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軍 王 東 崔 星
(1.蘭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宣傳部,蘭州 730070;2.蘭州大學 敦煌研究所,蘭州 730020;3.西北民族大學 圖書館,蘭州 730030)
呂思勉(1884—1957年),字誠之,江蘇常州人。呂思勉一生致力于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工作,在中國通史以及斷代史、文化史、思想史、文學史、社會史、學術(shù)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史學史、貨幣史、歷史研究法、史籍讀法、文字學等諸學術(shù)領(lǐng)域都頗有建樹,一生著述豐富,涉及經(jīng)、史、子、集,其治學范圍之廣、規(guī)模之大、著述之豐富,在近現(xiàn)代史學家中罕見。當代著名史學家嚴耕望言:“講到前輩史學家,呂思勉先生也是一個大家,居常認為誠之先生當與錢穆及陳垣、陳寅恪并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1]
“中國史學進步最迅速的時期,是‘五四運動’以后到抗戰(zhàn)以前的二十年中。這短短的一個時期,使中國的史學由破壞的進步進展到建設(shè)的進步,由籠統(tǒng)的研究進展到分門的精密的研究,新面目層出不窮,或由專門而發(fā)展到通俗,或由普通而發(fā)展到專門,其門類之多,人才之眾,都超出于其他各種學術(shù)之上?!盵2]受“史學革命”的影響,歷史學研究逐漸深入,這一時期成為呂思勉諸多著述的生產(chǎn)期。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在呂思勉百年誕辰紀念會上慨嘆:“以史學名家而兼通經(jīng)、子、集三部,述作累數(shù)百萬言,淹博而多創(chuàng)獲者,吾未聞有第二人。”[3]極高地贊譽了呂思勉。呂思勉自認為其思想大變分為三個時期。思想三大變之第一期:13歲開始接觸梁啟超《時務(wù)報》及其著作,此時最信康、梁之說;思想三大變之第二期:17歲開始記日記,信服法家,但并未放棄大同之希望;1906年首次遍讀正史,先生自言:“論政治利弊,好從發(fā)展上推其所以然;亦且性好考證,故遂逐漸走入史學一路。自二十三歲以后,即專意治史矣。”[4]呂思勉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輔之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突破傳統(tǒng)史學的藩籬展開對史學的研究,他的史學思想與史學理論不僅僅體現(xiàn)在史學理論著述中,而且也蘊涵在通史、斷代史、專門史等著作中。學術(shù)界對其研究可謂是洋洋大觀,我們可將這些研究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左右。主要是探討呂思勉的學術(shù)生平以及回憶。
呂思勉去世后,1957年底,在顧頡剛的倡議下,擬請楊寬負責遺稿整理工作。1962年3月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成立了“呂思勉遺著整理小組”,陸續(xù)整理出版其生前的一些未刊手稿,后因“文革”的影響一度停止整理工作。20世紀80年代左右,呂思勉史學成果再度受到了史學界的重視,對其遺著的整理工作又開始進行下去,一些研究性的論文和著作陸續(xù)出現(xiàn),但側(cè)重點主要是介紹他的生平和學術(shù)道路,并對其學術(shù)成就進行整體的評價,專門性地對其通史著述成就進行研究的著作或論文尚付闕如。楊寬曾主持過“呂氏史學論著編輯組”的工作,是這一時期研究呂思勉學術(shù)成就的代表學者。楊寬在《呂思勉先生的史學研究》中較為全面地概括和總結(jié)呂思勉的史學業(yè)績,敘述了呂思勉的生平和治學經(jīng)歷,探討了其對通史、斷代史、專史的研究與探索,特別考察了呂氏由進化史觀到具有唯物史觀傾向的歷史觀念的轉(zhuǎn)變、重視社會生活方式演變的歷史、強調(diào)民族大一統(tǒng)的民族史觀、通過撰述歷史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和倡導民族自尊心、發(fā)揚愛國主義傳統(tǒng)的歷史內(nèi)涵等史學要義的理解[5]。嚴耕望在《通貫的斷代史家——呂思勉》一文介紹了呂思勉學術(shù)生平,通過呂思勉用白話文方式來撰寫中國通史和贊同馬克思經(jīng)濟是社會基礎(chǔ)的理論為例來說明呂思勉治史以國學為基礎(chǔ),借鑒近代以來西方社會科學的方法理論及成果,探索建立一種新史學體系模式[6]。俞振基編著《蒿廬問學記:呂思勉生平與學術(shù)》是呂氏逝世30周年的紀念文集,基本匯集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學人對呂思勉的研究與緬懷,收集了一系列關(guān)于呂氏史學思想與方法論的論文:胡嘉《呂誠之先生的史學著作》一文從回憶與呂思勉的交往,談到呂氏史學著作,并概括部分史著特點;鄒兆琦在《呂思勉先生與古代史料辨?zhèn)巍芬晃闹锌疾炝藚嗡济阊芯抗攀返姆椒ㄕ搯栴},古代史料辨?zhèn)螌ρ芯抗攀返闹匾?,并以“《老子》的成書年代”為例討論古代史料辨?zhèn)?;俞振基的《熱情謳歌祖國進化的史學家——呂思勉》一文則探討了呂氏如何以進化的眼光來看待歷史學的任務(wù)、社會變遷、改革、民族、外因?qū)ψ兏锏拇碳ぁ⑸鐣母吹葐栴};王玉波在《要重視生活方式演變史的研究——讀呂思勉史著有感》中認為呂思勉史著蘊含著對生活方式演變歷史的重視[7]。
