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瑞(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東 廣州510060)
毛澤東、鄧小平曾多次強調“全黨都要學習辯證法,提倡照辯證法辦事”。在新世紀、新時代的今天,形勢和任務都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把握唯物辯證法的豐富內涵,領會它的精神實質,善于客觀地、全面地運用辯證法觀察和處理問題。學習辯證法,就要學習黑格爾,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學習列寧、毛澤東。在辯證法思想發(fā)展史上,列寧承前啟后,作出了關鍵性的理論貢獻。本文從對《談談辯證法問題》的研究導入,著重闡述列寧的辯證法思想。
列寧系統地、深刻地研究了黑格爾、馬克思的辯證法學說,對唯物辯證法的體系架構和精神實質作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概括闡述。列寧的辯證法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他的著名的《哲學筆記》;而《哲學筆記》的基本思想的集中體現,則是其中的短文《談談辯證法問題》。列寧的《談談辯證法問題》是以筆記的形式寫成的短文。文章雖短,但內涵極其豐富,思想十分深刻,具有相當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因而也有相當大的理解和把握的難度。要聯系列寧的其他相關著述特別是《哲學筆記》,從列寧的辯證法體系架構的大視野去讀這篇短文,把握它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實質,了解它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要善于客觀地、全面地把握和運用辯證法,明 辯證法的性質,抓住辯證法的核心,發(fā)揮辯證法的功能。本文圍繞《談談辯證法問題》的學習、研究,提出和探討三個問題:時代背景和寫作動因;理論內涵和歷史地位;切入現實的理論思考。
列寧所處的環(huán)境,是100年前的“世紀之交”、時代轉換時期:世界進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新時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資本主義從自由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二是無產階級革命從準備時期進入直接實踐時期。時代的主題是“戰(zhàn)爭與革命”問題。如何認識時代的新特點、新趨勢?如何分析帝國主義的矛盾、本質、發(fā)展規(guī)律?怎樣推進無產階級革命的直接實踐、奪取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這是需要解決的重大迫切任務。時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如何分析戰(zhàn)爭與政治、戰(zhàn)爭與和平、戰(zhàn)爭與革命的關系?能否抓住這一特殊機遇實現無產階級革命的突破性進展?同時,作為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也十分關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探索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爭取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道路,特別是從一般與特殊的統一上探索俄國革命勝利的條件、可能、途徑、戰(zhàn)略等。這些問題的解決,迫切要求拿起唯物辯證法這一思想武器。
時代轉換之際,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出現了哲學思維的混亂與迷惑,出現了歪曲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傾向。在自然科學領域,以量子力學為主要標志的“物理學的革命”進一步證實和推動著唯物辯證法。但在物理學的新發(fā)現面前,一些物理學家卻因為不懂得辯證法而陷入唯心主義、不可知論,出現了“物理學唯心主義”流派,造成了所謂的“物理學的危機”。同時,由于社會實踐的發(fā)展和“物理學革命”的推動,傳統的形而上學觀念受到極大的沖擊,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也出現了新特點、新變化,從否定進化轉變?yōu)橛顾椎亟忉屵M化。這些情況,不僅要求重振辯證法的權威,而且要求與時俱進地發(fā)展辯證法。
馬克思有一個沒有實現的愿望,就是寫一本辯證法的專門著作。列寧十分重視馬克思的這個“遺愿”。列寧不止一次地引用馬克思表達這種愿望的書信。1858年1月14日,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中提到:我很愿意用兩三個印張把黑格爾所發(fā)現,但同時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東西闡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理解。事隔十年,1868年5月9日,馬克思致約瑟夫·狄慈根的信中又提到這個愿望:一旦我卸下經濟重擔(按指《資本論》的寫作),我就要寫《辯證法》。馬克思沒有卸下經濟學的重擔,沒能實現寫《辯證法》的愿望,列寧形象地說:馬克思沒有留下“大寫字母的邏輯”,但他留下了“《資本論》的邏輯”。
正是由于以上所說的時代要求和馬克思的這個“遺愿”,列寧在極端殘酷的斗爭環(huán)境中擠出時間集中精力研究辯證法,于1914年秋至1916年間在瑞士的伯爾尼和蘇黎世,對黑格爾的辯證法作了系統的研讀,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學說作了整體性的深入思考,共寫了8本讀書筆記,這就是后人整理出版的列寧的名著《哲學筆記》。
從《哲學筆記》可以看出,列寧打算撰寫一部全面闡述唯物辯證法的專門著作。他追根溯源,直接從黑格爾的著作研究起,循著從黑格爾到馬克思這一時序,全面探究辯證法學說。他著眼于新的時代條件,重視辯證法學說的與時俱進,對辯證法的性質、規(guī)律、體系架構作出了新的概括闡釋。他曾兩次試圖構建辯證法思想體系的“大綱”:第一次是寫《辯證法的要素》(1914年),歸納出十六條;第二次是寫《談談辯證法問題》(1915年)這篇筆記式的短文。因為領導十月革命和革命后的俄國,列寧沒有寫出“辯證法”的專著,但他留下了《哲學筆記》,特別是留下了這兩篇文獻所構思的辯證法的新框架。
《談談辯證法問題》的理論內涵和理論貢獻,可以概括為“三個定位”,即關于辯證法的性質、核心、功能的定位。抓住這“三個定位”,才能客觀地、全面地把握和運用辯證法。
