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國武
(雙峰縣第三中學,湖南雙峰417700)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派名傳豫,號滌生,謚文正。湖南省湘鄉(xiāng)縣(今雙峰縣)人,進士出身,晚清重臣,湘軍統(tǒng)帥。清代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理學家、書法家,晚清散文“湘鄉(xiāng)派”的創(chuàng)立者。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平太平軍,封一等毅勇侯。傳忠書局刊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國藩流傳較廣的詩歌,有4卷,共320首。詩歌不很多,但如雪山古梅、長夜星斗,個中自有一段“李杜”風騷。曾國藩有詩曰“請君雪夜依欄看”,那就讓我們走進曾國藩詩歌園地,欣賞那“精確古茂”的詩篇吧!
曾國藩的詩歌,以絕句最少,其中七絕34首,五絕一首,共35首,六次寫成。雖說絕句數(shù)量少,但決不能忽略它,其中亦有可觀者。
第一次:《入陜西境六絕句》(其三)
亂山合處響沉沉,古洞千年海樣深。
獨臥籃輿初夢覺,時聞腳底老龍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曾國藩被派往四川任鄉(xiāng)試正考官,途經(jīng)陜西,寫了六首絕句,這是其中的一首。
曾國藩在入川途中,大病一場,病愈之后,坐轎西行,經(jīng)過龍洞時,見“背下有洞,可容數(shù)千人”,山下溪水似龍吟轟響,足為奇觀。此詩四句四事,密實,詞語也厚重。
第二次:《讀李義山集》
渺綿出聲響,奧緩生光瑩。太
息涪翁去,無人會此情。
這也是道光二十三年寫的,是曾國藩僅存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評價了李商隱的詩,說李的詩渺綿鏗鏘,用詞奧緩有光澤??上Ц⑽?黃庭堅)不在,還有誰能領(lǐng)會其特點?曾國藩平生喜歡李商隱和黃庭堅的詩歌。一二句詞語較生澀,三四句較通俗,尾句顯志。
第三次:《題畫竹次醇士前輩韻二首》(其一)
森森鳳尾一時抽,滿地孫枝翠筱稠。
老干已凌霄漢上,曲江猶自憶遨頭。
這是道光二十五年寫的和詩。戴熙,字醇士,浙江錢塘人,進士出身,長于繪畫。
從此詩可以想象,畫里有很多新竹,也有凌云的老竹,看到竹子,便想起在曲江邊官民同樂的勝景。宋代成都浣花太守出游,士女縱觀,稱太守為遨頭。末句用典來推進詩的意境,免落輕浮之嫌。
第四次:《送唐鏡海先生九首》(其九)
枌榆后進謬升堂,習習春風杖履旁。
此后追陪何日是,鏡中吾亦鬢毛蒼。
這九首詩寫于咸豐元年,寫了唐鑒一生的主要功業(yè)。唐鑒,字粟生,號鏡海,湖南善化(今長沙縣)人,進士出身。
此首寫了曾國藩師從同鄉(xiāng)先輩唐鑒,被其春風化雨,但先生南歸,何時再能叨陪親聆教誨呢?流光
易逝,我亦鬢毛蒼蒼。枌榆指故鄉(xiāng)。
唐鑒是曾國藩的理學導師,曾國藩很敬重他。此詩行氣徐舒,到末句力氣稍減。
第五次:《壬戌四月沅弟克復巢縣、和州、含山等城,賦詩四首》(其一)
濡須塢里漲春波,三月鶯啼氣正和。
一騎云飛新捷報,漢家收復舊山河。
這四首詩也是咸豐元年寫的,是贊揚曾國荃收復巢縣、和州、含山等城。
所選的這首詩歌氣勢奔放,飛流直下,一氣呵成。巢縣三月鶯歌燕舞,日麗風和,忽然快馬飛報帳前,湘軍已收復巢縣等失地。濡須在安徽巢縣,三國時候,吳國曾在此以弱勝曹,漢家這里指清政府。
曾國荃的吉字營是曾國藩的嫡系部隊,曾國荃咸豐十一年攻克安慶,同治三年攻克南京,都不見曾國藩賦詩,而攻克巢縣等小城卻及時賦詩,可見當時心情之好。
第六次:《沅圃弟四十一初度十三首》(其九)
河山策命冠時髦,魯衛(wèi)同封異數(shù)叨。
刮骨箭瘢天鑒否,可憐叔子獨賢勞。
(其十)
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這些詩是同治三年作的,詩后有一個自注:“甲子八月二十日,沅甫弟四十一生日,為小詩十三首壽之。往在壬戌四月,沅弟克復巢縣、和州、含山等城,余賦詩四首,一時同人,以為聲調(diào)有似鐃歌而和之。此詩略仿其體,以征和者,且使兒曹歌以侑觴。”
