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關中平原北部的蒲城縣,是個面積公1584平方千米的小縣,別看它地方雖小卻歷來受人關注。據史料記載,西漢時期,漢武帝派人修建引洛水渠時,曾在此處挖巨型龍骨;唐朝時又挖出狀如盤龍的奇怪巨石;1961年考古學家們還在附近挖掘出大荔人化石,古象、古馬、三葉蟲等動物化石。
更為奇特的是《蒲城縣志》曾記載的一次800年前的發(fā)現(xiàn)。當時正值金代皇統(tǒng)年間,蒲城遭遇大旱,人們便到附近的堯山古廟里求雨,沒想到竟然真下雨了。感恩戴德的蒲城人為了答謝神靈,決定擴建古廟。古廟里有座夫人殿,工匠們?yōu)榱隧樌卣沟鼗?,需要鑿去殿旁一塊巨石。半個月后,就在巨石被鑿開一半時,工匠們發(fā)現(xiàn)巨石中有一片蛛網狀的小空隙,繼續(xù)鑿開空隙,竟然露出一具“枯骸”。這具“枯骸”端端正正嵌入石中,頭、臂、四肢俱全,石骨相合,猶如印模般清晰可見。這塊巨石,表面上渾然天成,脈理相連,根本沒有半點縫隙斷裂的痕跡。
縣令馬揚是位博學多才之士,聽說此事后迅速趕到現(xiàn)場。他揀起一塊已鑿開的石頭,發(fā)現(xiàn)斷裂處還可以合起。馬揚百思不得其解,感嘆道:“這石中之骸,不知道是人還是神?”為了不冒犯“神靈”,馬揚命令工匠在舊址上方一丈處重鑿一處新穴,置入 “枯骸”,再用石塊封堵洞口,同時還在石塊上題寫了“仙蛻”二字與詳細的發(fā)現(xiàn)經過。
《蒲城縣志》記載的這一段史料引起了許多考古學者的注意。20世紀80年代有不少考古學家紛紛到蒲城尋訪“仙蛻”下落,但遺憾的是,這處洞口與石塊在1976年都被毀去,現(xiàn)場只留下數(shù)塊刻有記載“仙蛻”的殘碑。殘碑的存在,證明了《蒲城縣志》記載屬實。學者們考察了古廟北側與東西兩側,勘測結果是這里石灰?guī)r質陡崖,水平層理,巖層年齡距今已有4億年。
眾所周知,人類存在的歷史只有幾百萬年,那4億年前的巖石中怎么會有宛如人狀的“仙蛻”?用今人的眼光看來,“仙蛻”是外星人,是地外生命嗎?這個問題,現(xiàn)代科學家和800年前的馬揚一樣,仍然無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