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飛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關(guān)于徐州段運河在整個運河河道體系中的重要性,明清史料中多有記載。萬歷十五年(1587)十月,當時的內(nèi)閣大學士申時行就上奏稱徐州段運河:“國家運道,全賴黃河。河從東注,下徐、邳,會淮入海,則運道通;河從北決,徐、淮之流淺阻,則運道塞。此咽喉命脈所關(guān),最為緊要”①。正統(tǒng)《彭城志》:“徐居南北水陸之要,三洪之險聞于天下。及太宗文皇帝建行在于北京,凡江淮以來之貢賦及四夷之物上于京者,悉由于此,千艘萬舸,晝夜罔息”[1]。研究徐州段運河,對了解整個明清時期運河治理與漕運發(fā)展概況具有重要意義。
明代徐州段運河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黃運合一,黃運關(guān)系十分密切。明人王軌在其《處河患恤民窮以裨治河疏》中說:“運道自南而達北,黃河自西而趨東,非假黃河之支流,則運道淺澀而難行,但沖決過甚,則運道反被淤塞。利運道者莫大于黃河,害運道者亦莫大于黃河”[2],充分反映出黃運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與矛盾。明代前期,由于徐州段運河經(jīng)常面臨乏水問題,所以這一時期明代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引黃濟運,引用黃河水以保障運河通行所需的水量,這一時期的水利建設(shè)以疏理河道、修筑堤壩為主。明代中后期,由于黃河泛濫潰決的重點由河南、山東下移到徐淮黃運交匯地區(qū),于是有必要采取措施,避開黃河水患的威脅。開挖新河成為避黃保運的重要手段,在開挖的南陽新河、泇河等幾條新河中,以泇河最為重要,對徐州地方社會的影響也最為顯著。本文將在敘述明代泇河開鑿過程的同時,分析其對徐州地方社會各方面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影響。
對現(xiàn)代人來說,泇運河鮮為人知。它是明朝中期的一大水利工程。舊運道走微山湖西,開泇河后,運道移至微山湖東,時稱東運河。自明至今史籍記載一直稱泇運河。泇河發(fā)源于魯南山區(qū),源頭分東、西兩支,匯合后至泇口與薛河、彭河南流之水合,下匯沂水,至邳州入黃河,黃河奪泗淮之前為泗水支流。明代泇運河之開,始議于隆慶間總河翁大立,后經(jīng)傅希摯、舒應(yīng)龍、劉東星諸河臣,歷時30余年至萬歷三十二年(1604),總河李化龍始開通,由曹時聘完成。
在泇河開通之前,明代政府已經(jīng)開挖了南陽新河。嘉靖中期,黃河多次決口,為了避開黃河泛濫潰決對運道的威脅,嘉靖六年(1527),工部侍郎胡世寧提出了在昭陽湖左開一新河的建議。嘉靖七年(1528),時任總理河道御史的盛應(yīng)期,采納胡世寧的建議,開挖南陽鎮(zhèn)經(jīng)夏鎮(zhèn)至留城的湖東新運河,以避黃河沖淤之害。但朝廷內(nèi)部意見不一致,工程只進行了四個月,正遇干旱,而湖西泗水運道仍能通漕。嘉靖皇帝令其停工,盛應(yīng)期要求再延期一個月即可完工,惹怒了嘉靖皇帝,反將盛應(yīng)期撤職查辦。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七月,黃河北徙,決沛縣飛云橋,東穿運河入昭陽湖,泛濫而東,平地水達一丈有余,散漫徐沛沙河至二洪,浩渺無際,運道淤塞百余里。第二年春,督理河漕的朱衡決定繼續(xù)開鑿此河,并親自督工。隆慶元年(1566)五月,南陽新河工程完工,西去舊河三十里,自留城而北,建留城、馬家橋、西柳莊、蔣家橋、夏鎮(zhèn)、楊莊、珠梅等七閘,全長一百四十余里。南陽新河竣工后不久,大批漕船便由新河北上,顯示了很大的優(yōu)越性。南陽新河開鑿后,留城以南仍以黃河為運道,運道仍然無法完全擺脫黃河泛濫的威脅。
