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劉維潔 高寒琦 郭軍會
(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yī)院婦產科診療室,河北 邯鄲 056000)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人群中發(fā)病率很高的疾病,它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同時又是心、腦、腎多臟器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2006-01—2010-06,我們采用自擬滋陰平肝降壓湯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150例,并與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療79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229例均為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50例,男84例,女66例;年齡最大76歲,最小38歲;病程最長15年,最短4個月;原發(fā)性高血壓分期[1]:Ⅰ期97例,Ⅱ期53例。對照組79例,男48例,女31例;年齡最大65歲,最小43歲;病程最長5年,最短6個月;原發(fā)性高血壓分期:Ⅰ期37例,Ⅱ期42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原發(fā)性高血壓參照《內科學》[2]中原發(fā)性高血壓標準,即收縮壓≥18.62 kPa(140 mm Hg),≤23.81 kPa(179 mm Hg);舒張壓≥11.97 kPa(90 mm Hg),≤14.50 kPa(109 mm Hg)。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和癥狀分級及評分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有關原發(fā)性高血壓陰虛陽亢型的診斷標準,凡具備眩暈,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加劇,耳鳴,面時潮紅,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痠軟,夜尿增多,自汗或盜汗,舌質紅或淡,苔少,脈弦細的患者均列為研究對象。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自擬滋陰平肝降壓湯。藥物組成:熟地黃 24 g,山茱萸 12 g,山藥 12 g,茯苓 9 g,牡丹皮 9 g,澤瀉 9 g,枸杞子15 g,菊花9 g,天麻9 g,石決明(先煎)18 g,生龍骨、生牡蠣(先煎)各30 g,鉤藤(后下)12 g,川牛膝12 g,夏枯草10 g,杜仲9 g,羅布麻9 g等。肝火亢盛,證見心煩易怒,面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去杜仲,加柴胡、龍膽草、梔子;氣虛濕盛,證見少氣懶言,倦怠乏力,水腫,舌質淡,苔膩,脈濡緩,去枸杞子,加大腹皮、茯苓、黃芪;兼見血瘀,證見肌膚甲錯,面色黧黑,肢體麻木或刺痛,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加紅花、當歸。日1劑,水煎2次取汁250 mL,分早晚2次服。
1.3.2 對照組 予硝苯地平片(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05)10 mg,每日3次口服。
1.3.3 療程 2組均10 d為1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4 療效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訂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結合臨床癥狀改善進行療效評價。顯效:癥狀消失,舒張壓下降≥1.33 kPa(10 mm Hg)并降至正?;蛳陆担?.66 kPa(20 mm Hg);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舒張壓下降雖未達到1.33 kPa(10 mm Hg),但降至正?;蛳陆?.33 ~2.53 kPa(10 ~19)mm Hg;無效:臨床癥狀及血壓無明顯改變[3]。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2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 150例,顯效 81例(54.00%),有效65 例(43.33%),無效 4 例(2.67%),總有效率97.33%;對照組79 例,顯效53 例(67.09%),有效15例 (18.99%),無效 11 例 (13.92%),總有效率86.08%。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2 2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見表1。
表12 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kPa,
表12 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kPa,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治療組(n=150)對照組(n=79)治療前 治療后收縮壓 21.6 ±1.2 18.1 ±0.9* 21.3 ±1.2 18.3 ±0.8治療前 治療后*舒張壓 11.4 ±1.3 10.1 ±0.6* 11.2 ±1.4 9.9 ±1.2*
