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連結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的詩人雷石榆
——以《沙漠之歌》與《八年詩選集》為中心

2011-04-07 11:38北岡正子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日本

北岡正子

(日本關西大學 文學部,大阪)

連結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的詩人雷石榆
——以《沙漠之歌》與《八年詩選集》為中心

北岡正子

(日本關西大學 文學部,大阪)

中國詩人雷石榆(1911—1996)在中日戰(zhàn)爭前的日本,以及戰(zhàn)后初期的臺灣,都曾以一位作家身份,與當?shù)匚膶W家、文化人共同從事文學活動,在中日、中臺之間的文學(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雷石榆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以在日留學期間所習得的日文詩為起點。而他的文學活動則是在與受無產階級文學熏陶的日本詩人交流之中展開,在步向戰(zhàn)爭之途的時代中,他的詩作與日本詩人同樣具有抵抗的詩精神。

1 雷石榆略歷

雷石榆是廣東省臺山縣人,臺山中學畢業(yè)后曾任《臺山民國日報》副刊編輯,于1933年赴日留學。先于東京東亞高等預備學校學習日語后,進入中央大學就讀。但于1935年初冬被捕并驅逐出境而于11月暫歸上海,1936年3月化名林未春再度赴日,同年11月返回中國。雷石榆在日本(東京)這幾年,適逢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崩潰,然而原先的無產階級文學作家們卻反而因此從創(chuàng)作方法的組織性束縛中解脫出來,使創(chuàng)作場域中呈現(xiàn)充滿諷刺、抵抗精神的盛況,可說是一段暴風雨前的寧靜。而在當時的中國,由于對左翼作家聯(lián)盟活動強加封鎖之故,新詩運動幾乎陷入閉塞狀態(tài)。

在此時期,雷石榆與日本雜志《詩精神》及臺灣文藝聯(lián)盟的《臺灣文藝》雜志成員都有密切交流,并將許多詩或散文作品投稿至此兩雜志。1935年3月,因與《詩精神》成員之間的連帶關系,得以發(fā)行了日文詩集《沙漠之歌》,這是雷石榆的第一本詩集。緊接著,同年5月,東京左聯(lián)刊物《詩歌》創(chuàng)刊,在中國近乎停滯的新詩運動,藉由《詩歌》的創(chuàng)刊而死灰復燃。同時更于同年8到9月間,曾與《詩精神》成員小熊秀雄通過明信片往返進行詩作交換。

雷石榆歸國的次年,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在抗戰(zhàn)時期,他數(shù)度移居各地(福州、廣州、垣曲、洛陽、昆明、龍南、長汀)等,擔任新聞雜志編輯,并于戰(zhàn)地工作團任職。亦曾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戰(zhàn)協(xié)會(文協(xié))昆明分會會長身分擔任《西南文藝》主編,其后由昆華師范聘為國文教師,又先后任教于云瑞中學、宣威鄉(xiāng)中學等,從事過許多職業(yè)。在此期間,也曾發(fā)表許多詩作、小說,包含部分日文詩。日本戰(zhàn)敗后,雷石榆移居漳州、廈門,并于1946年4月下旬受友人之邀,為創(chuàng)立報社渡海至臺灣高雄。

于戰(zhàn)后初期渡臺的雷石榆,首先在高雄擔任1946年6月創(chuàng)刊的《國聲報》主筆兼副刊主編。同時又撰寫數(shù)首日文詩,再集結對日抗戰(zhàn)時期的詩作編為《八年詩選集》,1946年8月于高雄發(fā)行。隨后10月受聘為臺灣交響樂團編審而前往臺北,在臺北期間活躍于言論、文化界等各方面。在《國聲報》、《中華日報》、《新生報》、《人民導報》、《臺灣文化》等刊物上的言論活動、為臺灣交響樂團進行的翻譯介紹工作、對蔡瑞月舞蹈公演的贊助,以及擔任臺灣文化協(xié)進會主辦中國現(xiàn)代文學講座講師等各項工作,為戰(zhàn)后初期臺灣藝術文化復興不遺余力。1947年,經(jīng)由日本留學時期友人介紹進入臺大法學院擔任副教授,也結識時任國文系主任的許壽裳,及李何林、李霽野等人。不久二二八事件爆發(fā),雷石榆親眼目睹了在臺認識的作家楊逵、呂赫若,以及《人民導報》社長宋斐如等人所遭遇的悲慘命運。是年5月與蔡瑞月結婚。1948年2月18日凌晨,許壽裳在自家寢室遇害事件發(fā)生后,政治情勢日漸嚴峻。同年夏季,發(fā)生臺大教授解聘潮,而雷石榆也是其中之一。此時有許多來自大陸的文學者因此秘密離臺,但雷石榆夫婦因家有未滿一歲的嬰兒而暫時無法動身。而到了準備離臺之前,雷石榆則突然被捕入獄,然后于1949年9月8日獨自遭驅逐至大陸,使得一家離散。

雷石榆從廣州轉赴香港,于《大公報》副刊“大公園”投稿詩或散文。1952年2月,受聘為天津津沽大學(河北大學前身)中文系教授。此后亦常于許多報章雜志發(fā)表詩作或評論,但在文革中曾受迫害,文革后重新開始寫作,在《廈門日報》等刊物發(fā)表詩與散文,并于《日本文學》、《日本問題研究》等雜志,發(fā)表他1930年代在日本進行文學交流的回憶,以及相關的介紹與評論文。

1990年發(fā)表《我的回憶》(《新文學資料》1990年2·3期)與“重訪扶桑半紀后”(《新文學資料1990年4期》以及1993年作《舊夢依稀話寶島》(《新文學資料》1993年4期)。同時于1992年8月出版專著《日本文學簡史》,其中也提及了30年代以《詩精神》成員們?yōu)橹行牡闹腥瘴膶W交流,此事系在日出版的“日本文學史”中所未見,因此可說是中日文學交流史上彌足珍貴的記錄。

