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利率市場化后的金融圖景

2011-01-01 00:00:00微語
董事會 2011年4期


  目前我國盡管沒有實行完全的利率市場化,但利率市場化肯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此期間存貸款利率已具有一定的彈性,競爭也較為激烈,改革后的利率變化不會太大,銀行也沒有動力通過調整存貸款利率的方式進行競爭。加之與利率市場化國家比,我國利差不高,因而至少在短期內銀行的利差不一定會縮小
  
  利率市場化注定是個漸進的過程,政策推出的時點也不會像想象中那么快。除了外部看得見的諸多因素外,目前不論從內部制度還是軟件硬件上看,銀行業(yè)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不過展望今后的金融圖景,一旦存款利率上限或貸款利率下限放開,利差迅速下降沖擊銀行盈利能力、中小銀行受大銀行價格戰(zhàn)擠壓大批破產(chǎn)、中小企業(yè)貸款難緩解等觀點未必站得住腳。而基于利率市場化對貸款的沖擊較大這個判斷,下一步優(yōu)先允許存款利率適度上浮更為合適。
  
  短期存貸款利差未必縮小
  
  一般理論認為,利率市場化之后,市場競爭的加劇將引起利差收窄,存貸款利率將趨同化,銀行業(yè)的平均利潤水平將下降。隨著利率變得更有彈性,資金將流入那些收益更高、風險更低的項目,資源配置效率將大幅提高。這正是大多數(shù)國家進行金融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動因。不過筆者認為,在目前中國,即使對存貸款利率實行市場化,至少短期內利差不一定會縮小。
  目前銀行業(yè)的競爭狀況將影響到利率市場化之后利差水平。換句話說,利率市場化是否會導致銀行利差的大幅縮小,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市場化前后資金市場的競爭程度。如果市場化之前,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已經(jīng)十分激烈,銀行為了避免基準利率的限制采取非價格手段進行競爭,一旦利率市場化,將轉入價格競爭。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明確。第一,我國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程度如何,利率彈性如何?如果利率變動彈性較大,則利率扭曲較不嚴重,利率市場化之后并不一定會降低利差,或者利差降低很??;相反,則利率扭曲嚴重,未能反映市場資金的供求狀況,此時市場化之后利差會大幅下降。第二,金融機構是否為存貸款進行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市場由幾家銀行壟斷控制,市場競爭不激烈,利率市場化之后,不過是將利率的政府控制轉變?yōu)閴艛嘟鹑跈C構控制。這一情況下,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未必會帶來利差的縮小。
  在我國,盡管存貸款利率沒有實現(xiàn)市場化,但存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已經(jīng)大幅擴大。在貸款方面,1999年,縣以下金融機構和商業(yè)銀行對中小企業(yè)的貸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2003年,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地區(qū)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浮動上限擴大到基準利率的2倍。2004年,貸款利率市場化取得了重要突破:2004年1月,商業(yè)銀行、城市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浮動上限擴大到貸款基準利率的1.7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浮動上限擴大到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貸款利率浮動上限不再根據(jù)企業(yè)所有制性質、規(guī)模大小分別制定;2004年10月,基本取消了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僅對城鄉(xiāng)信用社貸款利率實行基準利率2.3倍的上限管理。至此,人民幣貸款利率開始過渡到“上限放開、實行下限管理”的階段。在存款方面,2004年10月,人民銀行對零售市場上的存款利率實行下浮制度。至此,人民幣存款利率開始過渡到“下限放開,實行上限管理”的階段。人民幣存貸款浮動空間明顯擴大,同時基準利率的調整也越來越注重預調、微調和靈活調整。因此,從利率彈性方面看,目前的銀行對利率有一定的自主定價能力。
  根據(jù)人民銀行2005年1月對全國金融機構法人2004年第四季度貸款利率浮動情況的統(tǒng)計顯示,2004 年第四季度金融機構發(fā)放的全部貸款中,實行基準利率的貸款占比為24.56%,比三季度下降4.54個百分點。這說明我國目前盡管沒有實現(xiàn)利率市場化,利率上限放開以后,銀行能夠根據(jù)市場的需求主動調整貸款利率。
