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瑛
摘 要:相比于西方,典型人物報道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報道形式,本文立足典型人物報道策劃,從典型人物單篇報道和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策劃兩個方面探討當代典型人物報道的新形式。本文以2010年11月6日前主流媒體對房玫同志事跡的系列報道為例,對比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典型人物報道,用歷史的、揚棄的和批判的眼光分析問題。另外,文章還從策劃和組織新聞傳播的角度,考察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策劃的問題。最終得出媒體同仁應從新聞策劃的視角,立足新聞本位,打造媒體品牌,采取媒體聯(lián)動式報道合力推動典型人物報道。
關鍵詞:典型人物報道;華爾街日報體;媒體聯(lián)動式報道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4-0040-04
典型人物報道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新聞報道形式,包括記錄典型人物最新活動的消息、報道典型人物事跡的通訊以及宣傳典型人物精神的評論。其中,以人物通訊為主體,輔助以消息和評論。典型人物報道由來已久,可以說是伴隨著整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配合馬列主義思想地位的確立,全心全意建設社會主義,凝聚各方面力量擁護黨的領導,典型人物報道被擺在更加顯著的位子?!犊h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人民的好醫(yī)生李月華》、《生命的支柱——張海迪》等一批優(yōu)秀作品都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民主化、經(jīng)濟全球化、文明多元化等一系列時代表征凸顯。同時,媒體的權威性降低、受眾不再輕易相信新聞報道、對于有著鮮明政治性和導向性的典型人物報道更是持觀望、懷疑態(tài)度。如何做好當代典型人物報道的課題應運而生。
筆者以為,如今典型人物報道已不再是單個媒體、單篇文章可以引起強烈反響的時代了,而是需要各個媒體有機整合的典型人物報道策劃。這種策劃是有計劃、有明確指向的新聞策劃活動,包含單篇新聞報道和整體新聞策劃兩個方面。
為了避免泛泛而談,本文主要以房玫同志先進事跡系列報道為例,從典型人物單篇報道和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策劃兩方面來談。
一、典型人物單篇報道策劃
房玫,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科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碩士生導師。關于房玫老師用“四真”(“真懂、真信、真教、真愛”)教授思想政治課收到良好效果的文章于2010年下半年頻頻見諸報端,甚至多次登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的頭版,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具有本文討論的標本意義。
消息政治性。相比于報道房玫同志的通訊,消息報道的數(shù)量絕對是小巫見大巫。其中以《安徽日報》9月22日、10月11日和11月9日三篇消息《王明方:學習房玫先進事跡推進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王明方親切會見房玫老師》《蚌埠舉行房玫教學經(jīng)驗報告會》為代表。從標題可以看出,這類消息稿件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往往與領導講話、政治活動相掛鉤。這說明我黨推出典型人物具有鮮明政治指向。
評論導向性。以《人民日報》9月28日第六版配發(fā)評論《創(chuàng)新:無處不在》,《光明日報》9月16日頭版配發(fā)評論《“四真”:搞好思政理論的基石》為例,評論高度評價了房玫同志的教學實踐活動和對思政理論課的熱情,表達了希望更多人學習房玫同志精神的號召,具有明確的導向性。這樣的評論有利于受眾準確把握記者觀點,借助記者的思想梳理總結自己的想法,形成一定的認識并在日后生活中指導實踐。記者應當充分利用評論表達觀點的特性,將消息、通訊寫得盡量客觀,而將觀點凝練清晰地表達在評論上,讓受眾選擇性接受,這既符合新聞的客觀性原則,尊重受眾的價值判斷,又符合宣傳的目的。