1996年12月7日,雷石榆在保定結束了動蕩的一生,享年85歲。

2 《沙漠之歌》在日本的發(fā)行及與詩友間的交誼

2.1成為《詩精神》成員

雷石榆初次投稿之日文詩作,是投給《文化集團》(1933年5月,系由創(chuàng)作方式受日本無產者作家同盟“NALP”指導部支配的批判性團體所創(chuàng)刊之文藝雜志)。最初只是為了測試自己學習日文的成果,卻獲得刊登。接著便投稿《詩精神》(NALP解散后的1934年2月,由前奏社創(chuàng)刊的詩雜志),雷石榆也因此成為《詩精神》的成員。

1934年秋,《詩精神》成員舉辦"雷石榆歡迎會",從此雷石榆除了持續(xù)于《詩精神》投稿之外,更經(jīng)常出席《詩精神》成員的作品出版紀念會或詩精神懇談會等許多小規(guī)模集會,因此以《詩精神》成員為主,結交了許多朋友。加入《詩精神》雜志后,雷石榆的詩作產量急增,從1934年11月開始,曾在三個月內創(chuàng)作日文詩25首,中文詩5首。在《詩精神》成員之中,曾親自幫助過雷石榆的,包括較雷年長的新井徹、后藤郁子、小熊秀雄、遠地輝武等人。

2.2 《沙漠之歌》出版發(fā)行

1935年3月,雷石榆將那三個月來所寫的詩作加上過去的作品,共選了25首,集結成為日文詩集《沙漠之歌》。由前奏社發(fā)行,發(fā)行人為內野郁子,并由耕進社負責銷售。前奏社系設于新井徹、后藤郁子夫妻住處的《詩精神》發(fā)行所;發(fā)行人內野郁子為后藤郁子的本名。耕進社為《詩精神》及其成員詩集的印刷處所。此詩集收錄有自序與遠地輝武、新井徹、后藤郁子序。封面裝訂是由后來以版畫聞名的棟方志功負責。棟方當時還負責《詩精神》的題字、封面、裁切等。詩集共有96頁。

《沙漠之歌》的內容可略分為二類。一種是描寫社會弱勢族群維持生活的艱辛,如紡織女工、女侍、舞者、包身工等,從事賣笑或賣身工作的女性,或是在不平等條件下勉強營生的佃農,以及故鄉(xiāng)貧困的親友、另外更有因難耐饑寒交迫而跳下三原山(日本火山名)的男子,不堪入目的乞丐在街頭彈奏吉他的畫面等,描寫著日本的窮人;而另一種則是祖國被列強鐵蹄蹂躪的雷石榆自身寫照。

前者曾如此描寫慘遭虐待的女性勞動者:

…妳不斷注意著織機齒輪的轉動/為何唱的不是流行歌/妳的毛孔已流下汗水發(fā)出汗味/卻沒有薄的衣服也沒有電扇/妳的肌肉已經(jīng)(如扭曲的繩子般)疲憊/那里卻連張沙發(fā)也沒有?……(沒有受到上帝眷顧的女兒)

妳的淚如悲傷的水一般涌出/是從妳的眼睛里那悲傷的儲水池流下……/受到工廠的壓榨,必須長時間從事粗重工作/奪走了妳的健康,連最基本的營養(yǎng)都(無法攝取)……/但液體總可以變?yōu)楣腆w/如果妳的淚可以變成煤炭/那就讓它變成煤炭燃燒吧!/請燃起生命的斗爭之火吧!(淚)

抬起頭來!/抬起你那猶豫不決而低垂的頭……/到底在想著什么呢?/對險惡的前途感到恐懼嗎?/……/喔,在黑暗中蹣跚著的你/不尋找光明就只會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聽!/后面追來的人們腳步聲有如炸彈般劃破黑暗/看!前方的人振臂揮著刀光前行/跟著他們走吧/黎明總會前來迎接最后的勝利者/大家若不一起走上 正確的道路/只有落入懸崖一途(抬起頭來)

這些詩歌都描寫著黑暗的現(xiàn)實,但可以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溫度。以寫實的眼光確實觀察到描寫對象的本質,而鼓吹受虐者鼓起勇氣的熱情則是由孕育希望的浪漫情懷而生?!渡衬琛啡珪珍浀脑娮髦兴灿械模瓷鲜鰞煞N特色的交錯也是雷石榆詩作的特色。

而如后者描寫自身生命的詩,又如何展現(xiàn)這兩種特色呢?

首先,詩人以能洞悉對象本質的現(xiàn)實眼光檢視自己,然后產生內省,確認自己在現(xiàn)實中的立足點。

……/但覺醒與反省的鞭子/如電流般鞭打著我/異國生活進入第二年/似乎沒有任何前進的動力/我生命的一年又被過去的時間所吞噬/一九三五年又張開大口向我而來/我跨過新的一年背后/若不抓緊他們的一髭任其奔馳/海外生活的第三年又將被流動的時間所吞沒/想到這個/我的心就像熱鍋上的螞蟻。(自訴)。

這激起弱者勇氣的熱情,化為使自己內心奮起的火種,也成為詩人得以展望未來的一盞明燈。

當暴風雨襲來/我不得不前進/即使在沒有月亮的暗夜/也要拿著火把前進/……/就算臺風或巨浪打翻了船只/也要不慌不忙地往前游/當炸彈落在前方爆炸/你也應該為了活下去而化成炸彈和它一搏(活下去)