  再來看銀行之間的競爭狀況。2000年以來,各地新設金融機構如雨后春筍涌現(xiàn)出來,為了爭奪有限的存貸款資源,銀行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2010年,由于監(jiān)管機構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和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控制銀行信貸規(guī)模的擴張,銀行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存款資源紛紛打擦邊球,對存款直接返點。有媒體報道,直接返點后攬存的年化利率高達6%。2010年8月,銀監(jiān)會發(fā)出通知嚴禁金融機構擅自提高利率,或通過有獎儲蓄、減免或報銷其他業(yè)務手續(xù)費,甚至是安排親屬就業(yè)等方式高息攬儲。但由于金融機構資金緊張,高息攬存現(xiàn)象仍屢禁不止。9月中旬,銀監(jiān)會向包括農行、光大、廣發(fā)、平安、華夏和渤海銀行等6家銀行開出罰單。
  2011年3月,全國人大財經(jīng)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指出,“中國利率市場化程度被低估。而央行之所以未完全放開利率,主要是擔心商業(yè)銀行尚未經(jīng)過經(jīng)濟周期的考驗,同時銀行公司治理不夠成熟,利率市場化可能引發(fā)惡性競爭,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可見,在目前利率彈性和市場競爭都較為激烈的情況下,存貸款利率市場化不一定會帶來利差的大幅縮小。
  那么,銀行是否有動力降低利差空間?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會。第一,競爭形成的存款利率的提高和貸款利率的降低會帶來銀行規(guī)模水平的擴張,這樣,銀行能夠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配置資金,從而彌補利差縮小所帶來的損失。第二,銀行通過改進管理水平和金融創(chuàng)新,降低單位收入的成本,增加收入。在第一種情況下,要求資金供應曲線和需求曲線必須有很高的彈性。例如,存款利率提高1個百分點,存款增加將超過1個百分點,這樣,盡管存款利息增加了,但吸收的存款增加更多。貸款也是同樣道理,如果貸款利率降低會帶來更大的貸款規(guī)模,銀行肯定有動力降低貸款利率。在第二種情況下,銀行通過存貸款利差創(chuàng)造的利潤不如一些高附加值產(chǎn)品,因此將把精力投入到這些產(chǎn)品上。
  利率市場化會帶來存款利率水平的提高,從而增加銀行的資金成本。銀行需要消化這部分成本。在現(xiàn)有銀行技術條件和信用環(huán)境不變的情況下,這部分成本的增加在短時間內必須轉嫁給借款人,從而引起貸款利率的上升。例如2003年6月,銀監(jiān)會打算給國內首家農村合作銀行——浙江寧波 州銀行利率浮動政策,但遭到了該行拒絕。該行表示存款利率上浮雖然增加了存款量,但也提高了成本,為此銀行必須提高貸款利率,進而導致好客戶去了其他銀行,進來的都是些風險高的客戶??梢姡y行不會主動拿起利率武器進行競爭。
  銀行高附加值產(chǎn)品開發(fā)情況又如何?美國在頒布《廢止對存款機構管制與貨幣控制法》之前的1979年,凈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81.75%,而我國2010年上半年,國內五大銀行的營業(yè)收入中,凈利息收入占為77.3%,二者大體相當。問題是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會轉向中間業(yè)務嗎?中間業(yè)務品種繁多,涉及擔保、理財、融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眾多領域。需要銀行不斷進行金融產(chǎn)品創(chuàng)新,一些創(chuàng)新必須在放松金融管制的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在我國,銀行業(yè)金融創(chuàng)新受到太多因素的制約,監(jiān)管法律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所突破。
  事實上,從其他國家利率市場化的經(jīng)驗來看,利率市場化至少在短期內不一定會引起存貸款利差的縮小。例如在利率市場化成功的美國,1978年存貸款名義利率分別為8.2%和9.06%,以后逐步上升,在1981年達到 15.91%和18.87%,利差沒有縮小,反而擴大了。當然,從長期看,存貸款利差會有所下降:美國1980-1985年存貸款平均利差為2.17%, 1986-1990年則為1.63%,減少了54個基點。日本平均存貸利差由1984年的3.15%收縮到1994年的 2.33%,減少了82個基點。如果橫向比較我國銀行存貸款利差就會發(fā)現(xiàn),我國的利差水平并不比那些利率市場化國家高。據(jù)工行的一份報告統(tǒng)計,2010年上半年,中國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平均凈息差為2.34%,而與此相比較,按照《銀行家》雜志2010年全球大銀行一級資本排序,排名靠前的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蘇格蘭皇家銀行、匯豐、富國銀行、巴黎銀行、桑坦德銀行、巴克萊銀行等9家銀行2010上半年凈息差平均水平為2.88%。國內五大銀行的凈息差低于歐美地區(qū)銀行平均水平0.54個百分點,相較于其中凈息差最高的富國銀行4.33%,更是差距明顯。
  
