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波,陳 紅
(廣州市越秀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西醫(yī)門診,廣州510180)
返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胃或十二指腸液經(jīng)常返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的炎性病變。正常情況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當返流入食管時灼燒或刺激食管而產(chǎn)生“燒心感”,胃內(nèi)容物長期反復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癥。本病病因與發(fā)病機理未明,可能與進食過多脂肪、飲酒、吸煙、插胃管、反復嘔吐和胃潴留等有關。近年來,筆者應用自擬疏肝和胃湯配合西醫(yī)治療返流性食管炎,取得滿意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選擇廣州市越秀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返流性食管炎患者116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觀察組60例,平均年齡38歲,男34例,女26例,病程7個月至7.5年,平均2.4年;對照組56例,平均年齡36歲,男32例,女24例,病程6個月至6.5年,平均2.7年。所有病例具有典型的RE癥狀,如上腹部灼痛、反酸、胸痛等,并參照全國返流性食管?。ㄑ祝┭杏憰贫ǖ臉藴剩?],經(jīng)胃鏡檢查確診為返流性食管炎(Ⅱ-Ⅲ級)。2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分級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組患者均采取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奧美拉唑20mg,每日2次;嗎丁啉10mg,每日3次。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服疏肝和胃湯配合治療,處方:蘇梗10g、陳皮6g、法半夏10g、茯苓10g、柴胡10g、木香10g、香附10g、竹茹10g、黃芩10g,隨證加減:心煩口苦者,加黃連、龍膽草;便秘者,加大黃、核實;胸骨后疼痛甚者,加白芍、廣郁金;氣郁化火者,加麥冬、黃連;胸悶咽嗌有痰者,加鵝管石、水紅花子。每日1劑,水煎分2次,早晚溫、緩慢服用。治療期間禁食煙、酒、辛、辣、肥甘厚味,少食多餐,飲食不宜過熱,保持情緒舒暢。2組患者治療6周后觀察療效,并隨訪1年,觀察其復發(fā)情況。
根據(jù)癥狀改善及胃鏡檢查情況,制定療效評定標準。顯效:癥狀完全消失,胃鏡顯示食管黏膜組織學改變基本恢復正?;蛎黠@好轉;有效:癥狀明顯好轉,胃鏡顯示食管黏膜組織學改變好轉;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胃鏡顯示食管黏膜組織學無改變??傆行剩剑@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隨訪2組病例中顯效和有效者,隨訪期1年,以臨床癥狀體征及胃鏡復查確診是否復發(fā)。觀察組隨訪54例,對照組隨訪42例,2組隨訪病例復發(fā)情況見表2。
表2 2組病例復發(fā)情況比較
返流性食管炎為一種病程較長的慢性病,西醫(yī)多常規(guī)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胃腸動力等藥物治療,目的是減輕返流及減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及腐蝕,可緩解癥狀。但食管炎歸因于胃液的過度返流,而不是胃液的過度分泌,故長期抑酸治療有誘發(fā)萎縮性胃炎的傾向,且停用抑酸藥物易復發(fā),因而探討中藥治療有重要意義[2]。本病屬中醫(yī)噎膈、吐酸、胃痞、胃痛、梅核氣等范疇[3],為肝郁氣逆、胃失通降的病癥。因肝氣郁結,必克胃土,導致肝胃不和,胃氣上逆?!夺t(yī)家心法·吞酸》說:“凡是吞酸,盡屬肝木曲直作酸也?!备沃魇栊梗魃l(fā),調(diào)暢氣機,疏暢情志,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胃主受納,以和降為順,腐熟水谷,與脾相表里,共司升清降濁,郁怒傷肝,木失條達,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即出現(xiàn)噯氣吞酸,胸脅脹痛。故本病以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為主要病機。疏肝和胃湯中蘇梗理氣寬中、降逆下氣;柴胡可疏肝郁、行滯氣、利胸脅、調(diào)胃腸,配黃芩,可通調(diào)表里;香附、木香二藥皆能理氣,但香附偏于疏泄,木香偏于健脾,合用疏肝理脾、行氣止痛功效更甚;竹茹具有降逆止嘔之功,為胃虛、胃熱嘔逆之良藥;陳皮理氣降逆、調(diào)中開胃;茯苓甘淡平和、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半夏辛散溫燥、燥濕去痰、消痞降氣,二藥相配,補脾滲濕與燥濕消痰同用,相互促進,共奏化痰和胃,降逆止嘔之功。諸藥合用,發(fā)揮疏肝理氣、和胃降逆之功效,切斷返流性食管炎之病機,在此方的基礎上辨證加減,配合西醫(yī)治療可獲滿意療效,明顯優(yōu)于西醫(yī)單獨治療。
[1]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會.返流性食管?。ㄑ祝┰\斷及治療方案(試行)[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0,17(1):60.
[2] 胡芳.中藥為主治療返流性食管炎54例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2007,27(7):24-25.
[3] 劉瑩暉,陳環(huán)宇.半夏瀉心湯治療返流性食管炎36例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33(4):43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