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慧
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可能引起產婦大量出血,阻斷胎兒的氧氣和營養(yǎng)供應,導致早產或胎死宮內的危險。筆者回顧性分我院收治的胎盤早剝患者158例,分析其病因,總結診療經驗,以便早期診斷、抓緊時機治療改善母嬰預后。
1.1 一般資料 2008~2010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產婦共5896人,發(fā)生胎盤早剝158例,發(fā)生率2.68%,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與潮陽區(qū)流動人口多、大部分孕婦未正規(guī)產前檢查且多產多育有關。年齡19~43歲;初產婦67例,經產婦91例;孕周23~40周,均為單胎,其中孕22~28周4例,28~37周10例,37~40周144例;輕型92例,重型66例;剖宮產113例,陰道分娩45例。
1.2 方法 根據病情輕重,胎兒宮內情況,產程進展情況而采用自然分娩、產鉗或胎吸助產以及剖宮產。對胎盤早剝患者158例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并發(fā)癥和預后進行分析。
2.1 病因 158例胎盤早剝病例均有明確病因,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62例,占39.2%;外傷39例,占24.7%;胎膜早破4例,占2.53%;羊水過多3例,占1.9%;臍帶因素8例,占5.06%,有42例病因不明。病因發(fā)病率由高到底依次為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外傷>臍帶因素>羊水過多>胎膜早破。
2.2 臨床表現 本組患者均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其中持續(xù)性腹痛44例,占27.8%;間歇性腹痛32例,占20.2%不明原因陰道流血55例,占34.8%;不明原因胎心減慢16例,占10.1%;血性羊水11例,占7.0%。臨床表現由高到底依次為腹痛>陰道流血>胎心減慢>血性羊水。
2.3 診斷 入院后158例患者均行B超檢查,根據癥狀、體征及B超檢查結果產前診斷為胎盤早剝者142例,檢出率89.9%;術中或產后檢查胎盤時發(fā)現胎盤早剝者16例,漏診、誤診率10.1%。其中B超檢查發(fā)現胎盤早剝114例,檢出率72.2%:Ⅰ度胎盤早剝38例中,B超提示胎盤早剝者20例,檢出率52.6%;Ⅱ度胎盤早剝54例中,B超提示胎盤早剝者38例,檢出率70.3%;Ⅲ度胎盤早剝66例中,B超提示胎盤早剝者56例,檢出率84.8%;B超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Ⅲ度>Ⅱ度>Ⅰ度,漏診、誤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Ⅰ度>Ⅱ度>Ⅲ度。
2.4 并發(fā)癥 產婦的并發(fā)癥主要為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產后出血51例,占32.3%,經子宮按摩和注射縮宮素等治療好轉;子宮收縮乏力39例,占24.7%,予按摩子宮、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等治療后好轉。
2.5 母嬰預后 158例孕產婦中,胎心正常、出血少、估計短時間內能經陰道分娩者采用陰道分娩45例,占28.5%;估計胎兒存活或孕婦出血多危及生命者采用剖宮產113例,占71.5%;158例孕產婦157存活,一例因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DIC死亡,6例因子宮收縮不良,經保守治療無效后行子宮次全切除,全部治愈出院。新生兒成活148例,新生兒窒息6例,死胎3例,新生兒死亡7例。
本組158例病因發(fā)病率由高到底依次為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外傷>臍帶因素>羊水過多>胎膜早破[1]。早期診斷和及時處理胎盤早剝關系到母嬰的預后。本組中胎盤早剝的典型癥狀持續(xù)性腹痛、陰道流血和血性羊水等,超聲檢查見胎盤后血腫伴或不伴陰道流血,胎心異常,DIC檢查出現血小板減少等改變。本組B超檢查發(fā)現胎盤早剝114例,檢出率72.2%;B超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Ⅲ度>Ⅱ度>Ⅰ度,漏診、誤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Ⅰ度>Ⅱ度>Ⅲ度。提示胎盤早剝的病情越重,其檢出率越高,而漏診率、誤診率越低;對于癥狀不甚明顯的輕型胎盤早剝,B超的診斷有一定的局限性。Ⅱ度和Ⅲ度胎盤早剝原則上一經確診,必須立即終止妊娠,以免對母兒造成更大的傷害。具體處理方法應根據孕產婦病情輕重、胎兒宮內狀況、產程進展、胎產式等確定。Ⅰ度胎盤早剝,孕周在34周以前,如果母兒情況穩(wěn)定,一般情況好,可以采用延長孕周,促胎肺成熟進行保守治療。當胎盤早剝發(fā)生在近足月或足月孕時,應及時終止妊娠。若胎心正常、出血少、估計短時間內能陰道分娩者采用陰道分娩;估計胎兒存活或孕婦出血多危及生命者應立即采用剖宮產;治療后仍持續(xù)陰道流血和DIC的患者應及早行子宮切除術,以防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改善母嬰預后。
[1]周麗.48例胎盤早剝的診療體會.西南軍醫(yī),2011,13(4):67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