同治三年八月二十日曾國藩《致沅弟》中言:“今日乃弟四十一大慶,吾未得在金陵舉樽相祝,遂在皖作壽詩,將寫小屏幅帶至金陵,以將微意。一則以紀澤壽文不甚愜意,一則以近來接各賀信,皆稱吾兄弟為古今僅見。若非弟之九年苦戰(zhàn),吾何能享此大名?故略采眾人所頌者,以為祝詩也。東坡有壽子由詩三首,吾當過之耳。順賀壽祺?!?/p>
上述的自注和信,講了曾國藩作詩的原委,其實真相沒講出來,也不好明講。曾國荃打下南京之后,加太子少保銜,封一等伯,賞戴雙眼花翎,但沒有“世襲罔替”,另外傳說滿清王朝講過“誰攻下南京就封王”,言而無信,賞不酬勞,曾國荃簡直氣出病來。再說功高震主,清王朝對握有重兵的曾氏兄弟很不放心,反以幼天王逃脫和太平天國金庫之事相責難。在這驚濤駭浪之中,曾國藩遣散湘軍,以釋朝廷之疑,又以求闕勸慰其弟,釋其積恨。
第九首言朝廷對“我倆”分封侯伯,旁人艷羨這曠世恩典,可誰知道你獨肩艱巨?魯、衛(wèi)是周文王后裔的封地,這里代指兄弟。叔子即西晉統(tǒng)兵滅吳的羊祜,這里指曾國荃?!肮喂羌!北局戈P(guān)羽刮骨治箭傷,這里借指曾國荃攻南京時,扎硬寨,打死仗,帶傷鏖戰(zhàn),誓死攻城。
第十首是說,“我倆”平定洪楊,有人講是,也有人講非,這在人世間是免不了的,怎么辦?“我們”還是學習屠羊說這個人,榮華富貴都視為過眼云煙。屠羊說出自《莊子》,屠曾經(jīng)有恩于楚昭王,楚昭王想封賞他,屠不愿當官發(fā)財,只愿重操屠宰之業(yè)。
這兩首絕句,起承轉(zhuǎn)合自然,語氣連貫,加上都運用了典故,有嚼味。
從以上各詩的點評可以總結(jié)出曾國藩絕句的特點:因事而作,邏輯性強,起承轉(zhuǎn)合好,四句一氣吟成,內(nèi)容密實,用詞生熟相間,并適當運用典故,詩句顯得典雅。
絕句難工,王夫之在《姜齋詩話》說:“言簡者最忌局促,局促則必有滯累;茍無滯累,又蕭索無馀。非有紅爐點雪之襟宇,則方欲馳騁,忽爾蹇躓;意在矜莊,只成疲苶?!痹鴩慕^句馳騁不局促,但有的詩句未“自然生成”,讀之蕭索,略嫌神韻不足。
曾國藩流傳下來的律詩一共120首,其中七律79首,五律41首。在這些詩中,第一首為《歲暮雜感》,1835年寓北京長沙會館所作,最后一首《讀吳南屏送毛西垣之即墨長歌即題其集二首》,為1852年作。曾國藩的律詩大部分為在長沙辦團練之前所作,他最后20年幾乎沒有寫律詩,不知是散失了,還是像他所言“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詩”。不過從這流傳下來的這些律詩,可以看出曾國藩律詩的特點,概而言之有三個:用詞古茂,以學問為詩;對仗工穩(wěn),以才氣為詩;性情陽剛,以氣勢為詩。下面選抄三首,稍作例證。
曾國藩的詩不太易懂、不太易記,這與讀者讀書不多、讀古書不多有關(guān)。袁枚自稱:“讀書已過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這用來說明曾國藩是很恰當?shù)?,曾國藩對?jīng)史子集很熟練,寫詩不愿用陳詞濫句,因此現(xiàn)代人自然會感到他的詩難讀。但如果真正讀懂了曾國藩的詩,便會覺得他是遣詞造句的高手,功力很深。
如《送妹夫王五歸五首》中的第四首:
有齊季女吾弟行,操臼君家老孟光。
曾是弋鳧相勞饗,猶聞雛鳳已軒昂。
秦嘉上計心情薄,王霸躬耕身世忘。
織屨辟盧終古事,牛衣歲月即曦皇。
這首詩的背景是:曾國藩的妹夫王五與妻子曾國蕙在家里常常吵架,王五因此離家,從湖南跑到京城,想要當翰林院侍講的阿舅為他謀份差使,但是曾國藩的職權(quán)有限,也不很想求人,沒有辦到,于是寫了這首詩,規(guī)勸王五回湖南,夫妻和睦,好好過家居生活。
這首詩很注重選詞,也運用了許多典故,不了解曾國藩的煉詞,就不能體會曾國藩用詞之巧,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就無法理解這首詩?!坝旋R季女”出自《詩經(jīng)》“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指守禮法的女子。操臼指操持家務,臼指舂米的工具。孟光是東漢梁鴻的妻子,是典范的賢妻,以孟光譽自己的妹妹,實際上也是委婉地批評了妹夫,“我”的妹妹那么賢良,你為什么還不滿意呢?于此也可見曾國藩用詞之妙?!斑D”指丈夫勞作,《詩經(jīng)》有言:“將翱將翔,弋鳧與雁?!比绻晃兜刂坏烂妹玫氖?,而全不提妹夫的對,估計妹夫是會不服的,因此也把妹夫?qū)懸痪洌頁P一下,可見用詞之深?!