做為詩集標題的“沙漠之歌”將兩種要素以一個旅行者的形像交融統(tǒng)一,因此這首詩表現(xiàn)了雷石榆本身現(xiàn)在與未來應走的人生路。

沙漠之歌

我在沙漠之中/勇往直前

暴風雨的聲音/從遠遠的彼方/打動我寂寞的心。/我饑餓的肚子與干渴的喉嚨/讓我想起野獸貪婪的食欲。

沙上留下無數(shù)痕跡/獸群是否發(fā)現(xiàn)了我/在暴風雨之中/依稀聽到牠們磨牙磨爪的聲響/旋風/揚起了沙柱/就算吹到我身上/我也毫不退縮/緊緊地踏著大地前進

很快地,喔,很快地/過了這個淺漠/到處都有強力的/無數(shù)赤裸的“手”/來握住我的手

與這些朋友一起/開動生活的耕耘機/讓我疲憊的身體恢復元氣。/當獸群向我沖過來時/(揮動鐵槌/把牠們都打倒!/我們勝利的微笑/會在高亢的凱歌中)滿溢著。

但在這無盡的沙漠中/彷徨的旅行者/才是我現(xiàn)在的樣子

我將毫不退縮/緊緊地踏著大地前進!/即使暴風雨再猛烈/野獸的牙齒再尖銳。

(括號內為出版時刪去,戰(zhàn)后作者重新加上的字句)

雷石榆藉由旅行者形象所要描寫的,是那決心認清自己所處的現(xiàn)實,尋找正確方向,并勇往直前的詩人之姿。且這位鼓舞著我們前進的旅行者,表現(xiàn)了不失尊嚴的勇者姿態(tài),那可說是詩人不斷熱切要求受苦者保持的姿態(tài),同時這首詩也是作者對自己的宣言。使沙漠之歌結尾更有力的筆跡,可說讓我們得知在雷石榆的詩魂中,也有著古往今來的許多詩人們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煩惱。

……/我的血液中流著千百萬人的憤慨/我的淚水中藏著千百萬人的悲哀/祖國的靈魂充塞我快要破碎的心中/我的心內外都被野獸的利爪抓住/阿!你懂吧/我的筆跡/無法浮出笑容/也不再使它有味道!/……/喔!我的筆跡要到何時/才能浮現(xiàn)出微笑?/才能有味道/與千百萬人一同喜悅的高歌/當世界沉浸在明朗的笑容中時

在詩人的心中充塞的,竟?jié)M是祖國被那"內外的野獸"恣意蹂躪的形影。

當時年僅23歲的雷石榆,就這樣初次以異國的語言寫成《沙漠之歌》,而在異國日本踏上詩人之路。

2.3 《沙漠之歌》發(fā)行紀念會

《沙漠之歌》發(fā)行后的4月7日,《詩精神》的成員們舉辦了《沙漠之歌》發(fā)行紀念會,參加者包括日本人15人、中國人7人、臺灣人1人等共23人。中國人有雷石榆、駱駝生、林林、陳子鵠、魏晉、蒲風、林煥平等。幾乎都是參加左聯(lián)東京支部的文藝運動,特別是活躍于詩歌部門的留學生們;臺灣人為臺灣文藝聯(lián)盟的吳坤煌;日本人除了遠地輝武、新井徹、后藤郁子、森谷茂、榎南謙一等《詩精神》的成員外,還有棟方志功、植村諦、北川冬彥等人出席。在會上除了對《沙漠之歌》的評論外,還有對詩的熱烈討論,以及分別以中文、日文發(fā)表感想與朗讀詩句。駱駝生朗讀詩句的語調,是那種難掩愛國熱情的慷慨激昂,使眾人印象深刻。駱駝生是一位留學生化名。而他的故鄉(xiāng)早已受到日本的摧殘?!渡衬琛钒l(fā)行紀念會紀錄(《詩精神》2-5,1935.5.1)記載如下:

……最令人高興的是能有許多中國與臺灣的詩人出席,他們與雷氏之間的友情皆是發(fā)自正確的民族立場。當有人因不諳日語而以中文發(fā)表詩集評論時,就有日語能力佳者現(xiàn)場為之翻譯。這種喜悅和感動的氣氛包圍著我們直到夜深。布爾喬亞階級的詩人們何時才能有這樣的集會呢?直到今夜,我們才能因只有我們的詩能超越國境而自豪。而《沙漠之歌》發(fā)行的意義其實就在此。在這從中國橫跨到日本的荒蕪沙漠中——在艱苦的旅程中努力走到綠洲的堅強意志,才能明確指示同在沙漠中的我們都能前往綠洲的方向吧。因此今夜與會的中國、臺灣與日本詩人們,在此宣誓攜手并進。對雷氏而言,應該是無盡喜悅的一夜。

這是置身于荒蕪沙漠的詩人們,確認詩精神可以超越國境的喜悅記錄也表示《沙漠之歌》標題所具有的國際性帶給他們勇氣。

2.4與吳坤煌的友情

雷石榆結識臺灣詩人吳坤煌,似乎是在加入《詩精神》雜志后不久,參加遠地輝武出版記念會(1934.10.3)的席上。而吳坤煌早在1934年6月,就已是《詩精神》的成員并在《詩精神》發(fā)表日文詩《烏秋》(1—5,1934.6.1),較早于雷石榆。

吳坤煌生于臺灣南投,1929年到日本留學,先后就讀日本大學與明治大學。1932年在日本參加筑地小劇場的新劇活動。同年創(chuàng)辦《福爾摩沙》雜志,在戲劇界與詩歌創(chuàng)作界都相當活躍。吳也成為1935年成立的臺灣文藝聯(lián)盟成員,也是東京支部的主要推動者。

