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贛南客家傳統(tǒng)服飾原材料之歷史考察

2010-11-20 11:06:08周建新鐘慶祿
關鍵詞:寧都藍靛夏布

周建新, 鐘慶祿

(贛南師范學院 客家研究中心,江西 贛州 341000)

客家傳統(tǒng)服飾是客家人區(qū)別于其他族群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學術界對其的研究較為重視*專著有:郭丹、張佑周《客家服飾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論文有:李筱文《從客家服飾看其文化與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5);田輝龍、劉勇勤、吳嵐,《客家服飾裝飾符號的藝術特征》,《包裝工程》2005(4);金惠、陳金怡《論客家服飾的邊緣審美》,《絲綢》2005(8);熊青珍、周建新《涼帽與客家婦女服飾造型色彩的呼應》,《裝飾》2006(3);熊青珍、周建新《從審美角度審視陶瓷青花與客家婦女藍衫服飾的色調美》,《中國陶瓷》2009(5)等。,然而,當前客家傳統(tǒng)服飾研究卻主要集中在特征、形制、色彩、紋樣和文化內涵上,對客家傳統(tǒng)服飾原材料的研究還是空白。贛南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客家文化內涵豐富,頗具代表性,被稱為“客家搖籃”。這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長日照,空氣濕潤,雨水充沛,物種非常豐富,盛產苧麻、葛、藍靛等經濟作物,也間種棉和桑,并少量飼蠶。生活在這里的客家人就地取材,織布制衣,自織自穿。土產的“夏布”和染料藍靛遠銷各地,影響深遠。本文試圖對客家傳統(tǒng)服飾的制作原材料苧麻、葛、棉、蠶桑和藍靛作一番梳理和考察。

一、苧麻

苧麻,古時亦稱作苧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莖皮纖維可用于織布和制作繩索,是紡織工業(yè)的重要原料。江西是中國苧麻四大主要產區(qū)之一,苧麻種植、加工的歷史悠久, 1978年在江西龍虎山懸崖墓葬考古發(fā)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苧麻印花織物。贛南的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熱量豐富,很適合苧麻的生長習性。明清時期,贛南苧麻種植形成了規(guī)模,各縣普遍栽種。贛南客家傳統(tǒng)夏衣主要是苧麻織品和葛織品??h志對苧麻的生產多有記載,同治《安遠縣志》載:麻,春種夏收,高六七尺,莖直,葉似莧而青。其皮,采剝可為繩索、草履之資[1]?!秾幎贾彪`州志》亦載:“陸機《草木疏》云:苧,一科數(shù)十莖,宿根至春自生,不須栽種。荊、揚間歲三刈或再刈,人工省而利息長?!盵2]可見,苧麻春種夏收,不需移栽,易繁殖,留根可自生,多產,一年可收割三到四次,很好管理,省工省力,收益卻高。同治《贛州府志》有載:苧,山產者,《爾雅》所謂薜山麻也;園種者,枲麻也;今通謂之苧麻。園種培灌夙根,歲可三刈,四五月曰頭水苧,次發(fā)、三發(fā)以次而減。女績?yōu)榭|,別有機工織之造布,極精。[3]

顯然,苧麻有園種和野生二種。人工園種的苧麻需保護好其根部,因為多年生苧麻喜暖畏寒,冬季寒冷,必須保護?!掇r桑輯要》指出:“(苧麻)至十月,即將割過根茬,用牛、馬糞厚蓋一尺,不致凍死?!逼r麻雖然多產,但收割產量會隨著收割次數(shù)的增加而減少。由于苧麻生長高僅六七尺,其纖維也就長一米左右,因此用麻織布,首先要脫剝出麻纖維,然后由婦女將麻纖維績接成線,才能用織機將麻線織成麻布。而且有時績線與織布是分開的,出現(xiàn)了專業(yè)織工。新編《興國縣志》也記載了織造苧布先由婦女績線,再雇請工匠織布的歷史:舊志《風俗》說,興國“婦女無蠶桑之職,惟事績苧。而織布需另雇工匠……”[4]689