半r鳳”比喻有才華的子弟,曾國藩委婉規(guī)勸妹夫,你們的兒女還不錯,回去好好培養(yǎng)吧。秦嘉,東漢人,曾任上計吏,不愿為官,夫婦互矢忠誠。王霸,漢代人,少有清節(jié),王莽篡位,隱居守志。頸聯(lián)用了兩個不愿做官的典故,是告訴妹夫做官并不好,過林泉生活好。秦嘉和王霸在歷史上并不很有名,這兩個典故比較生疏,可見曾國藩喜歡用新詞?!翱棇毡俦R”指夫婦一起勞動,《孟子》有言:“彼身織屨,妻辟盧?!薄翱棇铡奔纯棽菪氨俦R”指搓麻線。牛衣原指為耕牛御寒的蓑衣,漢代的王章做了京兆之后,想向皇上提點個人要求,他的妻子卻勸止:“人當知足,獨不念牛衣中涕泣時耶?”因此牛衣指夫妻共患難的歲月。羲皇指伏羲氏,即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
一首七律只有56個字,卻包含這么多的意思??梢娨饬x之豐,也可見語言的高度概括,這個概括是通過用典實現(xiàn)的。曾國藩好宋詩,對黃庭堅尤有深契,深許江西詩派的“點石成金”之術(shù),長于馭典。
曾國藩寫詩不會亂用詞語,講究詞的來歷,也不喜用淺俗之詞。他希望自己的詩能入古,又能出古,顯得有新茂之氣,即古茂。然而只有有學問的人才能做古茂之詩。通過舉隅分析,可見曾國藩學問豐贍,學為所用,學為詩用。
曾國藩的對聯(lián)譽為天下第一,而律詩是要求中間兩聯(lián)為對聯(lián),有些人作律詩感到為難,總覺得對聯(lián)難撰,而常人的難處恰恰是曾國藩的長處。如七律中“老柏有情還憶我,夭桃無語自開花”,“絮飄江浦無人管,草綠湖南有夢歸”,“宦海情懷蟬翼薄,離人心緒繭絲團”,“微官冷似支床石,去國情如失乳兒”,“曉霧忽飛千嶂雨,西風已作十分秋”,“白云望遠千山隔,黃葉催人兩鬢華”,“靜向古人書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往日心情隨轂轉(zhuǎn),今來身世似舟虛”,“弘景舊居句曲洞,杜陵新卜浣溪頭”,“千艘梭織怒濤上,萬暮笳吹月明中”;五律中“此日咸陽市,當年上蔡門”,“茅塞由來久,蓬生且待扶”,“追歡斟綠蟻,隨例祀黃羊”,“鳥過穿殘日,魚行起寸瀾”,“秋來樓閣靜,幽處地天寬”,“深談四壁靜,交道一燈知”等對仗句,均十分工穩(wěn)。
試拿“曉霧忽飛千嶂雨,西風已作十分秋”來分析,道光二十三年,曾國藩派充四川鄉(xiāng)試正考官,回家途中作了《早發(fā)沔河遇雨》,此聯(lián)是此詩的頷聯(lián),寫了在沔縣遇雨的情況,早上云霧忽成雨,西風刮來秋意寒。
其中“曉霧”對“西風”,“忽飛”對“已作”,“千嶂雨”對“十分秋”?!皶造F”和“西風”都是名詞,都是關(guān)于天氣現(xiàn)象的名詞,是屬同類對,分得很細?!昂鲲w”和“已作”都是偏正詞組,“忽”與“已”是副詞,“飛”與“作”是動詞,并且“飛”與“作”在意思上區(qū)別度大,“飛”指動作,指雨水來得快,“作”指狀態(tài),指已然的情況,因此不合掌,有“反對”的效果;“千嶂雨”和“十分秋”都屬于偏正詞組,都是前偏后正,“千嶂”與“十分”是數(shù)量詞對數(shù)量詞,“雨”與“秋”是關(guān)于氣候的名詞,其中“雨”是天氣名詞,“秋”是季候名詞,乍看不很工切,但“秋”在此處主要是“寒”之意,季候之意已淡化,因此可以將“秋”看成是天氣名詞,故“雨”對“秋”是工切的。
此聯(lián)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也論平仄,很嚴謹,讀起來瑯瑯上口,符合“作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可見曾國藩有非凡的屬對功夫。再從全詩來看,“秋”是平水韻的“尤”韻,韻也很穩(wěn),亦可見其吟詩一點也不受格律的束縛。
曾國藩論古文,曾說:“吾嘗取姚姬傳先生之說,文章之道分陽剛之美,陰柔之美。大抵陽剛者氣勢浩瀚,陰柔者韻味深美。浩瀚者噴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辈⑦@兩種風格又細分為八類,即“陽剛之美曰雄、直、怪、麗,陰柔之美曰茹、遠、潔、適”。盡管是論文,亦可當作論詩看。曾國藩生性有湖南人“霸得蠻”的性格,再加上后半生文經(jīng)武緯,捭闔天下,詩更具陽剛雄強之氣。
如《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中的第十一首:
