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前鋒,趙 琴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產科,江蘇揚州,225001)
產婦產后盡早泌乳是確保新生兒母乳喂養(yǎng)的關鍵[1],但由于部分新生兒因疾病造成母嬰分離。母嬰分離的產婦,由于產后乳房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吸吮,乳房脹痛發(fā)生率較高且泌乳時間較遲[2]。母嬰分離的產婦是產科特殊服務對象[3],為此,作者對母嬰分離產婦應用刺激乳頭和按壓乳竇的方法,模仿新生兒吸吮動作,收到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2008年1月~2009年5月新生兒出生后因各種原因轉新生兒病房治療的產婦9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2組產婦均為剖宮產,無產后出血,無內外科合并癥,年齡、孕周、產次均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產婦剖宮產術后回病房,按照常規(guī)護理,即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進行母乳喂養(yǎng)宣教和健康教育指導,并于術后第1天進行乳房熱敷按摩。
觀察組在按照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由責任護士于術后0.5~1 h對產婦進行刺激乳頭,即用拇指與食指、中指把乳頭向外牽引按摩乳頭,5~10 min/次后并用拇指與食指分別置于乳暈兩側,朝胸壁方向向內壓,擠壓乳暈下方的乳竇,依此擠壓所有乳竇。此動作術后當日持續(xù)5~10 min/次,間隔3~4 h;以后每天每次持續(xù)10~30 min,間隔2~3 h。同時手把手地教會產婦及家屬刺激乳頭和擠奶技術,通過此方法達到模仿新生兒吸吮的動作。
觀察指標:泌乳始動時間標準即手術后24h手法擠壓乳房至有清亮的乳汁溢出,比較2組產后泌乳時間、泌乳量,乳房腫脹發(fā)生率及產后子宮復舊情況。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采用SPSS 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產婦產后 3d內乳房腫脹發(fā)生率觀察組為22.9%,對照組為62.5%,2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產后3 d泌乳量比較,除產后第1天差異不明顯(P>0.05)外,其余2 d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產后1、3、5 d子宮縮復比較,除產后第1天P>0.05外,其余2 d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1 2組產婦產后泌乳量比較(mL)
表2 2組產婦產后子宮復舊比較(cm)
刺激乳頭對泌乳影響:泌乳過程是一個復雜而又有多種內分泌激素參與的神經內分泌調節(jié)過程,生乳素在泌乳的啟動和維持乳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泌乳是依靠新生兒吸吮刺激,使隨其生乳素抑制因子分泌減少導致生乳素的反應性增加而維持[5]。當母嬰分離時,新生兒不能充分有效的吸吮。觀察組中采用刺激乳頭加按壓乳竇的方法來代替新生兒吸吮動作,泌乳時間早且泌乳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刺激乳頭對乳汁排出的影響:刺激乳頭可使產婦的腦垂體釋放催乳素刺激乳腺泡有利于射乳反射建立,促使乳房充盈[6]。觀察組乳房腫脹的發(fā)生率由對照組的62.5%下降到22.9%,使母嬰分離的母親保持良好的泌乳功能。
刺激乳頭對糾正平坦乳頭的影響:刺激乳頭對產婦平坦內陷乳頭可以及早糾正。乳頭經過刺激牽引可以改善其伸展性為產后哺乳的成功作好準備[5]。
刺激乳頭對子宮復舊的影響:乳頭具有催產素和反射性催產素釋放的觸覺受體,當乳頭及乳暈被刺激時,沖動傳遞到丘腦下部的視上核及室旁核促使其神經元合成催產素[6],引起子宮肌肉收縮,減少產后出血量,加速子宮的縮復。2組比較剖宮產術后第1天,子宮縮復無明顯差異,這是由于剖宮產術后常規(guī)使用催產素所致,術后3、5 d子宮復舊有差異,提示對母嬰分離產婦乳房的早期干預護理,能促進產婦子宮的復舊。
[1]吳美榮,周風秋.剖宮產術后硬膜外自控鎮(zhèn)痛與哺乳器誘導新生兒早吸吮對產婦泌乳素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藥于護理,2004,3(1):4.
[2]趙玉芳,秦 瑛,金得燕.對母嬰分離產婦實施乳房護理干預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1):23.
[3]李雪梅.母嬰分離產婦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2008,36(6):855.
[4]趙慧波,鄭愈梅.早進食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泌乳的探討[J].中國醫(yī)學導刊,2008,10(4):539.
[5]尤麗艷,陳秀霞.母嬰分離時母乳喂養(yǎng)指導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4):39.
[6]葛月萍,時玉清,羅改風.第二產程刺激乳頭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