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中的“新聞”

2010-08-15 00:54:39王曉霞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10年2期
關鍵詞:報刊欄目雜志

王曉霞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300071)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中的“新聞”

王曉霞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300071)

晚清以降,早期來華傳教士投身近代報刊的出版活動,以此揭開了中文報刊雜志近代化的序幕?!稏|西洋考》作為傳教士在中國境內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中文雜志,采用分類編纂方法,設定新聞欄目,關注國內外社會新聞,成為近代中文報刊雜志的雛形,推動了中文報刊雜志的近代化。

東西洋考;新聞;報刊史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①又作《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紀傳》,這兩種寫法在雜志中都曾經使用。據(jù)黃時鑒先生的考辯,認為當作《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更為合理,詳見黃時鑒《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影印導言》,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出版。(以下簡稱《東西洋考》但區(qū)別于張燮《東西洋考》)是近代中國境內的第一份中文雜志,在新聞史、報刊史和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許多學者給予這份雜志很高的評價,認為其后出現(xiàn)的中文定期刊物,“多少模仿《東西洋考》的格式和內容,諸如香港的《遐邇貫珍》,寧波的《中外新聞》,上海的《六合叢談》和《格致匯編》,以及北京的《中西見聞》等等,均受此影響”。[1]73雖有如此的“盛名”,學界對這份雜志的關注略顯不足。已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法律、史學及編輯宣傳策略等,其中不少成果對雜志有整體性的介紹,但敘述和關注點大同小異,有待于進一步開拓研究的空間。本文試圖以“新聞”欄目為研究對象,通過考察雜志的欄目設置、新聞文本②本文中的《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是黃時鑒根據(jù)燕京-哈佛圖書館、英國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整理的稿本。等內容,以期呈現(xiàn)雜志的多樣面孔。

一、《東西洋考》的創(chuàng)辦情況

《東西洋考》,1833年8月(癸巳年六月)在廣州創(chuàng)辦,曾幾度停刊復刊,1838年底???。雜志的出版情況非常復雜,1834年、1835年兩次??瘡涂?1836年未出,1837年改由中國益智會主辦,1938年底??坳P于??木唧w時間有不同的論述,目前學界多數(shù)人認為,???838年9月,依據(jù)目前可看到的《東西洋考》的最后一期。黃時鑒先生則認為1838年9月的說法不可靠,依據(jù)《中國叢報》上的記載,該雜志在1838年10月仍在出版,至于具體的停刊時間仍難以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該雜志于是年年底???。具體還可參見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70頁;葉再生《中國近代現(xiàn)代出版通史》第1卷,華文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47頁。。從目前可考的資料看,《東西洋考》共出版39期,有6期重復。雜志采用傳統(tǒng)的雕版印刷,月刊,連史紙,20多頁,有直版和豎版兩種版式。創(chuàng)辦者署名為“愛漢者”,是德國籍傳教士郭實臘。他是自由傳教士,故雜志曾一度被稱為“郭實臘的雜志”。主辦者分兩個時期,前期為郭實臘個人在廣州[2],受到“廣州和澳門社會的資助”,后期為中國益智會在新加坡,得到在華西人的支持。

關于創(chuàng)辦宗旨,郭實臘曾這樣表達:“為了使中國人獲知我們的技藝、科學與準則”,因而“不談政治,避免就任何主題以尖銳言辭觸怒他們??捎幂^妙的方法表達,我們確實不是‘蠻夷’;編者側重于用呈現(xiàn)事實的手法,使中國人相信,他們仍有許多東西要學”。[3]186他在《中國叢報》上明確提出要消除中國人的偏見,改變外國人在廣州貿易中的窘況。但為便于中國讀者接受,他說:“惟看此東西洋考皆著好用之事,不獨可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天文、地理之義,且其明哲可以保身,可以全生,以至于盡年焉。此書纂成特意推廣漢人之益,可知物之格,以窮其理,以正其性情,使有獲益之處也?!盵4]306可見,他竭力向中國讀者示好,迎合讀者的閱讀心理,一再表白“良苦用心”,以此達到“萬國咸寧,則合四海為一家,聯(lián)萬姓為一體,中外無異視”的愿望。[4]3