兩人以《詩精神》為媒介逐漸成為好友,1934年11月13日,前奏社發(fā)行《一九三四年詩集》時的出版紀念會上,雷、吳二人也在與會的36人之中。據(jù)說這場集會可說相當熱絡,“雷石榆、吳坤煌、朱永渉等,中國及殖民地諸君的氣勢在此大放異彩”(一九三四年詩集:出版紀念會“詩精神”2—1,1935.1.1)。而在1935年2月5日召開的臺灣文藝聯(lián)盟東京支部第一回茶話會中,雷石榆也受邀參加。此座談會也是甫成立不久的臺灣文藝聯(lián)盟東京支部活動之一。會議中,從對1934年11月5日創(chuàng)刊的臺灣文藝聯(lián)盟刊物《臺灣文藝》的評論開始,會中并請雷石榆發(fā)言,介紹了當時中國文學的問題(“臺灣文藝聯(lián)盟東京支部第一回茶話會”《臺灣文藝》2—4,1935.4.1)。而如前述,吳坤煌參加了《沙漠之歌》的發(fā)行紀念會。而《詩精神》似乎在每月第個星期六都有召開雜志精神懇話會,同為成員的他們自然也可能出席。

兩人的友情是由于在臺灣文藝聯(lián)盟刊物《臺灣文藝》與左聯(lián)東京支部刊物《詩歌》做為詩歌創(chuàng)作舞臺而發(fā)展起來。 吳坤煌曾于《詩歌》發(fā)表在臺灣詩壇(1—3,1935.8.5/1—4,1935.10.10),另將林林的詩作《鹽詩歌》(1—1,1953.5.10)譯為日文發(fā)表于《詩精神》(2—8,1935.9.1)。雷石榆亦曾于《臺灣文藝》發(fā)表以下的詩、評論、散文等:

詩:顫斗的大地(日文2—4,1935.4.1),饑饉(日文2—5,1935.5.5),磨碎可憐的靈魂(3—3,1936.2.29);批評、散文:我所切望的詩歌(2—6,1935.6.10),詩的創(chuàng)作問題(2—9,1935.8.4),和一個異國婦人的對話及其它(3—2,1936.1.28)。

1935年冬天,雷石榆遭日本驅逐出境在橫濱港上船時,許多朋友都來送行。其中包括《詩精神》成員新井徹、后藤郁子、小熊秀雄、《詩歌》社的蒲風、林林、魏晉、戴何勿等,以及吳坤煌。他們不斷為雷石榆奔走求情,但連會面都遭拒絕。大家都很高興雷石榆能活著回來,據(jù)說他們當時數(shù)度用日語高喊著雷先生萬歲。

3 《八年詩選集》的遣詞表現(xiàn)與在臺灣發(fā)行的意義

精選的《八年詩選集》所出版的自選詩集,全125頁,含70首詩,包括了序和簡短的后記。 《八年詩選集》所收錄的是抗日戰(zhàn)爭初期的1938年至抗戰(zhàn)勝利的1945年,以及戰(zhàn)后的1946年,這8年間所創(chuàng)作的中文或日文詩。詩集由戰(zhàn)爭中的歌唱46篇補遺17篇日文詩作7篇所組成,大致以雷石榆在這8年間創(chuàng)作的地點與時間為順序收錄。雷石榆在序中表示“以七·七事變?yōu)槲疑返霓D換的階段,戰(zhàn)爭驅使我走向遼廣的空間,走向艱苦的前方,也走向沈郁的后方”并形容1938年起的8年間“隨著現(xiàn)實的演變而變化著我寫詩的情緒,在所有的詩作之中,可以找出戰(zhàn)時的前方或后方某一個階段的體驗的痕跡”。的確,在《八年詩選集》中,可以讀到從抗日戰(zhàn)爭期間到戰(zhàn)后,雷石榆所見所聞與其感觸的相關紀錄。

3.1 《八年詩選集》所表現(xiàn)出的兩面性

從對日抗戰(zhàn)和戰(zhàn)后亂象中誕生的《八年詩選集》之中,分別歌頌著立場完全對立的敵人與自己人兩種對象,從中即可了解《八年詩選集》之中的兩面描寫。 其中一面在《八年詩選集》大多數(shù)的詩作中都可看到。

詩作中首先表現(xiàn)了對于降臨在自己的鄉(xiāng)土與親人身上的戰(zhàn)禍之憤怒、憎惡及悲傷。

當時在廣州中國詩壇擔任編輯的雷石榆,在1938年8月因就任晉南第二戰(zhàn)區(qū)戰(zhàn)地工作團的翻譯而離開故鄉(xiāng)。身在遠方的雷石榆,對于戰(zhàn)火肆虐的廣州也遙寄他深切的關心。懷念起南國廣州的水果,如茘枝、芭蕉、龍眼、芒果的甘美滋味,寫下一首這樣的詩:

我更忘不了毎天敵彈毀傷你的肌膚,——那千百的房屋,城鎮(zhèn)……/我更忘不了遭難的姊妹兄弟,——那碎頭斷肢的尸身……/啊,我的故鄉(xiāng)在南國的廣東,/我卻燃著復仇的心火來到西北的戰(zhàn)場,/……/哦,故鄉(xiāng)喲啊!/如今更從你的身上,/遠遠傳來敵寇蹂躪的蹄音/我彷佛看見戰(zhàn)士的血火迸在暴寇的肉漿,/我彷佛看見炮渦卷珠江頭的天心;/我憤怒的血流在肺腑吊著瀑布,/巴不得挾翼飛到羊城的前線!/故鄉(xiāng)啊,你在烽火之中,/但愿倭寇盡葬在你的江邊!(“故鄉(xiāng)在烽火之中”1938.10.18 垣曲)。

另外,以一位在日軍轟炸中失去雙親,只能四處幫傭維生的少年為主題的詩“難童”(1941.9.21)之中,以“哦,只是一顆炸彈炸毀了養(yǎng)育的父母,/炸毀了他的幸福與遠大的前途”形容少年的境遇,并以“先生,假如我會駕飛機,一定把鬼子打成灰塵!/至少教他死得像爸媽那様慘,/東一條腿,西一堆腸臓……”寫下少年的憤怒與憎恨。雷石榆的憤怒,也表現(xiàn)在“懷想故鄉(xiāng)”、“寄江南”等許多作品中。

