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校訓"之大學教育精神

2011-03-20 09:43閻保平蘇君業(yè)
文化學刊 2011年2期
關(guān)鍵詞:博學校訓理想

閻保平 蘇君業(yè)

(大連大學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論"校訓"之大學教育精神

閻保平 蘇君業(yè)

(大連大學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大學的教育精神凝聚在大學“校訓”里,目的是將其鑄造于大學人的生命中,激勵大家在盡善盡美的理想中奮進,直至生命終結(jié)。慎讀、銘記這些“校訓”,傳承大學教育的根本傳統(tǒng),將育人、博學、篤行、篤志作為大學教育的精神宗旨,使其成為每個大學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校訓”;大學;教育精神

大學的教育制度、教育內(nèi)涵和教育方式是體現(xiàn)大學文化的載體,大學文化則是大學教育精神迷人的外衣,所以大學教育的根本問題不是文化表象,而是教育理念貫注其中。教育精神包括教育的理想、教育的現(xiàn)實目標、教育內(nèi)容、教育對象和教育工作者的主體意識,而大學文化則是大學教育精神在大學這個載體上盛開的絢麗花朵。近些年來,“大學文化”成了國內(nèi)討論大學教育改革發(fā)展的熱門話題,好像辦好大學的根本問題是文化建設,這實在是本末倒置,把大學教育這一極為重要的人類存在方式的研究變成泛泛之談,這無疑是大學教育研究者精神的迷失,應該引起從事大學教育人們的重視。當然,作為教育現(xiàn)象的大學文化并非不可以研究,優(yōu)秀的大學文化必然促進大學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但是大學文化屬于人類文化整體之教育文化,它的根本建設來源于自古以來的優(yōu)秀教育精神的發(fā)揚光大。為了傳承發(fā)展優(yōu)秀的大學教育精神,人們將其凝聚在大學的校訓中,以“格言”、“座右銘”的方式銘刻在大學校園里,或者雕刻、書寫在大學的?;丈希屆恳粋€大學人將其鑄造在自己的血肉里,使得二者生命與共,進退一致,在盡善盡美的理想中顛簸奮進,直至生命終結(jié)。所以,在大學文化研究中,更需要慎讀中國乃至世界著名大學之“校訓”,深刻會意其大學教育精神,或許會對大學文化建設有所參照。

“育人”是大學教育精神之首要,主要指對人的精神教育,不斷培育社會需要的“與時俱進”的新一代人才。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自《周易》中的中華先民之古訓,濃縮深遠厚重的民族精神,又體現(xiàn)了近代中國大學人面對列強侵奪、欺凌,國民懦弱的時代所需要的堅毅奮發(fā),圖強新生,與天地同德的教育精神。北京大學校訓“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是“五四”時期中華民族現(xiàn)代精神的“啟明之星”,也是現(xiàn)代中國大學教育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校訓“主照亮我”、“為基督教和耶穌追求真理”[1]是西方2000年基督教文明之精神的典型顯現(xiàn),表達了西方的大學創(chuàng)建以來將追求知識、真理視同人生信仰的教育精神,既體現(xiàn)了對至善、至美、至真的理想追求,又融匯西方文化視如“神圣”的人文品格。斯坦福大學的校訓“愿自由之風勁吹”則是“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社會政治、經(jīng)濟、科學、文化進步精神力量源泉,既是求學治學的精神,也是培育思想解放勇士的精神。還有,復旦大學的“博學而篤志”,廈門大學的“自強不息,止于至善”,北京師范大學校訓“行為世范”,南京大學的“誠樸雄偉”,蘇州大學的“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南開大學的“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山東大學的“氣有浩然,學無止境”,中國政法大學“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等,都把人的思想、道德、品格等精神修養(yǎng)放在大學教育的重要地位。

“育人”是現(xiàn)代大學教育精神之首要,也是自古以來大學教育的精神傳統(tǒng),在人類文明初始時期,無論是東方的孔子還是西方的柏拉圖,都把培養(yǎng)人的精神作為大學教育的頭等問題。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盵2]柏拉圖說:“我們必須盡力使兒童最初所聽到的故事做得最好,可以培養(yǎng)品德”,[3]“一個人變好還是變壞,這關(guān)系是非常重大的,比一般人所想象的還要重大。所以一個人不應該受名譽、金錢和地位的誘惑,乃至于受詩的誘惑,去忽視正義和其他德行。”[4]在中國,戰(zhàn)國時期有“稷下學宮”,漢代有“太學”,之后又有“國子學”、“國子監(jiān)”、“書院”等,都以“傳授為人之道”、提高學子的學術(shù)修養(yǎng)和個人修養(yǎng)作為高等學府的根本價值取向。在西方,古希臘的“學園”把“真”、“善”、“美”的追求作為“學園”的基本精神,它的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頭腦清楚、處世理性、“理想國”社會所需要的精英人才。所以,注重人文精神培養(yǎng),把大學里的學者培養(yǎng)成理想遠大、道德高尚、允公允能、厚德明法、浩然正氣、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社會人才,是東西方古代大學教育的共同精神傳統(tǒng)。雖然古代大學與現(xiàn)代“大學”在時空背景上相距甚遠,但其優(yōu)秀精神傳統(tǒng)仍然始終如一,傳承至今。

