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謝魯渤
我讀過的學校都很有歷史。初中時的杭州第一中學,現(xiàn)在稱“杭高”,早年謂之浙江第一師范,名垂近現(xiàn)代文化與革命史之卓著者幾可列隊;畢業(yè)后報考的是浙江大學附屬中學,自然是沖著日后想進浙大去的,雖然當時的校史僅從解放前夕算起,但現(xiàn)在看來,浙大的附中,其實在三四十年代就有了,盡管在這部關(guān)于老浙大的書中我只稍稍提了幾筆。
杭州這個地方,舊東西是很少見的,時常被人掛在嘴邊的一些老建筑,基本上都是翻修如新,形態(tài)或許還在那里,氣場是沒有的,用來拍拍電視劇還行,若想身臨其境地追憶昔日人事,多半找不到感覺。譬如我住宅附近的兩處,一個求是書院,一個風雨茅廬,后者能看出點大致輪廓,雖然絲毫也感受不到王映霞的氣息(郁達夫是一天也沒在這里住過),但它所在的“場官弄”好歹還有塊牌子訂在那里,前者卻是除了將僅剩的一間房屋修得連個方向感都沒有,早年所在的蒲場巷,以及書院的占地范圍,竟是一點點舊貌都無從想象了,因此在杭州尋根懷舊實在是件讓人尷尬的事。
董橋的集子《從前》要再印,朋友替他請張充和題寫封面,見字后董先生大為感慨:“張充和一管大筆蘸遍當代中國的茫茫煙水,她的一洼硯田不僅磨透歷代書藝的淵源也磨平風雨家國的離亂?!蹦悄陱埑浜?6歲了,僅僅兩個大字就能寫出并讓人感覺出如此境界,蓋因心中有歷史之故。源頭可上溯自清末求是書院的浙江大學也已過了百年,一提“求是”二字,濡染于“茫茫煙水”間的履痕苔影便隱約可見,閃現(xiàn)著一代名流巨擘風姿的燦爛星空始終標示在歷史深處,盡管距離迢迢難再與共,卻到底還可以牽動一份后輩的敬仰。
有幸得以追寫老浙大的前塵故舊,于我是一件樂事。牽強附會地說,我現(xiàn)在每天往來的大學路,就是那些飄渺煙云的原產(chǎn)地,曾經(jīng)因向往浙大而報考附中的沖動之舉,也隱約像是一種緣分。如果就個人興趣而言,我近年來的文字指向又的確多屬“從前”一類,自小生活在杭州,總想著去翻一翻的,自然也是這個城市的老皇歷,作為她最早的一所大學的來龍去脈,那是繞不過去的,無論是否有充足底氣,都愿意試一試。
然而一旦接手,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實在很是捉襟見肘。對近現(xiàn)代教育史的文化積累是軟肋之一,各門科學知識的匱乏,對匯聚了眾多科學名家的浙大殿堂,更是怯于貿(mào)然闖入。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無法構(gòu)想,無從涉獵,當然也一直都開不了筆,只能好好先讀《竺可楨全集》中第6到第12卷的日記。
在1949年前的浙江大學,校長13年的竺可楨無疑是最核心的人物,他的幾乎一天不缺的日記,為起自1936年的浙大“竺可楨時代”留下了詳實且細致可觸的史料,尤其抗戰(zhàn)中流亡西遷那幾年于艱難跋涉中的崛起,全然如《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將竺可楨校長時期作為主軸,老浙大的基本脈絡,大致上是可以清楚的。1921年4月出版的《清華周刊》10周年紀念號說:“學校一個時代的精神如何,就看校長的態(tài)度怎樣。我們不必細究周寄梅先生的履歷,確實我們承認他是有宗旨、有計劃、有理想、有希望的人。清華以前享有的盛譽以及現(xiàn)今學校所有的規(guī)模、層層發(fā)現(xiàn)的美果,莫不是他那時種下的善因。”周寄梅是清華第二任校長,竺可楨則為浙大第五任校長,我以為拿這段話來說明竺可楨,也甚是恰當。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這部書要寫的不是浙大校史,而是一本隨筆體傳略,并且還只是截止于1949年竺可楨離任時的“前傳”。這樣的內(nèi)容和文體,決定了作者在材料取舍和謀篇布局上無疑會帶有很強的個人性,因此成型后的這部書,對于從求是書院破繭而出到第三中山大學因運而生的這三十年,我以“序篇”的形式梳理了一個大概,將隨后的二十余年作為前期浙大之“本事”一一道來,以求其脈絡清晰、疏密有致。
深入蒼茫歲月中的老浙大,實在是不免讓人感觸多多,遐想多多。以現(xiàn)今的目光去看從前,忍不住的總想來點說三道四,但是說過道過,回頭一讀,竟像是畫蛇添足了,于是刪去。前些年給報紙寫專欄,也是些消逝年代的故人舊事,報紙版面有限制,字里行間夾雜更多的又是一言難盡,就索性重在記錄,少加贅語了。專欄仿魯迅之“朝花夕拾”,起名“夕花朝拾”,寫這本書的感覺,其實也正是去老浙大夕花朝拾,循的便也是此一路徑。感謝杭州市文聯(lián)給了我這樣的一個機會,也感謝浙江人民出版社能接納我之所拾,惜因才識有限,疏漏和遺憾之處在所難免,好在老浙大幾度風雨、一肩星斗,行程中花開花落、處處燦爛,想那未竟之種種,是一定還會有后續(xù)的。
(本文系《燭照的光焰·浙江大學前傳》之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