通訊故事性。人物通訊就是以通訊的形式報道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反映其行為、事跡和生活,再現(xiàn)其精神境界、人生軌跡和生存狀態(tài),從而達到教育啟迪,或監(jiān)督批判、警示社會的目的的通訊。[1]與西方新聞界相比,中國新聞報道中的人物通訊顯得十分突出。以表彰先進人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人物通訊以其比重大、興盛時期長、社會作用顯著和發(fā)展變化快而成為中國新聞傳播業(yè)中的突出現(xiàn)象。[1]通過將過去的人物通訊代表作與當下房玫同志事跡系列報道相對比,筆者發(fā)現(xiàn),從過去樹立高大全的人物楷模,到如今采用華爾街日報體講故事,我國先進人物通訊有了顯著進步,但當筆者深入本質、細細研究之后又發(fā)現(xiàn),當代典型人物通訊寫作仍有不足。
(一)進步
以他者視角代替定性分析。通訊的作者常常以某個具體人物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或一次經(jīng)歷開頭,慢慢引出文章論述的主人公。例如,《光明日報》9月17日第2版刊發(fā)的文章《她為我們點亮人生的燈——大學生們心中的房玫老師》開頭一段為:
有學生因為上了她的課,而把自己的QQ簽名改為“我愛馬克思”;有學生給她發(fā)去短信說“今天我才發(fā)現(xiàn),只有上你的課,我才不會看手機上的時間”;有學生因為喜愛她而喜愛上思政理論課,從而成了她的同行……
過去的人物通訊喜歡在文章的開頭就進行定性分析,透露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如1983年3月1日發(fā)表于《中國青年報》的《生命的支柱——張海迪之歌》,文章開頭寫到:
來到張海迪的家,我們急切地想見到這個被譽為保爾式的姑娘。盡管我們讀過她許多感人的故事,但她畢竟是個三分之一肢體都失去知覺的人,這樣的人怎樣生活呢?我們不可想象。
完全出乎意料,她是那樣活潑、開朗、談笑風生、充滿朝氣……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分明看到一個帶有鮮明導向性的記者采用各種形容詞感性地抒發(fā)情感,對通訊的主人公進行定性分析。
1.以場景白描代替議論抒情。在消息寫作中,有一種導語寫作方法叫“描述型導語”,即在消息的開頭即出現(xiàn)畫面、出現(xiàn)鏡頭、具有可視可感的效果。[1]這里所說的場景描寫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江淮》雜志2010年第10期“時代先鋒”欄目中《為學生點亮人生的燈——記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師房玫》一文的開頭如下:
2010年9月1日下午兩點半,伴隨著新學期第一陣急促的上課鈴聲,一位身著青布綿綢大褂的老人端步走入教室,她的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
字里行間還可以捕捉到白描手法的痕跡,寫活了房老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過去的人物通訊雖然也有場景描寫,但更多地是用場景來引發(fā)議論,闡明觀點,而不是僅僅為了講述故事。例如1966年2月7日發(fā)表于《人民日報》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文中,開頭第三個自然段如下:
展現(xiàn)在焦裕祿面前的蘭考大地是一幅多么苦難的景象呵!橫貫全境的兩條黃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邊的黃沙;片片內(nèi)澇的洼窩里,結著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鹽堿地,枯草在寒風中抖動。
這是一段典型的場景描寫,形象生動的畫面背后是記者想傳達的下一句話:
困難,重重的困難,像一副沉重的擔子,壓在這位新到任的縣委書記的雙肩。但是,焦裕祿是帶著《毛澤東選集》來的,是懷著改變蘭考災區(qū)面貌的堅定決心來的。
2.以他人之口代替直抒胸臆。引語分為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即便是具有鮮明傾向性的通訊寫作,記者也不能跳出來發(fā)表議論,采用引語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行性,同時使文風更加活潑。目前,間接引語因其多變的形式而在新聞寫作中頻繁使用。例如《人民日報》2010年9月28日第六版刊發(fā)的《房玫:用理論課收獲掌聲與笑聲》一文中多次采用引語。文章第二段、第三段是獨立成段的兩句間接引語:
“房媽媽,從您那里我不僅學到豐富的知識,更有做人的道理,做您的學生是我最大的幸運。”
“如果將來也能做一名教師,我一定要成為像房媽媽那樣的好老師!”
