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辰
(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禮貌不僅僅作為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社會現象,它代表著人類的進步和文明,在各類語言和文化里普遍存在。它既是一種工具和手段,可以幫助維持人際關系;也是一種能對任何社會成員都產生約束的社會規(guī)約,禮貌這條準繩同樣也約束著人們的言語活動。在日常的言語使用中,那些導致人際關系緊張的誤解和摩擦在禮貌準則這個人際交往的潤滑劑的幫助下,往往會被迎刃而解。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禮貌是無處不在的,但我們還必須意識到在不同的文化里,禮貌的表示方法和形式以及人們認定禮貌的標準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了解禮貌語用差異對跨文化交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英語文化中的禮貌準則
對禮貌的闡述從古代起就已經開始了,但直到近幾十年,學者們才著手對禮貌進行系統的研究和總結,如今禮貌問題已成為語用學研究中的一大熱門主題。結合西方人的風俗習慣,英國學者利奇(G.N.Leech)提出了會話中的“禮貌準則”(politeness principle)包括:(1)策略準則:減少表達有損于他人的觀點;(2)寬宏準則:減少表達利己的觀點;(3)贊揚準則:減少表達對他人的貶損;(4)謙虛準則:減少對自身的表揚;(5)贊同準則:減少自身與他人在觀點上的不一致;(6)同情準則:減少自身與他人在感情上的對立(Leech, G. N,1983)。說明人們有時故意違反合作原則是出于禮貌的需要,禮貌原則在維護交談雙方的均等地位的基礎上,還能夠促進他們相互之間的友好關系,因而其具有更高層次的調節(jié)功能。
2.漢語文化中的禮貌原則
中國是禮儀之邦,歷來重視言語的禮貌。在禮貌研究方面最突出的是顧曰國教授,他深入研究了禮貌在中國文化中的淵源和含義,在《禮貌、語用與文化》(1992)一書中總結出了一套更加適合中國文化的禮貌準則:(1)貶己尊人準則,指的是對自己或是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要“貶低”和“謙虛”,而對于聽話者或是與聽話者有關的事則要表示 “尊重”;(2)稱呼準則,指的是人們在互相稱呼時應嚴格遵照上下、長幼、貴賤有別的傳統來表現人際交往中有序的社會關系;(3)文雅準則,指的是說話要高雅、有涵養(yǎng),多用委婉,少用直言,選用雅言,禁用穢語;(4)求同準則,指的是說話人在各個方面盡量追求和諧一致,努力滿足聽話者的愿望,顧及對方的身份和“面子”;(5)德、言、行準則,指的是說話人在其行為動機方面要盡可能地減少他人所付出的代價,盡量增大對聽話人的好處;在言語中盡量夸大別人對自己的益處,盡可能的少提及自己所付出的代價(顧曰國,1992:30-32)。
1. 稱謂語
在現實的言語交談中,西方人往往表現出對“自我”的高度重視,而中國人則有著強烈的重視與他人關系的傾向,這一點在英漢兩種語言的稱謂語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在社會結構、人際關系以及人們的文化價值取向方面,西方社會與東方存在著截然的不同,自然而然兩者在使用稱謂語的時候便會有著很大的差異。在英語文化中,人們相互之間打招呼通常是直呼其名,最多用sir/madam或是在姓名前面加上Miss /Mrs /Mr。在公司里,一般情況下西方人也不會過分在意彼此之間職位和級別的差別,很喜歡直呼其名。師生之間,為了表示親切,老師也很希望學生直接叫他們的名字。同時在英語國家,人們很忌諱使用old這個詞,他們容易將“老”與“老而無用”聯系在一起,是一種禁忌,“養(yǎng)老院”不叫作old folks home而說成retirement centre,稱呼老人時應該說senior citizens。這明顯流露出了一種希望消除社會地位差異的強烈愿望,也意味著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趨于平等(夏紀梅,1995)。
相比之下,漢語的稱謂體系更為復雜和豐富,最能體現中華民族作為禮儀之邦的悠久的光榮傳統。人們常說的“上下有義,長幼有禮,貴賤有分”展現的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和諧有序的社會關系。根據傳統的中華禮貌準則,稱謂時不僅要對長輩表示尊重,對他人表示敬意,也要對年幼者表達親昵,對自己還要自謙,有時候甚至要在稱呼時加上贊揚的詞語等等。比如在傳統的中國家庭里,常常把人的年齡、輩分帶入稱呼語中,如“老劉”,“老張”,為了表達對年齡大,輩分高的老人的尊重,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是絕對的大忌。有些中國人不但習慣用表示血緣關系的詞匯來稱呼家人、親屬如:大嬸、小弟,有時還會將其擴展到非親屬關系中,用來稱呼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為了表示親近和禮貌,如“王叔”、“小紅姨”等。另外,一個人的職務和地位也常被中國人在稱呼語中表現出來,如“張?zhí)庨L”、“劉書記”等。在學校,中國老師不允許學生對他直呼其名,否則就會被視作少家失教,不懂規(guī)矩。
