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婷
(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語系,山西太原030051)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翻譯上的問題,仍不外乎譯者的心理及所譯的文字兩樣關系”[1]。這里的 “心理”涵蓋了雙語信息的認知心理加工,即理解源語過程中和生成譯語過程中的認知心理加工。翻譯的過程反映了譯者認知加工的心理過程。認知心理學將認知過程看做一個由信息的獲得、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連續(xù)的認知操作階段組成的按一定程序進行信息加工的系統(tǒng)。[2]言語理解的信息加工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 “信息感知階段、短期記憶加工、長期記憶儲存。加工時分別采用由下到上、由上到下,以及雙向互動等三種模式。由下到上的加工方向有兩種含義,第一是指信息從感知階段開始向上流動到長期記憶階段,第二指的是言語信息從語音層次加工開始,到詞匯,再到句法和語義的加工,由低到高相繼進行。與之相對的是由上到下模式。而雙向互動模型是各種水平的加工以復雜的方式相互作用,信息并不總是朝著一個方向流動,而且一些加工水平也可以重疊,信息互相溝通。”[3]同樣,翻譯過程的信息加工也是多種方向的相互作用的加工方式,也同樣擁有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
全國翻譯行業(yè)最高榮譽獎 “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一許淵沖先生一生孜孜不倦,翻譯了諸多中、英、法作品,為世界傳播優(yōu)秀中國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光輝燦爛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曾說過:“理論來自實踐,又要受到實踐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我提出'創(chuàng)中國學派文學翻譯理論'的哲學基礎?!彼窃诶^承前人學說的基礎上,集畢生翻譯之經驗加以發(fā)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譯理論 “優(yōu)化論”,用 “美化之藝術,創(chuàng)優(yōu)似競賽”這十個字加以概括,并且在 《翻譯的藝術》、 《文學翻譯談》、《文學與翻譯》等著作中,對形似與神似,求真與求美,翻譯與創(chuàng)作,中西文化的差異,兩種文化的競賽等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論述,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以下三論:“三美論”、“三化論”和“三之論”。
詩歌是語言的精粹,是內涵很豐富的一種文學體裁。每種語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表達方式,然而,各民族在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同時各語言詩歌中音韻節(jié)奏各有規(guī)律,形式各有特點。如何使譯文重現(xiàn)源文詩歌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獲得最大程度上的聽覺、視覺和心靈的享受,成為每一位譯者追求的目標。認知心理學作為認知科學的重要構成要素,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或指導性理論框架。如何才能達到許淵沖先生所要求的那樣,我們不妨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探討一下許淵沖先生的 “優(yōu)化論”。
具體來講,三美是指 “意美、音美、形美”?!叭馈备魉酒渎殻阂饷酪愿行?,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4]。
1、“意美”
意美是指譯詩要和原詩一樣能感動讀者的心,王國維曾在 《人間詞話》中指出:“……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日,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5]中國古詩詞既有實境,又有虛境,既有實在美,又有空靈美。由此看出,意美主要是指詩歌的意境之美。許淵沖先生也指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許淵沖先生也指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梢?,“意境”不僅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靈魂和精髓,更是詩歌翻譯的基礎和根本。追求 “意美”就要通過翻譯重現(xiàn)原文的內容,不能錯譯,漏譯,多譯。例如,在翻譯李商隱著名的 《無題》詩時,第三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中 “絲”和 “思”雙關的意境很難用英語來表現(xiàn)。許淵沖先生譯為“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將“絲”譯作“silk from love-sick heart”,既體現(xiàn)了蠶吐絲,又體現(xiàn)了愛的意味。作者寥寥數(shù)筆,用簡潔的詞語勾畫出的就是 一種“意境美”。在翻譯中要竭力體現(xiàn)的也就是這種“意境美”。
2、“音美”
音美則是說譯詩和原詩一樣要有悅耳的韻律?!兜歉摺肥翘拼F(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名作,全詩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其中的疊字使用是漢語特有的辭格,使語言更加形象,表意也更加細致和豐富。原詩第三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使讀者感受到秋天無邊無際、蕭蕭而下的情景。此句中的 “蕭蕭”是疊字,形容風吹樹葉之聲。而英語中沒有這種辭格,只有與其類似的修辭現(xiàn)象,包括部分擬聲詞、部分連續(xù)反復和部分回聲詞。事實上,若將 “蕭蕭”直譯為“(of wind)whistle”,不但表達不出美感,更無法使譯語讀者體會原詩的意境。許淵沖先生選用“shower”一詞(“shower”和“蕭”音似),用“shower by shower”重現(xiàn)“蕭蕭”一詞。因而,整個詩句被譯為“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使人聯(lián)想到了落木窸窣之聲,使譯詩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形美”
