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遂客主以首引 極聲貌以窮文
——對漢賦美學價值的再認識

2011-04-12 20:23:35
關鍵詞:漢賦文學創(chuàng)作

張 文 晉

(蘭州師范學校,蘭州 730070)

中國文學從一開始就是詩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流變的過程。從遠古的“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宍”伊始,到《詩經》的形成與發(fā)展,再到辭與賦(尤其是楚辭)的形成與發(fā)展,我們可以說每一次的流變都是“詩之余”。

辭與賦,作為兩種文學體裁,都是在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最早出現的。辭,即楚辭,漢代人用以稱呼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作家的作品。賦,作為文體,初步形成于戰(zhàn)國,而大聲于漢代,故有漢賦的專稱。

賦作為一種文體最早是在戰(zhàn)國后期的楚國開始興起來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不歌而誦”,適宜于口誦朗讀①。根據現存材料,最早以賦名篇的是荀子。《荀子》的《成相》篇,就是作者采用當時流行在民間的勞動號子一類謳謠而寫成的?!顿x篇》其題材也是流行于民間的通俗文學形式,由他吸收進來進行嘗試寫作的。這種文體的抒情成分少,著重鋪敘和描寫,接近于散文;行文時又往往韻散間出,具有半詩半文的性質;在篇章結構上則多采用問答的形式。漢賦的這些特點的形成以及漢賦快速進入上流社會甚至成為整個社會的典雅文學,與漢賦源于隱喻不無關系。一方面隱喻(即謎語)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它借助于隱語和暗示的手段表現勞動人民對周圍事物特征的認識,作為開發(fā)智力、測驗智能的方法而廣泛地運用于社會生活中。它委婉曲折,亦莊亦諧,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雅俗共賞,對人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勞動人民在創(chuàng)作隱語時,也將自己的是非觀念、愛憎感情融入其中,“寓教于樂”,通過巧妙的寓意和影射,起著一定的諷諭、勸戒和教育作用,這與詩歌、散文那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有著明顯的不同。初步奠定漢賦體制的是枚乘的《七發(fā)》?!镀甙l(fā)》在形式上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中間雖然雜有少數楚辭式的語句,但就通篇來說是間有韻文的散文,在狀物敘事上則帶有鋪陳夸張的特點,這就是所謂“七體”的格局。它奠定了賦的基本形體,為后來賦家所繼承發(fā)揚。

班固在《兩都賦序》中說:

賦者,古詩之流也。昔成康沒而頌聲寢,云澤竭而詩不作。大漢初定,日不暇給。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內設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以興廢繼絕,潤色鴻業(yè)。是以眾庶悅豫,福應尤盛。……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虞丘壽王……,朝夕論思,日月獻納。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寬、太??钻?、……,時時間作?;蛞允阆虑槎ㄖS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雍容揄揚,著于后嗣,抑亦雅頌之亞也。

透過班固的敘述和描寫我們得知漢賦的流傳與發(fā)展除自身的文學特質而外,漢武帝、漢宣帝大力提倡與推崇,加上地方王侯的喜悅與追風以及不同層次的作家群體的廣泛參與有著很大的關系。漢賦的寫作、流傳以及整理加工基本上是由皇宮及王侯官府的人承擔,漢賦結構宏偉,詞匯豐富,多用駢語、排句,層層渲染,間有生動形象,氣勢充沛。其作品的主流思想也是歌頌“上德”。也有人認為“班固對漢賦的完全肯定和贊揚,也使我們認清了漢賦的社會作用和本質,它同《詩經》的雅頌一樣,是一種宮廷文學,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潤色鴻業(yè)’服務的”②。

賦發(fā)展到漢代,它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在漢武帝等皇帝的大力提倡下而盛極一時,它的藝術表現也日趨完善。中國文學發(fā)展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一種文學樣式起初在民間逐漸興起,漸漸被文人所重視、所運用,從一種鄙視的俗文學而成為文壇的正統形式,而在這一過程中,它的體制更加完備,表現方法更加精細,但它的生命也就慢慢停止了發(fā)展。漢賦也不例外。東漢末年,以張衡、趙壹、禰衡等人為代表的以表達個人對時代、社會變化感受為內容的抒情小賦的出現,就展示出賦的流變已經開始了,取代它的新文體正在萌芽。

在長期的文化傳承中人們受到賦“是一種宮廷文學,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潤色鴻業(yè)’服務”這種代表性觀點的影響,便很少學習、研究和傳播漢賦,尤其是漢大賦的學習與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在中、小學幾乎看不見賦的影子,就是在大學語文里也很難學習漢賦。甚至賦的學習與寫作在當今社會上也是不多見。因為我們對漢賦的歷史功績、美學價值、文學貢獻及它對當今社會影響的認識不夠深刻,局限了人們的思想與才情的累積和迸發(fā),延緩了當代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質與量的提升。筆者認為漢賦,尤其是漢大賦的繁榮與高度發(fā)展,有力地推進了人們的生活活動、生活感悟、生活情趣的拓展與升華;有力地推進了人們的文學思維、文學思想、文學感受及文學審美的深入發(fā)展;有力地推進了社會文化、文學、文字的大力發(fā)展與繁榮。

