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留平(江蘇省常州市清潭中學(xué))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這是收錄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三冊中的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當(dāng)解衣欲睡之際,忽東月朗照,激發(fā)了詩人的游興,想到“無與為樂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才到承天寺找好友張懷民一同賞月。承天寺院里,兩人漫步于庭,月光如水,清澈透明又微微涌動。作者由此產(chǎn)生情感觸動,于是記下此景此情。詩人僅用八十三個字就巧妙地勾畫了一幅月夜景色圖,用淡淡的月景傾訴了自己濃濃的愁情,似從胸中自然流出,回旋激蕩。一切是那么的順理成章、和諧自然,毫無雕飾造作之感。仔細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過卵石,彈出一支清新的曲調(diào),給人以無限美的享受。
美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是人類積極生活的顯現(xiàn),是客觀事物在人們心中引起的愉悅情感。審美觀是一個人用什么樣的審美觀點、抱著什么樣的審美態(tài)度以及運用什么樣的審美方法對自然景觀、社會生活、文學(xué)藝術(shù)和人生進行審美活動,是一個人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的集中表現(xiàn)。短短八十三字的《記承天寺夜游》正可作為蘇軾審美人生的極好概括,向我們揭示了詩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理解。
《記承天寺夜游》包含著蘇軾對于大自然的審美態(tài)度。在仕宦遭挫,倦游山野之時,對于大自然的審美愉悅,是蘇軾最好的休憩。大自然與他的詩文寫作,就成為不棄的伴侶。天人合一,與自然融為一體,是華夏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不獨蘇軾而然。但蘇軾的人生,其個體生命、社會生活與自然世界之融合,更達到了新的境界。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一句,區(qū)區(qū)十八字寫景,可謂用字少矣,而“空明”二字更是絕妙,用“空”去修飾一種色調(diào),出奇制勝。而古寺院落里疏朗的竹柏搖曳生姿,宛如隨波浮動的水草,更顯出月夜的迷人了。全句無一月字,卻處處寫月。竹子和松柏能投影庭下,藉此推見到月色之清明。前半句寫出了小小的錯覺,仿佛在水邊賞月??墒切⌒〉耐ピ豪镌趺磿兴退菽?原來是院中的樹影,虛實相應(yīng),使人不覺走進了幽靜迷離的幻境。然那空明如積水的月色,如藻荇交橫的竹柏之影,都被描繪得生動感人,有如神助。自然之景色,乃“一片風(fēng)景一個心情”,景物更多的是主體之關(guān)照,是社會化之自然,“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是幻覺之自然,想象之自然。自然之美,全在“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閑人,只是相對仕宦人生而言,對于審美來說,卻并不閑,因為蘇軾不但沉浸于美,而且創(chuàng)造了這一千古名篇。故“閑人”兩字為關(guān)鍵詞,可以視為蘇軾審美人生的別樣說法。
《記承天寺夜游》還包涵著蘇軾對于文學(xué)藝術(shù)的審美態(tài)度。秦觀有詩說:“人生異趣各有求”,對于蘇軾來說,他的異趣不是富貴,不是功名,而是創(chuàng)作。在文學(xué)藝術(shù)的瀚海中遨游,是蘇軾平生之快事,正如他自己所說:“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者?!薄队洺刑焖乱褂巍氛勺鳛樘K軾惜字如金、委婉曲致,行文含而不露的藝術(shù)審美的極好概括?!昂我篃o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一連兩問,含義極深,包蘊豐富。由景物推及人情,看似問“月”、問“竹柏”,實則問“自心”、問“世人”、問“世間”。作者客觀而問,主觀而答:“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從淡淡的感嘆中,我們可以分明地聽出詩人內(nèi)心的絲絲憂楚和些許放達?!伴e”之一語,是為“文眼”,包含無盡意味:那賞月的欣喜、漫步的閑適,那貶謫的悲苦、人生的喟嘆……種種微妙復(fù)雜的思想情感盡在其中,雖口言“閑”而心難“閑”。同時,“閑人”一詞切合當(dāng)時的情境:蘇軾其時遭排擠打擊,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無事可做的閑職,張懷民也正謫居黃州,豈不是兩個閑人?但作者是懷抱雄才大略的人,既如此,自嘲之意、怨憤之情也不難想見。詩人借景抒懷,委婉曲致,欲說還休,似閑還愁,只點出物景隨人事而變遷的感受,而其中所包含的層層人生感悟,都留待讀者去深深體味。
《記承天寺夜游》更包涵著蘇軾對于社會人生的審美態(tài)度?!冻啾谫x》是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的遣懷之作。此時蘇軾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人生磨難——烏臺詩案,遭人陷害,幾乎喪命,被貶黃州,近乎流放。他的大才情與大失落交相碰撞,內(nèi)心的苦痛難以言說。在這種情況下,他與友人賞月解愁,抒發(fā)了自己的曠世情懷。一腔幽怨彌漫于文章的字里行間,但行文含而不露。詩人自喻“閑人”,清風(fēng)明月,賞酒助興,看似賞心樂事,細心解讀,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詩人謫居黃州,“不得簽書公事”,所擔(dān)任的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與儒家“經(jīng)世濟民”之理想相去甚遠,即所謂“閑人”之表層意義,它委婉地反映了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月光至美,竹影至麗,而人不能識,唯此二人能有幸領(lǐng)略,豈非快事!蘇軾的思想橫跨儒釋道三家,這便使他的處世態(tài)度有極大的包容性。蘇軾被貶之后,蘇軾的審美人生,并不是消極隱世,與人類文明隔絕,而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據(jù)蓬萊閣上蘇公祠內(nèi)的清代鹽政碑記載:“北宋時,蘇文忠公,蒞任五日即上榷鹽書,為民圖休息,土人至今祀之。蓋非以文章祀,實以治績也。”元豐三年,蘇東坡重新被起用為登州(今山東蓬萊)太守。到任才五天,就接到調(diào)回京師的命令。但就是在這五天中,蘇東坡向皇帝上《乞罷登州榷鹽狀》。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萊人民的這項稅賦都被免除。所以,才有了“五日登州府,千載蘇公祠”這樣的千古佳話。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偉大的人格魅力。
俗話說“知人論世”,讀文章又何嘗不是?正所謂“文如其人”?!队洺刑焖乱褂巍房侦`美妙、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飄逸灑脫。尋友賞月,看似隨意,卻是作者心境的真實寫照。正如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所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閑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文章含而不露,渾然天成,不用心解讀,難以體會詩人的真意。
文中真意,怎一個“閑”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