1、關于辯證法學說的性質的定位。唯物辯證法是關于發(fā)展的學說,是科學的發(fā)展觀。列寧對辯證法學說的性質作了明確的界定。在《談談辯證法問題》一文中,列寧指出,有兩種基本的發(fā)展(進化)觀點:第一種是形而上學的發(fā)展觀,“認為發(fā)展是減少和增加,是重復”;第二種是辯證法的發(fā)展觀,“認為發(fā)展是對立面的統一”。列寧進一步指出:“第一種觀點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種觀點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種觀點才提供理解現存事物的‘自己運動’的鑰匙”。[1]很顯然,在列寧看來,辯證法同形而上學的區(qū)別,是兩種發(fā)展觀、進化觀的區(qū)別。在1913年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一文中,列寧指出辯證法是“最完備最深刻最無片面性的關于發(fā)展的學說”。[2]在1914年11月的《卡爾·馬克思》一文中又高度評價“黑格爾辯證法這個最全面、最富有內容、最深刻的發(fā)展學說”。[3]同馬克思恩格斯一樣,列寧既充分肯定黑格爾的辯證發(fā)展觀的“真實意義和革命性質”,同時又批判了它的唯心主義的“前提”,強調我們所主張的辯證法是唯物辯證法??梢姡诹袑幙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學說乃是科學的發(fā)展學說,科學的發(fā)展觀。這是一個準確的性質定位。
作為科學的發(fā)展觀,唯物辯證法學說的根本任務,是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運動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提供關于發(fā)展問題的一般的立場、觀點、方法。列寧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指出:“在馬克思看來,辯證法就是‘關于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盵4]在《談談辯證法問題》中,列寧批評了那種把對立面的同一“當作實例的總和”“而不是當作認識的規(guī)律(以及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的錯誤見解,強調“辯證法本來是人類的全部認識所固有的”,客觀世界也具有同樣的性質。[5]這也表明,在列寧看來,唯物辯證法既是世界觀(科學的發(fā)展觀),又是方法論(全面、深刻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世界觀、方法論高度統一的發(fā)展學說。
2、關于辯證法學說的核心的定位。辯證法思想體系的核心是關于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辯證法是內容十分豐富的發(fā)展學說體系,如何把握這個學說體系的核心、實質,是辯證法的理論研究的又一個關鍵問題。列寧從“發(fā)展的實質是什么”入手來解決這一問題。列寧明確指出:“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是辯證法的‘本質’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點或特征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它的基本的特點或特征)。”要“承認(發(fā)現)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會的)一切現象和過程具有矛盾著的、相互排斥的、對立的傾向”,要“把這些過程當作對立面的統一來認識?!盵6]在《辯證法的要素》中,他用更明確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新見解:“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確定為關于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可是這需要說明和發(fā)揮”。[7]
把關于對立面統一的學說確定為辯證法的“核心”,是列寧對黑格爾、馬克思的辯證法學說的新發(fā)展、新闡釋。黑格爾概括并展開了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即對立統一、質變量變、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但他更為重視的是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馬克思恩格斯著重解決了“三大規(guī)律”的客觀性問題,他們關注的重點是確立唯物主義的辯證法,他們沒有“深入地考察這些規(guī)律之間的內部聯系”。[8]列寧則明確地指出辯證法的發(fā)展觀“認為發(fā)展是對立面的統一”,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是辯證法的核心,從而解決了確定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的問題。不僅如此,列寧還在《哲學筆記》中研究、概括了對立統一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對立面的斗爭、同一(統一)、轉化問題,對立與同一的絕對性、相對性的問題,以及如何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研究辯證法的規(guī)律與范疇等??梢?,列寧不僅確定了辯證法的“核心”,而且對這個“核心”也作了“說明和發(fā)揮”。
3、關于辯證法學說的功能定位。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認識論。列寧明確提出“辯證法也就是黑格爾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并強調“這不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是問題的實質”。[9]這一論斷如何理解?這是對黑格爾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思想的共同特征的一個新概括,是對辯證法社會功能的一個新闡釋。第一,這個論斷指出了辯證法學說的認識論功能:辯證法是我們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問題的認知路徑和思維方法;或者說,辯證法的根本任務和功能就是解決思維和存在、主觀和客觀的矛盾,不斷實現思維和存在的一致、主觀和客觀的符合。從這個意義上說,辯證法也就是認識論。第二,我們必須善于用辯證的觀點揭示人類認識的過程和發(fā)展規(guī)律。列寧指出:“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應用于認識的過程和發(fā)展?!迸c此相反,馬克思主義則認為:“辯證法本來是人類的全部認識所固有的”;“辯證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數目永遠增加著的)認識”;“人的認識不是直線(也就是說,不是沿著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于一串圓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線。”[10]辯證法研究的重點,是辯證的認識過程和辯證的認識方法,以指導人們正確認識、解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堅持辯證法的認識論功能導向,把握認識的辯證發(fā)展的過程和規(guī)律,運用辯證的思維方式,才能徹底貫徹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才能從根本上否定唯心主義,克服實際工作中的唯心主義(教條主義、官僚主義等)。列寧指出:“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死,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盵11]堅持辯證的唯物主義,既反對主觀主義,又反對形而上學,才能充分發(fā)揮辯證法的認識功能,才能有效地克服唯心主義。