由于種麻省工省力,又多產,因此家家種麻織布,蔚然成風。道光《寧都直隸州志》載:州治風俗不論貧富,無不緝麻之婦女。乃山居雖亦種苧,而出產無多。自宜辟曠土以植苧麻,則不必向遠方貸買,而所出之布本賤而利益蓄矣[2]。同治《雩都縣志》亦載:地產苧麻,婦女勤辟囗,兼主中饋,操井臼。暇則結履、刺繡[5]?!熬兟椤辈徽撠毟唬团t、舂米一樣,成了客家婦女的日常勞動之一,可見苧麻業(yè)之興盛。苧麻種于山間,不但規(guī)模小,勞動強度也大,不能滿足用麻需求。移種在田地曠土上,則可擴大規(guī)模,增加產量,增加收益。

雖然苧麻在贛南的種植相當普遍,然而苧麻種植業(yè)的主要勞力卻并非僅僅是贛南客家人,還有大量的外來“棚民”?!督魍ㄖ靖濉そ髋锩袷寄┯洝贩Q:“明嘉靖后,閩廣兩省無業(yè)人民,相繼前來搭棚栽種苧麻,冬歸春集,土人名之曰棚民,或曰麻棚?!盵2]贛南早在秦漢時期就得到開發(fā),但歷史上贛南人口卻幾起幾落。據著名的移民史和人口史專家曹樹基的研究,明代贛南人口由于鼠疫曾大幅度減少[6]??图覍W者王東則進一步指出明代贛南境內大規(guī)模人口向外逃亡現(xiàn)象十分突出,但同時閩西和粵東北境內的流民卻大規(guī)模地向贛南轉移[7]。這說明在明清時期贛南人口并不稠密,所以才有了閩廣“流民”進入贛南從事苧麻種植,成了“棚民”。其實“棚民”在贛南除了種植苧麻外,還生產藍靛,也從事冶礦等工作。他們一般在年初春天時翻越大庾嶺進入贛南,冬天則返回老家過年,具有鮮明的流民色彩,只是到了后來年深日久才落戶贛南,逐漸成為贛南“新客”的一部分?!芭锩瘛?有一部分甚至繼續(xù)北上至贛中、贛北和湖南謀生。

清末至民國,由于時局動蕩、洋紗傾銷,苧麻種植面積迅速萎縮,但種麻織布的生計方式在贛南卻一直延續(xù)至改革開放初。在一些地方建國初期甚至還進行過較大規(guī)模的生產。大余縣:苧麻,建國前夕多為零星種植。1951年至1956年,每年種植161畝至200畝,產量為120至160擔。1957年后種植面積逐漸下降,1980年后種植極少,現(xiàn)僅數(shù)畝,多為田頭地角零星種植[8]171。會昌縣:1985年全縣(苧麻)種植面積56畝……是年總產量57擔[9]。全南縣:苧麻,多種在菜園的土地邊角。1953年至1958年,年種植均在100畝以上,最高年份達367畝。1959年以后逐年下降,1988年只有7畝,畝產85公斤[10]252。

由于苧麻織物具有涼爽透氣,出汗不貼身,傳熱導熱快,防蟲防霉,質地輕,色調柔和、大方、粗獷、耐臟耐用、宜于夏日穿用等特征,因此稱為“夏布”。贛南客家傳統(tǒng)夏衣最主要的制作衣料就是夏布。贛南各縣均有出產,并且品質優(yōu)異。道光《石城縣志》載:苧布,石城以苧麻為夏布,織成細密,遠近皆稱[11]。道光《寧都直隸州志》亦載:故寧都夏布,也稱佳品[2]。甚至,寧都夏布曾一度成為清廷貢品,同治《贛州府志》載:夏布,出寧都,春貢[3]。道光《寧都直隸州志》亦載:“乾隆四十七年土貢:夏布三百匹。”[12]朝庭一般在夏稅中征收夏布,紡織則在春天,故客家人也稱夏布為春布。同治《興國縣志》載:績苧絲織之成布曰夏布,土俗呼為春布[13]。苧麻纖維細長,易染色,布質輕、透氣,夏布品質優(yōu)于其他織物,因此各墟市買賣非常盛行。贛南客家人除自織自穿外,夏布還遠銷外地,形成巨大的生產規(guī)模,僅石城縣固厚莊每年出產就達十萬匹,利潤非??捎^。道光《石城縣志》載:石城固厚莊(苧布)歲出十萬匹,外貿吳越燕毫間。子母相權,女紅之利普矣[11]。興國和寧都夏布交易也非?;钴S。同治《興國縣志》載:衣錦鄉(xiāng)、寶城鄉(xiāng)各墟市皆賣夏布,夏秋間,每值集期土人及四方商賈云集交易[13]。道光《寧都直隸州志》則載:夏布墟,則安福鄉(xiāng)之會同集、仁義鄉(xiāng)之固厚集、懷德鄉(xiāng)之璜溪集,在城則軍山集。每月集期,土人及四方商賈如云??傆嫵青l(xiāng)所出夏布,除家用外,大約每年可賣銀數(shù)十萬兩。女紅之利,不為不普[2]??梢?,由于夏布品質優(yōu)良,市場交易甚為活躍,不僅本地土人購買夏布制衣,還吸引了“四方商賈云集交易”。在寧都還逐漸形成了夏布交易的四大集鎮(zhèn):安福鄉(xiāng)的會同集、仁義鄉(xiāng)的固厚集、懷德鄉(xiāng)的璜溪集和縣城的軍山集。僅寧都一縣夏布除自用外,每年約賣銀數(shù)十萬兩,可想而知整個贛南夏布生產的規(guī)模和利潤。

