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大和尚簡介
印順大和尚,湖北襄樊人。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佛學博士。
2000年于深圳弘法寺禮當今佛門泰斗本煥長老為師剃度出家,其后被本煥長老付法傳燈,成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代衣缽傳人。次年,依廣東云門寺佛源長老圓具。
2008年升座深圳弘法寺方丈。 現(xiàn)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海南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深圳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兼任深圳弘源寺、萬佛禪寺、大華興寺、龍興寺方丈。2011年3月榮膺中國佛教協(xié)會尼泊爾中華寺第二任方丈。
他是北京大學專攻哲學與宗教學的碩士研究生,原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卻在26歲時棄俗出塵,選擇了出家的道路。8年后,34歲的他升座深圳弘法寺方丈,36歲被增選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今年3月,在尼泊爾藍毗尼,他正式榮膺中國佛教協(xié)會在境外的唯一道場——尼泊爾中華寺第二任方丈。
削發(fā)為僧,他的轉身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創(chuàng)辦佛學院,他的目標和期許又是什么?在文化強國被提到國家高度的今天,他高瞻遠矚的創(chuàng)新會對中國文化的“走出去”產生怎樣的影響?在重塑道德體系,建構核心價值觀的當下,他弘法利生的善舉會給我們的和諧社會建設帶來哪些有益的啟示?
就上述問題,11月18日,本刊記者前往素有深圳“綠肺”之稱的梧桐山麓,在掩映其中的弘法寺專訪了這位不同凡響的人物。
背靠陡峭疊翠的山崖,前臨漣漪萬頃的仙湖,雨后初晴的弘法寺清新怡人,滿目蔥翠。就在一個月前的10月17日,弘法寺開山方丈、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本煥長老105歲壽誕在這里隆重舉行。置身青山霧藹、梵音彌繞的弘法寺,記者不難想象到當時慶賀場景的壯觀。
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方臉大耳、笑容可掬的印順大和尚侃侃而談,語帶禪機。從出家的因緣、角色的定位,與本煥長老的師徒情深,到現(xiàn)代人的苦惱、幸福的找尋,以及道德體系的完善和重塑,所談內容令記者無不受益匪淺,頗多感慨。
我們的話題從弘法寺佛學院的創(chuàng)建徐徐展開……
在道德體系的完善和重塑上闖出一條新路
社會與公益:弘法寺佛學院首屆學員已于今年9月29日正式開學了,當初是怎么想到要創(chuàng)辦弘法寺佛學院的?
印順:目前,信仰危機、道德滑坡的現(xiàn)象異常嚴重,重塑道德體系核心價值觀顯得極為重要。在國家和民族利益面前,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佛教被推到了時代的浪潮面前,必須承擔起歷史的責任和使命。但是長期以來,佛教界人才缺乏,這固然有歷史的原因,還有沒有其他原因?當時我就在想,深圳既然是一個特區(qū),在經濟建設上闖出了一條道路,那么在道德體系的完善和重塑上,能否也闖出一條新的道路,這樣我們就想到創(chuàng)辦一個佛學院。
社會與公益:弘法寺佛學院是經國家宗教局正式批準,直屬于中國佛教協(xié)會,由弘法寺和北京大學共建的全國性高等佛學院,由本煥長老親任院長。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說,合作辦學協(xié)議,可能在中國教育史上會是一項創(chuàng)舉,這種創(chuàng)舉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印順:弘法寺佛學院有三個創(chuàng)新。一是北京大學與弘法寺合作辦學,嘗試創(chuàng)設宗教教育與國民教育對接、融合的先例。二是師資招聘、培訓社會化首開全國佛教教育的先河。三是籌辦居士教育內容,佛學院計劃明年放寬招生范圍,在家居士也可報考。
社會與公益:弘法寺佛學院是深圳第一所佛學院,和其他佛學院相比,弘法寺佛學院有什么特點?和北京大學具體怎么共建?
印順:學院不僅改變了過去佛教教學沒有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的歷史,而且為確保課程設置的科學、合理、權威,所有課程均按北大的要求設置,面向社會招聘名師、送教師到北大進行培訓,這也是開了全國佛教教育的先河,其目的都是為了培養(yǎng)新型的弘法人才。另外,新生入學,和國內普通高校學生一樣,先參加包括軍訓在內的入學教育,對品行兼優(yōu)的學生,會推薦到北大繼續(xù)讀研究生。
社會與公益:佛學院近況怎樣?