列寧十分重視辯證法的認識論功能。他對辯證法的全面的創(chuàng)新性的闡述,發(fā)揮了巨大的實踐指導功能:一是列寧運用唯物辯證法科學地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新情況、新特點,創(chuàng)立了“帝國主義論”,揭示了帝國主義的本質和規(guī)律。從馬克思的《資本論》到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是對資本主義認識的深化與擴展的兩大標志性的思想成果。二是研究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和狀況,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國勝利的新論斷。三是研究戰(zhàn)爭與革命的關系,提出把帝國主義戰(zhàn)爭轉化為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思想,指導了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四是堅持一般與特殊的辯證統一,探索具有不同于西歐的特點的俄國革命的規(guī)律,探索具有不同于西歐的特點的“俄國社會主義的道路”,領導俄國社會主義初創(chuàng)時期實行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的轉變。
列寧以《談談辯證法問題》為主要標志的辯證法體系的新構思,直接指導和影響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哲學思想,成為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最直接的理論之源?!睹苷摗?、《實踐論》直接繼承并闡發(fā)了列寧的辯證法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體系。中國共產黨人運用列寧所新建構并為毛澤東所闡發(fā)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體系,指導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民主主義理論即新民主主義理論,指導中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并走向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之路。馬克思的《資本論》、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和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乃是體現唯物辯證法的認識論功能的光輝典范。今天,這種唯物辯證法,仍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思想基礎。
列寧研究辯證法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有的放矢”、“經世致用”,用辯證法觀察、解決時代和革命問題,把辯證法的認識論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今天,我們更要以列寧為榜樣,學會客觀地、全面地把握和運用辯證法,善于切入現實研究和運用辯證法。
1、運用唯物辯證法觀察新時代,以時代思維、世界眼光思考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把握科學發(fā)展觀提出和形成的時代必然性。時代的發(fā)展迫切要求我們高揚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旗幟。100年前,上一個“世紀之交”、時代轉換的特殊年代,列寧研究、運用辯證法,在理論上、實踐上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00年后的今天,我們身處新的“世紀之交”、時代轉換的特殊年代,同樣需要運用唯物辯證法這一思想武器,從全人類高度思考和實現發(fā)展觀念、發(fā)展模式的革命。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改革與開放、和平與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的新時代,社會關系、國際關系的復雜多變多元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列寧所處的時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從傳統形態(tài)轉變?yōu)楝F代形態(tài),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特點。從國內情況看,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深水區(qū)”,中國社會的運行加入了過去所沒有或少見的新元素,這就是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網絡世界、多元文化、社會與自然生態(tài)失衡等,社會關系、社會矛盾的復雜程度超過了以往的歷史時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富裕程度的提高,中國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進入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新時期。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是時代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是中國發(fā)展的必然選擇。這些,都要求全民族提升哲學辯證思維的水平,以哲學辯證思維來提升社會全面文明(物質、政治、精神、生態(tài)、交往文明)的水平,以哲學辯證思維推動發(fā)展觀念、發(fā)展模式的革命。
2、尋根溯源,全面把握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進一步增強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自覺性。當代中國科學發(fā)展觀的思想之源,是包括自然辯證法、歷史辯證法、思維辯證法在內的馬克思主義的辯證發(fā)展觀。當代中國的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發(fā)展觀、歷史發(fā)展觀的當代中國新形態(tài)。只有了解和掌握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真正增強貫徹這種新發(fā)展觀的自覺性、科學性。