還有一段采用直接引語:
“過去幾乎要打瞌睡的課,現(xiàn)在自己也走上講臺了?!币晃惑w育系的學生笑著告訴記者。
過去的人物通訊中記者直抒胸臆的現(xiàn)象相當普遍。翻閱過去的人物通訊,既感動于記者如文人般細膩的筆觸,又感懷于當時鮮明的意見表達。例如,1997年3月2日新華社發(fā)的人物通訊《在大海中永生——鄧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記》一文中,記者的觀點表露無疑。如:
飛機盤旋,鮮花伴著骨灰,撒向無垠的大海;
大海嗚咽,寒風卷著浪花,痛悼偉人的離去……
又如:
大海的無垠,開闊了他博大的胸襟;
浪濤的洶涌,塑造了他頑強的性格。
總之,當代典型人物通訊的寫作手法已在許多方面得以改進。這與受眾欣賞口味的轉變、記者新聞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媒體主管部門宣傳意識的開化密切相關。穆青在《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采寫體會》中說到:
根據(jù)領導同志審稿的意見,這一稿件還存在著兩個問題:(1)只有事實的客觀敘述,這是不夠的,需要增加記者的議論,熱情的抒發(fā),使通訊更加尖銳、潑辣;(2)通訊的最后兩節(jié),筆法有純客觀的、自然主義的毛病,需重新改寫。應該多一些力量,少一些悲傷。[2]
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媒體工作人員對典型人物通訊的寫作要求是不注重客觀事實,而強調(diào)作者的情感抒發(fā)。這種寫法在受眾媒介消費初期是有用的,但已顯然不適合當代典型人物通訊的寫作。
(二)不足
高大全報道遺風,換湯不換藥。通觀今年11月6日前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對房玫同志事跡的50篇報道,作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記者仍有樹立“高大全”形象的心理預設,幾乎沒有提及房玫同志身上的一點瑕疵,只不過手法更加隱晦。具體表現(xiàn)在,雖然以與主題相關的小故事引入,但一定是對文章內(nèi)容有積極推動作用的材料;雖然盡可能采取白描的手法描寫場景,但仍然會選擇正面的、積極的、陽光的場景來勾勒;雖然通過他人之口發(fā)表議論,但事實上只是替記者說出想說的話??梢赃@么說,當代典型人物通訊轉變的只是報道方式,但主導思想還是與以往的報道一脈相承的。另外,這種寫作方式也帶來許多弊端:在選擇材料上容易美化,在描寫場景時容易拖沓,而過多使用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又會割裂篇章結構,使讀者無法集中精力、一氣呵成地完成閱讀。
郭慶光在《傳播學概論》中提出“一面提示”與“兩面提示”理論。即一種是僅向說服的對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觀點或于己有利的判斷材料,稱為“一面提示”;另一種是在提示自己一方的觀點或有利材料的同時,也以某種方式提示對立一方的觀點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稱為“兩面提示”。[3]前一種適合對文化層次低的受眾使用,后一種適合對文化層次高的受眾使用。當我們面對文化水平和媒介消費水平都提高了的受眾時,為了提高傳播效果,采用兩面理是明智之舉。因而,在典型人物報道中,我們也不能采用一邊倒的材料,而應當適當兼顧公平原則,將人物寫得更具有人性,而非“神性”。夸張細微之處,主觀臆斷。細節(jié)真實是整體真實的基礎,細節(jié)一旦夸張,極易讓人產(chǎn)生不信任感。記者采訪大多是事后采訪,對事件的百分百還原是不可能的,因而對于細微之處的采訪一定要細致到位,稍加主觀臆斷,便會降低新聞的可信度。例如,《中國教育報》2010年11月6日頭版頭條刊發(fā)了《點亮學子理想明燈——記安徽師范大學政治理論課教師房玫》一文,其中有以下幾處文字:
母愛體現(xiàn)在一點一滴,房玫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媽媽”就在身邊:上課前先說一下天氣情況,提醒學生們注意添衣保暖;包里總是揣著針線包,在課間為她的“孩子們”縫縫補補……
“房媽媽”的手機24小時開機,就像是永遠暢通的求助熱線,無論他們有什么難題,總會在媽媽那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與學生習慣稱房玫為“房媽媽”不同,安徽師大的年輕教師習慣稱房玫為“房媽”。與學生們一樣,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的難題,在“房媽”那里,他們都會得到幫助。
