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學 李光牛 趙 華 鄧麗華
(湖北省南漳縣植保站,南漳 441500)
2009年,南漳縣水稻共發(fā)生稻飛虱 2.93萬 hm2次,防治 3.6萬 hm2次,挽回損失 1.44萬 t,實際損失 400t,僅次于 2006年,重于 2007年和 2008年。其中 3代白背飛虱發(fā)生 2.27萬 hm2,占全縣水稻面積 2.28萬 hm2的 99.4%,達到特大發(fā)生水平;第 4代褐飛虱發(fā)生 1萬 hm2,達到中等偏重發(fā)生水平。
2009年稻飛虱的發(fā)生具有第 3代重于第 4代、前期上升慢、后期上升快,發(fā)生期推遲明顯,山區(qū)及沖槽田重于丘陵等特點;造成稻飛虱大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前期外遷蟲源屬正常年份,四(2)代外地蟲源遷入量大;二是氣象特別適宜第 3代飛虱暴發(fā),對第 4代飛虱前期孵化不利;2009年水稻生育期同常年相比推遲 7~10d,稻飛虱為害期也相應推遲;防治得力,人工干預明顯,對稻飛虱特別是第 4代稻飛虱影響較大,壓前控后作用顯現。具體情況如下:
第 3代白背飛虱發(fā)生 2.27萬 hm2,占全縣水稻面積 2.28萬 hm2的 99.4%,達到特大發(fā)生水平;第4代褐飛虱發(fā)生 1萬 hm2,占水稻面積的 43.8%,為中等偏重發(fā)生水平。7月31日~8月1日,調查了城關 、武鎮(zhèn) 、清河 、九集 、肖堰 、東鞏 、巡檢 、長坪等地22個村 45塊稻田的稻飛虱,百叢蟲量 90~10810頭,平均 2539頭,高于 2008年同期調查的 1759頭和 2007年的 646.7頭,僅次于 2006年同期。1200頭以上的占 55.6%,2000頭以上占 36.4%,5000頭以上占 13.6%。8月21日調查了城關、武鎮(zhèn)、九集、清河等地 11個村 22塊稻田,飛虱百叢蟲量 10~4070頭,平均 656頭。定點調查,7月29日(第 3代為主)百叢蟲量為 3680頭,8月31日(第 4代)調查百叢蟲量為 1670頭,無論定點調查或普查,第3代均重于第 4代(圖1)。
圖1 定點調查蟲量折線圖
通過定點調查可以看出,自6月30日開始定點,到 7月20日,百叢蟲量由 220頭上升到 770頭,上升 3.2倍,但 7月25日蟲量即達 3470頭,5d即上升 4.5倍。2009年稻飛虱高峰期在 7月25~8月10日,常年同期定點調查,2008年和 2007年高峰期均在 7月10~25日,特大發(fā)生的 2006年高峰期在 7月5~25日。近年同期比較,2009年發(fā)生期推遲半個月。
7月17日在西北山區(qū)的李廟鎮(zhèn)即已發(fā)現大發(fā)生田塊,百叢蟲量高達 3990~4850頭,7月20日在丘陵四個鎮(zhèn)(區(qū))普查 20塊稻田,百叢蟲量平均為 1453頭,定點調查僅為 770頭;7月31日~8月1日普查丘陵田畈區(qū) 30塊稻田,百叢蟲量 90~10810頭,平均 2311頭,無穿頂田塊,普查山區(qū)、沖槽田 15塊,百叢蟲量 710~10600頭,平均 3647頭,在城關的張林村、肖堰的陳家榜村、曲陽崗村等地均出現了“冒穿”黃塘田塊。
7月30日在九集調查 12塊稻田,其中河邊 2塊,溝邊 2塊,樹蔭下 2塊,田畈中 4塊,百叢蟲量平均分別為 2220頭、2905頭、3785頭、785頭,河邊、溝邊、樹蔭下的稻飛虱蟲量明顯重于田畈中的稻田。
定點調查,2009年第 4代稻飛虱短翅型成蟲高峰出現在 8月10日~20日,最高出現在 8月20日,褐飛虱短翅型成蟲百叢蟲量達 170頭,大田普查,8月16日百叢短翅型成蟲平均 63.3頭,8月21日平均 67.3頭,但定點調查,8月31日百叢蟲量僅為 1 670頭,9月1日大田普查百叢蟲量平均為 1449頭。均未大量出現的低齡若蟲。
