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芬
利用英語課堂教學克服學生自卑心理
■羅春芬
開學不久,有個叫小東(化名)的男同學坐在座位上總是一動不動,從不違反紀律,眼睛總是盯著一個地方發(fā)呆,像是在想著什么問題。有一次我上課時故意向他提一個簡單問題,經(jīng)過反復提示,他還是回答不出來,大家都指著他說:“老師,別耽誤時間了,他是我們班最笨的學生?!泵鎸ν瑢W的奚落,這個學生一點也不難為情。見此情景,我很辛酸,教書三十年了還是第一次遇見這樣尷尬的局面。
聽說,小東的家長和以前的老師同學都認為他是一個很笨的孩子。據(jù)他小學的同學講,他原來就是學校有名的笨蛋,小學老師不會為難他,只要上課不搗亂就不理他。他的作業(yè)有時候是他爸媽替他做的,經(jīng)常不帶課本上學,下課很少與其他同學玩。
據(jù)我細心觀察,很多情況基本屬實,不管是上課還是下課,小東都不活躍,上課不講話,不做小動作,總是走神,一節(jié)課幾乎沒有幾分鐘的時間在聽講。有時候我幽默一點,別的同學笑得前仰后翻,他卻微微一笑,似乎不是在為了老師的幽默而笑,而是在看到別的同學笑他才附和著的。平時聽課不是眼睛呆癡,就是把書本立起來,掩飾著睡覺。從他上課走神的神態(tài),就知道他不會去認真完成作業(yè),不會去回答你的問題,也不會有什么問題要問,更不會在同學面前舉手發(fā)言,絕不會主動去找老師尋求解決問題了。從小東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不再痛苦,而是麻木了。我也是為人之母,看到這種場面,一種憐惜、悲涼的感覺油然而生。
據(jù)我了解小東并不像一個智障兒童,我推測有可能是他小時候?qū)W習習慣不好,家長和學校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導致其喪失了自信心,失去了表現(xiàn)欲。我認識到這樣下去對小東并不公平,作為他的班主任兼英語學科的授課教師,我應該首先應弄清這件事情形成的心理層面原因。
依據(jù)美國教育學專家戴爾·斯科特·里德利(Dale ScootRidley)和比爾·沃爾瑟(Billwalther)在《自主課堂——積極的課堂環(huán)境的作用》一書中的觀點,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必須滿足學生的五種需求,即情緒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歸屬感和權力。顯然,小東幾乎缺乏所有的五項需要,他怎么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呢?他沒有課堂上的安全感,怕出現(xiàn)錯誤,怕別人恥笑;學習早就缺乏興趣,缺乏自信心,走入了“越是出現(xiàn)錯誤,越不愿意聽課;越不愿意聽課,越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惡性循環(huán)中;也沒有歸屬感,沒有同伴陪他一起玩,大家都認為他很笨。他唯一的希望就只有找那些成績很差、消極學習的難兄難弟們玩,但是他們很調(diào)皮,還會欺負他,所以他不得不自己忍受著孤獨。他的觀點不能被大家接受,平時也就失去了很多權利,沒有發(fā)言的權利、沒有同等對話的權利、沒有與同伴交往的權利、沒有借助他人的力量解決問題的權利,最后帶來的只能是孤獨和煩惱,連說話的聲音都很小。
平常,同伴說他笨,他的反應表面上看起來很輕松,其實可以想象得到他的內(nèi)心曾經(jīng)是多么的痛苦、無奈和無助。由于長時間、多方面的明示暗指,導致他自我意識上已經(jīng)默認自己真的很笨了,由外界的力量迫使他承認自己是一個笨學生變成了他自己內(nèi)在的條件反射了,所以老師問他問題時,他頭腦中就由原來的“我回答不出來——我很笨”轉(zhuǎn)化為“我很笨——我回答不出來”的潛在意識。在他看來,聽課與不聽課都是一樣的結(jié)果:我是不會成為一個聰明孩子的,也就出現(xiàn)了他帶不帶課本到學校沒什么兩樣的結(jié)果。長期受到打擊的人內(nèi)心是很脆弱的,一兩次的成功也很難喚醒他的自信心,何況還沒有人喚醒過他沉睡的智慧。像他這樣的學生,如果喪失自尊就必然喪失學習的信心,發(fā)展下去有可能失去生活的信心,成為問題少年。
我仔細閱讀了一些“成功教育”案例的書籍,觀看了有代表性的“賞識教育”錄像帶,查閱了“愉快教育”、“期望教育”的理論書籍,吸取了一些有益于轉(zhuǎn)化小東的經(jīng)驗和做法,并依據(jù)小東的現(xiàn)狀,針對其心理特點,采取分步驟、緩慢、暗中進行干預的策略。具體而言,即增加關注小東的次數(shù),給他創(chuàng)造一種安全接納的氛圍;暗中進行,讓小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干預角色;小梯度緩慢提高,不急于求成。通過此策略的實施,達到使他在我的英語課堂上喚回自尊、樹立自信、確立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回到快樂的青少年世界的目的。為此,我專找一些教學拓展的問題讓他回答,這是因為定性的問題比定量的問題更加容易讓他找回自我、建立自信心。具體干預措施如下:
1.拓展的難度適當控制