2. 稱贊與自謙
在西方文化里,稱贊語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大家早已習慣了男士稱贊女士的相貌、身材以及穿著打扮等,可是在中國,如果一個男人當眾恭維女性的容貌會被視為輕浮無禮,被稱贊的女士也會感到很難堪。對西方國家的人而言,他們對別人的稱贊不僅僅是一種恭維,更是為了表達其率直的品性。而在“自卑而尊人”這樣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一套更為符合中國文化環(huán)境的禮貌準則應運而生,包括:謙虛、尊敬以及修養(yǎng),其中最具中國特色的當屬“貶己尊人”了。如“本人才疏學淺,文中所道,不足之處在所難免,還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這樣的自謙的話語,經常會出現在中國學者的作品和報告的結束語中。而“I am happy to have a chance to discuss on it with you together”這樣的比較中性的結束語則是西方學者的通常選擇。
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中西兩種文化均遵守了相應的“禮貌原則”,不同點在于“貶己尊人”是中國人 “謙虛”的主要表現方式,而西方人則既想要“尊人”又不愿意“卑己”。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英漢兩種語言中對稱贊的不同回答了。
在中國“滿招損,謙受益” 、 “謙虛使人進步”這樣的名言警句自古就有,在這樣的熏陶下,謙遜自然成為人們公認的美德,因而對別人的贊揚通常直接表示否定,比如說“過獎,不敢當”、“哪里,哪里”、 “一般啦”等,他們所遵循的是禮貌原則中的“謙虛準則”,甚至有時會通過違反合作原則中的“質的準則”來贏得聽話者的好感,為的是能夠更好地進行言語交際。如果對別人的贊揚進行附和,就會給人留下此人“很不謙虛”的不好印象。
而西方人性格率直,對別人的夸獎或贊美之辭大都會表示欣然接受,所遵循的是禮貌原則中的“贊同準則”,目的是為了與贊揚者達成一致來避免因為不一致所產生的難堪。如果對英漢文化在這方面的差異不了解的話,如下的言語交際失誤就會很容易產生:一位西方人士稱贊他的一個中國朋友時說:“Your hair style is terrific!”這位中國朋友連忙說道:“No,no,not at all.just so so.”這樣的回答會令西方朋友感到十分疑惑,覺得彼此話不投機,不得不聳聳肩膀轉身離開。而如果用英語得體的回答如:“Thank you…”,雙方便會皆大歡喜了。當聽到自己的東西被別人稱贊時,如“你的這個包真不錯!” 中國人仍然會竭力地自貶:“這包很便宜,不值錢的,就花了我?guī)资选?,而英美國家的人則會表示:“我很高興聽到你這樣說”。
3. 致謝與道歉語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在別人的幫助下解決了某些困難,應該向對方表示感謝。在道歉語的使用上,不同的文化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漢語中,關系緊密的親朋好友、熟人之間是很少用到“謝謝”二字的,即使是致謝,對方也會用“自己人,謝什么”等來表示不用客氣。家庭成員之間就更談不上致謝了,因此許多中國人在看到西方電影中子女為父母親做事或父母親為孩子做事時也要表示感謝會感到無法理解。而“thank you”, 英語國家的人一天要說上百次甚至更多,即使對方的幫助你可能不需要,也要對別人的關心表示感謝。中國人的那種將“服務員送上茶水,郵遞員遞過信件”視為理所應當,不表達任何謝意的行為對西方人來說是極其不禮貌的。因而英漢兩種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時經常產生這樣一種錯覺:英語國家的人會覺得中國人該道謝的時候不道謝,不大懂禮貌;而中國人反而會覺得他們有點虛偽,因為感謝的次數實在太多了。
另外, 在回應別人的感謝時,英漢兩種語言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英美人士通常會以“You are welcome. I’m glad to be of help”來應對感謝,而中國人則會回答 “不用謝,這是我的職責”之類的話,這樣反而會讓表示謝意的英美人士尷尬不已,因為這就意味著“其實我這是沒辦法,因為我在這個位置”,似乎你是在完成一項任務,聽話者的“面子”受到威脅。