這些內(nèi)容讓讀者感覺,房玫老師是個無所不會、無所不能的人,她可以為學生和年輕教師解決所有問題,這顯然是對事實的夸張。帶有政論色彩 篇幅冗長。人物通訊帶有主觀傾向是一定的,但也必須是由事實自然生發(fā)的觀點,決不能是記者的自說自話。另外,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大、節(jié)奏快,篇幅冗長的文章不符合當代人的媒介消費習慣。再者,通訊雖然對文章篇幅沒有硬性要求,但也不能無限擴張。以安徽教育網(wǎng)8月26日的文章《安徽師大思政教師房玫:用愛與責任講活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為例。該文洋洋灑灑7000余字,分別擬了如下四個標題:
“聽房老師的課,猶如在炎炎夏日喝了一瓶冰凍的礦泉水。”房玫的思想政治課堂,總是充滿了掌聲、笑聲
“媽媽不在身邊,我就是你們的媽媽?!痹诎矌煷?,房玫是所有學生的“房媽媽”
“思想政治課教師本身就應該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房玫時刻注意著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一定要理直氣壯地站在講臺上宣講馬克思主義?!睂δ贻p的思想政治課教師來說,房玫就是楷模
文章幾乎囊括了房玫同志的方方面面,可是越是面面俱到的文章,越是面面不到,容易讓受眾提煉不出重點。在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的今天,一篇缺乏中心的文章是不會讓人印象深刻的。另外,文中夾雜著過多的議論,讓人感覺這更像是一篇媒體政論而不是人物通訊。以上幾點問題的出現(xiàn),都與記者心態(tài)浮躁,采訪不細致、不深入,盲目相信二手資料,隨意將各家媒體原有的報道拼拼湊湊有關。穆青等人寫作《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時,曾經(jīng)五易其稿,并在采寫體會中寫到:
五次稿的寫作過程使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在采訪生活中,我們摸到的東西,并不一定就真正理解了它。我們必須把采訪到手的資料,反復進行分析綜合,經(jīng)過艱苦的思考,去粗存精,進行由表及里的改進制作工夫,在認識上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然后才能表現(xiàn)它。[2]
從中可以看出老一輩新聞工作者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細致深入的采訪功底和不屈不撓的實踐精神。雖然說過去的典型人物宣傳走入了極端化,但是這種新聞實踐是與當時并不成熟的新聞觀念相關的,我們不但不能因此抹滅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為了采寫出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而付出的艱辛努力,而且應當努力學習他們的精神。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讓人們交流信息更加方便,也使記者可以不出門便得到許多寫作素材,許多記者的惰性由此滋生,從而產(chǎn)生主觀預設、細節(jié)失實和重點不明等問題。
二、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策劃
(一)現(xiàn)狀
時代發(fā)展至今,媒體數(shù)目越來越多,媒體規(guī)模日益擴大,媒體融合漸成趨勢,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的策劃也有了討論的現(xiàn)實土壤。一來,各級各家媒體對同一社會熱點的競相追逐導致系列報道的出現(xiàn);二來,如果不進行有計劃的策劃,只會帶來媒體資源的浪費和新聞作品的同質化。
以截至11月6日省級以上主流媒體50篇對房玫同志的系列報道為例,通過分析,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
1.報道內(nèi)容重復率高。50篇報道中,有32%左右的篇目采用了以下材料:
“我和你們有三層關系,是朋友,是師生,也是母子?!边@是房玫在給每個班上第一節(jié)課時說的話。
有25%左右的篇目采用了以下材料:
“馬克思主義原理概論課,不需要‘滿堂灌‘堂堂灌,更多的是啟發(fā)學生,讓他們自主思考。”教學中,房玫首先選擇那些書中論述清楚,參考資料較多,學生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組織學生自講互評,讓學生從臺下走到臺上。
