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要從黃妹子講起。黃妹子是沂蒙山人,母親死得早,跟繼母過活。她聰明漂亮,跟一個叫梁馬的窮小伙兒情投意合,十分相愛。
可繼母和中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為了拆散他倆,繼母暗中設(shè)了一計。這天,她把梁馬請柬,給他安排了一間書房,說只有考取功名,才能迎娶黃妹子。然后問梁馬還要什么。梁馬隨口答道,有書有筆就行,其他什么都不要!可一天下來,卻不見有人送吃的喝的。這時,梁馬才知道自己上當(dāng)了。黃妹子聽到這個消息,心急如焚。突然,她有了主意,親手烙了一疊很薄很薄的白餅,然后切得方方正正,讓丫環(huán)給梁馬送去。
書房外有個家奴把門,截住了丫環(huán),丫環(huán)解釋說是送紙的,家奴看了看,也就放她進(jìn)去了。梁馬此時都餓昏了,他接到“白紙”,發(fā)覺有些不對勁,湊上去一聞,有股香味,便張口一咬,哎呀,原來是餅!這下他吃了個飽,暗暗佩服黃妹子的心靈手巧。
從此,粱馬可以平心靜氣地讀書、寫文章了,不出兩年,就考上了狀元。后來,煎餅卷大蔥的吃法在民間流傳開了。當(dāng)然,哪里也比不上黃妹子的家鄉(xiāng)山東沂蒙山區(qū)做得好。
再說丁總督殺了兒子,心里到底難過啊。這夜三更已過,他還往廳堂里踱來跛去,毫無睡意。丁府的廚師們見此,心有不忍、就想給他弄點夜宵消愁解悶,可偏偏那天剩萊不多,只有一小塊雞肉、一點兒花生米,還有·些青椒、蔥蒜之類的東西。于是,他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先把花生米用油一炸,把雞肉切成小方丁一炒,再加上些青椒等作料,連酒一起端到廳堂。
丁總督這時也餓了,便坐下來品嘗酒菜,一嘗覺得味道不錯,便高興地問:“這是什么菜?”
廚師們是隨便炒的呀,哪有什么菜名呢?想想是專門為總督而炒的,總督大人名叫“宮保”,便信口答道:“這道菜叫‘宮保雞丁!”
此后,“宮保雞丁”就流傳開了。久而久之,人們把“宮?!闭`叫成了“宮爆”,“宮爆雞丁”也就成了四川的名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