3、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其實質是要求我們善于運用唯物辯證法觀察、處理問題,實現發(fā)展的全面、協調、和諧、可持續(xù)性。要認識和處理好兩個系列的關系:第一個系列,是人與物的關系,官和民的關系,國和民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實現國強民富、人民幸福,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第二個系列,是以人為本的統籌兼顧,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的關系,中國發(fā)展與世界發(fā)展的關系,人、社會與自然界的關系,人自身發(fā)展的內在要素的關系等。這些,既要求領導機關、領導干部掌握高超熟練的辯證思維的藝術,也要求全黨、全民具有辯證思維的素質和習慣。
學習和運用唯物辯證法,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關鍵在于提高領導干部的辯證思維的水平,真正掌握統籌兼顧這一辯證的領導方法、領導藝術。筆者認為,要重點處理好實際工作中的幾個關系問題:
1、正確認識辯證法與唯物主義反映論的關系。要善于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毛澤東說過,我們的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基本前提是“反映論”,不能離開唯物主義的根基去講辯證法。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所在。列寧在《哲學筆記》中說過,要堅持“觀察的客觀性”,要“客觀地”應用辯證法,不要“主觀地”應用辯證法。[12]我們之所以尊崇辯證法,是因為運用辯證法,才能處理好主觀和客觀的矛盾,達到主觀和客觀的符合,正確地認識世界。離開辯證法,不可能有真正科學的反映論。而對辯證法“主觀地”或片面地應用,也不可能有真正科學的反映論。
2、運用唯物辯證法,正確認識和處理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關系,科學與民主的關系,民主與法治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問題,是社會主義發(fā)展新時期需要用辯證思維全面把握和處理的事關國家發(fā)展全局和前途命運的大問題。決定性的關系,是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關系。對于領導機關、領導者來說,要重視在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的大環(huán)境下,努力增強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的能力,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水平。
3、運用唯物辯證法,正確處理群眾和領導的關系,民主和集中的關系,實踐觀點、群眾觀點、民主觀點的關系,提高貫徹執(zhí)行“從群眾從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的水平,增強“在民主的基礎上實行正確的集中”的能力,有效地防止和克服社會主義時期的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特別是防止和克服那種從脫離民主到脫離群眾到脫離實際而導致領導工作中的唯心論的官僚主義。
4、辯證地理解和處理對立與統一、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系,善于掌握和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論。列寧高度重視矛盾分析方法論。在《談談辯證法問題》中,列寧重點探討了對立統一規(guī)律的內涵。列寧指出:對立面的“斗爭”即相互排斥的、對立的傾向和對立面的統一即一致、均勢、過渡、轉化、聯系,是矛盾的基本性質之一。列寧還指出:對立面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易逝的、相對的”,對立面的斗爭是絕對的;對于客觀辯證法說來,“相對與絕對的差別也是相對的”,“相對中有絕對”。[13]同時,列寧也重視一般與個別的辯證關系問題,并對這種關系作了相當精辟的闡述。對立與統一、一般與特殊、絕對與相對這三個關系,是矛盾分析的方法論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列寧以《資本論》為范例,認為“一般辯證法的闡述(研究)方法也應當如此”。[14]毛澤東同樣高度重視矛盾分析方法論。毛澤東直接繼承并發(fā)展了列寧的矛盾分析方法論。毛澤東在《矛盾論》中全面展開了辯證法的對立統一的規(guī)律和方法,并引出一個極為重要的結論:“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的矛盾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拋棄了辯證法?!盵15]《矛盾論》也是矛盾分析的認識方法論。毛澤東在《實踐論》中運用對立統一的學說研究人類認識的過程和規(guī)律,并引出了“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一極為重要的結論。[16]《實踐論》也是關于人類認識的矛盾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毛澤東運用唯物辯證法分析我國社會生活,撰寫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等重要著作,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系統地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論,認為這是值得好好研究的“一門科學”。要把學習列寧的《談談辯證法問題》,同學習毛澤東關于對立統一學說的“三論”(《實踐論》、《矛盾論》、《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結合起來,全面把握矛盾分析方法論。
總而言之,列寧、毛澤東所建構起來的矛盾分析的方法論,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方法論,是普遍適用的“元方法論”。今天,全面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實現社會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都迫切要求全黨認真學習辯證法,提倡照辯證法辦事,特別是善于掌握和運用矛盾分析方法這個“元方法論”。
[1][2][3][4][5][6][7][9][10][11][12][14]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7.310.421.422.559. 556-557.412.559.559—560.560.557.558.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13]列寧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112.
[15][16]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2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