民國初年,寧都夏布生產的最盛年份外銷量達4萬匹以上,遠銷福建、廣東、臺灣、杭州、上海等地,甚至還出口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各國。民國13年(1924),有人在生產技術上歷圖改進,將麻碎溶成花,再紡紗織布,夏布表面質輕光滑,但不耐用,經洗十幾次就壞了,后屢試不成。民國19年(1930)以后,夏布生產漸趨衰弱。建國后,夏布產量一度回升,但此后,由于各類化纖布劇增,土制夏布逐漸滯銷,生產減產,80年代終沒落。

二、葛

葛即葛藤,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纏繞在他物上,長數(shù)十米,皮質堅韌,煮后變軟,莖可編籃做繩,纖維可織布,稱作“葛布”。葛之產地,一為吳越,二為嶺南,尤以廣東之葛為有名。大庾嶺南面為嶺南,北面為嶺北,即江西贛南。贛南的氣候土壤也非常適合葛的生產,但贛南地方志對葛的記載卻很簡略,而對“葛布”的記載則頗多且詳。同治《贛州府志》載:葛,各邑皆有葛布,惟會昌更佳。葛有采之野者,有家園種者。布用純葛則靭而耐久,沾汗不污。安遠以湖絲配入謂之絲葛,經緯最細,亦佳。或雜以蕉絲謂之蕉葛,則脆薄不堪。大要人工辟績,諸邑不如會昌之精[3]。

由上可知,葛和苧麻一樣有園種和野生之分,葛布亦分為兩種,一種為全部由葛纖維織成,叫“純葛布”,又稱作“凈葛”。純葛布經久耐用,具有良好的吸濕散濕與透氣功能,涼爽挺括,“沾汗不污”,不易污染,適宜人體皮膚的排泄和分泌,為上好衣料。另一種以葛纖維為主,配以其它纖維交織或混紡。如,“絲葛”即由葛纖維配以絲綢織成,“蕉葛”即以葛纖維配以蕉麻纖維織就。這類織物品種較多,以材料組合命名,一般組成偏義復詞,以少飾多,“絲葛”、“蕉葛”即以“絲”“蕉”飾葛,用以區(qū)別布的種類。純葛布品質絕佳,為何要加入其它“絲”一起交織混紡呢?一方面交織混紡后的葛布可以滿足人們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因為葛織物雖然爽括透氣,但也有不夠細潔、易起毛等缺點。加入其它“絲”雜織,可以使織物具有多種材料的特性。有些材料和葛纖維交織混紡后,剛好可以改善純葛織物的缺陷,并且可以增加其外觀的美麗。當然交織混紡織物的品質也要依據其加入的“絲”而定,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安遠“絲葛”是用本地葛和浙江湖州蠶絲交織而成,蠶絲潔白、細膩、韌性好的特性可以提高葛織物的品質。相反“蕉葛”則是加入蕉絲織成?!敖丁奔唇堵椋蚱淝o和葉子跟芭蕉樹相似,故名叫蕉麻。蕉麻纖維細長、堅韌、質輕,在水中浸泡不易腐爛,是做漁網和船用纜繩的優(yōu)質原料,還可編織席子和地毯及優(yōu)質麻織衣料。但麻織物外觀較為粗糙,和其它材料交織混紡會降低該織物的品質,顯得“脆薄不堪”。葛布在贛南各縣均有出產,但品質“惟會昌更佳”。