近代學者王國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序》)漢賦同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一樣,代表了各自時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最高成就,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學特征,蔚然于文學之林。在中國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漢賦繼往開來,功績不朽,它洗凈了童年的稚氣,脫盡了原始的古樸,與經、史分道揚鑣,開創(chuàng)了一個文學創(chuàng)作的嶄新的時代。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完備了文學的美學特征。詩的押韻、齊整,辭的華麗、夸飾,文的鋪排、宏大,駢語的對偶、典雅,諸體之美皆集于漢賦;它是文苑的明珠、韻文的瑰寶。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產生了文學的多種形式。在漢賦作品中,詩、騷、文兼容,四言、六言、雜言皆備,尤其是造就了文人完整的七言詩體。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形成了文學創(chuàng)作題材的多樣性和開創(chuàng)性。以宮怨、悼亡、紀行、山水、歸隱、宮殿、樂器等為創(chuàng)作素材的,第一次出現在漢賦中。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培育出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群體。在“文林辯囿”③的漢代,先后產生了三個辭賦創(chuàng)作的群體,淮南王劉安的淮南賓客群體和漢武帝劉徹的文學侍從群體。這些文學群體的形成,對漢賦創(chuàng)作的繁榮和發(fā)展,起著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文學的獎掖活動。梁孝王命群士作賦而獎優(yōu)罰劣,中山王劉勝為魯恭王作賦獲賜二匹駿馬,漢武帝以善賦而取士用才,漢宣帝更是“第其高下,以差賜帛”④。利的刺激,名的誘惑,賦壇上出現了“諸生競利,作者鼎沸”、“詞賦競爽”、“日月獻納”的創(chuàng)作局面。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開拓了文學的愉悅取樂功能。梁孝王與群士作賦取樂,孔臧為賦徐樂,武帝讀賦大快心意,宣帝聽賦有“虞悅耳目”之感,足以說明漢賦拓寬了文學的作用,使文學創(chuàng)作更貼近生活。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為中國文學迎來了一個文學創(chuàng)作的自覺時代。漢賦有著極其鮮明的創(chuàng)作思想、多功用的文學主張以及語言美和形式美的有意追求,足以將“文學的自覺時代”,從魏曹丕時代提前到西漢司馬相如的時代。

漢賦及其創(chuàng)作,擴大了人們的審美情感,積累了豐富的語言,鍛煉了作家們的才情,為后世文學的發(fā)展與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創(chuàng)作經驗。

當然有些漢賦難讀難懂,尤其是漢大賦;而漢賦的博大精深,更是將文學創(chuàng)作推進到了一個劃時代的高度。漢賦文字的艱澀難懂,并不是作家們故意賣弄學問,乃是出于抒情狀物的需要,“物以賦顯,事以頌宣,匪賦匪頌,將何述焉”(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為展現人物內心情感世界的復雜多變,言情的形容詞、借古言今的典故,頻頻出現;為窮盡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的豐富多彩,狀物的詞藻、列述物種的名詞,不厭其繁。這是文學語言走向豐富瑰麗的必然歷史進程,也是辭賦被視為高雅文學的原因所在。

筆者衷心希望今天的人們可以不再為漢賦的服務問題所困惑,實事求是,正確把握漢賦博大精深、韻散間出、形象生動、結構宏偉、氣勢充沛的鮮明特點。全面了解漢賦生于民間、興于時代、盛于國隆的歷史原因。古為今用,用漢賦的氣魄感悟生活,以漢賦的精神領會宏偉,用漢賦的結構鋪敘美好,借漢賦的氣勢激蕩我們心懷,造就時代的宏篇巨制。

注釋:

①費振剛.辭與賦[M].北京:中華書局,1990:94.

②費振剛.漢賦的形成與發(fā)展[M].北京:中華書局,1990:105.

③芮寧生,等.漢賦[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

④《漢書·王褒傳》卷五六 “所幸公館,輒為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芮寧生,等.漢賦[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

[2]文史知識編輯部.中國文學史百題[M].北京:中華書局,1990.

[3][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G]∥昭明文選,淳熙本.

[4][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清]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東漢]班固.漢書[M].江建忠,標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漢賦文學創(chuàng)作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一墻之隔》創(chuàng)作談
“壯夫不為”與“不諷則勸”——揚雄對漢賦理論的改造與兩漢之際文學批評思想的定型
創(chuàng)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一篇漢賦一座城
火花(2015年6期)2015-02-27 07:42:28
創(chuàng)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漢賦對水象的詮釋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四音格聯綿詞語音模式分析——以漢賦為例的探討
泗阳县| 新晃| 新密市| 南溪县| 抚州市| 张北县| 洪江市| 深泽县| 敦化市| 革吉县| 新河县| 广德县| 江北区| 宜君县| 密云县| 乌拉特后旗| 昌平区| 东港市| 旅游| 西乡县| 铜川市| 牟定县| 普宁市| 遂昌县| 汪清县| 丁青县| 封丘县| 灌南县| 八宿县| 永康市| 永胜县| 海门市| 西乡县| 杭锦后旗| 洛浦县| 方山县| 茂名市| 大渡口区| 苍溪县| 仁化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