā)生變化。而在新中國成立后,時代和時代主題都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在這一變化面前,毛澤東最初也曾意識到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問題。他指出:“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前發(fā)展,要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不能停滯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沒有生命了。”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仍然搬用過去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經驗,主要依靠群眾運動搞經濟建設。這種與當時世界發(fā)展趨勢相脫節(jié)的探索取向,無疑妨礙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其結果必然是在實踐中遭受挫折和失敗。
失誤和挫折教育了全黨,使我們黨更加成熟起來。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一方面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他在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提出:“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绷硪环矫?,他又把新的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任務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他說:“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重要論斷,既是對歷史教訓的深刻總結,又是對未來發(fā)展道路的精辟揭示。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實現發(fā)展”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由經典到當代、社會主義模式從傳統(tǒng)到當代的轉變,從而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進程。
三、必須大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
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不僅在思想準備上有所不足,而且在組織上也不成熟。這主要表現在黨內缺乏民主風氣,家長制盛行,使革命事業(yè)遭到慘痛損失。而從遵義會議到八大前后,隨著黨的逐漸成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內民主的認識不斷深化。毛澤東在1938年就提出:“擴大黨內民主,是鞏固黨與發(fā)展黨的必要步驟,是使黨在偉大斗爭中生動活躍,勝任愉快,生長新的力量,突破戰(zhàn)爭難關的有用的與重要的武器?!迸c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民主也十分重視。1945年,毛澤東在著名的“窯洞對”中便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闭窃谶@種日益濃厚的民主氛圍中,黨中央和毛澤東這個時期一直比較注意集體領導和輿論監(jiān)督,我們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們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此后又有所發(fā)展。在1956年黨的八大前后,毛澤東提出了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他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泵珴蓶|還解釋:“為什么要讓民主黨派監(jiān)督共產黨呢?這是因為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耳朵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有了民主黨派,對我們更為有益?!睔v史地看來,這一方針的提出極大地團結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及其他方面的愛國民主人士,充分調動了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
在此期間,我們對民主集中制的認識也逐漸深化。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抨擊了斯大林推行個人崇拜后,黨中央先后發(fā)表了《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兩篇文章,深入地分析了斯大林在這一問題上的錯誤,并總結出我們應當汲取的教訓。文章認為:“個人崇拜是過去人類長時期歷史所留下的一種腐朽的遺產?!鐣髁x社會建成了,但是舊社會的腐朽的、帶有毒素的某些思想殘余,還會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保存下來”,“因此。反對脫離群眾的個人突出和個人英雄主義,反對個人崇拜,是應該經常加以注意的問題”。稍后,鄧小平在八大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時也指出:“很明顯,個人決定重大問題,是同共產主義政黨的建黨原則相違背的,是必然要犯錯誤的,只有聯系群眾的集體領導,才符合于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才便于盡量減少犯錯誤的機會。”在這個報告中,鄧小平還表示:“我們黨從來認為,任何政黨和任何個人在自己的活動中,都不會沒有缺點和錯誤,這一點,現在已經寫在我們的黨章草案的總綱里去了。因為這樣,我們黨也厭棄對于個人的神化?!?/p>
但由于中國封建思想的土壤極深,同時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黨取得接二連三的勝利,毛澤東逐漸驕傲起來。他在1958年成都會議上說:“個人崇拜有兩種:一種是正確地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正確的東西,我們必須崇拜,永遠崇拜,崇拜的不得了,真理在他們手里,為什么不崇拜呢?……另一種是不正確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從,對不正確的部分也贊成,就不對了?!苯裉炜磥?,毛澤東將個人崇拜分為兩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這種觀點提出之后,我們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的現象不斷滋長,到“文革”時期達到極端,黨員的民主權利受到嚴重踐踏,黨內民主不復存在,最終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損害了黨的領導,損害黨和國家的事業(yè)。
“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是十分慘痛的,這促使鄧小平從制度方面加以深刻反思。他認為:“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痹谒磥?,毛澤東晚年之所以犯嚴重錯誤,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形成嚴格的完善的制度”,這就使毛澤東“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對黨和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因此,“單單講毛澤東同志本人的錯誤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一個制度問題”,“過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而“文革”之所以會發(fā)生,同樣也是因為“民主集中制被破壞了,集體領導被破壞了。否則,就不能理解為什么會爆發(fā)‘文化大革命”。
所以,為了避免重犯“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錯誤,就首先“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此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斷推進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第一,把民主政治建設提到黨和國家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1978年12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當前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強調民主。因為在過去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民主集中制沒有真正實行,離開民主講集中,民主太少?!币虼?,“我們要創(chuàng)造民主的條件,……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979年3月,鄧小平又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提出了“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論斷。1980年12月,他進一步指出:“我們各種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改革,要堅定地、有步驟地繼續(xù)進行。這些改革的總方向,都是為了發(fā)揚和保證黨內民主,發(fā)揚和保證人民民主?!边@就把民主政治建設提到了改革總方向的高度,提到了黨和國家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