自從關注了小東后,我上課時就有意無意走到他身邊,如果他想睡覺,我就無意地撫摸一下他的肩膀;如果他聽課了,就隨時提個他能回答的小問題問問他,適當?shù)亟o予鼓勵性的評價。有一次教This isa pen時,我走到他的桌子旁邊,故意看著他說:“Is this your pen?”他聽懂了,馬上指著pen說:“Yes,itis.”我馬上肯定地說:“Right,Very good!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他說:“一般‘What’s this?’的問句,回答應該用‘It is……’我就是受了這種句型的啟發(fā)來作答的?!蔽艺f:“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反應了你語言的應用和推理能力很強哦”。聽了老師的評價,他表現(xiàn)出很開心、很激動的樣子。我也沒有再去故意表揚他一番,以免引起別的同學恥笑他,對他不利。從那以后每次他都能認真聽課,參與學習活動中來,與同伴也能合作。有時候,我也故意提問其他同學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知道自己也和其他同學一樣聰明。在以后的學習中,雖然他也時常發(fā)呆,但是他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已經(jīng)增長了不少,對此轉(zhuǎn)變我感到很滿意了。
2.拓展的層次逐步提高
表揚是一門學問,不加思考的表揚,非但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有時還會適得其反。為了提升他這樣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我常常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因為這種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誰都能說,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樣,回答也不一樣,答案都是正確的,這有利于我干預小東的心理發(fā)展活動。我在教“I和my、you和your、he和his、she和her的用法時”,讓學生去用實例在家做了作業(yè),第二天的課堂上又故意延遲思考的時間,很多同學舉手要發(fā)言,小東也舉手了,我把機會讓給他。他回答說:“I、you、he、she后面不接東西,而my、your、him、her后面要接東西”其他同學聽后哄堂大笑。我評價說:“你們誰也沒有想到吧,他的回答才是關鍵的答案之一,這就是學習的思維能力,只是他沒有用專業(yè)術語來描述罷了!這叫主格與所有格的用法區(qū)別。”得到老師的贊揚,他的內(nèi)心世界充滿著學習的喜悅。以后的學習中我又給他創(chuàng)造了多次回答問題的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他的思路確實比別的同學新穎,也獲得了同學們內(nèi)心的贊同,不得不另眼相看他了。為了更有利于他的進步,我的拓展教學問題也稍微加點難度,例如:“名詞單數(shù)變復數(shù),如people、Chinese的復數(shù)”這一類型的問題,只要老師反復提示他也能很好地回答??吹剿卮饐栴}讓老師很滿意,其他的同學也愿意和他相處了并一起探討問題,這給與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歸屬感的機會。
3.拓展的過程穩(wěn)定推進
小東的心理不很穩(wěn)定,關注的次數(shù)減少了,往往容易反復。有段時間上課他也有走神的現(xiàn)象,有時候一節(jié)課也要老師特別的關注才能讓他集中注意力。因而,在教學中不能操之過急,必須穩(wěn)步進行。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觀察、關注、表揚、激勵,一顆冷卻的心蘇醒了,如果再特別關注下去,必然會給學生一種老師故意在幫他的感覺,小東也會回避的,我決定不再加強了,次數(shù)也維持在每一節(jié)課給他一兩次表現(xiàn)的機會。有一次他沒帶作業(yè)來,看見我在教室外面,就主動找我要電話與家里聯(lián)系,讓他媽媽送來。由此件事,看得出來他對我還是很信任的,也可以看出通過我的轉(zhuǎn)變他獲得了自信。
通過分步轉(zhuǎn)變、直接干預的教學手段,采取教學拓展的方法,小東的英語學習成績明顯進步了,我上課提問的分數(shù)占學期考評成績總分的百分之三十,他是七個回答問題拿到三十分的學生之一。如果完全使用課本知識和技能來幫助他樹立自信,那么難度較大,因為課本的內(nèi)容答案唯一性較強,他本身的基礎就比不過同伴。而拓展教學層次多、涉及的空間大,且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實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感覺到知識就在身邊。
小東與拓展教學干預前相比較,主動參與到我的教學中來的次數(shù)比一般的學生都多了,下課也可以看到他和其他的同學一起玩耍了,隨時可以看到他在我的課堂上流露出愉快的聲音。因而,通過這種拓展教學心理干預,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再也沒有學生說“老師,他很笨,別浪費時間了”的話了。教師的支持是學生專心致志投入學習的一個重要前提,課堂上,教師的有效干預,可克服學生的自卑心理,學生自卑心理的克服,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作者單位:武漢市蔡甸區(qū)蓮花湖中學)
責任編輯 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