博學是大學教育精神之核心,是大學人追求知識、追求真理,在科學領(lǐng)域里不斷創(chuàng)新的根本,也是大學教育事業(yè)的本分。如:大學人不僅要“厚德”,而且要“載物”、“兼容并包”、“切問而近思”、“勵學”、“格物致知”;不僅要“學為人師”,而且要“日新月異”、“求是、創(chuàng)新”、“求實創(chuàng)造”;不僅要“博學睿思,勤勉致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yè)”、“精韌不怠,日進有功”,而且要 “博大精深”、“會通中外”、“知行合一”、“參天盡物”,況且“學無止境”,所有大學人都應該為之付出畢生精力。在國外,劍橋大學自命“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說明追求知識、追求真理是世界大學共有的教育精神。麻省理工學院的“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康奈爾大學的“讓任何人都能在這里學到想學的科目”,芝加哥大學的“讓知識充實你的人生”,愛丁堡大學的“有知識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發(fā)現(xiàn)其內(nèi)涵”,哥倫比亞大學的“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真理使人自由”,不僅說明大學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學習知識,尋求真理,而且揭示了博學就是大學人的生命存在方式。耶魯大學的“追求真理和光明”,杜克大學的“追求知識,信仰宗教”,密歇根大學“藝術(shù)、科學、真理”,加拿大皇后大學的“智慧和知識將是未來時代的穩(wěn)定劑”,國民悉尼大學的“繁星縱變、智慧永恒”等,都向人們宣告了以學為本,求真務實,學有所成,學無止境是大學教育精神之核心。

自古以來所有大學都是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探索基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應該是大學人自滿自足的精神品格?!吨杏埂吩谡務摴湃酥螌W問題時說到:“博學也,審問也,慎思也,明辨也,篤行也?!盵5]辛亥革命之后,孫中山將其作為廣東大學(中山大學)的校訓,突出體現(xiàn)了近代偉人對中華民族大學教育精神“博學”的傳承與弘揚。《漢書》記載獻王劉德治學態(tài)度和方法時高度評價他“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毛澤東在整頓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學風時將其作為黨的治學精神和思想方法,“實事求是”后來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等學校的校訓,同樣說明博學是大學教育事業(yè)的根本精神所在。所以,現(xiàn)代大學里的所有制度、設施、產(chǎn)業(yè)都要為“博學”服務,大學里的所有人員學生、教師、管理人員、服務業(yè)人員都應該具備博學的主體意識,共同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知識、傳承文明,追隨真理,把崇尚知識、科學、真理作為大學的辦學精神,讓“博學”成為大學人的崇高境界。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學才能建設并形成優(yōu)秀、先進的大學文化。

“篤行”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精神支柱。“篤行”不只是規(guī)范大學人的行為,更重要的是指大學人“實踐”精神。大學屬于人類個體生理已經(jīng)成人者的學校,學生已經(jīng)具備從事各種社會實踐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能力。孔子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盵6]所以,中國大學教育不僅要求博學而且要求“篤行”,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實事求是”、“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正德厚生、篤學敏行”、“養(yǎng)清松正氣,法竹梅風骨”、“知行合一”、“愛國、進步、民主、科學”、“行為世范”、“團結(jié)、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知行”、“敬教、樂學、育人、報國”、“學風嚴謹,崇尚實踐”、“愛國、拼搏、求實、創(chuàng)新”、“求實創(chuàng)造,為人師表”、“經(jīng)世濟國”、“篤學誠行”、“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至誠、至堅、博學、篤行”、“敢為人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公、誠、勇、毅”、“公誠勤樸”、“規(guī)格嚴格,工夫到家”,把學習科學、藝術(shù)、真理與規(guī)范自身行為視為同一目標,既要“大學至真”又要“大工至善”,努力進入“知行合一”的“學參天地、德合自然”的人生境界。國外的大學教育也將“篤行”作為大學教育的精神內(nèi)容,牛津大學的“主照亮我”,就是要求大學人在求學、治學的過程中踐行真理、科學規(guī)律和美的理想,讓“上帝”的光輝在大學人的一言一行中得以煥發(fā)。哈佛大學的“與真理為友”也是要求每一個大學人永遠與真理同在,學習真理、發(fā)現(xiàn)真理就是為了實踐真理。麻省理工學院之所以成為世界一流的著名大學,就是因為作為一個理工大學,她始終要求每一個學者“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不要成為與社會實踐、科學創(chuàng)造、技術(shù)發(fā)明無關(guān)的“書蟲”。普林斯頓大學、西點軍校堅持學以致用,以“職責、榮譽、國家”作為學子的理想,把“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作為學者的人生目的。早稻田大學的校訓“學問獨立,培養(yǎng)模范”集中體現(xiàn)了日本大學教育“知行合一”的精神。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校訓“真理使人自由”,實質(zhì)就是“學參天地、德合自然”,讓每一個學者通過學習、探索、踐行,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成為天地之精英,人倫之雅范。