《東西洋考》的作者,前期由郭實臘單獨撰稿、編輯,后期改由中國益智會編輯時,主要由郭實臘、裨治文、馬儒翰任編輯。部分學者①方漢奇認為由中文秘書郭士立、英文秘書馬儒翰同任該刊編輯,新加坡的麥都思也任編輯。也提到麥都思,據(jù)黃時鑒的考訂,認為由中國益智會的秘書來擔任編輯工作,而該會的秘書由以上三人擔任,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麥都思在雜志發(fā)行期間,并沒有在新加坡停留,因此麥都思并不是雜志的作者。

關于《東西洋考》的讀者,郭實臘曾有過設想:“儒農工商,各有所取而厚澤合諸己,豈非協(xié)力事務,彼此相幫相助,化昭文明,而流教澤矣”,并樂觀估計“設使每月捐一員,收東西洋考十本,與親戚朋友看讀,稍效微勞,便有裨益矣。或家道不富,只買一本,而拾銀一錢,亦不難矣。一街之店主簽題,一里之鄉(xiāng)紳行此,則東西洋考周流四方以行教,不亦悅乎”。[4]318實際上,中國讀者少之又少,但郭實臘始終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定有更多的中國人成為該雜志的讀者。[3]187后期主要的讀者是商人,因雜志“且傳東西洋之新聞消息,各商要投賣貨物,或有他事,致可通知,得以明說而登載之”,吸引了更多的商人讀者,因此出現(xiàn)了“原來讀斯紀傳,為商賈多矣”局面。[5]77

關于雜志的發(fā)行,《東西洋考》創(chuàng)刊號600冊一售而空,后加印300冊,合訂本重印了1000冊。另有,“在雜志出版的最初3年里,它每月發(fā)行500份”[6]175,可見發(fā)行量當在每月500冊以上。雜志主要“通過廣州的兩家書店經銷,這兩個書店在大城市均設有分店”[7]296,還擴展到南洋、北京、南京等地。

二、“新聞”欄目及內容

《東西洋考》首次采用分類編纂的方法。基本欄目為:序、東西史記和合、地理、新聞,后來以論代序,增加天文、煞語,后又增加文藝、科技方面的文字,再后又增開史記、商業(yè)行情。這種編纂方法,在方漢奇看來“:編輯方面每期在卷首都刊有本期內容目錄,清晰醒目,便利讀者閱看。欄目基本穩(wěn)定,隨著需要的變化略有改動。在稿末編者有時加上按語。這些做法,后來中文報刊經常采用,但當時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傊?在業(yè)務上,《東西洋考》已在相當程度上具有近代報刊的基本特征了。”[8]268這成為此后中文雜志欄目設定的雛形。

1.欄目。在《東西洋考》中,新聞欄目是每期必有的欄目,成為該刊的亮點。在設置新聞欄目時,郭實臘曾說:“蓋歐羅巴人甚貴文字,新聞之本,以廣閣流傳不勝數(shù)。弟搜羅擇取其要緊之消息,而翻譯之。但只恐怕以世事之傳,不齊心推德,以世務為綦重,則劭勉多講善言,教人以天之教,守志樂道也。”[5]77由此看來,郭實臘試圖通過模仿西方報刊的編纂方法,突出新聞在報刊中的重要性,以此掩飾宣傳基督教的目的,使中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放棄對外國人的偏見,認同西方文明。但郭眼中的“新聞”不同于西方的含義。據(jù)筆者所見,在新聞欄目中,除了一般性的政治、經濟新聞外,他將“煞語“(勸教性文字)、天文地圖、雜聞等列入,雜聞有時列入新聞中,有時單獨列為欄目,不知道是編者的疏誤,還是有特定的含義,有待于進一步考證。