蔡尚思高度評價呂思勉的通史著述成就,認為其“是中國通史的正式開山者”,但是目前學界對其通史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并討論呂思勉治史注重獨立思考的史學思想[8]。鄒兆琦認為呂思勉對上古史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雖然贊成“疑古派”的一些觀點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必須破除“經(jīng)書即信史”的迷信,并以《老子》成書年代、《竹書紀年》辨?zhèn)螢槔懻撊绾芜M行古代史料辨?zhèn)蝃7]。
第二階段:20世紀末至今。這一階段由于對呂思勉的史學貢獻的重新定位,因而對呂思勉的史學思想與史學理論研究比較全面,一些青年學人也加入研究隊伍中來。
值呂思勉先生仙逝40周年之際,《歷史教學問題》發(fā)表了一系列紀念研究呂思勉史學的論文:蕭功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呂思勉先生的治學方法給我們的啟示》一文認為呂思勉的史論是以切實把握大量史料為基礎(chǔ)的,正史研究的重要性被低估,并指出史家素質(zhì)的重要性,認為呂思勉治學具有“樸素的洞察力”,對于一些青年學人具有特別重要的啟示意義[9]。李向平指出呂思勉史著強調(diào)對史籍與史料的考核,實事求是前提下的綜合研究、融會貫通,注重歷史發(fā)展過程因果的探討;認為他對史籍與史料的考核辨證對乾嘉樸學是一種承繼但又突破了清代考據(jù)學的藩籬[10]。周振鶴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較為重視史觀與史論,而輕視對于史實的追求,因此忽略了呂思勉的史學貢獻。而呂思勉指出歷史的動力在于普通百姓,主張歷史應(yīng)該重視對普通人與普通事的研究,這種歷史觀深深體現(xiàn)在其四部斷代史的撰寫中。認為呂思勉重視追求歷史真實以表達自己的歷史觀,為了達到求真的目的,將舊史料以新的體系重新條理,窮盡史料,揭示未知史實,得出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結(jié)論[11]。羅義俊在《中國史學的學脈:呂思勉與錢賓四》中探析了呂思勉與錢賓四共同的史學進路及其表現(xiàn)與特點,并以二人著《秦漢史》為例加以說明,認為他們治史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12]。姚大力認為在當時“國學”成為中國文史哲學術(shù)領(lǐng)域內(nèi)的主流情況下,《中國民族史》是運用“國學”的方法研究的優(yōu)秀著作,展示了呂思勉深厚的國學修養(yǎng)[13]。虞云國通過考察呂思勉史學構(gòu)成背景,指出史學背景對其史學思想和史學方法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認為呂思勉在新史學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將傳統(tǒng)史學合理成分融入到新史學創(chuàng)建過程中,因此呂思勉的史學地位和價值不可忽略[14]。
張耕華作為呂思勉研究的集大成者,在著呂思勉傳記中考察了《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古史辨》、《歷史研究法》等著作中的史學思想與方法論[3]。并談到呂思勉治史特色:一是周瞻各領(lǐng)域;二是實事求是,融會貫通。認為現(xiàn)代史學的發(fā)展必須以社會科學尤其是社會學為理論指導,史事考證方面繼承乾嘉學派,治史規(guī)模上又受到新史學的影響,史書體例方面通史體例要比舊史鈔優(yōu)越[15]。張耕華同時發(fā)表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呂思勉研究論文:《治國修身改革社會——略論呂思勉的文化遺產(chǎn)》從呂思勉治學特色、道德修養(yǎng)、經(jīng)世致用三個方面探討呂思勉的文化遺產(chǎn)[16];《呂思勉與20世紀前期的新史學》質(zhì)疑侯云順先生將呂思勉的史學認定古史辨派,通過比較研究方法、古史觀與古史辨派的差異,探討了呂思勉在古史材料的整理研究、建立通史著述的新模式、引入社會科學新理論以豐富史學研究方法等方面作出的貢獻[17];《呂思勉的史學特色》一文介紹了呂思勉一生致力于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呂思勉的治史范圍廣泛涉及中國通史、斷代史、專門史、民族史、史學理論等諸多領(lǐng)域,重視史實,考證中又能融會貫通,積極提倡運用西方社會學方法研究歷史學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關(guān)心國計民生謀求社會改革方法[18]。