明代泇河的開鑿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充滿了爭議和矛盾。隆慶四年(1570)九月,河決邳州,自睢寧至宿遷運道淤一百八十里。總河侍郎翁大立提出開鑿泇河的建議,未決而罷。第二年(1571)四月,河復決邳州,八月,工部尚書朱衡請以開泇口河之說下諸臣熟計。不久,隆慶皇帝又命禮科左給事中雒遵往邳州等處查勘河工。隆慶六年二月,雒遵上奏說:“泇口河取道雖捷,施工實難。葛墟嶺高出河底六丈余,開鑿僅至二丈,硼石中水泉涌出。侯家灣、良城雖有河形,水中多伏石,難鑿,縱鑿之,湍激不可通漕。且蛤鰻、周柳諸湖,筑堤水中,功費無算。微山、赤山、呂孟等湖雖可筑堤,然須鑿葛墟嶺以泄正派,開地浜溝以散余波,乃可施工”[3]。他指出,與其煩勞巨費開泇,不如及時修筑堤防保護舊運道。隆慶皇帝命工部尚書朱衡和總河都御史萬恭等人覆勘。不久,朱衡上奏開鑿泇河有三難,大體意思如雒遵所言,且言現(xiàn)在運河已通,徐、邳間堤高水深,沒有必要進行開挖新河的工程。于是,翁大立開鑿泇河的建議并沒有被采納。
萬歷三年(1575),總河都御史傅希摯請開泇河。在他的奏疏中,他首先批駁了雒遵、朱衡等人的觀點,他說:“泇河之議嘗建而中止,謂有三難。而臣遣錐手、步弓、水平、畫匠,于三難處核勘。起自上泉河口,開向東南,則起處低洼,下流趨高之難可避也。南經(jīng)性義村東,則葛墟嶺高堅之難可避也。從陡溝河經(jīng)郭村西之平坦,則良城、侯家灣之伏石可避也。至泇口上下,河渠深淺不一,湖塘聯(lián)絡(luò)相因,間有砂礓,無礙挑穵。大較上起泉河口,水所從入也,下至大河口,水所從出也。自西北至東南,長五百三十里,比之黃河近八十里,河渠、河塘十居八九,源頭活水,脈絡(luò)貫通,此天之所以資漕也”[4]。既然開鑿泇河有這么多有利條件,他進一步指出:“誠能捐十年治河之費,以成泇河,則黃河無慮壅決,茶城無慮填淤,二洪無慮艱險,運艘無慮漂損,洋山之支河可無開,境山之閘座可無建,徐、呂之洪夫可盡省,馬家橋之堤工可中輟。今日不貲之費,他日所省抵有余者也”[5]。
當年三月,事經(jīng)戶、工兩部覆議,均認為開鑿泇河事關(guān)重大,需慎重考慮。遂命工科都給事中侯于趙往會同傅希摯及巡漕御史劉光國進一步勘查確議。六月,侯于趙勘上奏泇河事宜,提出現(xiàn)在開鑿泇河時機尚不成熟。戶部同意他的意見。他進一步指出當前黃患日益嚴重,而開鑿泇河沒有數(shù)年不可能完成,因此當以“治河為急,開泇為緩”。萬歷皇帝雖然下旨切責侯于趙阻撓,但傅希摯開鑿新河的建議也沒有被采納。畢竟開鑿泇河是一項重大水利建設(shè),所關(guān)甚重,因而傅希摯這次開泇河的建議也同樣無果而終。
萬歷二十年(1592),總河尚書舒應(yīng)龍開韓莊以泄湖水,泇河之路始通。至萬歷二十五年(1597),黃河決黃堌口南徙,徐、呂而下幾乎斷流。直到這時才開始真正討論開鑿新河的建議,但是當時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開鑿新河非永久之計。萬歷二十八年(1600),御史佴祺再次請開泇河,這次終于得到了萬歷皇帝的同意。由總河尚書劉東星負責開鑿泇河的工程,但由于新河地段多沙石,工程艱巨,所以直到劉東星病死,工程還沒有完工。
萬歷三十年(1602),工部尚書姚繼可言泇河之役宜罷,工程因此而停止不治。不久,總河侍郎李化龍復議開泇河。萬歷三十二年(1604)正月,工部覆李化龍的奏疏,李化龍在奏疏中說:“開泇有六善,其不疑有二。泇河開而運不借河,河水有無聽之,善一。以二百六十里之泇河,避三百三十里之黃河,善二。運不借河,則我為政得以熟察機宜而治之,善三。估費二十萬金,開河二百六十里,視朱衡新河事半功倍,善四。開河必行召募,春荒役興,麥熟人散,富民不擾,窮民得以養(yǎng),善五。糧船過洪,必約春盡,實畏河漲,運入泇河,朝暮無妨,善六。為陵捍患,為民御災,無疑者一。徐州向苦洪水,泇河既開,則徐民之為魚者亦少,無疑者二”[6]。萬歷皇帝認為李化龍的看法非常有道理,開鑿泇河的想法也更加堅定,于是命令李化龍等人迅速施工以為久遠之計。直到這時,總河侍郎李化龍“始大開泇河,自直河至李家港二百六十余里,盡避黃河之險”[7]。
后來,李化龍因母喪丁憂,由總河侍郎曹時聘續(xù)建才最終使泇河得以完工,曹時聘上疏奏請泇河之功,在其奏疏中,記載了自舒應(yīng)龍開始,數(shù)位河臣開鑿泇河的經(jīng)過。他說:“舒應(yīng)龍創(chuàng)開韓家莊以泄湖水,而路始通。劉東星大開良城、侯家莊以試行運,而路漸廣。李化龍上開李家港,鑿都水石,下開直河口,挑田家莊,殫力經(jīng)營,行運過半,而路始開,故臣得接踵告竣”[8]。曹時聘還上泇河善后六事,建議在新河道沿岸設(shè)立淺鋪、驛站、巡檢司等機構(gòu),并規(guī)定此后“每年三月開泇河壩,漕運船只由直河口進,九月開召公壩入黃河,糧艘及官民船悉以為準”[9]。通過幾代河臣的共同努力,泇河終于開鑿完成,南北運道由此大通。