濫觴初引一泓泉,流出蛟龍萬丈淵。
從古精誠能破石,熏天事業(yè)不貪錢。
腐儒封拜稱詩伯,上策屯耕在硯田。
巨海茫茫終得岸,誰言精衛(wèi)恨難填。
此詩寫于咸豐九年,曾國藩丁憂期間奉旨再次出山,此時正是太平軍強盛時期,湘軍艱難之際,但曾國藩戎馬倉皇,不廢文事,次韻何廉昉之詩,竟達十六首,這是其中一首。
何廉昉原為建昌知府,建昌城陷,妻女均亡,隨后革職,生活貧困,但詩才被曾國藩激賞。首聯(lián)言“我們”都是由小做大,要成非凡之業(yè)。頷聯(lián)言霸得蠻才能成功,做大事不能計較金錢。頸聯(lián)尊稱何廉昉為詩伯,書田耕耘是上策。尾聯(lián)言不論文事還是戰(zhàn)事,只要有精衛(wèi)填海的精神,一定會勝利,尾聯(lián)氣勢很盛。
詩尚雄強之氣,從中可見曾國藩不屈不撓,充滿自信的個性。另外詩中的用字也很富有情感,如“萬丈淵”有雄豪之氣,“破”用得有力度,比金石為開的“開”字好,也比射石飲羽的“射”字好,并顯出作者對克服艱難險阻的信心?!敖K得岸”的“得”字用得準確從容,如換成“靠岸”和“上岸”則語言色彩不好,顯得不雅致,“靠岸”和“上岸”還有無奈之感,只有“得岸”寓有很強的個人意志,有進取得來之意,因此只有“終得岸”三字才富有感情,才吻合曾國藩堅忍的思想。并且“終得岸”音節(jié)也鏗鏘一些,仔細回味,不免使人回想曾國藩的“予論古文總須有倔強不馴之氣”和“古來英雄非有一種陽剛之氣,萬不能成大事”的話語。可見他的思想和事功是契合的。
又如《得郭筠仙書并詩,卻寄六首》的第六首:
日日懷劉子,時時憶郭生。
仰天忽長嘆,繞屋獨巡行。
云暗乾坤隘,風來戶牖鳴。
孤吟無與賞,寸恨浩縱橫。
這首詩是1842年寫的,是一封“回信”,因為郭筠仙寄了書信和詩給他。郭筠仙即郭嵩燾,湖南湘陰人,1847年中進士,他和曾國藩、劉蓉同在長沙岳麓書院求學時,意氣相投,相互引為摯友。寫此詩時,郭嵩燾還不是進士,但仕途的差別并沒有妨礙他們的友誼,依舊頻訴衷腸。
此詩的首聯(lián),可見曾、劉、郭感情之深,似桃園結(jié)義。律詩首聯(lián),本不要求對仗,但這里用了對仗,并且首句不入韻,顯得緊湊有氣勢。頷聯(lián)用“仰天”對“繞屋”,比較奇特,表達了曾國藩孤苦無助之狀,再加上“忽”、“巡”的使用,使詩歌節(jié)奏加快,快就有氣勢,有氣勢就有力度,因此此詩有雄剛之氣。頸聯(lián)運用比喻,當時正值國家多事之秋,詩人感到云暗天低,有翅難飛,壯志難酬。郭嵩燾不在身邊,“無人會登臨意”。詩中“縱橫”兩字很雄奇,既指感嘆之深廣,又指詩人有縱橫家的意氣。此詩“劃然軒昂、盡棄故常、跌宕頓挫、捫之有芒”,是陽剛為詩的又一例證。
曾國藩的詩歌大多屬陽剛之類,但也有陰柔的,如1835年寫的七律《歲暮雜感十首》。這組詩歌是曾國藩25歲寫的,那時他還是個舉人。詩的韻味足,很好讀,例如其中的第二首: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斗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夭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浣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鶯亭畔路三叉。
曾國藩出生的地方是白玉堂,白玉堂坐落在高嵋山下,山下有潺潺的溪水,堂前有高大的柏樹,山上有灼灼的桃花,遠在北京,思念南國,懷念浣紗,特別是三叉路口的待鶯亭,父母在這里送“我”進京趕考,“我”走遠了,回頭,依稀看見母親那揮動的雙手。
曾國藩的詩文雄強,很少見到詩中有“紅豆”、“碧紗”等詞語,這里是例外。這首七律在湘鄉(xiāng)、雙峰等縣廣泛流傳,很多人能背誦這首詩。
從上述品析來看,曾國藩的律詩古茂、工穩(wěn)、有氣勢,講究格調(diào),屬于陽春白雪。對于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往往難以“拜讀”,也就是說曾國藩的律詩還不是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典范。但是瑕不掩瑜,曾國藩依然不失為清代詩壇的大家,他的律詩不僅對曾紀澤、曾廣鈞有很大的陶范作用,對晚清其他詩人也有一定的影響。