《呂思勉史學思想三題》則分析呂思勉關(guān)于史家治學動機、歷史學的學科性質(zhì)、歷史知識的致用等問題獨特的看法,認為有助于對史學史的理論的構(gòu)建和當下理論研究的啟發(fā)[19]。王家范在《治史當盡心平心——呂誠之先生史識感言》中探討了呂思勉在“新史學”中的獨立地位,將新式通史的編著引向了社會史開拓的新方向,既是梁啟超“新史學”旨趣的實踐會通第一人,又是開拓中國社會史方向的先驅(qū)者[20]。侯云灝在《20世紀前期中國史學流派略論》中將顧頡剛、錢玄同、胡適、羅根澤、童書業(yè)、呂思勉等人歸類于古史辨派,認為呂思勉治史符合古史辨派的風格[21]。
吳士勇通過探討呂思勉“經(jīng)世致用”史學觀的理論基礎(chǔ)進而指出其“經(jīng)世致用”的兩大特征:研究學問,為當世效實用;謳歌進化,寄希望于未來。并以“經(jīng)世致用”的史學觀指導其實踐[22]。洪認清論述了呂思勉的史學理論:“歷史者,所以說明社會進化之過程者也”;“凡論史事,最宜注意于因果關(guān)系”;研究歷史,當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供給人以現(xiàn)代的知識[23]。王再默考察了呂思勉史學思想及史學理論,并分析其產(chǎn)生根源[24]。陳其泰認為20世紀30-40年代呂思勉的著作史學著作是以進化論和因果律為指導的[25]。張子俠概括了呂思勉關(guān)于史籍溯源和中國史學史起源問題上的探討,指出20世紀30年代呂思勉在講授《史學研究法》時考察了“史籍溯源”和“史學緣起”,認為“史學與史籍,非一物也”,并指出原因[26]。田亮《略論呂思勉的民族主義史學思想——以抗戰(zhàn)時期為中心》一文以抗戰(zhàn)時期呂思勉的史學著述為中心,略論其民族主義史學思想,表達了呂思勉作為一名史學工作者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guān)注[27]。何周以《淺論呂思勉史學思想的幾個問題》為課題分別從史料觀、史學功能論、史家修養(yǎng)論、史體論四個方面研究呂思勉史學思想[28],并發(fā)表了一系列關(guān)于呂思勉史學思想研究的論文:《簡論呂思勉的史料學思想》分析了呂思勉的史料學思想理論[29];《淺論呂思勉的史學》一文簡要梳理呂思勉的史料觀、史學功能論、著史倚重札記和語言風格等幾方面,從而引申出史學家必備的治學修養(yǎng)[30];《淺論呂思勉的史學功能觀》探討了呂思勉的史學功能觀,認為呂思勉在認知史學基本功能基礎(chǔ)上批評史學功能的具體化、庸俗化,對史學經(jīng)世有獨特見解,堅持學以致用,力戒為學術(shù)而學術(shù)[31];《淺論呂思勉的史家修養(yǎng)觀》揭示了呂思勉史家修養(yǎng)論的核心是求真的思想,以及史學工作者不僅僅要為學術(shù)而且要具備時代責任感,立足于社會,為社會多做貢獻[32]。張念利在《論呂思勉通史撰述中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運用》中論述了社會學、民族學方法在呂思勉的史學撰述中的運用,以《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為例,探討社會歷史觀在實踐中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運用[33]。
王家范在《呂思勉與“新史學”》中認為呂思勉是梁啟超“新史學”旨趣的實踐會通第一人,并是中國社會史方向開拓的先驅(qū)者[34]。何家寬考察了呂思勉對史書體裁的創(chuàng)新,認為呂氏的史書體裁是紀事本末體和典志體的綜合體裁,突破以往史書體裁形式,并將這種體裁運用到四部斷代史的撰寫實踐中,并指出其對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繼承[35]。王莎、戴忠萍認為呂思勉主要通過逐篇評論的方式展開對《史通》的研究,并認為他以《史官建置》、《古今正史》、《辨職》、《忤時》四篇為例對有關(guān)古代史學發(fā)展沿革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和探究,充分肯定劉知幾對古代史學史及史學發(fā)展的把握和概括,進而總結(jié)了劉知幾由時代局限性所引起的錯誤觀點,對今人《史通》及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36]。
呂思勉史學著作逾千萬字,著作等身,其史學研究周瞻各個領(lǐng)域。綜上所述,史學界對呂思勉史學思想與史學理論研究成果異常豐富,這不僅有利于對呂氏史著風格特點的把握,而且可以加深對呂氏史學成就的理解。通過對呂思勉史學思想與史學理論研究成果的梳理,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評價呂氏史學。
[1]嚴耕望.錢穆賓四先生與我[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219.
