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順愛
(吉林省圖們市人民醫(yī)院傳染科,吉林圖們 133100)
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隨訪
全順愛
(吉林省圖們市人民醫(yī)院傳染科,吉林圖們 133100)
目的:觀察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所有入選患者均給予替比夫定600 mg口服,每日1次,療程1年。結果:治療1年后HBV DNA和谷丙轉氨酶(ALT)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替比夫定能明顯抑制HBV DNA復制,使ALT下降。
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治療
我國是乙型肝炎感染高流行區(qū),大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因為乙型肝炎病毒持續(xù)復制,肝炎反復活動而發(fā)展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1-2]。因此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清除病毒為最關鍵的治療。抗病毒治療是長期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全球公認的有效抗病毒藥物共有兩大類:干擾素和核苷類藥物。替比夫定是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類抗病毒藥物,阻止病毒逆轉靈活性,從而終止病毒復制[3]。本研究分析本院應用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1年的療效。
本院2007年8月~2009年5月本科住院及門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齡28~63歲,診斷均符合2008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標準[4]?;颊叻磸透喂δ墚惓?,谷丙轉氨酶(ALT)高于正常上限的2~10倍;HBsAg陽性,HBV DNA≥1.0×103拷貝/ml,從未進行過抗病毒治療;Child-pugh分級為A級和B級。
所有入選患者給予替比夫定600 mg,每日1次,療程1年,最初2~4周靜點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或苷草酸二胺注射液。
所有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檢測肝功能HBV DNA及血清透明質酸(HA)、層黏蛋白(LN)、Ⅲ型前膠原(PCⅢ)和Ⅳ型膠原(IVC)。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12個月后患者HBV DNA定量,Child-pugh評分及血清纖維化各項指標較治療前均有明顯好轉(P<0.01),見表1、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清除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和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阻止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細胞癌的發(fā)生[5]。
表1 治療前后肝功能HBV DNA定量及Child-pugh評分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肝功能HBV DNA定量及Child-pugh評分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1
治療前治療后時間 ALT(U/L)90.4±68.3 32.8±10.4總膽紅素(μmol/L)85.4±37.1 32.9±11.3*HBV DNA(拷貝/ml)4.56×106±4.88×102 6.13×102±54.80*Child-pugh評分(分)9.6±1.5 7.3±1.6*
表2 治療前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動態(tài)變化(±s,ng/ml)
表2 治療前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動態(tài)變化(±s,ng/ml)
與治療前比較,*P<0.01
治療前治療后時間 HA 388.5±168.3 190.5±71.5*LN 175.5±83.4 88.7±34.1*PCⅢ198.3±70.1 97.3±45.8*IVC 120.4±102.5 50.1±12.4*
替比夫定是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類抗HBV藥物,在細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為有活性的代謝產物——腺苷,替比夫定5′-腺苷通過與HBV中自然底物胸腺嘧啶5′-腺苷競爭,從而抑制HBV DNA多聚酶的活性;通過整合到HBV DNA中造成HBV DNA鏈延長終止,從而抑制HBV復制。
本研究結果顯示,替比夫定治療1年不僅能快速抑制HBV復制,促進肝功能恢復,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幾乎沒有嚴重不良反應,綜合體現(xiàn)在Child-phgh評分的下降上。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盡早服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療,減少和防止肝硬化、肝衰竭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
[1]馬金玲.應用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教育指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2):142-143.
[2]李若鴻,李艾卓,曲藝.復方木雞合劑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1):76.
[3]辛曉麗,崔麗,孫建,等.替比夫定聯(lián)合胸腺五肽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初探[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47):99-101.
[4]葉文峰,陳祖濤,吳建成,等.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療效評估[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29(2):343-344.
[5]蔡晧東.替比夫定與干擾素聯(lián)用引起的周圍神經(jīng)病的臨床特點及防治[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9,10(11)5:347-348.
R512.6+2
B
1674-4721(2010)12(a)-074-01
201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