2.新聞源?!稏|西洋考》中的新聞主要來自廣州沿海地區(qū)西方船只所帶來的消息。在《東西洋考》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字眼:“今月所到西方船只皆無帶來緊要新息”[4]38,“此刻西方英吉利等國船只。近月尚未有到致無新息可傳,且近時風亦順逆不常,四方船皆少來,所聞各國之事,甚為稀鮮也”[4]48,“今月有數(shù)只船自英國來,乃未聞何新信息,尚未知欽差駐粵省之監(jiān)督者是誰,亦不知何時可到粵也”。[4]66可見,新聞主要來源西方船只帶來的西方報刊消息。后期雜志由中國益智會主辦時,在新加坡出版,新聞中加強了對中國的關注,這部分來源于《京報》。

3.新聞內容。有學者曾對《東西洋考》中所刊登的文章以及數(shù)目做了統(tǒng)計,認為新聞在所有文章中所占比重為27.20%。相比較研究較多的地理(18.03%)、歷史(12.79%)而言,在數(shù)量上占有相對的優(yōu)勢。[9]97-102

如此多的新聞究竟向讀者傳達什么信息?筆者對《東西洋考》中的新聞內容做了簡要的歸類和分析。首先,時事新聞、政治事件的報道占有很大的分量,對“土耳嘰”、“荷蘭國”、“英吉利”、俄羅斯、“葡萄呀國”、“西班呀國”、“越南國”、“佛蘭西國”、“者耳馬尼國”、“以大里亞”、“墨利加”、“葛拉巴”、“五印度國”、“呀尾”、“呀瓦國”、“比理治”、“北亞非利加”、“日本”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關注。新聞內容不僅涉及西方國家,還有中國周邊以及南非的一些國家,包括國家政治形勢、國與國關系、國家政策、國際糾紛、政治制度等。其中中國部分,多為政治新聞,涉及政治人物、地方叛亂、鴉片的禁止和危害等。

經濟方面多為各地的貿易、船貨行情等。如廣州貿易情況的報道,湖絲、茶葉、綠茶的貴賤,貿易的盛衰,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以及公司制度的衍變、驛站,“北亞米利加合郡”的商情,中國人在“呀尾”經商情況等。

在社會新聞方面,關注“沉船”、“壞船”、“船敗”,以及開通航路、新科技發(fā)明等社會事件。如“交通路”即從英國到印度航路的開辟,五十日就可到達,大大縮短行程;“孟買汽船”即利用蒸汽機的原理發(fā)明的船,速度加快,成本提高;“濫溢”即地方上的洪水事件、“釋奴”、“瘟疫”的流播;“廣東地方醫(yī)院”的濟世救民;“戒酒之會”,作者還產生了設立戒鴉片之會的想法;地理的新發(fā)現(xiàn)等。

除了比較嚴肅的事件外,《東西洋考》還刊登了郭實臘撰寫的《新聞紙略論》論文,這是目前學界公認的第一篇關于新聞學的文章,內容包括新聞的起源、價格以及西方各國“新聞紙”的情況。雜志還以詩歌的形式介紹世界各地的消息。例如“蘭墩十詠”以詩歌的形勢介紹英國的概況、地理位置、風俗、建筑等。

眾多文章,雖不失客觀的筆調,但始終隱含著傳播基督教的終極目的。這在郭實臘主編的新聞中尚不明顯,但在中國益智會主辦時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在各國的新聞中,無論談到和平還是戰(zhàn)亂,作者都歸結于基督教里的仁愛與和平。在“五印度國”中,因干旱致使百姓食不果腹,瘟疫流行致使橫尸遍野,作者認為原因在于“怨上帝言語褻瀆,可恨日流于惡,心硬如鐵石矣。災星兇習之際,為致生禍患,更兼唇七齒寒,永遠折墮矣。其士民或奉菩薩,或崇回回之邪教,自滿自賢不悛改而亡也”。[4]409而在“土耳其國”中描述國王借鑒鄰國好戰(zhàn)而使國內教育混亂,決心“改惡遷善,召耶穌道之師開學、教幼、蒙訓”而使國家日臻昌盛。作者以感嘆的筆調結尾:“看此民之前風俗,恒執(zhí)迷不悟,然今挽流俗而臻于善亦奇哉?!盵4]237通過這種對比,進一步強化其所表達的基督教宗旨。這類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讀者的文章,在雜志中不在少數(shù)。