印順:佛學院設置了多間課室,還有禪堂和電腦房,占地總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目前,共設有禪學、凈土、佛教藝術、傳播學四個專業(yè)。除佛學課外,學員還學習包括英語、計算機、寫作、書法和體育課在內的文化課程。首期85名青年僧人現(xiàn)正接受學制4年的本科教育,前兩年實行寬口徑的通識教育,后兩年進行分流培養(yǎng),以多種形式完成專業(yè)領域的學習,學僧畢業(yè)時頒發(fā)弘法寺佛學院本科畢業(yè)證書。
社會與公益:佛學院采取和北京大學聯(lián)合辦學的模式,面向全國招生,面向全國聘請名師,可以說是起點高,規(guī)格高,標準高,這樣的設置是基于怎樣的考慮,或者說,佛學院的目標是什么?
印順:作為一個文化大國,不僅僅要完成國內佛教的振興,還必須要有“走出去”的雄心和能力,只有把我們的核心文化向各國輸出,才能為世界的和平,世界的和諧做出貢獻?;谶@一點,所以我們一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自強體系,二是要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來引領這個時代,真正發(fā)揮佛教道德教化、清凈人心的積極功能,為21世紀佛教教育探索出一條新路,讓中國的佛教真正充滿生機和活力。
我就是一個小和尚
社會與公益:您既是中國佛協(xié)的副會長,又是多座寺院的方丈,還是廣東省的政協(xié)委員,您最看重的身份是哪一種?或者說此時此刻,您最希望以什么樣的身份面對記者?
印順:所有的身份和榮譽都是貼在墻上的標簽,我就是一個小和尚,一是要了脫生死,二是要弘法利生,我還是個方丈,還要對這個寺院進行管理。
社會與公益:對寺院的管理,有沒有什么新的改革措施?
印順:也不能說是改革,就是針對不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做些變化和調整,不斷地適應它,引領它。
社會與公益:會采取什么樣的弘法模式?
印順:老百姓能夠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方式,讓佛教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社會與公益:比如呢?
印順:我們這里有免費的齋飯,免門票,免住宿。還有免費的三柱環(huán)保香,免費的直飲水。為適合現(xiàn)代人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我們充分借助了一些現(xiàn)代的傳播手段,比如我們的弘法寺網(wǎng)站和《弘法》刊物就辦的不錯。
社會與公益:其他寺院也這樣嗎?
印順:其他的我不知道。弘法寺是十方供養(yǎng)的,取之十方,用之十方。道場,是社會道德教化的場所,人類靈魂的家園,當?shù)缊鰷S為商場時,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悲哀了。
社會與公益:這是對人間佛教的理解?
印順:佛陀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人間,佛陀誕生在人間,成佛在人間,傳法在人間,涅在人間。佛教要為活人服務,與世俗社會緊密聯(lián)系,人成即佛成,是為真現(xiàn)實。
煩惱都是自找的
社會與公益:現(xiàn)代化帶來的物質條件的改善,并沒有帶來同樣的幸福和快樂,反而使人們的幸福感越來越缺失?,F(xiàn)在,媒體上不時有一些人因痛苦不堪而跳樓自盡的報道,好多人都活的不快樂,現(xiàn)代人怎么會這多煩惱?
印順:煩惱都是自找的。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社會與公益:煩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印順:一把鹽,放在杯中的水里,你會覺得水很咸,如果放到湖里,你會覺得水有變化嗎?《普賢行愿品》的第三大愿,是廣修供養(yǎng)。行廣修供養(yǎng),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拓寬自己的心量。心量一旦拓展開了,很多原本讓我們很煩惱的事情,一下子就變得無足輕重了。情執(zhí)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zhí),你才能得到自在。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社會與公益:佛教要求我們學會放下,不要執(zhí)著,可我們做事不是要求要執(zhí)著嗎?
印順:當提起提起,當放下放下。
社會與公益:要放下什么?
印順:一個“我”字?!拔摇钡募彝?、“我”的妻子、“我”的兒女……什么都是“我”,全部都是為了“我”。我們大家都死死抱著這個“我”,放不下這個“我”。既然放不下,也就提不起;能夠放得下來,才能提得起。
社會與公益:怎么才放得下?
印順: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坐同一個車,走同樣的路,不同的人看到的風景不一樣。佛教為什么有84000個法門?就是因為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每個人的愿望不一樣,所以每個人走的道路也不可能一樣?;丶业穆凡恢挂粭l,所有的路都可以回家。
社會與公益:前不久,您在深圳圖書館以“找回你的幸福感”為題,用禪者的智慧和親切的語言,教市民如何保持自己內心幸福的方法,引起市民強烈共鳴。從當時市民的踴躍可以看出人們內心的需求,佛教為什么會受到如此歡迎?