古風即古體詩,是與格律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曾國藩流傳下來的古風一共有165首,其中五言古風95首、七言古風67首,四言古風2首,雜言古風1首。在曾國藩的詩歌里面,成就最高的恐怕是古風,因此古風在曾國藩的詩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曾國藩古風的特點,概括的講有四個。第一,因事而作。詩歌有一個“真”字,不做無病呻吟,如《里胥》、《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輩》、《會合一首贈劉孟蓉郭伯琛》等即是。第二,氣勢雄強。詩的氣勢強弱,首先看是否邏輯性強,其次看結(jié)尾是否“后浪蓋過前浪”。例如《感春六首》、《送陳岱云出守吉安》等詩就神完氣足。第三,用詞高古。曾國藩博覽群書,詞匯宏富。他在《諭紀澤》言:“爾觀看《文選》,宜略抄典故藻匯,分類抄記,以為饋貧之糧,……推此以論,凡物之高大厚實者,皆可以陵、京、阜、墳、冢、邱等字擬議而形容之。末世綴文之士,但知阜字高大富實之義,而不知其墳、冢等字與之同類而并稱。又或以陵為帝王所藏,京為帝王所居,謂二字有崇高之義,而于墳、冢、邱、壟等字指為不祥之文,蓋古字、古義之不講久矣?!庇衷谙特S十一年正月《諭紀澤》中言“是文章之雄奇,其精處在行氣,其粗處全在造句選字也”。曾國藩“八本”中有“讀古書以訓詁為本”,可見曾國藩很重視小學。曾國藩曾說:“以精確之訓詁做古茂之文章?!彼谠姾纹洳蝗?清朝重視考據(jù),漢學風行,以用詞古奧為能事,盡管曾國藩漢宋并驅(qū),但他的古風也重重地打上時代的烙印。如《雜詩九首》、《酬王壬秋徐州見贈之作》、《瑣瑣行戲簡何子敬乞腌菜》等詩用詞高古,有些詞難識解,從中可見曾國藩“墨水”深厚。但是他寫給后輩看的《忮求詩》、給湘軍看的《愛民歌》《解散歌》等則通俗,不過這類詩歌不多,不具有普遍性。第四,語言幽默。幽默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才氣,是一種倜儻的風度。幽默詩生動而有妙致。如《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輩》、《會合一首贈劉孟蓉郭伯琛》、《岱云同年喪妻為此詩譬之》、《感春六首》等即是。
下面從曾國藩160多首古風中選出6首,加以分析,來體會如上論點。
牛羊忽竄突,村社雜喧豗。
昨聞府牒下,今見里胥來。
召募赴戎行,羽檄馳如雷:
“后期不汝宥,行矣何遲回?!?/p>
老嫗搥胸哭,哭聲亦何哀:
“龍鐘六十余,伶仃惟一兒。
弱小不識事,黃犢母之隨。
筋力儻可食,或免一家饑。
薄命不足惜,兒去傷永離。”
老嫗泣未闌,老翁跪致辭:
“王事亦云棘,婦人那得知。
螻蟻穴寸土,自荷皇天慈。
天威有震疊,小人敢疑猜。
貧者當敵愾,富者當輸財。
便當遺兒去,不勞火急催。
所愧無酒食,與吏佐晨炊?!?/p>
貧者勉自效,富者更可悲。
隸卒突兀至,誅求百不支。
茜茜紈绔子,累累飽鞭笞。
前卒貪如狼,后隊健如犛。
應募幸脫免,傾蕩無余貲。
吁嗟朝廷意,兵以衛(wèi)民為。
守令慎其柄,無使胥吏持。
此輩如狐鼠,蓁蓁肆恣睢。
聊為遒人徇,敢告良有司。
這首詩明顯地模仿了杜甫的《石壕吏》,《石壕吏》中有石壕吏、老翁和老嫗,《里胥》亦有里胥、老翁和老嫗,兩詩都是講抓丁入伍之事。
曾國藩在《諭紀澤》的家書中說:“不特寫字宜模仿古人間架,即作文亦宜模仿古人間架……即韓歐曾蘇諸巨公之文,亦皆有所模擬,已成體段,爾以后作文作詩賦,均宜心有模仿,而后間架可立,其收效較速,其取徑較便?!痹鴩@話在此詩上得到了自證。
這首詩結(jié)構(gòu)很清晰,首先是政府下征兵令,胥吏便去征兵,到一家催兵,老嫗哭著說:“我已六十,不惜薄命,同你們?nèi)ィ尣欢碌暮⒆尤?,我不堪悲?”老翁推開老嫗,向里胥跪說:“婦人哪里知道王事,不要急催,我替兒出征,就跟你們走!”征兵不論年齡,可見戰(zhàn)亂之害。貧者入伍,富者呢,不出人則出錢,也被搞得“傾蕩無余貲”。朝廷用兵,本是為民,而現(xiàn)在胥吏狐鼠,徇私枉法,民不聊生,詩人特向“有司”舉報。
曾國藩寫這首詩的時候還是個秀才,把當時的社會情況控訴于筆端,可見他的詩有個“真”字。他的“行軍以不擾民為本”也許來源于早年的體會吧。
男兒讀書良不惡,乃用文章自束縛。
何吳朱邵不知羞,排日肝腎困錘鑿。
河西別駕酸到骨,昨者立談三距躍。
老湯語言更支離,萬兀千搖仍述作。
丈夫求志動渭莘,蟲魚篆刻安足塵。
賈馬杜韓無一用,豈況吾輩輕薄人?