同治《興國縣志》載:葛布,粗細不等,出前坑者,紡績甚精,價亦最昂[13]。說明葛布有粗細之分,粗為賤,細為精。同治《安遠縣志》亦載:葛布,純葛織成,韌能耐久,沾汗不污,或以絲入經緯,布尤細稀。市亦無賣,各處賈人,載棉布以易者,皆是凈葛。又有粵人負來者,則多雜蕉絲,入水色變,不如本處所出[1]。純葛布供不應求,以致市場脫銷,各地商人遠運贛南少產的棉布來交換。廣東商人見有利可圖,便販負蕉葛來賣,但品質遠不如本地所產的純葛布,遇水即變顏色。

三、棉

棉最早出現(xiàn)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至遲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傳入中國,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種植,贛南也有“在明朝時就已種植”[8]171的記載,這當屬朱元璋強力推廣的結果。雖然贛南各縣均有棉的記載,但贛南的土壤、氣候卻不適宜種植棉花,本地出產的棉是木棉,所以其種植規(guī)模不大,主要以龍南、定南二縣多種。同治《贛州府志》載:棉布,龍、定二邑多織木棉布。棉為本地所產,不甚廣[3]。新編《興國縣志》亦載:原先少數(shù)農戶零星種植土棉[4]167。

棉為冬衣的主要制作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棉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種植,贛南為丘陵地貌,雨多空氣濕潤,顯然其土性不合適棉的生長。這導致贛南棉產量很低,僅以贛縣為例[14]:

表1 贛縣棉產量表

由表1可知,最低單產為1934年的畝產8.85斤,最高為1970年的畝產76斤,1935年的單產量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多,建國后的單產量比建國前要高出許多。整體上棉的單產量是在不斷地增加,只有1985年減產。相反,種植面積基本上是在不斷地縮小。

民國期間,1935、1936兩年單產量比較接近,而與1934年的產量卻相差懸殊。那么,民國期間棉的畝產量是多少呢?不妨參考一下同一時期其它縣的情況。于都縣1935年全縣種植面積500畝,總產80擔[15],平均畝產16斤;大余縣民國26年(1937)全縣種植僅21畝,產量12.5擔[8]171,平均畝產為59斤。這也難以確定其畝產是多少。但贛縣1935、1936年和大余縣1935年的棉產量與該五項平均畝產25.99斤比較接近,可以推測民國期間贛南棉畝產當在20余斤。可見此前棉產量之低。

而建國后的畝產量比建國前普遍增長,是何原因呢?筆者認為這當是引進優(yōu)良棉品種的結果。正因為贛南的氣候、土壤不合適棉的生長,而棉卻是客家傳統(tǒng)服飾冬衣的主要制作材料,客家人歷來試圖改變這種局面??滴酢度鸾鹂h志》載:隆慶三年知縣呂若愚始募人買(棉)花,種于鄰郡,教鄉(xiāng)民種之,但土性不相宜,難種不生,今亡[16]。清末“新政”實業(yè)運動中,贛南大力推廣種植市場利潤較高的桑、棉等作物。由于棉土性不服,結果只能是勞民傷財[17]。

建國后,贛南大規(guī)模引進優(yōu)良棉品種,廣泛種植。興國縣:1958年引進岱字15號良種,在埠頭試種。1973年因國家計劃要求,曾種植9654畝(收獲面積8121畝),畝產37斤。終因投資大,產量低,從1975年起停止了大面積種植[4]167。大余縣:1958年本縣引進棉花新品種,棉花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至1976年,終因棉產量低,不合算,而停止種植棉花了[8]171。全南縣:1958年引進岱字棉和鄂棉在中寨和黃埠等地種植,畝產24公斤。1959年全縣種植達1528畝,但畝產僅有5公斤,產量太低,種植面積大幅度下降,1961年下降到33畝。1964年到1971年曾有所回升,之后又逐年減少,至1979年基本停止種植[10]251。