另外,新聞中處處體現(xiàn)編輯的謹慎和“良苦用心”,“謙虛而巧妙”地使中國人可以接受,逐步消除對外國的偏見和敵意。在“蘭墩十詠”中對英國都市風景、地理環(huán)境、風俗習慣的描述,向中國人展現(xiàn)了西方文明的一面。在“驛站”中介紹知識的同時,對比中西方郵遞的優(yōu)劣,在“汽船”中展示了西方科技成果。作者試圖將西方文明展現(xiàn)在中國人面前,認識“中國以外”世界的文明和成果,了解到“中國以外”的文明,并非都是“化外之民”、野蠻和無知的,而是與中國一樣有悠久的歷史和文明。

三、“新聞”的價值和意義

黃時鑒曾談到《東西洋考》的社會意義和資料價值,對該雜志有著較高的評價。他主要著眼于整個雜志,尚未從新聞傳播的角度進行專門研究。筆者嘗試著進行分析,以期對雜志有更深的認識和思考。從新聞報刊史上來看,“新聞”的引入并視為一個恒定的欄目?!靶侣劇钡闹匾允遣谎远鞯?尤其是第一篇新聞學論文的發(fā)表,強調了“新聞”的概念,“新聞”一詞逐漸開始傳播,這對中國報刊的發(fā)展來說無疑有著某種引導和啟示。此后創(chuàng)辦的中文雜志和報刊,都將新聞視為重要欄目。在新聞內容上,雜志不僅關注世界新聞還有中國地方新聞,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大大豐富了新聞的內容。這種做法突破了中國傳統(tǒng)“邸報”式的新聞,加強了對外部世界的關注,激發(fā)讀者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編纂方法的影響在上文已經提到,在此不再贅述。編者嚴謹?shù)木庉嫅B(tài)度也是重要的方面。在癸巳六月“荷蘭國”的文章中作者誤將“比理治”(比利時)寫為“帷理儀”,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在癸巳八月“荷蘭國”的文章中特別說明改正。這種實事求是的做法為報刊的發(fā)展樹立很好的示范。因此,《東西洋考》新聞欄目在新聞和報刊發(fā)展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和作用。

[1] 李志剛著.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M].香港:香港道聲出版社,1987.

[2] 顧長聲.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3] Chinese Repository[J].canton:Printed for the Proprietors,1833.

[4] 黃時鑒.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M].北京:中華書局,1997.

[5]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第二序[M]//宋原放.中國出版史料·近代部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 雷雨田.近代來粵傳教士評傳[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7] 王立新.新教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xiàn)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8] 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9] 武占江.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析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過度形態(tài)[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Abstract:Missionaries to China indica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is the first Chinese magazine by missionaries established in China,which focuses on classification compiling,news column,social news.It effected deeply modern magazines in China.

Key Words: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news;hisotry of newspapers

The“News”in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Wang Xiaoxia
(School ofHistory,N 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G219.29

A

1671-2544(2010)02-0060-04

2010-01-15

王曉霞(1985— ),女,山西運城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祝春娥)

猜你喜歡
報刊欄目雜志
本刊推薦2024年優(yōu)秀教育報刊
東方養(yǎng)生雜志征稿函
百強報刊
關于欄目的要求
雜志介紹
欄目主持人語
欄目制,為什么這樣紅
傳媒評論(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在“門”字內加字可以組成新的字,試著填填下面的空吧!
扶貧雜志走進“兩會”
中國扶貧(2015年6期)2015-05-15 17:33:04
雜志收納碗
大荔县| 鄂托克前旗| 宜兰市| 兴隆县| 二手房| 荥阳市| 瑞昌市| 山东省| 石城县| 德令哈市| 巴彦县| 南木林县| 莆田市| 黄石市| 双桥区| 梁河县| 宣化县| 鲜城| 罗平县| 玉田县| 类乌齐县| 北海市| 竹溪县| 黄骅市| 永福县| 榆社县| 海口市| 绥化市| 察隅县| 五台县| 壤塘县| 喀什市| 上饶县| 白山市| 柘荣县| 田林县| 师宗县| 金阳县| 新田县| 平武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