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風從南方來,叩開一扇窗。
26年后的今天,透過這扇窗子,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已經(jīng)展現(xiàn)。
26年來,對于常識和底線的堅守,為《南風窗》贏得了諸多贊譽。理性、良知和責任,成了我們最顯著的標簽。偶爾,我們會為此感到自豪,但更多時候,卻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多年前,我們的前輩就寫下了這樣的發(fā)刊詞:良知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今天中國新一輪改革在制度安排上迫切需要吸取的活生生的養(yǎng)料和資源,它是制度之魂,亦是方向之光。
這是對社會的觀照,更是自我期許。歲月流逝,人員更迭,但這方向之光,從未熄滅。
在它的照耀下,體制的約束、資本的侵蝕從未改變過這本雜志的底色,我們?yōu)楣響?zhàn)勝強權而贊嘆,支持為獲得尊嚴的弱者們的抗爭,我們希望賦予寫作以意義。
過去的很多年,《南風窗》只是為一撥又一撥心懷理想的年輕人提供了這樣一個寫作平臺,她也只是為千千萬萬為稻糧謀之余仍關心家國命運的讀者,定期提供著我們對這個國家最真切的關懷。
這是我們需要背負的最厚重的傳統(tǒng)。但我們也知道,這本雜志還有著諸多不足,她嚴肅、刻板,不解風情,她也會犯這樣那樣的“幼稚病”,書生意氣之下,往往會遮蔽現(xiàn)實的復雜性。
1980年代,當這本雜志創(chuàng)刊時,整個社會雖物質貧乏,卻朝氣蓬勃,到今天,財富豐盈,卻出現(xiàn)道德精神的缺失。改革共識需要凝聚,價值觀分歧需要化解,社會階層斷裂需要彌合,都深刻地影響著媒體的生態(tài),《南風窗》亦不能免。
《南風窗》刊頭上的那句話,“FORTHEPUBLICGOOD(為了公共利益)”依然清晰,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維護公共利益?這是一道新難題。不同價值觀和話語體系之下的公共利益并不完全一樣,不同社會階層眼中的公共利益更時常相互抵牾,需要我們深入中國社會肌理,從國情出發(fā),做出理性的判斷。
在這樣一個時代,理性、良知和責任,依舊是最稀缺的價值,但只有這些,已經(jīng)遠不足以為我們的讀者以及這個國家提供最有營養(yǎng)的文字。
我們時刻提醒自己,不斷地自我學習,寬容地對待各種觀念,學習讓我們不斷修正自己那些固有的偏見, 而偉大文明的延續(xù)則全賴對新事物寬容的胸懷,允許其自由發(fā)展而帶給古老民族以推陳出新、薪火相遞的活力。
我們尊重那些真誠的信仰者,尊重那些基于中國立場的、為這個國家的未來籌謀改革的一切努力。因為和百余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一脈相承,我們希望看到這個國家順利地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轉型,并愿意為之鼓與呼。對于現(xiàn)代化的追求,中國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太多坎坷和夭折。
作為新聞人,我們的記者常年奔走于社會的底層,我們深知,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面對日益固化的社會階層結構,只有真正保障社會中弱者和底層的權益,才能保障現(xiàn)代化進程的合理性和道義上的合法性。
我們從不放棄思考中國繁榮的真正動力,但我們也從不會站在遠處,漠視個體的價值。
和這個在轉型過程中面臨各種矛盾沖突挑戰(zhàn)的社會一樣,作為一個市場化的傳媒機構,今天的《南風窗》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更多的不是來自于體制的約束,也不來自于資本的侵蝕,而源于時代的變遷。
當傳播技術日益豐富,當嚴肅的論說時常被淹沒在信息垃圾的海洋中,我們也開始聽到一些懷疑: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南風窗》對嚴肅命題的敘述,還會有人喜歡嗎?嚴謹而刻板的表達方式,會不會讓更年輕的讀者遠離?
我們始終堅信,新媒體的時代,理性平和的話語方式,依舊有著眾多受眾。“冷靜的力量,同樣讓人熱血沸騰?!薄赌巷L窗》逐年增高的發(fā)行數(shù)字,更是給予了我們足夠的信心。
作為一個傳播機構,其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傳播度,但技術與價值之間的平衡卻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為了追求更大的傳播度和影響力,我們要在多大程度上妥協(xié)又不至于影響我們對價值的苛求?
毫無疑問,更加專業(yè)的傳播技術、更加豐富的傳播形態(tài),會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赌巷L窗》將一如既往為那些有理想的寫作者提供一個最寬容的平臺,凝結這個時代的智慧,傳播有價值的信息和思想。同時,我們更會努力把雜志辦得更具深度、更具可讀性,賞心,而且悅目。
面對現(xiàn)實,人們常感無奈;回顧歷史,卻清晰可見中國向現(xiàn)代國家邁進的腳步,雖有曲折,終導正軌。作為這個時代的寫作者,我們心力憔悴,卻又滿懷熱情。
風從南方來。《南風窗》生于廣州,長于中國,26年生生不息,這個時代毫不吝惜地給予我們善意的滋養(yǎng)。我們自身就是中國社會進步、開放、包容的受益者。和所有熱愛這個國家的人們一樣,我們對身處的這個時代不失溫情和敬意,對美好生活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