可見,歷次引種都以失敗告終,種棉業(yè)最終在20世紀70、80年代為贛南客家人所棄。整體來講,贛南種棉業(yè)的規(guī)模小,單產低,品質差。贛南客家人制作冬衣所需之棉,主要是依靠從外地大量購入來滿足。如清代瑞金縣“瑞金舊無棉花,皆買自商販?!盵16]民國時期大余縣“民用棉多從外地調入,每年約調入350擔。”[8]171

四、蠶桑

蠶為蠶蛾幼蟲,是蠶蛾科昆蟲的一種,原產于中國北部,主食桑葉,由于馴化在室內飼養(yǎng),故又稱家蠶。桑,《說文》解說為“桑,蠶所食葉木”,即桑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可飼蠶。約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蠶的記載,而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人便開始了人工養(yǎng)蠶。歷史上,養(yǎng)蠶繅絲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為我國所獨有的技術,中國絲綢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雖然如此,蠶絲在客家傳統(tǒng)服飾中的地位卻并不突出,僅有少數(shù)富裕的客家人穿綢著緞。絲在客家傳統(tǒng)服飾中的應用,主要在于心靈手巧的客家人常將絲搭配在麻、葛中混紡交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絲葛”。 或者用絲綢作衣服的領邊或小件,成為簡樸的客家傳統(tǒng)服飾中的點綴,體現(xiàn)出客家人對美的純樸追求。贛南方志對絲的直接記載不多,集中在一些貢賦記載中。如同治《雩都縣志》載:洪武二十四年,絲二十三斤二兩八錢。永樂十年,絲二十三斤二兩八錢。正統(tǒng)七年,絲二十三斤二兩八錢……泰昌、天啟、崇禎,絲二十三斤二兩八錢[18]。雖然明代在贛南有征絲的記載,但這并不能說明贛南盛產絲綢,恰恰相反,贛南客家人很少養(yǎng)蠶種桑。道光《寧都直隸州志》載:“舊《縣志》、《通志》載:(石城縣)……女麻枲而不農桑。婦無蠶桑之職,惟事績紉苧……”[19]

但另一些材料卻說明他們是會養(yǎng)蠶種桑的,只不過他們養(yǎng)的是本地土蠶,土蠶之絲織成“土綢”,用于制作小件服飾或裝飾。同治《雩都縣志》載:蠶,雩俗不樹桑,故蠶不生。惟土蠶生之,飼以烏桕葉,四十日可成繭,紉絲作綢,堅致耐久[20]。道光《寧都直隸州志》亦載:“陽都及瑞、石人皆不飼蠶,家園偶種桑樹,皆二、三丈?!薄啊度鸾鹂h志》曰:瑞俗不養(yǎng)蠶,故蠶不生。惟土蠶生之。飼以烏桖葉,四十日成繭,紉絲作綢,亦頗堅紉耐久。州治土俗亦然,飼以桑葉,小女兒以木盤糊紙令蠶吐絲滿,染各色,作袖領、小物亦佳?!盵2]

本地土蠶,“飼以烏桕葉”,四十天即可成繭,但絲品質雖“堅致耐久”,色澤卻顯得有些暗淡。若用蠟樹葉來喂養(yǎng)則可改善絲的色澤。然而土蠶難養(yǎng),易死,也易生蟲蟻,“土綢”不能滿足生產自用需求,更少拿來出售。同治《安遠縣志》有這方面的記載:“蠶蛾,眉勾曲如畫,沉香色景。出紺碧間,以猩點金絲。仲春束稻草,將蠶娘寄于上,懸檐頭,其雄自至,先孕而交。蛾生卵,經旬為蠶。西風起,蠶盡死。枝葉間,防鳥啄蟻蛀,隨時持竿,逐而去之,亦良苦矣。”“繭綢,本地所出繭包不甚旺,多收買信豐、粵地,以灰水煮其性??壗z織成匹,韌軟通(適)體。蠶飼烏柏葉,絲稍黑,飼蠟樹葉,色美。選絲細緊,可匹嘉應繭者,精工難成。自制或存之,售者罕焉?!盵1]