泇河的開通使得徐州段運河不再借黃行運,避開了徐州二洪之險與黃河水患的威脅,從長遠來說省卻了大量的河工和治河費用,運道的安全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我們也應(yīng)該看到,作為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shè),泇河的開通在保障明清時期國家漕運經(jīng)濟命脈的同時,也對蘇北黃運交匯地區(qū)的重要城市徐州產(chǎn)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
明代政府采取的治黃保運措施對徐州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可以說是弊大于利。開鑿新河是治黃保運措施的重要內(nèi)容,泇河開通后打亂了徐州地區(qū)原有的水系,“齊魯諸水挾以東南,營、武、沭、沂一時截斷。堤閘繁多,而啟閉之務(wù)殷,東障西塞而川脈亂矣”②。
另外,新河開鑿后,新河和原來的黃河運道同時運行,這需要有足夠的水量才能保證運道的正常通行,而明代政府對運河水源有著嚴格的限制,禁止沿岸百姓引水灌溉農(nóng)田。明代法律文獻《問刑條例》記載了管理運河水源的政令法規(guī),對山東南旺湖、沛縣昭陽湖、蜀山湖、安山積水湖、揚州高寶湖、淮安高家堰、柳浦灣,山東諸泉及河南衛(wèi)河、運河閘座等盜決、盜引水等行為都有詳細的處罰條款。《大明會典》更是規(guī)定:“凡盜決山東南旺湖、沛縣昭陽湖、蜀山湖、安山積水湖、揚州高寶湖、淮安高家堰、柳浦灣及徐邳上下濱河一帶各堤岸并阻絕山東泰山等處泉源,有干漕河禁例,為首之人,發(fā)附近衛(wèi)所,系軍,調(diào)發(fā)邊衛(wèi)充軍”[10]。這種做法勢必會減少徐州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灌溉用水,因而對徐州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形成嚴重制約。
明代前期,徐州段運河黃運合一,徐州是治黃保運的重點地區(qū),地位特別重要,徐州段運河的治理關(guān)系漕運全局。明代中后期,新河尤其是泇河開通后,避開了徐州洪、呂梁洪兩處險段,南北漕運不再借徐州段黃河河道行運,運道的安全性有了進一步提高,治黃工程關(guān)注的重點也由徐、邳下移到邳州以下宿遷至淮安清口地段。這樣,“泇河開通后的徐州不僅面臨城市發(fā)展衰退的困境,甚至還會遭到毀城的厄運,徐州的城市地位日益下降”[11]。
天啟三年(1623),黃河“決徐州青田大龍口,徐、邳、靈、睢河并淤,呂梁城南隅隱,沙高平地丈許,雙溝決口亦滿,上下百五十里悉成平陸”[12]。天啟四年(1624)六月,黃河“決徐州魁山堤,東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一自南門至云龍山西北大安橋入石狗湖,一由舊支河南流至鄧二莊,歷徒溝東南以達小河,出白洋,仍與黃會。徐民苦淹溺,議集貲遷城。給事中陸文獻上徐城不可遷六議。而勢不得已,遂遷州治于云龍,河事置不講矣”[13]。
泇河的開鑿對改善南北漕運條件具有重要意義,但泇河的開鑿導致的運河改道卻對明代徐州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泇河開通前的明代徐州,舟車鱗集,貿(mào)易興旺,大批商船往來頻繁,逐漸形成南北物資交流中心。成化年間,李東陽在其《呂梁洪修造記》中記載當時的徐州“使船往來無虛日,民船、賈舶多不可籍數(shù)”[14]。朝鮮人崔溥在其著作《漂海錄》中更是稱:“江以北,若揚州、淮安,及淮河以北,若徐州、濟寧、臨清,繁華豐阜,無異江南”[15]。
