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曝出的“李剛門”,隨著肇事司機李啟銘被判刑收監(jiān)而告一段落。照例說,一切就該“塵埃落定”了,可偏偏落不定,網(wǎng)上反而又掀起一波抗議的熱潮。在這股熱潮中,主流意見是判刑六年“量刑太輕”。法院說,李啟銘沒有殺人故意,對死者家屬又做了四十六萬元的賠償,“認罪態(tài)度”又好,所以從輕發(fā)落。但網(wǎng)民并不服氣。
但在我看來,這個結(jié)果已經(jīng)好得不能再好了。不是瓜田吹牛,事情的運作結(jié)果,皆在老漢的預(yù)料之中,甚至比預(yù)料的還要強許多。為什么這么說呢?把話說穿了吧,那就是強勢者太強,而弱勢者又太弱了。強勢者氣太盛,弱勢者又太不爭氣(他們顧不上爭氣或者根本爭不上氣)。這個鐵的法則在全國各個類似的案子中,屢試不爽。印象最深的,是杭州的胡斌在鬧市的馬路上飆車,胡斌的爸爸掏出一百多萬元,把事情了了。苦主接受了賠償,在量刑上就不便再張嘴說什么了。網(wǎng)友會說:“咱不要他的臭錢,咱立志氣,伸張正義、懲治邪惡!”這義憤很對,但對苦主的艱難生活無補。他已經(jīng)失去了兒子,也就是說失去了改變生活的主要希望。你就是把肇事者槍斃了,對他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李剛門”的情況大致相同。受傷的女孩得到九萬塊的補償,表示啥也不追究了。被撞死的女孩的家屬,雖說還堅持不同意按交通肇事判刑,但因為收了錢,說話的聲音也不宜太大。他們放棄賠償、堅持重判如何?他們太艱難,太需要錢了;還有,不要錢,可能啥也得不到,還不如要點錢。他們的選擇也是理智的,清醒的。
我上面說的規(guī)則,從理論上說是硬邦邦的;從實踐上說,是屢試不爽的。而李剛兒子的心里,從始至終都是很有數(shù)的,他很清楚他胡作非為有仰仗,他爸爸會為他買單,在強勢者面前,什么障礙排除不了?神馬都是浮云。
在李啟銘的嘴里,“我爸是李剛”這個句子,肯定是一個口頭禪。每天的使用頻率不會很低。這口頭禪也很管用,很給力。在朋友圈里,能贏得敬佩和追捧;在對手那里,能震懾住絕大多數(shù)沒有背景的小角色、小流氓,大角色也得掂量掂量:那不是等閑之輩,是公安局的頭頭!在肇事之后祭起爸爸這個法寶之所以一時失靈,實在是事情弄得太大了,連他爸爸收拾起來也很費事。但李剛畢竟是李剛,他不負子望,“止損”的能力和效率也是可圈可點的。他用最快的速度把央視請來了,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他那兩分多鐘的哭戲。全國兒子闖禍的情況多矣,請問,還有誰能搬動央視?那是央視啊,是黨中央的喉舌呀!是一個闖禍者的家長道歉的地方嗎?如果這種事情都通過央視道歉,央視為此專門開通八個頻道恐怕也不夠用。還有,你知道央視的廣告一秒鐘多少錢嗎?兩分多鐘的哭鼻子秀,如果付廣告費,一千萬怕是不夠的。所以,不管是李剛?cè)嗣}太粗,調(diào)動央視也易如反掌;還是李剛有錢,掏一千萬毫不困難;抑或嘴巧,能讓央視充分認識到,他出面道歉對平息民憤、緩解全國緊張的干群關(guān)系意義重大,總之,李剛的本事之大,是不容懷疑的。如果在不久的將來,你聽說李剛的兒子“因病保外就醫(yī)”或者“因為表現(xiàn)突出而很快減刑出獄”,也不要奇怪,你總不能不許囚犯生病、不允許囚犯表現(xiàn)好吧?
胡斌和李啟銘的案子判得是否合理,自有法律專家們?nèi)パ杏?。我們普通百姓從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強勢者我們是惹不起的,以后務(wù)必要多加小心。其實“富二代”和“官二代”,多數(shù)家長還是很低調(diào)的,不愿意露富、露勢。他們對孩子不懂事,壞了大人的事,也很惱火。賠上幾十萬、幾百萬的錢,那是小意思,這甚至還沒有一次送禮行賄用的錢多。叫人不爽的是,這種事把孩子和大人一塊拉到聚光燈下,讓百姓們把原來不大清晰的事情弄得越來越清晰: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比動物界的獅子和兔子之間的距離還要遠。叢林雖然險惡,總不至于突然冒出來一輛寶馬車把你撞死吧。
題圖 / 權(quán)勢家族的門神 / 翟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