由于贛南本土少有蠶桑,土綢質量也不及其它綢緞,因此制作客家傳統(tǒng)服飾的絲綢還是要從外地購入。同治《安遠縣志》載:湖綿綢,安邑無桑地養(yǎng)蠶,貿易者于蘇湖買絲綿,撚織成匹,精潔韌耐[1]。本地土蠶難養(yǎng),土綢質量不高,但蠶桑利潤頗巨,贛南客家人也試圖引進良種。在寧都就有人專門撰文《興畜蠶桑說》極力勸民興桑養(yǎng)蠶[19],該文首先指出養(yǎng)蠶種桑的重要性,然后批駁了當?shù)夭豢绅B(yǎng)種的種種理由,并分析了大有可為的可行性。從中可以看出,贛南少有養(yǎng)蠶種桑的原因是老百姓根據養(yǎng)土蠶的經驗認為:當?shù)仫L土不宜蠶桑,無田地種桑,沒有養(yǎng)蠶種桑技術。該文作者則認為江西與浙江接壤,風土相似,宜于種桑,只是人們用野桑喂蠶,不懂保護家蠶吐絲成繭,才造成蠶繭少,品質低的原因。同時,也認為可以充分利用田頭地角、屋前屋后空地進行種桑,甚至還可以在園圃中與蔬菜進行套作植桑。還提出了從兩浙聘請專業(yè)師傅來教民養(yǎng)蠶種桑。可見作者對蠶桑之利知之甚詳,也了解蘇浙養(yǎng)蠶種桑的具體情況,勸民興桑養(yǎng)蠶致富一方之心拳拳,很有可能是地方官員所作。也即是說可能是政府在推廣蠶桑。但效果如何呢?當時的縣志并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們仍可從新編的縣志中得到答案。當時的寧都直隸州轄寧都、端金和石城三縣,新編《寧都縣志》:

蠶,民國時期,縣城周圍農家有少量飼養(yǎng)。1963年由農業(yè)部門牽頭進行柞蠶飼養(yǎng)試驗,未推廣。1964年縣科委在城關李子園建立基地,飼養(yǎng)蓖麻蠶5萬只左右,每年收蠶繭760斤左右,1966年“文革”中停養(yǎng)。[21]

新編《瑞金縣志》載:

1966年在綜草湖興建蠶桑場,墾荒種桑600余畝,開始養(yǎng)蠶?!?973年,因養(yǎng)蠶虧本,養(yǎng)蠶人員下放,桑園荒廢,蠶桑場停止。[22]

上述二則材料看似是政治原因導致養(yǎng)蠶失敗,其實不然。寧都縣在民國時期就僅有少量農家養(yǎng)蠶,瑞金縣則是在1966年才“開始養(yǎng)蠶”。這些都說明《興畜蠶桑說》勸民興桑養(yǎng)蠶的效果極差,并未推廣。而贛南其它縣在建國后養(yǎng)蠶也不成功,全南縣:全南栽桑養(yǎng)蠶始于1984年3月,年底有桑園98畝,產蠶繭0.4噸[10]253。興國縣:桑,有本地桑和引進的湖桑。1966年縣建立蠶桑場開始種植,1975年種植481畝。后因經營不善,蠶繭滯銷,導致桑樹銳減[4]168。由此可以看出,贛南的蠶桑業(yè)一直沒有發(fā)展起來,20世紀80年代左右基本上不再種養(yǎng),絲綢只是客家傳統(tǒng)服飾的輔助性材料。

五、藍靛

藍靛,亦稱為淀、淀青、藍淀、青、青靛、靛青等,為菘藍、吳藍、木藍、馬藍、蓼藍等藍草葉制成的染料,是制造青黛時的沉淀物。藍靛是一種天然植物染料,對人體無害,很合適染制和人體貼身的衣物,并且一年四季皆可染色。客家傳統(tǒng)服飾色彩以藍、灰、黑等素色為主,特別崇尚藍色,藍靛是其主要染料。用藍靛染色的客家藍衫是客家傳統(tǒng)服飾的典型代表。

藍靛種類較多,但在贛南主要有大小藍二種之分,同治《贛縣志》載:靛,有大小二種,大藍葉如蒿苣而肥厚,微白如擘藍色。小藍莖赤,葉綠而細密。今為澱者多用小藍,以染布帛。贛屬耕山者種,贛邑尤多[23]。同治《安遠縣志》亦載:靛,大小藍二種。摘葉和石灰,漬汁成淀。七月刈,九月再刈。鄉(xiāng)間禁種熟田,惟山田嶺上裁之[1]。由此可知,大藍葉大厚肥,色微白,小藍則莖赤,葉綠且細,染色主要用小藍。藍靛一年可收割兩次,收割期在七月和九月。由于贛南山多地少,熟田要生產糧食,官府就禁止百姓將藍靛種于良田,因此藍靛大多種在山上,種植者主要是山農,贛縣種植藍靛的山農尤多。