2009年自5月3日開燈,截止5月19日燈下白背飛虱共 24頭,5月20日~6月19日燈下共誘白背飛虱 29頭,屬于正常偏少年份。6月20日~7月19日燈下共誘白背飛虱 2663頭,2008年同期燈下白背飛虱蟲量為1892頭,2009年比 2008年上升40.8%。對第 3代稻飛虱影響最大的 7月5~19日蟲量,2009年為 2573頭,是 2008年同期 1038頭的2.48倍。7月20日~8月19日共誘白背飛虱 1746頭,只有 2008年同期 3418頭的 51.1%,表明水稻有利于白背飛虱為害,遷出量比常年減少。遷入多,遷出少,加長了為害期,加重了第 3代稻飛虱的為害。2009年第 3代褐飛虱(7月20日~8月20日)燈下共見成蟲 359頭,是 2008年同期燈下成蟲 113頭的 3.2倍。
2009年7月上旬平均氣溫 26.4℃,比 2006年28.4℃低 2℃,略低于歷年平均值 26.7℃;中旬氣溫28.4℃,低于 2006年的 29.7℃,略高于歷年平均值27.6℃;下旬平均氣溫 26.5℃,略低于 06年的26.6℃,比歷年平均值 28.1℃低 1.6℃。8月上旬氣溫 24.9℃,比 2006年平均氣溫 27.2℃低 2.3℃,比歷年平均值 28.1℃低 3.2℃。7月上旬氣溫的偏低造成了稻飛虱發(fā)育進度的推遲,是前期蟲量上升慢、為害高峰期遲于常年的最主要因素。中旬氣溫正常略偏高,有利于稻飛虱發(fā)生,7月~8月上旬氣溫嚴重偏低,減少了高溫對稻飛虱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稻飛虱成活和為害,加重了第 3代白背飛虱的為害,延長了第 3代稻飛虱為害期。
2009年8月20日~9月10日平均氣溫24.6℃,比 2006年平均值 25.9℃低 1.3℃,比歷年平均值 26.9℃低 2.3℃,氣溫的明顯偏低,加上補治第 3代稻飛虱的藥劑控制作用,第 4代褐飛虱的前期發(fā)生受到了抑制,田間蟲量不高。2009年第 4代飛虱蟲量高峰在 9月下旬,是近 20年來最遲的一年,正常年份 9月中旬水稻已經開始收獲。
7月下旬~8月上旬的陰雨天氣嚴重影響了第3代飛虱的防治也是形成 2009年稻飛虱發(fā)生態(tài)勢的重要因子。根據常年情況及螟蟲發(fā)育進度,水稻以防治“三蟲三病”(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為主的第 2防治戰(zhàn)役時間確定在 7月25日~8月10日。7月22日日全食后,長期陰雨,7月25~8月10日雨日達 11d,加上多雨多霧的山區(qū)氣候條件,有利于防治的時間不到3d,影響了防效,也挫傷了農民防治的積極性,前期防治不力也是第 3代稻飛虱暴發(fā)的有利條件之一。
特別對第 4代稻飛虱影響較大,壓前控后作用顯現。雖然 7月中旬前已制定了第 2戰(zhàn)役總的作戰(zhàn)方針,7月下旬開展第 1次全面防治,但受 7月下旬特殊的氣候影響,防治行動開展得并不順利,存在大量的漏防田塊,有的田塊甚至“穿頂”黃塘。針對第3代稻飛虱暴發(fā)的特殊蟲情,加大了防治督辦力度,于 8月上旬對全縣稻田再次進行全面防治。
遷飛性害蟲的外來遷入量非常重要,但防治面積大,遷入蟲量的熒光燈監(jiān)測,技術含量高,大面積的普查是目前明確稻飛虱發(fā)生動態(tài)的關鍵手段。
在 2007年、2008年兩年相對較輕的態(tài)勢下,農民有一定的麻痹思想,在 2009年第 3代稻飛虱第 1次防治時,加上天氣不好,造成漏防面積較大,7月底普查,過萬頭和“穿頂”黃塘田塊均是7月下旬未防田塊。8月上旬組織強大行政力量督辦,雖然把大發(fā)生的態(tài)勢壓下去了,但前期為害已經造成了損失。
怎樣進一步調動農民防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行政參與的必要性,是今后植保工作中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