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容 林卓英 吳妙略
2種靜脈留置針進針送管方法在教學中效果的比較
周金容 林卓英 吳妙略
目的探討2種靜脈留置針進針送管方法在實習護生對穿刺成功率的影響。方法將實習護生192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96例,對照組采用BD公司培訓人員的方法操作;實驗組在此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進針見回血后再進針芯0.5 cm,后將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緩慢向前推進至距根部0.5 cm處,拔出針芯,比較2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結果穿刺成功率實驗組為89.6%,對照組為7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752,P<0.01)。結論在留置針穿刺時見回血后推進外導管的進針送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臨床教學;靜脈留置針;穿刺
1.1 對象將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急診科的實習護生共192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所有實習護生為女生,對照組本科生10人,大專生86人,實驗組本科生10人。大專生86人,兩組護生在學歷上無差別。
1.2 實驗方法
1.2.1 分組方法實習護生隨機分組后,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接受不同的操作培訓,按不同的操作方法操作。
1.2.2 穿刺對象將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本院急診科ICU和觀察室的患者隨機分組,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96例。實驗組:男50例,女46例,年齡最大82歲,最小14歲,平均(49.02±18.66)歲,病重49人,一般患者47人。
對照組:男54例,女42例,年齡最大79歲,最小15歲,平均年齡(44.39±18.65)歲,病重50人,一般患者46人。2組在年齡、性別、病情危重程度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比較t=-1.722,性別比較χ2=0.336,病情危重度比較χ2=0.021)。
1.2.3 留置針和穿刺部位的選擇2組實習護生都選取患者上肢手背或前臂的粗現(xiàn)而直的靜脈作為穿刺部位,統(tǒng)一選取20-22號美國BD公司生產(chǎn)的由vialon材料制成的“Y”形管靜脈留置針材料制成的靜脈留置針。
1.2.4 穿刺方法(1)對照組操作步驟:①操作人員的準備:冼手戴口罩;②常規(guī)排氣;③查對床號,姓名,藥物;④掛瓶→連接頭皮針,頭皮針插入留置針靜脈帽→排盡管內(nèi)空氣;⑤選擇上述部位的血管,并在穿刺部位上方10~15 cm處系止血帶→常規(guī)消毒皮膚待干→取下針套,旋轉松動外套管,使針尖朝上,囑患者握拳,繃緊皮膚,固定靜脈,右手持留置針,在血管的上方,使針頭與皮膚成15°~30°角進針,見回血后壓低角度,順靜脈走向再繼續(xù)進針約0.2 cm,將針芯退出約0.2 cm;⑥左手持Y接口,持針座將針芯與外套管一起送入靜脈內(nèi)固定針翼;⑦囑患者松拳,松止血帶以穿刺點為中心,用無菌透明敷料做封閉式固定。
(2)實驗組操作步驟:①②③④⑤同對照組。⑥進針見回血后,順靜脈走向再繼續(xù)進針約0.5 cm一手固定針芯手柄,另一手拇、食、中3指捏住針翼將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緩慢向前推進至距根部0.5 cm處,拔出針芯[3]。⑦同對照組⑦。1.5穿刺成功的判斷方法打開調(diào)節(jié)器后,輸液通暢,局部無腫脹和疼痛為穿刺成功,反之為失敗。
2組學生穿刺成功率比較(見表1)。
表1 2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較
靜脈留置針由于其穿刺置管具有簡便、安全、快捷、通暢及意外情況少的優(yōu)點[4]已在急診科廣泛應用,因此急診科的帶教老師要以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刻苦鉆研業(yè)務,苦練基本功,尋找最好的帶教方法,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技術操作要領。實驗組護生的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主要有如下特點:
3.1 按對照組方法進針只有針尖進入血管壁內(nèi)而外導管未進入血管內(nèi)或剛好進入血管內(nèi),如果此時退出針芯約0.2 cm后學生由于操作不熟練而使外導管也滑出血管導致穿刺失敗。而實驗組因為針芯未動,只要順血管方向推進外導管,則可確保導管完全進入到血管壁內(nèi)。
3.2 對照組在見回血后再繼續(xù)進針約0.2 cm,相當于針尖在血管內(nèi)潛行,一旦針尖觸及血管壁,則穿刺就可能會失?。?];而實驗組的操作方法是臨床應用中的經(jīng)驗積累,進針的方式有所改進,操作起來更容易,特別是對于實習護生來說,一邊退針芯,一邊推外套管,可以避免穿破血管而導致穿刺失敗。
[1]楊緩,趙艷立,臧莉,等.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新觀點.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4(12):1123.
[2]馬梅,馬建新,魏愛環(huán).靜脈留置針正壓封管的體外實驗和臨床探討.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9):65.
[3]計惠民.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1A):75.
[4]楊一丹賀錦花王燕娥,等.靜脈留置針2種進針送管方法的效果比較當代護士2009年第4期.專科版75.
[5]廖欣榮,張燕萍,周曉燕.新法淺靜脈留置針置管的探討.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1:70-71.
510630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急診觀察區(qū)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chǎn)品,由于其操作簡單、方便、安全,不僅保證了患者治療的連續(xù)性,為搶救患者贏得了時間,而且還減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導管感染機率,也便于患者的活動,減少了穿刺的次數(shù)和護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緊急搶救時幾乎可替代靜脈切開,其最大輸液流量可達92 m l/m in[2],但是在臨床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按BD公司培訓的方法教學生的時候容易導致穿刺失敗,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進針后不退針芯而直接送管的方法,學生的穿刺成功率明顯提高,現(xiàn)報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