這些詩中表現(xiàn)出一個詩人面對日本的侵略時,心中翻涌而出的激情,包括了憤怒、憎恨、不安、希望與決心等各種各樣的情緒。詩中也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這場侵略戰(zhàn)爭破壞平凡百姓生活與身體的慘狀,讀來像是親臨那悲慘的戰(zhàn)爭現(xiàn)場。

另外,也表現(xiàn)了為打倒暴虐的敵人,重獲自由與和平而奉獻自身青春的決心。

在抗戰(zhàn)初期的這首作品,則表現(xiàn)出雷石榆參與解放祖國戰(zhàn)爭的激昂心境:

……/一年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已證明歷史空前的殘暴,/然而這殘暴也正好使全民族/醒覺,團結和英勇地戰(zhàn)斗;/……/大多數(shù)進化的人類伸出援手,/最少數(shù)人類的惡魔顫抖強過羞怒,/因為我們不僅是爭取民族的解放,/也是爭取全人類的平和與自由;/我們忍受著眼前的一切艱苦,/決心要踏上最后勝利的坦途。/ 哦,人生難得這一回/參加祖國在翻身中的戰(zhàn)斗!(“人生難得這一回”1938.12.15)。

而雷石榆認為抗日戰(zhàn)爭與世界上所有參戰(zhàn)的年輕人都有連帶關系,因而堅定了他參戰(zhàn)的決心。

……/毎個有靈魂的青年,/應該為大我生存獻出他的生命!/在這世界苦難戰(zhàn)斗里,/就在我們國境外的遠近,/同樣為爭取自由與幸福的人們,/毎天千千萬萬把寶貴的青春,/拋入戰(zhàn)爭激烈渦旋!(“青春解”1944.1.10)

雷石榆在詩句中揭示民族解放戰(zhàn)爭就是追求全人類和平與自由的戰(zhàn)爭,全世界為此而戰(zhàn)的青年都是為了完成“大我”而奉獻出生命,也表現(xiàn)了他對抗日戰(zhàn)爭的中心思想。 但雷石榆詩作的另一面,則是在另外一些作品中對于日本人的描寫。這些日本人包括被俘的日軍官兵,以及他在日本關系密切的詩友。

雷石榆在戰(zhàn)地工作團的任務,就是解讀日本戰(zhàn)俘的日記與信件,以及審問戰(zhàn)俘,并將“良好”的戰(zhàn)俘介紹至“在華日本人民反戰(zhàn)同盟”(由在中國進行抗日活動的日本共產黨員鹿地亙所組織)等。如“你的丈夫死了”、“侵略的獵犬”中,便描寫著在工作中所見的日本人。在“你的丈夫死了”之中,雷石榆詰問著,在一片凱旋之聲中,在日本苦等丈夫回來的妻子靜江甚至不知道丈夫已在中國陣亡的消息,而究竟是誰帶給她這樣的悲劇:

……/靜江約??!/誰使你做了不幸的寡婦?/誰使你的孩子做了孤兒?/幾多青春,快樂,愛情……/都化為侵略者的炮煙,/你這可憐的少婦啊,難道把永劫的悲劇寄諸天命?!(“你的丈夫死了”1938.8.31 晉南)

而“侵略的獵犬”一詩,則是描寫調查山西礦產的“經(jīng)濟工作隊隊長”直到淪為戰(zhàn)俘,仍堅持侵略者的思想,而深感憤怒的一首詩:

……/可憐你這頑固的腦袋,/還做著吸血鬼生活的幻想!/假如你把自身比比中國俘虜?shù)氖茏铮?不是値得你感激的喜悅洋溢在心房?!(“侵略的獵犬”1938.12.16 平陸)

“我聽見你的嘆息”是寫給《詩精神》時代好友小熊秀雄的作品。開頭寫道:

幾年了,/戰(zhàn)爭割斷我們的訊息。/我不知道你,/在恐怖的島國怎樣的生活!

而雷石榆在詩中描寫了小熊秀雄在有一餐沒一餐的貧窮生活中,仍一面維持一家妻小的生活,一面對抗強權,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國草原戰(zhàn)士的英勇"及"朝鮮婦女的憂傷"等佳作。另外也寫下兩人因合作"明信片詩集"所留下的難忘回憶。也寫下原本想一起逃到中國的小熊秀雄,因籌措不出旅費而不得不忍痛與雷石榆分別的痛苦,也清楚闡明了現(xiàn)在兩人雖然分屬立場對立的兩國,但還是有共同的敵人:

……/我也被迫離開了東京;/隔離在海角與天涯!/也許你想不到我,/參加祖國神圣抗戦,/認識貴國軍閥的殘酷與野蠻,/忍看貴國人民當炮灰的卑賤!/我憶想你和異邦的朋友,/卽使不被送上沙場,/活得也許比上吊還凄慘!/……/啊,我聽見你的嘆息,/從悲涼的島國傳到我的耳畔。/小熊秀雄喲,/你們不需要祈禱觀音娘娘,/把餓軟了的拳頭揮出火星吧!(“我聽見你的嘆息”1940.11.26)

“祈禱觀音娘娘”是指如小熊秀雄等人曾在"東京短信"上,敘述他們的遭遇如下:“因饑餓所迫而想要祈禱觀音娘娘,卻餓到連雙手合十的力氣都沒有”。

寫給日本人的詩還有一種,就是呼吁日本官兵并肩作戰(zhàn)的日文詩,共有兩首。最初刊登于在華日本人民反戰(zhàn)同盟刊物“為真理而戰(zhàn)”之中

……/我們反對奴化/強權與暴力/要用鮮血與生命/來打倒與毀滅/為了自由與平等/以及人類真實的愛/犧牲在所不惜/……(“致日本革命同志”1940.12.25)