第二,在民主政治建設的發(fā)展取向上,強調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毛澤東晚年的一個嚴重失誤,就是沒有把民主與法制有機地結合起來,而是搞所謂“大民主”。有鑒于此,鄧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黨的十三大報告也提出:“總之,應當通過改革,使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一步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這是防止‘文化大革命重演,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庇纱丝梢?,以制度建設為核心,強調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這一階段民主政治建設發(fā)展的顯著特點。
第三,充分肯定了發(fā)展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的推動作用。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以黨內民主來逐步推進人民民主,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條切實可行、易于見效的途徑。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也指出:“發(fā)揚黨內民主必然推進人民民主,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條重要途徑?!?001年,江澤民在建黨80周年講話中更明確提出:“通過發(fā)展黨內民主,積極推動人民民主的發(fā)展”。這些論述,都體現了黨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對民主政治建設認識的深化。
四、必須正確解決黨內矛盾
在中國革命與建設過程中,如何處理黨內矛盾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但正是在這一問題上,中國共產黨有著十分慘痛的教訓。革命初期,尤其是“左”傾錯誤占統(tǒng)治地位的時候,主要采取的是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辦法,甚至肉體消滅。這種懲辦主義和過火斗爭,在實踐中造成了很大傷害,而且由于方法不妥當,黨內矛盾并未得到真正解決。
在深刻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毛澤東科學地闡明了黨內斗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必須切合于具體對象的實際情況,決不能抽象地看問題”。他還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通過整風來解決黨內矛盾的辦法,明確提出整風的宗旨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毛澤東還多次講過,我們要“打倒兩個主義,把人留下來。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把犯了錯誤的干部健全地保留下來”。這與過去“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相比,顯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實踐證明,延安整風的這一方針是完全正確和行之有效的,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遺憾的是,在建立新中國以后尤其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時期,由于國內外復雜局勢的影響和長期沿襲階級斗爭思維的慣性,我們黨內開展了一系列錯誤的斗爭。到“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時期,更是動輒上綱上線,把黨內思想分歧混同于階級斗爭、路線斗爭,使大批干部受到殘酷迫害,黨的事業(yè)幾乎毀于一旦。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如何撥正歷史航程的方向,正確解決黨內矛盾?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一項歷史性課題。鄧小平深刻總結了歷史教訓,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指導原則。他說:“一定要實事求是,分析各種不同的情況”,“黨內斗爭是什么性質就說是什么性質,犯了什么錯誤就說是什么錯誤”。在黨內斗爭的具體方法上,鄧小平提醒必須正確掌握斗爭的界限,“原來講要實事求是,以后加一個要恰如其分”,“批評的方法要講究,分寸要適當,不要搞圍攻、搞運動”,“糾正‘左的傾向和右的傾向,都不要無限上‘綱,不要人人過關,不要搞運動”。他還特別強調:“過去那種簡單片面、粗暴過火的所謂批判,以及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處理方法,決不能重復。無論是開會發(fā)言、寫文章,都要進行充分的說理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參加討論和批評的人,首先要對討論和批評的問題研究清楚,絕不能以偏賅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勢壓人,強詞奪理?!笔聦嵶C明,在鄧小平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新時期黨內矛盾的解決進行得是比較健康和正常的,一方面使全黨從思想上真正搞清了犯錯誤的原因和改正辦法,回到馬克思主義路線上來;另一方面團結了更多的同志,有利于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旺發(fā)達。
總之,中國共產黨迄今所走過的90年,是一個薪火相傳、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黨取得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歷史經驗的啟迪。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國共產黨認真吸取這些來之不易的經驗和啟示,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提高執(zhí)政能力,就必將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帶領中國人民闊步前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08
[2][21]毛澤東選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375
[3][16][17][18][22]鄧小平文選(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333,330,333,297,348,144-145,168,372-373,146,301,308,309,390,381
[4]劉少奇選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8-222
[5]毛澤東選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6][20]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1)[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58-659,656
[7]毛澤東文集(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5,117
[8]吳冷西,十年論戰(zhàn)(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23-24,
[9][13][15]毛澤東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1,34,235,369
[10][23]鄧小平文選(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91,47
[11]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編(11)[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53
[12]黃炎培,延安歸來[M].新華社,1945:35
[14]鄧小平文選(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9,235
[19]江澤民文選(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8
責任編輯魏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