印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佛。
社會與公益:您覺得出家的人會越來越多嗎?
印順:出家出的是生死之家,不是世俗之家,是心的超越。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出離生死之家。
社會與公益: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找回幸福感?
印順:幸福與外在的物質無關,向外追是追不到幸福的,因為幸福是一種源自于內心的感知和感受,源自于內心的持續(xù)的平和、安詳和滿足。只有把心向內轉,讓心回家才有希望找到幸福。
社會與公益:我留意到,上次在市民文化大講堂,你提到過人的煩惱和不幸福是由12個字引起的。
印順: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
社會與公益:如何解決?
印順:改掉中間的一個字:放得下、想得開、看得透、忘得了。只要把念頭輕輕一轉,另外20個字可以幫我們找到自己的幸福:打些禪坐、說些禪話、聽些禪音、用些禪心、做些禪事。
社會與公益:就當下而言,佛教的作用是不是也在與時俱進?
印順:佛教的作用,一貫的就是為這個社會安心,為民族安魂。
一個人最可怕的是心累
社會與公益:我了解到前幾天您才從臺灣回來,接著又去了北京。昨天,原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等領導參觀了弘法寺佛學院,今天您又接受了澳亞衛(wèi)視的采訪,一直都這么忙嗎?以今天為例,從早晨到現(xiàn)在都忙了些什么?
印順:事忙心不忙,事亂心不亂。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重要的是當下。
社會與公益:現(xiàn)在每天起床想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印順:不想,東邊來的東邊回,西邊來的西邊回。來什么就處理什么。
社會與公益:不想弘法寺的管理,佛學院未來的發(fā)展嗎?
印順:把該做的事做好,做好就放下。
社會與公益:剛才還在接待慕名而來的游客,現(xiàn)在又要接受記者采訪,這么晚了,還有這么多人在這里等您。累嗎?
印順:我每天早上4點鐘起床,然后拜佛、誦經、接待客人,晚上大概12點休息。一個人最可怕的是心累,身累并不可怕,你們是在成全我啊。
社會與公益:您知曉國內外的大事小事和各類新聞,作為一個出家人,您比我們還要入世,平時怎么和外界保持聯(lián)系?
印順:我每天看參考消息。社會上的不少事,每天都有人給我說啊。
社會與公益:聽說您不會電腦?
印順:不會,不是說我學不會它,其實,我也是有意回避,與這個社會和身外之物保持一點距離,可以讓自己更清醒。
讓有陽光和沒有陽光的地方都能佛光普照
社會與公益:如果一個信佛的人和一個不信佛的人同時站在您面前,您是不是對他們有所分別?
印順:他相信菩薩是他的事,他不相信菩薩也是他的事,人并不是個個都要成佛的,不要有分別心。
社會與公益: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里,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給后人展現(xiàn)了一個完美優(yōu)越的城邦。請描述一下您心中的“理想國”?
印順:佛教成為國教,佛教成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讓有陽光的地方和沒有陽光的地方都能佛光普照。
社會與公益:這個過程漫長嗎?
印順:事在人為。只要走,總有到家的時候。
我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了老和尚
社會與公益:提到弘法寺,提到您,本煥長老總是繞不開的人物,談談您和本煥長老的因緣。
印順:我和老人家的因緣始于2000年。當時我在湖北省青年旅行社,來深圳休假時,受一個領導的委托,我去看望他。一見到他老人家,他就抓著我的手談了三個多小時。
社會與公益:都談了些什么?
印順:所有的都談。談宗教狀況,談他的經歷,談他對我的希望。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出家。
社會與公益:當時沒答應?
印順:沒有。后來我回到家中,他每晚10點多鐘給我一個電話。為此我換了4部電話,可老和尚照樣能在當天晚上10點鐘找到我。慢慢的,我逐漸對老和尚以及佛教產生了一種信心,用了半年時間作出了出家的決定。
社會與公益:僅僅是信心嗎?