這些詩寫于1843年,曾國藩曾致信國華弟說:“余今年身體不甚壯健,不能用心,故作詩絕少,僅作感春詩七古五章,慷慨悲歌,自謂不讓陳臥子(陳子龍),而語太激烈,不敢示人。”
先厘清詩中的幾個人物,何即何紹基,長于書法;吳即吳敏樹,長于古文;朱即朱琦,擅詩;邵即邵蕙西,擅經(jīng)學;河西別駕暫不知是誰;湯即湯鵬,尤善詩文;都是曾國藩的在京摯友。
詩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味道,寫了士大夫們的迂相。何紹基、吳敏樹、朱琦、邵蕙西等不知羞恥,整天為推敲語句而傷肝傷肺;河西別駕既酸腐又激動,說了幾句話就跳起來了;湯鵬講話支離破碎,還不畏艱難的爬格子寫書。此詩語涉夸張幽默。
士大夫應像渭水垂釣的姜太公、有莘(地名)躬耕的伊尹,怎能只講求書法文章?賈誼、司馬遷、杜甫和韓愈都沒有多大用處,何況我們這些輕薄后生呢?這詩率真,話講得偏激,同僚們看到自然不會高興,難怪不敢示人。
曾國藩此詩氣勢雄強,胸中似有一股不平之氣,猛然而吐,不可阻遏,從中可見他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滿足做文學侍從,想建功立業(yè)。
早歲事鉛槧,傲兀追前軌。
張綱挈陬維,登山造岌嶬。
述作窺韓愈,功名鄴侯擬。
三公渺如稊,萬金睨如屣。
腸胃郁千奇,不敢矜爪嘴。
稍待蘭蕙滋,烈芬行可喜。
豈期撾駑駘,前驅(qū)不逾咫。
滔滔大江流,年光激若矢。
春秋三十一,頑然亦如此。
染絲不成章,橘遷化為枳。
壯盛百無能,老蒼真可恥。
樗散吾所甘,多是慚毛里。
此詩共24句,前12句,壯志高昂,以韓愈、鄴侯自期,視三公為“稊米”視金銀為“敝屣”。但行文到“豈期撾駑駘,前驅(qū)不逾咫”時,便頓跌自嗟,自嘆駑馬,奔跑不過咫尺,而年已31歲,深慚平生夙志。詩有懷才不遇之恨,胸存遠志,襟懷非“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的士大夫可比。
鄴侯是唐代宰相李泌?!澳c胃郁千奇,不敢矜爪嘴”是說胸中有許多奇文善策,不敢不寫出來說出來。“樗”比喻無用之才?!懊铩闭Z出《詩經(jīng)》“不屬于毛,不離于里”,比喻父母之恩。“樗散吾所甘,多是慚毛里”是說自己不才,終愧家國期望。
曾國藩寫此詩時任國史館協(xié)修。當時理學不流行,只流行漢學,對古代文獻中的一個字的考證,多的達幾萬字。因此當時的文人寫詩文,喜歡用生僻字,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有學問。此詩明顯受漢學家的影響,例如“早歲事鉛槧,傲兀追前軌。張綱挈陬維,登山造岌嶬”的意思是:早歲就從事文章,想追趕前人,整綱挈目,登上“文章”絕頂??伤挥猛ㄋ渍Z言,偏用“鉛槧、前軌、陬維、岌嶬”這些生僻的詞語來表達。喜歡用古字用僻字用僻典,是追求詩的高古。
昨我賦西征,爞爞實朱夏。
烈日焚八荒,息影無寸暇。
孱體甘所侵,炎威肯少借。
一病罹百艱,煩煎竟日夜。
夙昔傷勁弓,聞弦神已怕。
壹志事呻吟,愆儀任朝罵。
瘧疫難指名,熱寒互嬗謝。
粒食經(jīng)旬辭,況能問燔炙。
帶月方首塗,參橫未云罷。
顛簸筍輿中,磋磨破腰胯。
奴子蒼黃詢,庸醫(yī)再三詫。
猛然肆造功,云當一戰(zhàn)霸。
惡莠雖已鋤,良苗亦失稼。
隔旦嬉其疲,無復平生咤。
皮皺面有洼,耳聾氣愈下。
慘淡過潼關(guān),沉昏渡清灞。
赫赫李中丞,觥觥范韓亞。
老羆臥三邊,犬羊敢狙詐。
聞我至驪山,材官百里迓。
秋雨長安邸,征鞍庶一卸。
旅魄頗飄搖,公來百慰藉,
遣仆炊香粳,呼童伺館舍。
征醫(yī)未辭頻,饋物不論價。
古誼暖于春,美言甘于蔗。
我魂稍稍旋,望蜀仍命駕。
里藥充篋筐,買飴養(yǎng)嬰姹。
漸覺身能輕,如馬脫韁靶。
吾故慶生存,眾雛亦嗟訝。
燕譽多親知,艱難少姻婭。
永愧夫子賢,高情壓嵩華。
賤子不知矜,西人實沾化。
1843年翰林院侍講曾國藩放差,派充四川鄉(xiāng)試正考官,經(jīng)陜西入川,萬里迢迢,途中染病,湖南同鄉(xiāng)李石梧時任陜西巡撫,對路過此地的曾國藩精心調(diào)護,得以愈復。
此詩是敘事詩,對生病、治病、病愈都一一記敘,全詩一韻到底,一氣呵成。詩中“爞爞”是熏烤之意;“嬗謝”是更替之意;“燔炙”指烤肉;“觥觥范韓亞”意思是似北宋名臣范仲淹韓琦一樣勇武;“狙詐”指伺機取詐;“嬰姹”在道教中意為“陰陽”;“韁靶”指束縛。這些詞語較偏僻。
詩先寫曾國藩西行,正值炎炎夏日,他因熱得病,也不知是什么病,有十來天沒吃東西,連坐轎子都困難。加上庸醫(yī)亂開藥方,“惡莠雖已鋤,良苗亦失稼”,把他的元氣都瀉了,人已是昏昏糊糊,熬過了千多里,終于到了潼關(guān),李石梧遠道迎接,非常熱情的招待他?!扒财痛断憔?,呼童伺館舍”,特別是四處求醫(yī),不惜一切代價救人,經(jīng)李全力搶救,曾國藩的病漸漸好轉(zhuǎn),“漸覺身能輕,如馬脫韁靶”。假如沒有遇上李,曾國藩也許早已壽終正寢,那就不會有平定洪楊的戲了,晚清的歷史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這次大病,曾國藩后來回想起來還是心有余悸,但詩中不忘幽默,如“顛簸筍輿中,磋磨破腰胯”、“猛然肆造功,云當一戰(zhàn)霸。惡莠雖已鋤,良苗亦失稼”,可見其樂觀精神。
此詩的末尾還是倉促了一點,對李助人為樂的思想應該多書幾句,既可書感激之情,又可揚古道熱腸之正氣。
陳君喪厥妃,善憂世無有。
情至生幻機,有夢造王母。
紫殿何言言,眾星掛戶牖。
穆滿翔其旁,方朔戲其后。
“陳某蟣虱臣,昧死訴左右。
彼有何德功,鶼鶼到白首?