[2]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
[3]張耕華.人類的祥瑞:呂思勉傳[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330.
[4]張耕華,李永圻.呂思勉先生簡譜[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5]楊寬.呂思勉先生的史學研究[J].中國史研究,1982,(3).
[6]嚴耕望.通貫的斷代史家——呂思勉[M].大陸雜志(臺灣),1984,68(1).
[7]俞振基.蒿廬問學記:呂思勉生平與學術(shù)[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6.
[8]蔡尚思.中國近現(xiàn)代學術(shù)思想史論·值得回憶的呂思勉先生[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
[9]蕭功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呂思勉先生的治學方法給我們的啟示[J].歷史教學問題,1998,(1).
[10]李向平.知不風化,焉知山崩[J].歷史教學問題,1998,(1).
[11]周振鶴.呂思勉先生整理舊史籍的意義[J].歷史教學問題,1998,(1).
[12]羅義俊.中國史學的學脈:呂思勉與錢賓四[J].歷史教學問題,1998,(1).
[13]姚大力.潤物細無聲——讀呂著《中國民族史》[J].歷史教學問題,1998,(1).
[14]虞云國.呂思勉的新史學[J].歷史教學問題,1998,(2).
[15]張耕華.呂思勉:史學大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6]張耕華.治國修身改革社會——略論呂思勉的文化遺產(chǎn)[J].史學理論研究,1998,(2).
[17]張耕華.呂思勉與20世紀前期的新史學[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3,(1).
[18]張耕華.呂思勉的史學特色[J].歷史教學問題,2003,(6).
[19]張耕華.呂思勉史學思想三題[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6,(6).
[20]王家范.治史當盡心平心——呂誠之先生史識感言[J].東方文化,1998,(5).
[21]侯云灝.20世紀前期中國史學流派略論[J].史學理論研究,1999,(2).
[22]吳士勇.論呂思勉“經(jīng)世致用”的史學觀與實踐活動[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2,(4).
[23]洪認清.中國史學思想通史·近代后卷[M].合肥:黃山書社,2002:234~242.
[24]王再默.讀《呂著史學與史籍》書后[N].文匯讀書周報,2003-09-29.
[25]陳其泰.20世紀史家探索史學民族風格成就舉要[J].人文雜志,2004,(1).
[26]張子俠.20世紀上半期中國史學史研究述論[J].河南大學學報,2004,(4).
[27]田亮.略論呂思勉的民族主義史學思想——以抗戰(zhàn)時期為中心[J].同濟大學學報,2006,(6).
[28]何周.淺論呂思勉史學思想的幾個問題[D].合肥: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9]何周.簡論呂思勉的史料學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5,(增刊).
[30]何周.淺論呂思勉的史學[J].池州師專學報,2007,(2).
[31]何周.淺論呂思勉的史學功能觀[J].滄桑,2009,(1).
[32]何周.淺論呂思勉的史家修養(yǎng)觀[J].滄桑,2009,(2).
[33]張念利.論呂思勉通史撰述中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運用[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7,(增刊).
[34]王家范.呂思勉與“新史學”[J].史林,2008,(1).
[35]何家寬.呂思勉的史書體裁觀及其實踐[J].滄桑,2009,(6).
[36]王莎,戴忠萍.呂思勉《史通評》關(guān)于古代史學發(fā)展沿革評論初探[J].東南大學學報,2009,11(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