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鋒
(河南南陽醫(yī)專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科 河南南陽 473058)
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在肺部腫塊中的臨床應用
丁鋒
(河南南陽醫(yī)專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科 河南南陽 473058)
目的 研究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在肺部腫塊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分析24例肺部周圍孤立性結節(jié)或腫塊病例的影像學特點、痰檢、纖支鏡檢查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結果 上述24例在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取得組織細胞學診斷有20例,明確診斷率為83. 3%。結論 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在肺部周圍孤立性結節(jié)或腫塊的鑒別診斷中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CT 肺穿 肺部腫塊
經皮肺穿活檢是肺部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1],由于肺部CT掃描對解剖結構顯示清晰,可對肺部0.5cm以上結節(jié)引導穿刺活檢,對包括貼近大血管及心臟的病灶在內的肺內任何部位病灶可準確引導活檢,早在1976年Haage等已將CT用于肺穿刺活檢術,經過20多年的臨床研究和經驗積累,現(xiàn)CT已廣泛用于引導肺部及全身各個部位的活檢及介入治療,肺惡性病變的確診率明顯提高,診斷的敏感性達88%~98%,特異性100%[2]。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一般多以肺部、縱膈及胸膜腫塊或結節(jié)為主要指征,亦適用于以肺實變?yōu)橹饕憩F(xiàn)的疑難病灶[3],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10年10月期間共發(fā)現(xiàn)24例肺部周圍孤立性結節(jié)或腫塊的病例,現(xiàn)總結分析如下。
本組24例均為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0月期間住院發(fā)現(xiàn)的肺部周圍孤立性結節(jié)或腫塊且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纖支鏡刷檢及活檢組織細胞學的檢查結果均為陰性。男19例,女5例,年齡40~61歲,平均50.5歲,病程1~2年,平均1.5年;24例全部經過肺部CT增強掃描、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纖支鏡刷檢及活檢及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
(1)術前常規(guī)準備。檢查出凝血時、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時間測定;咳嗽劇烈者用鎮(zhèn)咳藥等。(2)CT定位。均采用德國西門子螺旋CT掃描,健側臥位或俯臥位,選擇所需穿刺病灶進行薄層掃描,層厚、層距視病灶大小而定,保證至少有3個以上層面通過病灶,用導管柵條定位器定位,從CT定位圖中測量所穿刺病灶進針的角度,方向及深度。(3)經皮肺穿刺。皮膚穿刺區(qū)域常規(guī)消毒麻醉,一般多采用活檢槍進行取材,按預定的角度進針至胸膜時,囑患者屏氣后快速進針至預定深度,此時病人可輕呼吸,同時行CT掃描確認針尖的位置,將針尖定位于病灶的中心后,根據(jù)病灶大小取材2~4塊,并迅速拔針,局部無菌紗布固定,組織學標本用10%福爾馬林液固定。囑病人平臥休息,避免劇烈咳嗽和劇烈運動, 15min后,再進行1次CT掃描,確定有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組24例肺部周圍孤立性結節(jié)或腫塊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結果如下:15例病理證實為鱗癌,其中11例為未分化鱗癌,5例為低分化鱗癌;4例病理證實為腺癌;1例證實為結核性肉芽腫;最后統(tǒng)計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陽性率可達83.3%以上。
肺內病灶尤其是肺內0.5cm以上孤立性結節(jié)或腫塊的良、惡性鑒別[4],一直是臨床和影像學診斷中面臨的重大課題。目前,國內外采用的常規(guī)鑒別手段一般分為四步:(1)痰脫落細胞學檢查;(2)纖支鏡刷檢及活檢;(3)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4)開胸肺活檢。由于開胸肺活檢損傷大,臨床多采用前3種。無創(chuàng)的痰檢陽性率低,而支氣管鏡活檢雖損傷小,僅能窺視到支氣管內膜和各葉、段的開口情況,不能達到周圍型病灶,檢查時帶有一定盲目性,由于CT斷層掃描,沒有組織結構的重疊,分辨率高,病灶的密度差異可較好的顯示,避免穿刺到腫瘤液化壞死區(qū)域,因此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是一種直接取得組織或細胞進行病理診斷的檢查手段,可大大地提高診斷的陽性率,因此CT引導下經皮肺穿活檢是目前最理想的診斷方法之一[5]。
[1]鄧偉吾.實用臨床呼吸病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56.
[2]李成洲.直徑<3cm肺部結節(jié)的CT引導經皮穿刺活檢[J].臨床放射學雜志,1999,18(7):427.
[3]萬鈞.經皮肺活檢在肺部實變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3,43(2):61.
[4]劉忠令.呼吸疾病介入診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3:98.
[5]陳正賢.介入性肺病學[M].北京:中國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 2004:135.
R445
A
1674-0742(2011)09(b)-0178-01
20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