此獨何罪辜,生世不少久?
剜肉補其天,于德未為丑。
食貧八九年,辛勤足梁笱。
何孽之難逭,斬刈如惡莠?!?/p>
王母返袂泣,倉皇頗忸怩。
方朔踉蹌出,曰:“余不執(zhí)咎。
眾生自生滅,非神有官守。
高秋金氣肅,萬葉同衰朽。
朝落非獨殤,夕脫非獨壽。
皇天了不知,無人司厚薄。
不見狼月荒女,蓬頭雙足垢。
一生不洗面,媚夫稱佳偶。
亦有綠林豪,掠人如雞狗。
堂前妖姬舞,堂下鬼妾走。
彼雖得偕老,于君意可否?
此雖中道捐,名聲極萬口。
令妻果然令,何必在駘耉?
惡妻不可言,床笫森械杻?!?/p>
陳君翻然覺,再拜謝善誘。
歡喜不復愁,逢人但索酒。
此詩為安慰陳岱云(陳源袞)喪妻而寫。陳岱云曾得大病,長達三個多月,“妻易安人傾死力營救,最后割臂和藥飲君(陳岱云),君病瘳,而安人遘疾”。對此陳感懷不已,易氏去世后,異常悲傷,幾不自拔。曾公《陳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銘》有言“(陳岱云)已而謂國藩曰:‘子知吾之衰乎?吾祖自康熙間由茶陵徙長沙,六世百余年,今其存者五人,吾門祚之衰可知也。吾父之沒,至今十六年,而死亡相繼,凡十三疫,吾母之不能一日已歡可知也!吾妻從宦五年,既沒而斂,求其衣,無一完者,吾之貧可知也!人之居此世謂何?吾欲不過哀,得乎?’”陳岱云悲痛欲絕,怎么勸慰呢?曾公采用化莊為謔的辦法。
此詩采用神人對話的形式,尺水興波,曲折有致。詩中有四個人物,即陳岱云、王母娘娘、東方朔和穆滿(周穆王)。
陳岱云“情至生幻機,有夢造王母”,質(zhì)問王母娘娘:“妻子剜肉和藥治我的病,婦德不差吧!跟我八九年,勤儉節(jié)約,一世貧苦,何罪之有?你們卻把她當作惡莠而斬刈!”王母聽后,黯然泣下,無言以對。
這時東方朔走出來說:“眾生的生死夭壽,并不是我們神仙決定的,人同秋葉,早上落的不能說夭,晚上落的不能說壽,皇天并不管誰先落后落。另外邋遢骯臟的老婆、綠林強盜的壓寨妖姬,即使高壽,你喜歡嗎?更有甚者,一些長壽的河東獅吼,床頭常備板子棍子以懲丈夫,你愿意她長壽嗎?你的妻子,雖然中道易簀,賢名卓著,又何必在意壽命之長短呢?”陳岱云聽后幡然醒悟,“再拜謝善誘“、“歡喜不復愁”。
這個東方朔是誰呢?就是曾國藩。曾國藩喜歡韓愈的詩文,韓愈的詩文有氣勢又幽默,此詩類似韓愈的《送窮文》。幽默是一種大智慧,把幽默注入文章不容易,把它注入詩歌就更難,曾國藩卻能從容注之,可見其詩藝之高。
“鶼鶼”傳說中的比翼鳥?!傲后选笔菨O具?!板铡笔翘颖堋!榜~耉”是差劣而壽考之意?!靶禆儭笔切叹?。
另外,陳岱云中年喪偶,曾國藩能戲謔“譬之”,足見曾陳關(guān)系非同一般。陳和曾是同榜進士,陳出生貧寒,卻刻苦自勵,和曾國藩是至交,陳的妻子易氏逝世后,曾國藩非常關(guān)照陳的兒子陳松生,視為己出,后來還將自己的女兒曾紀耀許配給他。
東風吹片云,嘉客來千里。
喘同竹筒吹,腐公跫然喜。
朋僚雜迎笑,吾亦倒吾屣。
各自衱其魂,告曰某在此。
傾衿語晨夜,爛漫不知止。
上言離別長,歲月弦脫矢。
下言兵事殷,成敗真夢耳。
江漢天下雄,三年宅蛇豕。
王師有蹴踏,戈船照清泚。
掀浪煮黿鼉,洪濤染為紫。
長驅(qū)下蘄黃,鐵鎖沉江底。
群龍水中生,怒螳車下死。
英英塔與羅,威名詟南紀。
倚嘯灊廬間,天戈欲東指。
人事有變遷,由來不可擬。
鬼火夜灼天,壞云壓高壘。
龍驤付一炬,韓壁僅可抵。
偕行竟無衣,存足乃無履。
夜半饑腸鳴,大聲震江水。
腐公不知羞,恬然矜爪嘴。
謂言多難時,從來福所倚。
在莒義不忘,圖南風漸起。
稍稍召驚魂,時哉可歸矣。
世論自悠悠,冰膚生瘡痏。
困窮念本根,風雨思君子。
艱難復相逢,得非天所祉。
回首廿年前,志亢心亦侈。
憂患閱千變,返聽觀無始。
老夫苦多須,須多老可鄙。
二子苦無髭,無髭亦可恥。
自乏諧俗韻,不關(guān)年與齒。
貞松無春競,歲晏行可俟。
作詩志會合,亦用砭窳訾。
這首詩是1855年在南昌行營里寫的。1854年曾國藩敗于岳州和靖港,幾跳水自盡。1855年湘軍退守江西、南昌、九江、湖口之間,戰(zhàn)事處于危難之中。
此詩的背景劉蓉在《曾太傅挽歌百首》之三十三首的注解里講得詳細,其注曰:“予久客軍中,亟思歸省,而公苦相遮留,謂必俟筠叟至乃可。已而郭至,公見謂:‘欲更留君,而難于措詞,擬作一詩相挽如何?’予戲曰:‘詩果佳,即不行也?!?‘儻得佳詩而君不謂然,奈何?’予謂:‘但使我讀之而笑,即佳詩矣。’公遂極意作詭趣語,詩成,曰《會合篇》,當時讀之,不覺失笑?!弊罱K,劉蓉留下來了。