  所以,目前我國盡管沒有實行完全的利率市場化,但利率市場化肯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此期間存貸款利率已具有一定的彈性,競爭也較為激烈,改革后的利率變化不會太大,銀行也沒有動力通過調整存貸款利率的方式進行競爭。加之與利率市場化國家相比,我國利差不高,因而至少在短期內銀行的利差不一定會縮小。
  
  利率大戰(zhàn)、大行霸市不易出現(xiàn)
  
  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間將不再只圍繞數(shù)量規(guī)模擴展競爭,利率將成重要競爭手段,但競爭強度卻不會出現(xiàn)很大的改變。因為銀行業(yè)的競爭強度并不是由競爭工具決定的,而是由銀行的數(shù)量,以及銀行業(yè)資金供給成本和需求狀況共同決定的。如果市場資金需求超過供給,就算存在利率管制,銀行之間還是會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變相地高息攬存,利率市場化不過是將其公開化而已。
  改變銀行業(yè)的競爭格局,只能通過三種方式:第一,銀行數(shù)量增加;第二,增加資金資源的稀缺程度。第三,銀行之間的差異化。有人認為放開存貸款利率會導致銀行之間的惡性競爭,引發(fā)存款或貸款爭奪戰(zhàn),影響金融穩(wěn)定。這種觀點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利率大戰(zhàn)并不能增加銀行的利潤,反而會降低其利潤水平。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銀行股東不會愿意去做。2000年以來,通過股份制改造、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商業(yè)銀行的產(chǎn)權關系得到了理順,治理結構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即使銀行的管理層愿意打價格戰(zhàn),銀行的股東也未必愿意,因為利率戰(zhàn)一旦開打,利潤水平將下降,股價市值將下跌,所以惡性競爭發(fā)生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大型銀行不一定會通過掠奪性定價的方式擊垮競爭對手。人們往往認為惡性競爭中大型銀行通過掠奪性定價,降低貸款利率并提高存款利率讓那些實力較弱的中小銀行出局。在取得較大的市場份額之后,再提高貸款利率,降低存款利率,將過去的損失彌補回來。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并不一定會發(fā)生,因為大銀行存款和貸款數(shù)量都很大,如果采取這一策略,其損失將比中小企業(yè)大得多,其利潤率的下降也快于中小銀行。
  只有在三種情況下,商業(yè)銀行才會進行惡性競爭:1.銀行內部治理出現(xiàn)問題,銀行的股東無法約束管理層;2.銀行監(jiān)管薄弱,監(jiān)管當局對惡性競爭坐視不管;3.政府對銀行具有隱形或顯性擔保,銀行股東和管理層不用承擔惡性競爭的損失。
  