藍靛的制作方法是:“冬月采藍葉浸水一宿,入石灰,攪至千回,澄凈去水則成澱。用以緇染攪時,浮沫掠出,陰干,謂之澱花,即青黛也?!盵13]即先在地上挖坑,將藍靛葉放入浸水一夜,再加入石灰,不斷地攪拌,將浮沫撈出陰干便制成靛花,而藍汁和石灰發(fā)生化學反應則會沉淀,放掉水,就制成藍靛了。這種制造方法不絕于贛南方志,如道光《寧都直隸州志》:

掘地作坑,以藍浸水一宿,入石灰,攪至千回,澄去水,則青黑色,用染諸青色。其攪時浮掠出陰干,謂之靛花,即青黛。[2]

同治《贛州府志》:

澱,俗作靛,用藍葉所成。大藍葉如蒿苣而肥厚微白。今為澱者多是小藍,高一二尺許,葉細而密,以葉漬汁,和石灰,澄濾而成澱,用以染緇。瀝澱時掠出浮沫為澱花,陰干即青黛也。[3]

同治《南康縣志》:

胡藍,采葉或石灰,漬之澄瀝成靛,用以染緇。一種名莧采藍,一種名青子,取靛法同。[24]

可見,藍靛的制作方法在贛南各縣基本相同,石灰起著重要作用,它可使藍汁沉淀,形成藍靛。其實這種制作藍靛的方法早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載:“刈藍倒豎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鎮(zhèn)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于甕中。率十石甕,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抨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澱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甕中,藍澱成矣?!薄短旃ら_物》中也記載:“凡造淀,葉與莖多者入窖,少者入桶與缸。水浸七日,其汁自來。每水漿一石下石灰五升,攪沖數(shù)十下,淀信即結。水性定時,淀沉于底?!盵25]很明顯,贛南藍靛的制作方法是這一古老方法的繼承。

明清時期,贛南藍靛業(yè)發(fā)展已成規(guī)模,據筆者統(tǒng)計這一時期所修的贛南州府縣志中有14部有藍靛的記載,涉及的州縣有贛州、贛縣、南康、信豐、安遠、興國、寧都、龍南、定南、大庾、崇義等[26]。

藍靛的種植給贛南客家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不僅使藍色成為客家傳統(tǒng)服飾的主色調,而且當時很多客家人以種植藍靛或經營藍靛為業(yè),獲得巨大利潤。天啟《贛州府志》卷3《土產》載:“城南人種作藍靛,西北大賈歲一至,泛舟而下,州人頗食其利?!迸d國縣甚至還“邑產除油、煙外,藍利頗饒”[13],其收益僅次于油、煙,充分說明藍靛業(yè)在贛南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模甚大,生產獲利頗豐。

明清之后,隨著化工染料的廣泛應用,藍靛栽種面積逐漸減少。1949年,寧都全縣種植藍靛355畝,1953年種877畝,總產12690擔,但到1960年時已無種植。贛南其它縣的情況相差無幾,贛南藍靛業(yè)就此衰落。

六、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歷史上不同時期江西贛南地區(qū)傳統(tǒng)服飾原材料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苧麻、葛、棉是贛南地區(qū)客家傳統(tǒng)服飾的主要制作原材料,藍靛是主要染料,蠶絲僅是輔料;二是苧麻、葛、藍靛是贛南客家人自己生產的,種植規(guī)模巨大,而棉、絲則是從外地買入的多,自己少量生產;三是夏布和藍靛交易非常活躍,對當?shù)氐慕洕蜕鐣绊懼卮?。這也充分說明,一個族群和地區(qū)的傳統(tǒng)服飾特點,直接受到服飾原材料的影響;而服飾原材料的選擇與使用,則又主要受到特定地區(qū)的自然地理、經濟水平、文化交流和該地區(qū)的人群與文化的共同影響。贛南地區(qū)不同類別、性質、特點的服飾原材料,直接影響了該地客家服飾的色彩、款式、形制乃至文化特征。

參考文獻:

[1] 歐陽鐸,等.安遠縣志·物產[M].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江西省安遠縣志編纂委員會重印.內部發(fā)行,1990.