在道歉時,英漢兩種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西方社會里最常用的道歉語是“I’m sorry”和“Excuse me”,但西方人在兩者的使用上有著明確的分工?!癐’m sorry”一般用于冒犯或頂撞某人之后的道歉,而當人們想打斷他人的時候,如離開餐桌去洗手間或攔住陌生人問路時,他們會經常說“Excuse me” 以示禮貌。而在中國,人們習慣于說“勞駕” “不好意思,失陪一會兒” 或是“對不起”來表示歉意,其中“對不起”可以有兩種用途:既可以表示對打擾他人的行為的懊悔,也可以用來表示對他人痛苦遭遇的同情。另外英語中常說的“I will take back what I said”對中國人而言,是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認為說過的話是無法收回的(劉越蓮,2000:38-42)。
4. 禮貌與隱私
英語中有句諺語: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對于要進行跨文化交際的人來說,了解各自文化中所禁忌的東西是很有必要的,一旦不小心違反,非常容易造成誤解,給別人留下不禮貌的印象。在禮貌實現的過程中,相比漢語文化,英語文化對個人的隱私權要重視的多,在漢語文化背景下的言語交際往往是以犧牲個人隱私為代價來營造一種相互之間的親密感。中國人見面經常會問:“你到哪兒去啊?”或是“你吃飯了沒有啊?”而西方人在聽到別人詢問自己“Where are you going?”時心里會犯嘀咕,覺到自已的私人空間受到了侵犯;當聽到你說“Have you eaten?”時,會誤以為你想要請他吃飯。其實中國人認為見面時相互詢問一些情況能夠表示對他人的關心和熱情,可以縮短彼此之間的社會距離。所以即使在初次見面的時候,也會請教對方尊姓大名,在何處高就或是在哪兒發(fā)財等等,刨根問底,習以為常。
西方人受個體價值觀念的影響,非常注意個人隱私問題。通常會圍繞天氣、業(yè)余愛好、地方和全國性事件等方面展開談話,而會避開一些有關個人的私事,諸如年齡、工資、婚戀等在中國文化中表示關切的話題。傳統中國人認為,如果遇到陌生人時詢問對方“貴庚” 、“高壽”是一種敬老尊賢的表現,但上了年紀的外國人卻不喜歡聽別人問他How old are you?尤其是對于外國的女士,她們總希望別人看不出其真實的年齡。所以,當你不了解所面對的女士的年齡,也不知道她是否結婚,你最好稱呼她Miss,而不要稱其Mrs,以免引起尷尬,對方聽到以后也會覺得很高興,認為她自己依然還很年輕。
截然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民族心理、風俗習慣和歷史背景給東西方兩種文化烙上風格各異的印記。為了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在同一種文化中,人們在交際時一般都會盡可能地遵守共同的禮貌原則和合作原則,使交際能夠順暢地進行。但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由于禮貌的表示方法和形式以及人們判定禮貌的標準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著較大的差異,盡管參與交際的人使用著同一種語言,如果不清楚這些文化之間的差異,往往會產生語用失誤,導致交際上出現障礙,甚至是交際的失敗。因此,我們在學習一種語言的同時,必須要深入了解該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 只有在真正地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以后,才能更加清楚地掌握中西禮貌語用的差異,從而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gman Press,1983.
[2]Levinson, Stephen C. 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曹春春.禮貌準則與語用失誤[J].外語學刊,1998,(2): 10.
[4]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4):30-32.
[5]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6]劉越蓮.禮貌與跨文化交際[J].外語教學,2000,(1):38-42.
[7]夏紀梅.英語交際常識: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誤會實例分析[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