……/日本的富人與軍閥/掠奪諸君的血肉/以及我國的土地與財物/像寄生蟲一般坐大/他們將永遠成為階級統(tǒng)治者/實在匪夷所思!/諸君的苦戰(zhàn)/以及饑餓邊緣的家庭生活/那些家伙/究竟有沒有放在心上過?/……/真正的東亞和平/不,要建構不再有人類被壓迫的世界/除了根絕這些惡魔外別無他法/來吧,日軍弟兄們/讓我們熱情地握手/我們以真實的大愛/歡迎著你們/為了兩國人民的解放/我們要合力并肩作戰(zhàn)!(“歡迎你們”)

當我們對照著這些以日本人為對象的詩,和其它那些如臨現(xiàn)場般地描寫對于侵略戰(zhàn)爭憤怒感情的作品,不禁讓我們去思考,在《八年詩選集》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兩種面向,在雷石榆心中,是否有一個統(tǒng)一的中心思想?

貫串在這些詩作的中心思想,一言以蔽之,便是反法西斯的思想?;谶@個思想基礎,雷石榆參與了抗日戰(zhàn)爭,并以此來分辨敵我。即使是敵國的官兵與其家屬,或是在日本的詩友,只要是法西斯主義的犧牲者或對抗者,就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盟友。當時的中國人幾乎視所有日本人為敵,但雷石榆即使在戰(zhàn)爭中,也把他們與指揮戰(zhàn)爭的"法西斯主義者"做出區(qū)隔,對他們付出人道的深情,理解他們的境遇,并呼吁他們攜手合作。

雷石榆在許多詩作中,不斷歌頌著抗日戰(zhàn)爭是關連并展望世界人類和平、自由與幸福之戰(zhàn)。他的眼界是放在世界人類的理想而期待它實現(xiàn),并且愿意為此付出年輕的生命。 這些在苦戰(zhàn)中寫下的詩句,其實不分敵我,給了全世界受虐的人脫離奴役的勇氣。

3.2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詩

1945年8月10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當抗日戰(zhàn)爭捷報傳來的那一刻,雷石榆在詩中寫下勝利的喜悅:

叫我怎様寫'勝利'兩個字,/當日本投降的喜訊傳來的時候。/在這灰暗的晩上:/那么多人頭鉆入了庭院,/像飛蛾追撲著燈光推進了大門,/嗡著同一的聲音:日本投降的號外可出了?/……/誰把紅色號外幌在面前,/感嘆著“這是千萬人的血換來的一張”/我記起在九年的征逐里,/寫過不少預期勝利的詩篇,/但這時,我握起筆,好久, 好久,不知怎樣寫/“勝利”兩個字。(“勝利”1945,8,10 長汀)

這首詩可說是《八年詩選集》中最為耀眼的作品。

然而,次年1946年,在廈門擔任《閩南新報》副刊主編的雷石榆,目睹了戰(zhàn)后社會的亂象,也只能憂心忡忡。他曾如此回憶那段歲月:

“廈門是敵偽蟠距較久的著名海島城市,日本一宣告無條件降伏,國民黨各派系大小人物,立即爭先恐后來發(fā)‘勝利’財,挑肥揀瘦‘接收’一通之后,又濫發(fā)‘金圓’券,連居民剛剛把手里的偽鈔,以百比一兌換的中華民國紙幣,也立即變成廢紙。由于亦官亦商的市場投機活躍,市面呈虛假的繁榮,……,但盛景不長,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漸漸變得蕭條,雜亂。重慶和談漸次涌現(xiàn)烏云暗霧,談談打打的勢頭日趨緊張,意味著即將演變?yōu)閮葢?zhàn)。”(“我的回憶”)

此時的詩作為“再一度生活在春天”(1946.1.26 廈門),據(jù)雷石榆本人表示,其中也表現(xiàn)出了反內戰(zhàn)的意念:

是的,愿我們/ 再一度生活在春天!/我啊,我感覺自己/已奔波了十年風塵的嚴冬,/……/雖然終至歇步在南國海濱,/風暴似乎已經(jīng)過去了,/然而卻產生另一種風暴在回旋。

現(xiàn)在冬神已走到最后,/春的天使振拍著翅膀,/好像問人類是需要安生還是死亡?/我含著眼涙顫顫地說:/“該死的讓他死吧,/但我愿意 再一度生活在春天!”

雷石榆在廈門大學的學生文藝晚會上朗誦了這首詩。然后,學生朗誦隊也曾數(shù)度朗誦此詩。這說明了“再一度生活在春天”是當時許多人的共同愿望。雖然“再一度生活在春天”之中并沒有戰(zhàn)勝侵略者的高昂民族情感,但“人類是需要安生還是死亡?”這個疑問,才是使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理念,同時也是對于戰(zhàn)后民生安定的愿望。同樣的理想形成了這兩首詩一貫的基礎。

此詩為《八年詩選集》中最后一首在中國大陸創(chuàng)作的作品,雷石榆在認為現(xiàn)實狀況距離理想的“春天”到來尚遠的情形下渡海赴臺,雷石榆在動身之前,曾以在廈門的見聞來推測臺灣的狀況:“凡能接收淪陷區(qū)敵偽財產的,只有國民黨的派系勢力,而派系之間為爭奪利益,也常?;ハ嗨稹T谶@種政治暗黑的環(huán)境下,要堅持為民族,為人民的利益而作輿論喉舌是不容易的,甚至是冒險的?!?“我的回憶”)。的確從雷石榆日后的經(jīng)歷看來,他的推測可說是一語成讖。

