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 緲
在2010年9月舉辦的鄭州農(nóng)產(chǎn)品期貨論壇上,有關方面表示,2009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已占到全球總成交量的43%,躍居全球第一。不僅如此,有統(tǒng)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各類商品期貨累計成交18.98億手,成交金額135.7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49%和73.5%??傮w來看,中國期貨市場的發(fā)展,方興未艾。
貴金屬市場全線走高
2010年9月13日,北京時間晚上9點44分,兩大海外市場—倫敦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風云突變。
至收盤,紐交所12月交割的主力黃金合約,上漲了24.60美元,收報每盎司1271.70美元,漲幅為2%。白銀期貨上漲了28美分,收報每盎司20.43美元,漲幅為1.4%;鈀期貨上漲了4.5%,收報每盎司553.80美元;鉑期貨上漲了44.50美元,至1594.40美元,漲幅為2.9%。
由此,貴金屬市場全線走高,沉寂已久的有色金屬,同步升勢。近期市場交易,無論是內(nèi)盤,還是外盤,頗為詭異。坊間比較相似的意見是,后市多空的趨勢判斷,仍屬上下兩難,特別是單項品種和小品種,總體應適當減倉,以防出現(xiàn)大的震蕩。
近期,杠桿化產(chǎn)品的異動,有越來越頻繁的傾向。其中,場內(nèi)最重要多頭品種的主力動向,確實值得大家關注。
股指期貨,高位回落
2010年8月30日早盤開市,期指主力1009合約(2010年9月的股指期貨合約),縮量突破;這是收斂之后的順勢高開,所以放量不大,但獲利不小。
當天1009合約報收2930點;結(jié)算價2928點,量能25.9萬手;成交2271億元;持倉增加,29880手,正倉差,2440手;盤口顯示,早盤多頭主力進場,直接高開,并且逼空;至收市的結(jié)果,是空頭平倉退出。
當天的異動主要發(fā)生在次月合約,即1010合約。3分鐘上沖,1分鐘漲?!?分鐘內(nèi)共有30手單子成交,其中有23手的成交價是3167點。
相對而言,期指在盤中一直追單追到漲停,而且振幅達到288點之多;這種市況,相當少見。問題在于,當天早盤,看多后市,且以“市價指令”而非“限價指令”進場開倉的機構(gòu),吃進了不少相對高位的合約,現(xiàn)貨回調(diào)之后,短時間內(nèi),不易解套。
此外,1010合約將逐漸升級為主力合約,盤中的異動,后市的上落,特別是8月30日發(fā)生的1010合約意外漲停事件,將是此后一段時間內(nèi)一個相當專業(yè)的討論課題。
黃金(T+D),“空殺空”漲停
8月31日午夜至9月1日凌晨,上海期交所委賣黃金也有較大的波動,一度導致交易中斷。
繼8月30日股指期貨1010合約因市價委托指令意外漲停之后,8月31日晚,上海黃金“Au(T+D)夜市”,再度上演短線“漲?!钡漠悇幼邉?致眾多持有空單的機構(gòu)以及個人投資者損失慘重。
當天的黃金期價,上漲過程極短,且為“空殺空”,此前由空頭持有的倉單,遭遇某交易商“強平”,因此推高了金價,導致短線金價的漲停板,引發(fā)市場異動。
商品期貨,多頭獲利回吐
9月9日早盤,滬膠主力合約1101高開150點,創(chuàng)出年內(nèi)新高26725元/噸。但開盤僅20分鐘,受外盤銅價大跌影響,滬膠開始暴跌,價格直線下落,落在“跌停板”—期間絕對震幅超過10000點,跌停大約3分鐘,成交量放大到16萬手。滬銅、滬鋅、螺紋鋼、豆粕、豆油和白糖等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無一例外在9點20分,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暴跌,成交量急劇放大,并迅速波及到剛剛開盤的股指期貨,以及股票現(xiàn)貨。
暴跌之下,商品市場的多頭大規(guī)模撤逃幾乎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是通過對鎖防止損失擴大,但對鎖盤需要較多的資金,從9月9日持倉的增減可見,當天上期所的持倉數(shù)據(jù),居于天膠主力合約1101多頭持倉第一位的浙江大地期貨,當日減倉僅為772手。此前天膠大幅上揚而導致空頭的損失,并不會因此而減少,至于踏空的資金,當此市況,未必真敢進場沽空;從基本面上來看,天然橡膠期貨近期漲幅過大,兩個多月已單邊上揚30%,確實存在調(diào)整的需求。
人民幣匯改,進程開始加快
近期的人民幣外匯市場,匯率波動幅度開始加大、加快。
9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chuàng)下本輪匯改以來新高,報價至6.7625;較前一交易日走高192個基點。至9月13日收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四個交易日內(nèi),飆升529個基點,升幅0.8%;上追到6月19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啟之時,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升值已達1.3%,而如果以2005年7月27日,即上一輪匯改啟動時間為節(jié)點的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累計升值了22.8%。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高,與市場對于匯改的目標期望值有關,特別是此前公布的宏觀經(jīng)濟數(shù)據(jù)顯示,加快金融改革,已經(jīng)“箭在弦上”。
不過,相對于人民幣的后期走勢,未必只是升值。
今年年初以來,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最難的一段行情基本上已經(jīng)過去了。近期較為重要的關注點,一是1009合約的季度結(jié)算;二是長假在即,主力的進退將決定指數(shù)的高低。就盤口而言,趨勢的轉(zhuǎn)向,將看大品種的價格走向,如果未來人民幣持續(xù)走高,那么滬深兩市,雖然欲漲不易,但欲跌更難!
事實上,現(xiàn)在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特別是杠桿化產(chǎn)品),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成交量最大的市場—這里有數(shù)量最多的個人投資者,還有全世界最忙活的機構(gòu)投資者。而近期,他們并不關心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的“傾國之募”,也無心窺測《紅樓夢》里的“脂粉佳人”—他們只想知道,在這個不太靠譜的秋天里,這些跨市場,跨品種,杠桿化的指數(shù),是漲還是落;他們是否“跑贏了指數(shù),但卻跑輸了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