有20%左右的篇目采用了以下材料:
比如講到“事物是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中的”,就舉例子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非常漂亮的姑娘,還扎了兩個大辮子,站在那里就有小鳥依人的感覺??墒乾F(xiàn)在老了,只能剪個短發(fā),模樣也沒有以前好看了。
除此之外,類似于“觀點的‘嘈雜市場”、“隨身帶針線包”、“比天氣預報還準”的材料也在多篇文章中出現(xiàn)。由此說明,各家媒體互相“借鑒”的風氣嚴重,許多記者甚至沒有進行實地采訪,通過拼湊其他媒體的新聞就產(chǎn)生了所謂的“自創(chuàng)”稿件。這種現(xiàn)象與制作新聞精品的理念是相悖的。同時,這種材料的簡單推砌,會無形中使文章越寫越長,文章內(nèi)容覆蓋面越來越寬,中心思想越來越模糊。例如,中安在線2010年9月7日《用信仰點燃希望之燈——記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教師房玫》一文就內(nèi)容龐雜,主題模糊。
2.新聞形式同質化嚴重。隨著國內(nèi)媒體對華爾街日報體的日益推崇,記者們紛紛采用故事化的行文方式撰寫新聞,運用背景材料,采用他者視角,利用他人言論等一系列寫作技巧大有市場,各家媒體簡單模仿的結果是新聞同質化現(xiàn)象凸顯。新聞同質化埋沒媒體個性。我國新聞媒體分為中央級、省級和地市級,同時報刊、廣播、電視、網(wǎng)絡、手機等各種形式俱全,既有黨報,又有都市類報紙等。由以上分類可以看出,各媒體間差異明顯。即便是同一級別、同一地區(qū)、同一類型的媒體之間,為了爭奪受眾資源也在奮力打造特有的媒體品牌,尋求獨特的受眾定位。而這種品牌與定位的實現(xiàn),說到底還得靠獨具特色的媒介產(chǎn)品,即新聞報道來體現(xiàn)。如果連最起碼的新聞作品都同質化了,新聞精品和媒體品牌必定無從談起。
新聞同質化增加受眾審美疲勞。在網(wǎng)絡沒有興起,媒介市場不太發(fā)達的年代,人們接觸的媒介種類少,獲得信息的渠道相對單一,即便同質化新聞在各種媒體上出現(xiàn),很多受眾因為接觸不到那么多媒介而沒有察覺。如今網(wǎng)絡強勁發(fā)展,媒介市場空前繁榮,人們在搜索工具上一輸入關鍵字,就會出現(xiàn)來自各大媒體的成百上千篇相關新聞,這時同質化新聞就會很容易被受眾察覺,當點擊出來的新聞鏈接內(nèi)容相差無幾時,受眾會很快產(chǎn)生審美疲勞,再多的媒體跟進也很難再挽回受眾的關注。
(二)對策
新聞傳播的策劃和組織是開發(fā)新聞資源的必然行為。策劃與組織新聞傳播是媒介新聞編輯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所從事的決策與設計性工作,以及對新聞傳播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工作。[4]這里,筆者將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策劃定義為,媒介新聞編輯在典型人物系列報道過程中所從事的決策與設計性工作,以及對新聞傳播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具有媒介聯(lián)動式報道的性質。
1.緊扣時宜性,分階段報道。房玫同志事跡的系列報道最初是在地方媒體上出現(xiàn)的,報道數(shù)量在教師節(jié)前后出現(xiàn)峰值,其后又逐漸減少。房玫同志作為教師楷模在教師節(jié)前后推出是再合適不過了,但也不能忘了前期的“造勢”和后期的“收尾”,也就是說,在緊扣適宜性的同時,采取分階段報道的方式。在最時宜的時間點之前的報道稱為前期準備階段,即“造勢”階段。關于典型人物的事跡可以先在當?shù)鼗蚋浇襟w上宣傳。人們的心理接受具有一定周期,前期不溫不火的宣傳雖然影響力不及高峰期,但卻為人們后來接受宣傳打好基礎。在最時宜的時間點進行的報道稱為重點宣傳階段,即“高峰”階段。這時候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從紙質媒介到電子媒介,都大量播出典型人物事跡。每個媒體都盡可能采用系列報道形式,短時間內(nèi)推出多篇新聞報道,吸引受眾注意。在最時宜的時間點之后進行的報道稱為總結提煉階段,即“收尾”階段。由于前期對典型人物的報道多而雜,各方材料、角度、觀點不盡相同,就像一個嘈雜的觀點自由市場,經(jīng)過受眾檢驗,觀點碰撞,必定會提煉出一個具有總結意義的報道,這是多方合力的結果,具有較好的宣傳價值。