[2] 楊錫齡,等.寧都直隸州志·土產志[M]. 道光四年(1824)刻本.贛州地區(qū)志編纂委員會重印. 內部發(fā)行,1987.

[3] 鐘音鴻,等.贛州府志·物產[M].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贛州地區(qū)志編纂委員會重印. 內部發(fā)行,1986.

[4] 興國縣志編纂委員會.興國縣志[M].內部發(fā)行,1987.

[5] 何戴仁,洪 霖.雩都縣志·民俗[M]. 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雩都縣志編纂委員會重印. 內部發(fā)行,1986.

[6]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278-279.

[7] 王 東.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說[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48-259.

[8] 大余縣志編纂委員會.大余縣志[M].內部發(fā)行,1990.

[9] 會昌志編纂委員會.會昌縣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216.

[10] 江西省全南縣志編纂委員會. 全南縣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11] 石城縣志·物產[O].道光四年.贛南師范學院圖書館藏.

[12] 楊錫齡,等.寧都直隸州志·田賦志[M]. 道光四年(1824)刻本.贛州地區(qū)志編纂委員會重印. 內部發(fā)行,1987.

[13] 金益謙,藍拔奇.興國縣志·土產[M]. 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興國縣志紡纂委員會重印.內部發(fā)行,1986.

[14] 江西省贛縣志編纂委員會.贛縣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129-130.

[15] 于都縣志編纂委員會.于都縣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253.

[16] 楊長世.瑞金縣志·物產[M]. 康熙刻本.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17] 黃志繁,廖聲豐.清代贛南商品經濟研究[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59-60.

[18] 何戴仁,洪 霖.雩都縣志·田賦[M]. 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雩都縣志編纂委員會重印. 內部發(fā)行,1986.

[19] 楊錫齡,等.寧都直隸州志·風俗志[M]. 道光四年(1824)刻本.贛州地區(qū)志編纂委員會重印. 內部發(fā)行,1987.

[20] 何戴仁,洪 霖.雩都縣志·土產[M]. 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雩都縣志編纂委員會重印. 內部發(fā)行,1986.

[21] 寧都縣志編輯委員會.寧都縣志[M].內部發(fā)行,1986:167.

[22] 瑞金縣縣編纂委員會.瑞金縣志[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339.

[23] 褚景昕.贛縣志·土產志·草之屬[M].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中國地方志集成》影印.

[24] 盧鼎峋.南康縣志·土產志·貨類[M].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之鈔本.《中國地方志集成》影印.

[25] 宋應星.天工開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2.

[26] 李貴民.明清時期藍靛業(yè)研究[D].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112-117.

猜你喜歡
寧都藍靛夏布
伍艷輝夏布山水畫作品欣賞
夏布遇上扎染
寬葉藍靛果葉片不同海拔和郁閉度的遺傳變異研究
森林工程(2018年3期)2018-06-26 03:40:46
夏布謠(新余采茶戲)
影劇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 02:42:55
藍靛金箔,歷久彌珍(中國畫)
綠洲(2017年5期)2017-10-10 02:28:11
藍靛種植增收調研報告
藍靛果忍冬果實的種內變異研究
特產研究(2016年3期)2016-04-12 07:16:22
夏布里埃藝術歌曲《幸福島》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分析
寧都暴動親歷記
軍事歷史(1999年4期)1999-08-20 07:36:02
紀念寧都起義60周年
軍事歷史(1991年6期)1991-08-16 02:22:02
九龙坡区| 呼图壁县| 石阡县| 迁安市| 姚安县| 嵩明县| 永新县| 崇文区| 兴安县| 天长市| 纳雍县| 五台县| 贵港市| 琼中| 徐州市| 方城县| 永胜县| 读书| 斗六市| 乡宁县| 西平县| 兰考县| 布尔津县| 东丽区| 吴堡县| 西充县| 濮阳市| 方山县| 都江堰市| 荆门市| 融水| 蒙城县| 裕民县| 陕西省| 德清县| 大足县| 综艺| 河津市| 邳州市| 新宁县|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