印順:當時,我認為我出家當和尚之后,可以改變佛教界人員素質低下、結構比較混亂的狀況,可以為整個社合道德體系的重建做點貢獻,我把這個當成一個事業(yè),然后慢慢地確立信心。
社會與公益:評價一下您心目中的本煥長老。
印順:本煥長老是弘法寺的開山方丈,老人家今年已經105歲,依然心懷家國、仁濟眾生。近年來,老人家率領弘法寺為扶貧救災、修橋鋪路、興醫(yī)辦教等共捐款捐物數(shù)千萬元。他一生憂國憂民,積極參加社會慈善公益事業(yè),先后籌集資金數(shù)億元,恢復、興修十幾座寺廟,深受海內外佛教信眾的崇敬與愛戴,被譽為佛門泰斗。現(xiàn)在每天登門拜訪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特別是佛誕日、節(jié)假日人數(shù)更多,每年的初一到十五,信眾達到10萬之多。
社會與公益:您26歲棄俗出塵,現(xiàn)在已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副會長了,老和尚在您這個年齡時,可沒現(xiàn)在這個地位。
印順:老和尚比我厲害多了。他在高寺7年沒有出山門一步,把自己關在狹小的空間里,天天用功、打坐,我做不到。他從河北三步一拜到山西五臺山,在碧山寺的茅棚里落腳修行,一住就是10年,我沒有。他一邊念經文,一邊刺血寫經,燃臂孝母,我也沒有。在這點上,老人家為我們每個出家人樹立了一個典范,一個標桿,達到無法企及的一個高度。
社會與公益:是不是和老和尚相比,您要順利的多?
印順:躬逢一個偉大的時代,身在一個偉大的城市,遇到一個偉大的人物,這是我的幸運??梢哉f,和別人比起來,我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了老和尚。由于老和尚的教導,我沒有走半步彎路。特別是在修行上,別人可能還不停地在黑暗中摸索,而我已經坐著火箭奔向未來了。
社會與公益:可不可以說這也是您的福報?
印順:是我的福報。
采訪手記
關于印順大和尚,此前我已早有耳聞,但在被譽為都市叢林的弘法寺與他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聆聽他說些禪話,這還是第一次。
按照事先的約定,我上午9點趕到弘法寺。由于當時大和尚事務纏身,寒暄片刻后,在無花居士的陪同下,就佛學院的相關情況采訪了佛學院的來定法師,并體驗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狀況。臨近中午,還和游人一樣,享用了弘法寺的免費齋飯。
下午4點多鐘,我們再次去見老和尚時,他正在接待一名青年游客。無花居士提醒大和尚,記者已等了快一天,大和尚笑著對我說:“哈哈,這是你的福氣??!”一席話說的周圍的人朗聲大笑。
待他忙完,我征求他的意見:“到哪采訪?”大和尚脫口而出:“我們到外面邊走邊聊?!?/p>
眼前,是仰慕多日的印順大和尚,腳下,是層巒疊翠的山谷綠樹,心中,是難得的沉靜和閑適。
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已是暮色降臨。采訪結束后,大和尚給我們在場的每個人親手戴上一枚吉祥吊墜,并愉快地為我在他的書上題字留念,還贈送了名片。我發(fā)現(xiàn),他的名片竟是中英文兩種文字。
臨別時,我說,自己很早以前就萌生了來弘法寺采訪的想法,但一直沒有機會,正好前幾天和幾百人一起聽了大和尚的講座,現(xiàn)在大和尚不僅就站在我的面前,還讓我聽到不少平時難得聽見的禪話,我想這應該是緣吧,他笑著說,是!
末了,我笑著反問,之前有記者說,見到大和尚會心生緊張,我怎么沒覺得緊張呢?大和尚用手指著我:“那證明你定力好!”話音未落,頓起的笑聲,一陣陣被拋向空曠的山谷……
祝愿弘法寺的開山方丈本煥長老福壽綿長!祝愿印順大和尚的弘法事業(yè)蒸蒸日上!
鏈接:深圳弘法寺
深圳弘法寺于1983年開始籌建,1985年本煥長老親自灑凈動工,1992年6月主體建筑基本完成。新興的弘法寺建筑面積已達三萬多平方米,殿、堂、寮、房、樓、閣共四十余處,現(xiàn)已成為深圳地區(qū)香火最旺的禪宗寺院,是一座充滿希望的菩提道場,最具活力的都市叢林。
自籌建至今,弘法寺伴隨著深圳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完善和發(fā)展,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寺院,譽為中國共產黨宗教政策的最好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手段管理寺院成功的典范。
在各級政府領導的關懷和廣大信眾的支持下,弘法80余載的佛門泰斗本煥長老和衣缽真?zhèn)饔№槾蠛蜕杏H率僧團勵精圖治,努力踐行“以道風建設為中心,慈善、文化為兩翼,打造人文佛教平臺”的宗旨,以現(xiàn)代理念管理寺院,以文化弘法利生,用慈善福利社會,用科學人文打造道場,把弘法寺辦成中國一流的佛教文化寺院,使之成為體現(xiàn)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窗口,連接兩岸三地佛教文化友誼的橋梁。(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弘法寺文化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