劉蓉說此詩詭趣,我們來看看,“喘同竹筒吹”講郭嵩燾長途跋涉到行營時氣喘吁吁,很形象。“各自衱(本指“裙帶”,此為“提系”)其魂,告曰某在此”言戰(zhàn)敗后重逢,意外而興奮,語言俏皮。“貞松無春競,歲晏行可俟”是說松柏(借指劉蓉父母)四季長春,你晚點回家也沒關(guān)系。此詩不乏幽默,難怪劉蓉失笑。此詩辭為己驅(qū),縱橫捭闔,可見曾國藩善為長詩。
劉蓉是曾國藩的重要幕僚,應曾國藩之請,一同平洪楊,但不圖報酬,不求保舉,有高尚的氣節(jié)。郭嵩燾也是曾國藩至交,很有眼界。三人在一起,互相砥礪?!白髟娭緯?,亦用砭窳訾”,“窳訾”是缺點的意思,曾國藩希望在危難之際能得到他們的襄贊。
曾國藩在困難之際,和至交們在一起,暢談軍事、政治、文學,自然萬分歡喜,完全不見靖港之敗“萬念俱灰”的影子,詩中體現(xiàn)了不畏艱難,對勝利充滿信心的精神,如“謂言多難時,從來福所倚”、“群龍水中生,怒螳車下死”即是。難怪劉蓉贊曰:“一篇賦罷橫曹槊,易水蕭蕭白日寒?!?/p>
曾國藩作此詩后,軍營里和詩者甚眾,郭嵩燾乃作《會合聯(lián)吟集序》,以記其勝,這是一首傳誦較廣的古風。
為詳明曾國藩古風的四個特點,用如上六首詩歌作了以點帶面的分析,其中有的詩不只一個特點,有的詩特點不太明顯。仔細涵泳,才知其中細微的差別。
結(jié)語:
曾國藩的詩歌,不論格律詩還是古風,最大的特點還是精確古茂氣勢雄強,而雄強之詩往往氣力有余,悱惻不足,曾國藩之詩于此略為闕如。盡管如此,畢竟山不礙天,錢仲聯(lián)在《道咸詩壇點將錄》中稱曾國藩為天勇星大刀關(guān)勝,這個座次應該不誣也。
曾國藩詩從山谷,但兼重杜韓。在道光二十三年六月《致溫弟》中言“吾之嗜好,于五古則喜讀《文選》,于七古則喜讀昌黎集,于五律則喜讀杜詩,七律亦最喜杜詩”。在道光二十五年三月《致諸弟》言“吾于五七古學杜韓,五七律學杜,此二家無一字不細看,外此則古詩學蘇黃,律詩學義山,此三家亦無一字不看”。在同治元年三月《諭紀澤》言“而余所好著,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陸之七絕,以為人生具此高淡襟懷,雖南面至王不以易其樂也”??梢娫鴩獙υ姷膼酆靡彩亲兓模笃诘牡h一些。
同治十一年三月家書《諭紀澤紀鴻》言:“自念貪窶無知,官至一品。惟古文與詩,二者用力頗深,探索頗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獨辟康莊。古文尤確有依據(jù),若遽先朝露,則寸心所得,遂成廣陵之散?!边@些話,并非全是虛話,曾國藩的詩詞理論水平要高于創(chuàng)作水平,他沒有完成“雄奇而淡遠”、“雄強而悱惻”的任務。希望來者能領(lǐng)會曾國藩詩歌的“寸心所得”,弘揚光大,莫使其寶貴的探索“遂成廣陵之散”。
[1]李翰章.曾文正公全集[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曾國藩.曾國藩全集[M].長沙:岳麓書社出版,1989.
[3]曾國藩.曾國藩詩文集[M].王澧華,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曾國藩研究會.曾國藩研究導報[J].內(nèi)部刊物.
[5]羅紹志、羅興胡.古今雙峰200名人[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
[6]唐詩戡.雙峰詩話[M].2001.
[7]趙世榮.曾國藩的故園[M].北京:中華圖書出版社,2009.
[8]張靜.曾國藩文學研究[M].長沙:岳麓書社,2008.
[9]唐浩明.唐浩明點評曾國藩家書[M].長沙:岳麓書社,2002.
[10]成曉軍.曾國藩家族[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11]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王繼平.曾國藩的思想與事功[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
[13]王繼平.曾國藩研究[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
[14]王夫之.姜齋詩話[EB/OL].http://wenku.baidu.com[2011 -02 -22]/view/dd098c84b9d528ea81c7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