3.3 《八年詩選集》在臺發(fā)行始末及意義

1946年8月,來到臺灣高雄的雷石榆,在來臺后結識的林光灝建議下,整理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詩作與在臺創(chuàng)作的數(shù)首日文詩,集結成《八年詩選集》由粵光印務公司發(fā)行,發(fā)行人即林光灝。 在《八年詩選集》的“序”中,雷石榆如此道出當時的心境:“勝利后的祖國,不但沒有給我什么欣慰,反使我異樣疲倦了,就連詩也難得寫出一首了,我覺得九年來堅貞忍苦獻身于民族解放的戰(zhàn)斗(不管是直接或間接)那末寶貴的生命力好像完全于白費了”。但對于漂泊到高雄的雷石榆而言,將這些表現(xiàn)他費力奮斗的詩作公諸于世,可說意味深長?!靶颉敝腥绱俗鹘Y:“愿以這詩集,作為最先獻臺灣青年諸君的心靈的禮物,或者作為一個悲劇詩人盡忠于祖國所留下的生命的創(chuàng)痕”。同時也用日文寫給初嘗解放滋味的六百萬臺灣同胞:

……/在自由的氣氛中/建立新臺灣/用我們的熱血/和堅強的力量/打造一個新樂園(“打造一個新樂園”1946.5 臺灣高雄)

《八年詩選集》出版后,雖然讀者的回響如何不甚清楚,但在《中華日報》(1946.10.20)上,曾刊登韋璧的評論文“讀《八年詩選集》后”。表示讀后的第一印象,是作者的“個人情愫”過多。且身為一位大時代中的詩人,應該以一位人民詩人的立場多描寫這八年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期間,一般民眾在顛沛流離間的點點滴滴。 而雷石榆也對此發(fā)表“《八年詩選集》補釋——讀了韋璧先生的讀后感而作”(《中華日報》1946.11.7)作為響應。其中便以原作者身分對《八年詩選集》提出解說。

雷石榆表示,他在抗戰(zhàn)期間移居各地所寫出的詩作,是以描寫后方的事態(tài)較多。當抗戰(zhàn)陷入苦戰(zhàn),加上社會經(jīng)濟蕭條,政治情勢混沌不明之時,他所表現(xiàn)的除了當時知識分子之間共通的“苦悶,焦慮,慨嘆”等情緒之外,也藏不住“自我的影子”?!罢捎谶@個緣故,情感更是真實,為通過種種思考而抑流出來的感情,使我不愿盡量割棄他”。身為一位具戰(zhàn)斗性的文化工作者,當然不能悲觀且必須奮斗到底,并為了自己祖國的苦難獻上寶貴的大半生。只是在“序文”中感傷的語調,可說是吐露了自己對抗戰(zhàn)勝利后祖國現(xiàn)況的感慨。

《八年詩選集》之中較為直接而具體地指涉描寫對象,因此《八年詩選集》能較為直接地將抗日戰(zhàn)爭的悲慘與對日軍的憤恨傳達給讀者。且雷石榆書寫這些作品時,在同時期的日本與臺灣是禁止創(chuàng)作這類作品的,因此日、臺民眾無法得知日本侵略的實際情況。只有這些在中國所寫的詩作,能紀錄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真相。如此一來,《八年詩選集》在臺出版的最大意義,就是在曾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臺灣讀者面前,揭開不為人知的日本侵略史實。而另一個意義,則是透過雷石榆身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喜怒哀樂,生動地道出長時間飽受侵略者的憤怒與苦惱。如他的作品“自我的影子”。沒有實際加入抗日戰(zhàn)爭的臺灣民眾,藉由與詩中“自我的影子”所產生的共鳴,也可與作者在感情上產生互通。讀者能夠對于長年受到殖民統(tǒng)治的臺灣,最后通過海峽彼岸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而能脫離殖民統(tǒng)治的結果有所感慨。因此《八年詩選集》在戰(zhàn)后一年即發(fā)行,實具有揭露歷史真相的重大意義。

1976年,日本詩人木島始著手整理雷石榆與《詩精神》成員小熊秀雄以明信片往來的詩篇,并加上解說,以“中日往返明信片詩集”為題,發(fā)表于雜志《文藝》新年特大號(1976.1)上。這是兩人的共同創(chuàng)作經(jīng)過41年后,首次完整公諸于世。當時小熊秀雄已逝世,但小熊夫人常子在中日關系曾一度降到冰點的情勢下,仍妥善保存著他們往來的手稿。常子夫人于1982年謝世。

由于此一機緣,雷石榆在1986年4月,應日本學術振興會之邀,終于能在夫人張麗敏陪同下再訪日本。雷石榆也出席了東方學會主辦的第31屆“國際東方學者會議”,以“三〇年代以《詩精神》為中心的中日文化交流”為題,并用日語演說。最后,雷石榆朗誦自己的詩,木島始朗誦小熊秀雄的詩,兩人在會上朗誦了"中日往來明信片詩集"中兩人的第一首詩。

這次重訪日本也成為雷石榆畢生難忘的回憶,也與尚健在的《詩精神》成員重逢,同時也到小熊秀雄夫婦的墓前參拜,并朗讀了詩作《 謁拝小熊秀雄夫妻墓七絶二首》:

駒込驛前成永別/壯年病魔折歸天/詩篇往復身后稿/常子珍藏三六年/交往詩篇終問世/遺嬬病榻慰殘生/相依墓穴夫妻骨/知否重來戰(zhàn)友聲(雷石榆)

2003年8月15日,《八年詩選集》日譯版問世(內山加代譯“八年詩選集”潮流出版社)。在臺灣發(fā)行57年后,終于能將這位曾在抗日戰(zhàn)爭中奮戰(zhàn)的詩人心聲介紹給日本的讀者。雷石榆特別為日本讀者以日文寫下序文:

……(詩集所收錄的作品)從主題到題材都以抗日戰(zhàn)爭為主。這本詩集是希望讓讀者了解,作者身為一位知識分子,度過這段艱苦歲月的心聲與生活狀況的一角?!袊目谷諔?zhàn)爭并非僅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而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并解放全人類的斗爭。在中華民族解放戰(zhàn)爭中,大部分覺醒的人們向我們伸出了援手。我們中華民族的奮斗是為了贏得全人類的和平與自由?!陂L期的抗戰(zhàn)中我們失去了許多,但在戰(zhàn)爭的急流中,我也鍛煉出了無可取代的,充滿愛與自由的“一顆心”。這才是最有價值的一件事。……(這些詩)是我五十一年前的心情寫照,我相信愛與和平、自由的世界,才是古今中外的世人所共同追求的。

從1930年代到1940年代,甚至到1980年代,雷石榆在此毫無保留地闡述了他心中的詩精神,如今這種精神仍是我們所持續(xù)追求的。

注釋:

①《詩精神》,東京:前奏社,1934年2月創(chuàng)刊,1935年12月終刊.(再版《日本社會主義文化運動資料(5)詩精神》,東京:久山社,1978年11月25日)。

②《文化集團》,東京:文化集團社,1933年6月創(chuàng)刊、1935年2月終刊。(再版《日本社會主義文化運動資料(32),文化集團》,東京:久山社,1986年6月25日)。

③《臺灣文藝》(中文·日文),臺中:臺灣文藝聯(lián)盟,1934年11月5日創(chuàng)刊,1936年8月28日終刊。

④《〈景印中國期刊五十種〉之一〈新文學雜志叢刊〉》,臺灣:東方文書局,1981年3月 所)》收。

⑤《詩歌》(中文),東京:詩歌社,1935年5月10日創(chuàng)刊,1935年10月10日終刊。

[1]雷石榆.沙漠之歌[M].東京:前奏社,1935.

[2]雷石榆.八年詩選集高雄[M].粵光印務公司,1946.

[3]雷石榆.日中往復明信片選集M]//小熊秀雄.小熊秀雄全集(第五卷).東京:創(chuàng)樹社,1991.

[4]雷石榆.《八年詩選集》補釋:讀了韋璧先生的讀后感而作[N].臺南:中華日報,1946-11-7.

[5]雷石榆.我的回憶[J].新文學資料,1990(2,3).

[6]雷石榆.重訪扶桑半紀后[J].新文學資料,1990(4).

[7]雷石榆.舊夢依稀話寶島[J].新文學資料, 1993( 4).

[8]雷石榆.我在日本參加左翼詩歌運動日子[J].日本文學,1982(1).

[9]雷石榆.訪日期間的兩項文化交流活動[J].日本問題研究,1987(2).

[10]雷石榆.日本文學簡史[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11]張麗敏.雷石榆人生之路[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

[12]藍博洲.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放逐詩人雷石榆[M].臺北: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13]韋璧.讀《八年詩選集》后[N].臺南:中華日報,1946-10-20.

[14]池澤實芳.雷石榆創(chuàng)作年譜[M]//池澤實芳,內山加代,編譯.再一度生活在春天ー叛逆浪漫詩人雷石榆的半生.東京:潮流出版社,1995.

[15]雷石榆.雷石榆八年詩選集[M].內山加代,譯.東京:潮流出版社,2003.

[16]檜山久雄.日語詩人雷石榆的軼事:關于日本近代文學交流史的某個側面[M].東京:汲古書院,1983.

[17]北岡正子.雷石榆《沙漠之歌ー中國詩人的日語詩集》[C].日本中國學會報(49), 東京:日本中國學會,1997.

[18]木島始.雷石榆先生的軼事[M]//木島始,群鳥之樹.東京:創(chuàng)樹社,1989.

[19]羊子喬.斯人獨憔悴:初論吳坤煌[M]//林衡哲,張恒豪.復活的群像:臺灣三十年代作家列傳.臺北:前衛(wèi)出版社,1994.

[20]北岡正子.詩歌的誕生:新詩歌運動的流派[J]//野草(57).大阪:中國文藝研究會,1994.

(王敬翔、黃英哲譯)

附記

拙論前半部“一、《沙漠之歌》在日本的發(fā)行及與詩友間的交誼”的內容與先前本人發(fā)表的論文“雷石榆《沙漠之歌——中國詩人的日語詩集》”部份有重疊,特此注明。

本文撰寫時曾獲愛知大學教授黃英哲提供雷石楡《八年詩選集》及其它雷石楡臺灣關系之貴重數(shù)據(jù),謹致謝意。

(責任編校:文君)

2010-10-10.

北岡正子(1936—),男,日本山形人,東京大學博士,日本關西大學文學部教授,曾任日本中國學會理事、東方學會評議員,研究方向:魯迅研究與“東京左聯(lián)”研究。

I206

A

1673-0712(2011)05-0061-07

猜你喜歡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強烈地震
探尋日本
日本的流浪漢與我
《黃金時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點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日本訪學隨筆
第 位首相考驗日本耐心
日本混亂中迎接希拉里
资中县| 司法| 孝义市| 房产| 清镇市| 鹤山市| 苏州市| 凤山市| 沁阳市| 宜州市| 亚东县| 保定市| 万年县| 栾川县| 平南县| 甘泉县| 潼关县| 康马县| 吐鲁番市| 盈江县| 阳朔县| 福安市| 海城市| 金塔县| 湖北省| 北票市| 长顺县| 金华市| 博湖县| 白玉县| 高碑店市| 凤凰县| 定西市| 临安市| 冕宁县| 申扎县| 台东市| 吐鲁番市| 威宁| 雷波县|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