“泇河開通后的第二年,過徐州段運河北上的漕運船只就減少了三分之二,徐州的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因此出現(xiàn)了很大的衰退”[16]。萬歷年間的《明徐州蠲免房租書冊》記載,泇河開通后的徐州,“通衢街道數(shù)條,人煙尚而稀疏,貿(mào)易亦皆冷淡”[17]。明人沈德符在其著作《萬歷野獲編》中記載泇河開通后的徐州:“自通泇后,軍民二運,俱不復經(jīng)。商賈散徒,井邑蕭條,全不似一都會矣”[18]。
運河改道導致徐州當?shù)厣鐣?jīng)濟衰落,再加上明代政府對徐州的重視程度降低,黃河水災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fā)生,徐州及其附近地區(qū)自明代中期以后不斷發(fā)生農(nóng)民起義和農(nóng)民暴動,社會秩序日益混亂。
據(jù)同治本《徐州府志》記載,萬歷二十七年(1599),“浙江民趙占元至徐州謀作亂,徐州及豐沛人多有從者”③。天啟二年(1622)九月,發(fā)生在山東地區(qū)的徐鴻儒起義也波及到徐州,“山東妖賊徐鴻儒等由荊山口至徐營子房山下焚掠居民”④。起義軍搶奪商旅財物,焚毀漕運船只,嚴重危及到徐州及其附近地區(qū)的漕糧運輸。天啟四年(1624),因徐州大水,“遷州治于云龍山,山東徐賊余黨焚掠睢寧城邑,盜熾,改參將,設(shè)總兵”⑤。明代后期徐州社會秩序的混亂是明代政府改參將為總兵的直接原因,而泇河的開鑿則是導致徐州地方秩序混亂的重要原因?!度f歷野獲編》記載泇河開通后的徐州“守御單弱,千里幾無行人,一旦草澤奮臂,此地仍為戰(zhàn)場矣”[19]。明末清初的農(nóng)民起義和王朝鼎革戰(zhàn)爭,更使徐州及其附近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遭到沉重打擊,遲遲難以恢復。
運河河道作為古代社會尤其是明清時期主要的南北交通運輸線路,它的改道或變遷必然會對其沿線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泇河的開鑿作為明清時期蘇北黃運交匯地區(qū)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shè),對改善南北漕運條件,維護封建統(tǒng)治具有重要意義,但卻對徐州地方社會的發(fā)展造成了巨大的消極影響。徐州城市發(fā)展在明代后期至清代晚期發(fā)展緩慢甚至陷入停滯或倒退,除了災害和戰(zhàn)亂等原因以外,與泇河的開鑿及黃河改道導致徐州交通優(yōu)勢的喪失有著很大關(guān)系。直到1911年,隨著隴海鐵路和津浦鐵路的修通,使得徐州再次成為南北交通樞紐,徐州的社會經(jīng)濟才得以重新獲得發(fā)展和繁榮。
注釋:
① 明神宗實錄[Z].北京:北京圖書館影印本,1982.
② (咸豐)邳州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
③④⑤(同治)徐州府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61).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1]張紀成.京杭運河<江蘇>史料選編[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4][5][6][7][8][9][12][13]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0][14]李東陽,申時行.大明會典[M].揚州:廣陵書社,2007.
[11]李德楠.河道變遷與城市衰落:《明徐州蠲免房租書冊》解讀[J].江淮論壇,2008(4):189-192.
[15]崔溥.漂海錄-中國行記[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16][17]李德楠.明代徐州段運河的乏水問題及應(yīng)對措施[J].蘭州學刊,2007(8):161-165.
[18][19]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中華書局,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