科學、真理、藝術(shù)的教育與學習,歸根結(jié)底是“踐行”二字?!昂V行”就是勇于身體力行?,F(xiàn)代大學人對于未知世界和人生逆境的挑戰(zhàn)精神、從事學習、工作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科學實驗,崇尚科學、真理、開拓創(chuàng)新的學術(shù)研究,服務于社會的行動,規(guī)范的言行,追求人生美的境界,都蘊涵著人類自古以來“篤行”的教育精神。

“篤志”是大學教育精神不斷騰飛、璀璨天地的羽翼?!墩撜Z》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學。”[7]《史記》亦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8]“志”為理想,“篤志”就是要隨著知識擴展和學問增長,把樹立遠大宏偉的理想作為大學人的精神羽翼,使得每一個大學人具備“鯤鵬展翅九萬里”精神力量。“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是復旦大學的校訓,與“日月光華,旦復旦兮”[9]相互諧和,顯示了20世紀初元中華學人復興華夏,光披四海的偉大理想——“復旦精神”。同一時期,北大校長蔡元培宣稱北大的教育方針是“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兼容并包”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10]同樣蘊涵著華夏學子獨立于世界之林的宏偉理想。南開大學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前者是《詩經(jīng)·魯頌》“允文允武”[11]的變通,后者為《禮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2]的凝練,意為:德才兼?zhèn)?,不斷?chuàng)新,與日月同輝,清楚表明了堅持恒久地樹立遠大人生理想是大學教育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除上述幾所大學之外,國內(nèi)絕大部分大學的校訓中也都灌注著“篤志”的教育精神,這說明大學人不但要有理想,而且要堅定地追求、光大理想,直至追求一種永恒無垠的精神境界。只有這樣,大學才能辦好,民族才能強大,人類的未來才能更加美好。

國外著名大學的校訓同樣灌注著樹立遠大理想的教育精神,但有所不同。這是因為許多宗教文化傳統(tǒng)深厚的民族,往往將大學人的理想培養(yǎng)與人生信仰連結(jié)為一體,把真理、科學、藝術(shù)之美的追求升華為人生信仰。如此一來,大學人一旦確立自身的理想,便堅定而又充滿信心地竭盡畢生的力量,犧牲個人的享樂、情感、財產(chǎn)、名譽、地位,乃至一切而為之奮斗。這與我國古代大學和許多現(xiàn)代大學的校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13]比較相近,把理想追求作為人生永恒的目標。特別在當今時代,世界發(fā)生了巨大變革與重組,國家處在重大社會轉(zhuǎn)型、迅速發(fā)展時期,歧途如織,沉浮未定,擔負人類社會“良知”重任的大學教育,更應該鼓蕩起理想之羽翼,搏擊寰宇,力定乾坤,傳承文明。

大學校訓隸屬于多元世界的人類教育文化,內(nèi)涵極其豐富深厚,擇其主要方面來看,大學教育精神大致包含育人、博學、篤行、篤志等基本要素,體現(xiàn)了人類教育文化中一些亙古不變的核心精神內(nèi)容。現(xiàn)代大學“以人為本”的德育意識,“以學為主”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以致用”的服務意識,其實都體現(xiàn)了千百年來大學“校訓”所積淀的全人類的偉大教育精神。所以,在構(gòu)建現(xiàn)代大學教育精神的進程中,我們應該銘記這些基本要素,傳承其根本傳統(tǒng),將育人為先,博學為本,篤行為旨,篤志為翼作為現(xiàn)代大學教育的根本。校園有大小,管理有張弛,設備有新舊,經(jīng)費有多少,生活有貧富,但是大學的教育精神不能放棄、不容混淆。只要大學教育的管理者、工作者、學者都能領(lǐng)會這些校訓中的精神含義,并且使其成為自己的言行規(guī)范和努力追求的人生境界,我們就能夠在面對全球化的時代浪潮,面對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商業(yè)化、物質(zhì)化和功利化泛濫的時候,勇于開拓,不斷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大學教育事業(y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全人類的文明發(fā)展作出應有的奉獻。

[1]胡啟好.中外部分大學校訓及其翻譯[J].英語知識,2010,(2).

[2][6][7]楊伯峻.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0.5.5.12.

[3][4]伍蠡甫,胡經(jīng)之.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21.42

[5][12][13]朱熹.四書集注[M].張茂澤整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41.7.4.

[8][10]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1949.2168.

[9]伏勝.尚書大傳·虞夏傳(四庫全書第 68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93.

[11]于夯.詩經(jīng)[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89.

【責任編輯:劉 強】

G412

A

1673-7725(2011)02-0026-04

2011-01-18

閻保平(1955-),男,陜西宜川人,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與現(xiàn)代主義文學研究;蘇君業(yè)(1965-),女,遼寧大連人,副教授,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博學校訓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校訓展示墻
校訓展示墻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體現(xiàn)“親愛精誠”校訓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訓”
博學的貓頭鷹
讀經(jīng)典,做個博學又多“材”的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