形美是講譯詩要盡可能保持原詩的形式。主張譯文的形美,就是為了保存原文的 “豐姿”。中國格律詩一般都是五律或七律,許淵沖先生主張把五律譯成英雄體,把七律譯成亞歷山大體,自由詩相應地譯成自由體,民歌就譯成民歌形式。[6]如韋莊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欲斷腸。”譯為:All men will say the Southern land is fair.A wanderer is willing to spend his whole life there.He'd like to see spring water bluer than the sky.And,listening to rain,in painted ship to lie.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Till he grows old,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To leave this land for home would break his heart.譯文好幾處靈活地調整了詞序:“And,listening to rain,in painted ship to lie”這一句將狀語in painted ship前置于不定式to lie之前,如此狀語前置的還有“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癓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這句將表語前置?!癟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這一句將定語bright后置于其修飾詞moon之前。不難看出,許淵沖調整譯文的詞序是為了實現(xiàn)譯文的押韻。遵循目標語語言文化的體例制約和規(guī)范,使譯詩更整齊,容易為讀者接受。
“三化”即 “等化、淺化、深化”。深化包括特殊化、具體化、加詞、一分為二等;淺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減詞、合而為一等;而等化包括靈活對等、詞性轉換、正說、反說、主動、被動等。
1、“深化”
“深化”即在理解原文真實意境之后,將詩人藏在表層文字下的隱含意味以及深層的情感用譯文體現(xiàn)出來。以許教授譯白居易 《琵琶行》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為例:將“楓葉荻花秋瑟瑟”譯作“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把楓葉在秋風中瑟瑟作響這樣一個令人神傷的自然景觀譯成秋天在楓葉荻花中嘆息,真正嘆息的其實是詩人。sigh的使用把詩人的情感表達的更為形象。
2、“等化”
“等化”即將自然的描寫或情感的表達直接的對應成譯文,使形式和內容與原文對應。以許教授譯如趙嘏的 《江樓感懷》為例。原詩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譯詩如下:Alone I mount the Riverside Tower and sigh.To see the moonbeams blend with waves and waves with the sky.這里許教授將“月光如水水如天”譯作“To see the moonbeams blend with waves and waves with the sky”是“等化”譯法傳達了原文的意美。
3、“淺化”
“淺化”即使用抽象和減詞的方法來翻譯源文。以許淵沖先生譯王之渙 《登鶴雀樓》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例: “You can enjoy a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翻譯中,具體的 “千里”和 “一層”分別被抽象化為 “遠”和 “高”,“樓”字刪掉不譯,運用了減詞法。而抽象和減詞都屬于 “淺化”的翻譯方法。
許淵沖先生將孔子 《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應用到翻譯中。他說,忠實的譯文只能使讀者 “知之”,忠實而通順的譯文才能使讀者 “好之”,只有忠實通順而又發(fā)揮了優(yōu)勢的譯文才能使讀者 “樂之”。[7]三之之中,“樂之”是最高境界,是通過譯者的翻譯,不僅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與情感,同時還能領略作者的細膩的內心世界。只做到 “知之”的翻譯不能讓讀者感受到源作的美。翻譯是源語至譯語的言語信息轉換,要真正做到 “樂之”,我們要根據(jù)作者的心理及寫作目的對源文進行充分的理解,譯者再從認知角度,轉換思維,對輸出的語碼信息進行認知加工,以不同的文化角度轉譯成譯文,使讀者能產生類似甚至相同的感受。如李商隱的 《錦瑟》,由于這首詩里有許多典故,翻譯時就很難做到使讀者“樂之”,許多譯者最多通過加注做到了 “知之”。而許淵沖先生運用淺譯法和揚長避短的方法,對原詩進行了改譯,將中國特有的典故所表達的意義和感情用簡單易懂而對稱押韻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僅能讓讀者 “知之”,更能 “好之”、“樂之”。
許淵沖教授的中國古詩翻譯理論和實踐與他的翻譯目的緊密相連。而他的翻譯目的從 “三美”到 “三化”到 “三之”,再到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個有諸多層次的翻譯目的體系??梢哉f,許教授的中國古詩翻譯理論與實踐之所以與眾不同,而且成就斐然,除了其本身 “精通漢、英、法語,因受多種語言的熏陶,他對語言的敏感程度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8]之外,是因為他有明確的翻譯目的。翻譯中雙語轉換所發(fā)生的認知活動或信息處理過程與人的認知活動有關的全部心理活動相同。雙語信息轉換中的源語理解至譯語生成,同樣經歷了知覺、注意、記憶、推理、問題解決、概念形成等認知活動或心理加工過程。[9]文學活動是一種審美接受與生產的過程,由作家——作品——讀者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構成動態(tài)實現(xiàn)過程。[10]文學翻譯是一個整體理解到整體再現(xiàn)的過程,因此要對譯文的生成和接受過程予以同樣的重視,把作者——作品——譯者——譯文——讀者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看作一個整體過程。關注作者、譯者、讀者三方的認知心理,使翻譯能真正做到心靈的溝通,達到重現(xiàn)源文的效果。
[1]林語堂.論翻譯[A].翻譯研究論文集(1894-1984)[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4:259-272.
[2]王甦,汪圣安.認知心理學(重排本)[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40-148.
[3]Rodg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31-235.
[4]許淵沖.文學與翻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85.
[5]王國維.人間詞話[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8-31.
[6]馬慶林.意美·音美·形美——許淵沖譯詩風格初探 [J].固原師專學報,1989(1):78-81.
[7]許淵沖.知之·好之·樂之·三之論——再談發(fā)揮譯文語言優(yōu)勢 [J].外語與外語教學,1989(6):35-39.
[8]于國華,辜正坤,朱曼華等.唐詩走向世界—— 《漢英對照唐詩三百首》眾人談 [J].中國大學教學,2001(4):18-21.
[9]王柳琪.論雙語翻譯的認知心理學研究[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3):336-339.
[10]王柳琪,劉紹龍.詞語翻譯轉換過程的認知心理學研究——基于 “注意論”的詞語翻譯心理模型探索 [J].外語教學,2009
(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