2.采用媒介聯(lián)動式,個性化報道。媒介聯(lián)動式,指新聞媒介互相合作,聯(lián)手展開某一報道。在聯(lián)動式報道中,各個媒介從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出發(fā),選擇恰當?shù)慕嵌群捅憩F(xiàn)手法,使報道主題在各個媒介上各具特色的展示,所有聯(lián)動媒介的報道形成合力,造成聲勢浩大的報道效果。[4]在各種媒體中,報刊偏于說理,廣播電視易于抒情,網(wǎng)絡則兼而有之。日報較為正統(tǒng),晚報輕松活潑。新聞類電視節(jié)目也由于欄目定位不同而各具特色。例如,安徽衛(wèi)視新聞聯(lián)播做了兩期《耕耘三十載 玫香溢滿園——記安徽師范大學優(yōu)秀教師房玫》以及多條領導會見房玫同志的稿子,時效性強,政治性強;而同是新聞類欄目的安徽電視臺《夜線60分》欄目則做了三條稿件,分別是《安師大有個“房媽媽”:看韓劇說韓語“馬列老太”很時尚》《安師大有個“房媽媽”:“愛”上馬克思 源于她的課》《安師大有個“房媽媽”:罕見的馬列之家》,這些內(nèi)容抓取房玫老師身上有趣、親切的一面,與欄目定位一致,起到很好的傳播效果。
3.深入挖掘新聞資源,多體裁報道?!靶侣勝Y源”是新聞媒介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社會資源,具體包括新聞環(huán)境資源、新聞信息資源、新聞受眾資源和新聞媒介資源。[4]這里討論的新聞資源是指新聞信息資源,即對本文討論的典型人物事跡的挖掘。典型人物有其典型的一面,也有其平凡的一面,只有在平凡中突顯典型,這種典型才有說服力。一味地美化、拔高人物只會讓人覺得不可信,不利于宣傳目的的實現(xiàn)。對于上文中提及的高大全遺風,新聞從業(yè)人員應從思想觀念上轉變過來,并從對采訪對象的深入挖掘中找到雙方面的材料,將典型人物寫得更真實、更立體。新聞體裁大體包含消息、通訊和評論等,它們或簡潔、或生動、或深刻。站在不同新聞體裁上審視報道對象,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思維路徑和作品呈現(xiàn)。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策劃中,必須要把新聞體裁的靈活組合考慮在列。例如,《人民日報》9月28日第六版發(fā)表通訊《房玫:用理論課收獲掌聲和笑聲》并配發(fā)評論《創(chuàng)新:無處不在》;《光明日報》9月16日頭版發(fā)表通訊《看房玫怎樣教思想政治課》并配發(fā)評論《“四真”:搞好思政理論課的基石》。各種體裁的綜合運用,將產(chǎn)生1+1>2的效果。同時,也要善于采用新鮮的報道體裁,例如日記體報道。日記體報道是采用日記形式所寫作的通訊報道,用以記錄作者所見、所聞、所作、所為、所思、所感的新聞素材。[5]《新安晚報》9月8日刊發(fā)的《房玫:看偶像劇的“馬列主義老太” 》有日記體新聞的影子,但并沒有挖掘到位。
三、總 結
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典型人物報道,篇幅由少到多,體裁由簡到繁,手法由舊到新,從單篇少量報道到系列多篇報道,典型人物報道日趨成熟化、系統(tǒng)化,但仍有改進的空間。從典型人物單篇報道來看,各媒體要避免對華爾街日報體的簡單模仿,而要從媒體特色出發(fā),選取合適的材料、角度與寫作手法,靈活采用多種體裁,以打造新聞精品為基礎推動媒體品牌化之路。從典型人物系列報道來看,各媒體要避免本媒體的狹隘視角,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培養(yǎng)全局意識,準確定位本媒體在國內(nèi)媒體,甚至國際媒體大環(huán)境中的坐標,配合其他媒體,形成報道合力,積極推動媒介聯(lián)動式報道模式。
總之,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典型人物系列報道策劃的提出勢在必行,新聞從業(yè)人員必須將這種觀念深入到新聞意識和采訪寫作中去,不囿窠臼,積極探索當代典型人物報道策劃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 劉明華,徐泓,張征.新聞寫作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 劉海貴,董廣安.新聞傳播精品導讀通訊卷[C].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 蔡雯.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f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 白慶祥,劉乃仲,孫伊斌,查國偉編著,日記體新聞[C].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