  信貸歧視、區(qū)域壟斷或難避免
  
  利率市場化作為金融領域的重大改革,將對經(jīng)濟運行環(huán)境和宏觀經(jīng)濟運行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好的方面不需多說,例如存貸款利率的變動更趨靈活,資源配置效率將提高;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特別是利率政策的實施將更加有效等。但利率市場化可能帶來的對經(jīng)濟不利的影響須引起足夠認識。
  首先是差別定價所帶來的歧視問題。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獲得存貸款的自主定價權,將根據(jù)不同性質的借款人和存款人確定利率水平。存款方面,銀行獲取企業(yè)存款的成本較低,居民儲蓄存款則相對較高。這種吸收存款成本的差距并不會因為利率市場化、引入競爭機制而有所改變。
  不同貸款的管理成本差異也很大。銀行對任何一筆貸款都要經(jīng)過層層把關,要評估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了解借款項目的預期收益率。貸款流程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針對不同的借款人,貸款的管理成本差異很大。大企業(yè)和大型項目的借款更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因為單位貸款管理成本銀行能夠管理更多的貸款,而且大企業(yè)的資金實力雄厚,財務制度健全,貸款風險更低。中小企業(yè)和個人貸款不但金額有限,而且貸款信息收集難度較大,風險控制成本較高。因此,利率市場化之后,大型企業(yè)在貸款利率方面談判能力更高,往往能夠獲得更低的利率,而存款能夠得到更高的利率;相反,中小企hHizSQm3D5NG8pr2E7LCB90Y/6ObvKreWsPFY9gGUqM=業(yè)和個人數(shù)量分散,在利率談判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貸款利率更高,存款利率可能更低。
  其次是壟斷的問題。借貸市場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地域性將產(chǎn)生一定的進入壁壘,特別是欠發(fā)達的區(qū)域,存款和貸款數(shù)量都有限,這樣,市場只能容納為數(shù)不多的幾家金融機構,這就產(chǎn)生了壟斷的問題。在利率市場化之前,銀行的利率水平由國家控制,可能還不會出現(xiàn)壟斷定價的問題。一旦利率市場化之后,壟斷定價的問題就會顯現(xiàn),地方性金融機構會依仗自身的壟斷優(yōu)勢索取高價,壓榨中小存貸款人。
  
  存款利率優(yōu)先放開更合國情
  
  長期來看,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業(yè)的利差水平將降低,尤其是對貸款的影響比較大,資產(chǎn)收益率將回到社會平均水平。有人初步測算認為,利率市場化完全放開會導致銀行利潤縮水1/3。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一波三折。短期內,如果銀行利差擴大能夠彌補存貸款規(guī)模縮小帶來的損失,銀行業(yè)ROE水平不一定會降低;即便出現(xiàn)輕微下降,銀行也可以通過加快開發(fā)中間業(yè)務的方式加以彌補。當然,如果銀行在短期內不能妥善處理好競爭關系,高息攬存,打利率戰(zhàn),盈利受損不說,資本市場也會對銀行ROE水平快速下降產(chǎn)生負面預期,拉低股票估值。
  所以,目前不論從內部制度還是從軟件硬件上看,銀行都沒有完全準備好應對利率市場化,預計政策推出時點不會像想象的那般快。那么,進一步的利率市場化會走怎樣的路徑?
  和外界的猜測不同,筆者認為,下一步利率市場化的重點放在允許存款利率適度上浮方面,似乎更適合國情。2004年以來,我國貸款利率上限基本已放開,市場化較為充分,但存款利率市場化相對較慢。商業(yè)銀行通過出售理財產(chǎn)品、變相高息攬存等方式,已經(jīng)將存款利率部分市場化了。因此,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風險不大。在存款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可以考慮先放開大額存款的利率,因為占比較低且之前已有協(xié)議價,故影響很?。黄浯慰赡芊植綄嵤┰试S定期存款利率適度上浮。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目前環(huán)境下允許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例如10%,則相當于一次非對稱加息,對銀行凈利潤的負面影響約6%,但對投資者的心理負面影響會更大。再遠一步看,不排除根據(jù)銀行的貸款競爭情況發(fā)展,逐步有條件放開企業(yè)的資金放貸。
  
  作者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處

山丹县| 余江县| 光泽县| 蒙城县| 徐州市| 渭南市| 大新县| 昔阳县| 聂荣县| 凉城县| 百色市| 阿勒泰市| 南陵县| 韶山市| 如皋市| 寻乌县| 利辛县| 武陟县| 瑞金市| 六安市| 高安市| 济南市| 保定市| 会东县| 呼玛县| 搜索| 荣昌县| 平果县| 邵武市| 宜兰县| 胶南市| 石屏县| 泰来县| 砚山县| 体育| 南开区| 同江市| 田阳县| 四川省| 清新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