由表1可見,2組治療后血壓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2組治療后血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目前防治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藥物很多,但便于長期服用、療效高而副作用小的藥物卻不多。硝苯地平是鈣通道阻滯劑,鈣阻滯劑的應用是近年來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的一個重要進展,該藥能改善腦血流量及血黏度,又不引起血脂代謝紊亂,能有效降低卒中發(fā)病率[4]。該藥也能擴張血管,改善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改善左心功能,防止誘發(fā)致命性心律失常發(fā)生[5]。硝苯地平副作用的發(fā)生率為17% ~31%[6],本報道對照組79例,發(fā)生副作用中有心動過速3例,顏面潮紅2例,期前收縮、下肢水腫、頭痛、頭昏、乏力、體位性低血壓、便秘各1例。
我國原發(fā)性高血壓最佳治療(HOT)研究提示,亞洲人對鈣拮抗劑的反應較好,其接受率高而副作用的發(fā)生率也較低[7]。我國人群中輕型原發(fā)性高血壓占大多數,由于硝苯地平具有價格低廉及易調節(jié)劑量的優(yōu)點,仍有其臨床應用價值,在個體化的原則下,其作為一線降壓藥物的地位應予確立[8]。
中醫(yī)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強調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不僅控制血壓,還注重癥狀的改善,副作用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F代藥理研究已經證實,許多中藥本身就具有降壓作用。中藥降壓緩和平穩(wěn),同時改善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又不會使心、腦、腎因舒張壓太低而出現供血不足的表現,標本兼治且無毒副作用,可長期服用。
原發(fā)性高血壓屬中醫(yī)學眩暈、頭痛等范疇,且以眩暈為主。其病機主要責之風、火、痰、瘀、虛,可分為陰虛陽亢、氣血虧虛、瘀血內停、痰濕中阻4型。自擬滋陰平肝降壓湯重點以“虛和風”為研究內容,“虛”是指肝腎陰虛,“風”是指肝陽化風。其基本病機為素體肝腎陰虛,肝陽偏亢,加之憂郁惱怒,氣郁化火,風陽升動,上擾清竅,發(fā)為眩暈?!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分^“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臨證指南醫(yī)案》華岫云指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頭為六陽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竅,所患眩暈者,非外來之邪,乃肝膽之風陽上冒耳,甚則有昏厥跌仆之虞”。素體陽盛或因長期憂郁惱怒,氣郁化火,使肝陰暗耗或腎陰素虧,肝失所養(yǎng),以致肝陰不足,此所謂“虛”;肝陽上亢,風陽升動,上擾清空發(fā)為眩暈,此所謂“風”,故見頭暈、頭痛;勞則傷腎,怒則傷肝,二者均可使肝陽更盛,使頭暈、頭痛癥狀加重;陽升則面部潮紅,肝旺則急躁易怒;肝火擾動心神故少寐多夢;腰膝痠軟,夜尿增多,乏力盜汗、舌紅、苔少、脈弦細皆為肝腎陰虛之征。對陰虛陽亢型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治法我們采用“平肝潛陽,滋補肝腎”并用,以滋陰法治本“虛”,以平肝法治標“風”,以六味地黃丸、天麻鉤藤飲為基礎方加減。以往實驗研究證實,藥用山藥、山茱萸、熟地黃、澤瀉、茯苓、牡丹皮通過改善模型大鼠內皮細胞分泌功能,調節(jié)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可以改善自由基代謝,從而達到抑制血栓形成、保護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的作用[9]。
自擬滋陰平肝降壓湯方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枸杞子、菊花滋補肝腎之陰,壯水之主;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石決明、生龍骨、生牡蠣重鎮(zhèn)潛陽;夏枯草清肝降壓;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引火歸原;杜仲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羅布麻平抑肝陽,清熱利尿;澤瀉、茯苓、牡丹皮利濕泄?jié)幔@與現代醫(yī)學的“利尿協助降壓”的治法不謀而合[10]。諸藥合用,共奏平肝潛陽、滋水涵木、重鎮(zhèn)熄風之效,使“虛”得補,“風”自熄。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4.
[2]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5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S].1993:28-31.
[4]上海市老年人高血壓治療干預試驗協作組.硝苯啶治療老年高血壓預防并發(fā)癥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2,20(5):281-284.
[5]祝墡珠,張薔梅,彭金妹.硝苯地平緩釋片與普通片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J].新藥與臨床,1996,15(2):85-88.
[6]林玲.鈣阻滯劑在非心血管疾病臨床應用上的進展[J].新醫(yī)學,1988,(2):90-94.
[7]諸駿仁.高血壓病最佳治療(HOT)的研究及其啟示[J].中華內科雜志,1999,38(5):293-294.
[8]于學海,張樹和,廖小瀘.硝苯地平對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事件影響的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0,8(2):55-56.
[9]吳家寬,曹俊娜,顧仁樾,等.JL-GE對SD大鼠血液流變性的影響[J].中國微循環(huán),2002,6(1):32-33.
[10]郭向華.半夏白術天麻湯加味治療痰濁中阻型高血壓病48例[J].河北中醫(yī),2009,31(6):87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