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忠
(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元后期倫理道德劇興盛原因新論
李躍忠
(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前人在論及元雜劇后期倫理道德劇創(chuàng)作興盛的原因時,多從理學的影響來展開。實際上,這一問題如從社會學、民俗學、文藝學等角度來看待,它的出現(xiàn)除理學的影響外,還有以下原因:順應蒙古統(tǒng)治者倡導倫理綱常以延長統(tǒng)治的時勢需要,雜劇前、后期審美趣味的變化,儒家實用功利文藝觀的影響,迎神賽社及宗祠祭祀等民俗活動的演劇需要,宋元以來宗教“三教合一”的影響。
元雜劇;南戲;倫理道德劇
元代是我國戲曲發(fā)展史上的黃金時期之一,關于元雜劇的發(fā)展分期,學者們多根據(jù)鍾嗣成《錄鬼簿》的記載來劃分。前期(1234—1307年)是元雜劇的興盛期,作品反映了蒙古滅金至南北統(tǒng)一前后的社會現(xiàn)實,大多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強烈的時代氣息,風格豪放粗獷,語言質(zhì)樸本色,表現(xiàn)了北方文學的特質(zhì)與精神。后期(1308—1368年),元雜劇的活動中心從大都移到了杭州。這一時期,由于社會條件的改變,尤其是科舉制的恢復,使得許多文人又都忙于鉆營科舉。而其地位的改善,使他們創(chuàng)作雜劇不像過去那樣憤世嫉俗了,缺乏了前期那種直面現(xiàn)實的精神,或?qū)懫溲判?或高唱“不關風化體,縱好也枉然”的濫調(diào),成了封建禮教的衛(wèi)士。后期雜劇脫離現(xiàn)實,思想平庸;藝術上也失去了前期作品的質(zhì)樸本色。這些都表明了雜劇已呈衰微之勢。
在元代后期戲劇領域創(chuàng)作總體衰微之時,倫理道德劇的創(chuàng)作卻呈繁盛之勢。元前期雜劇也有一些倫理劇,但所占比例十分少,在大德以前的 345個劇本中,從劇目標題來看,僅有 14個屬于這一類。[1]但到后期,這類劇作明顯增多,形成了一股創(chuàng)作潮流。李修生指出在元代晚期雜劇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三種傾向,其一便是“雜劇作家中有意識宣揚封建道德的傾向”[2],黃天驥將元代戲曲活動分為北方戲劇圈和南方戲劇圈,他指出:“在南方戲劇圈中除了演出從北方傳入的雜劇劇目外,較多劇作注重表現(xiàn)愛情婚姻和家庭倫理等社會問題。”[3]
筆者粗略統(tǒng)計,在元后期有作者可考的 156種雜劇中①統(tǒng)計時以鐘嗣成《錄鬼簿》“前輩”、“方今”為界,凡“前輩”均為前期作家,此后則為后期作家;劇目、劇情參見莊一拂編著《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另有的劇情無考時,便依題目名稱推斷。,倫理道德劇有 32種。其中存本 10種:宮天挺《范張雞黍》、鄭光祖《伊尹扶湯》、《周公攝政》、鮑天祐《史魚尸諫衛(wèi)靈公》、楊梓《豫讓吞炭》、《霍光鬼諫》、秦簡夫《趙禮讓肥》、《東堂老》、《剪發(fā)待賓》、蕭天瑞《殺狗勸夫》。散佚或存殘曲的 22種:鮑天祐《孝順女曹娥泣江》、《重糟糠宋弘不諧》、《比干剖腹》、《東萊太守楊震辭金》、《貪財漢為富不仁》、汪勉之《孝順女曹娥泣江》、喬吉《死生交讬妻寄子》、《賢孝婦》、《節(jié)婦牌》、睢舜臣《屈原投江》、周文質(zhì)《蘇武還朝》、吳弘道《屈原投江》、屈恭之《孟宗哭竹》、羅本《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楊訥《田真泣樹》、金仁杰《周公旦抱子攝朝》、《東窗事發(fā)》、《長孫皇后鼎鑊諫》、趙善慶《負親沉子》、《褚遂良擲笏諫》、鐘嗣成《孝諫鄭莊公》、《馮歡焚券》。
無名氏劇作中有 30種左右:《錄鬼簿》、《太和正音譜》共錄 17種。存本 4種,《劉弘嫁婢》、《張千替殺妻》、《舉案齊眉》、《仁義禮智》;散佚或存殘曲的 13種:《妳乾兒》、《殺狗勸夫》、《后姚婆》、《孝順子磨刀勸婦》、《目連救母》、《蔡順分椹》、《死生交讬妻寄子》、《霍光鬼諫》、《趙宗讓肥》、《豫讓吞炭》、《繼母大賢》、《賢孝牌》、《田真泣樹》、《三賢婦》等。另有未被這兩種書著錄,但有劇本流傳的 4種:《小張屠焚兒救母》、《孟母三移》、《蔡順奉母》、《九世同居》;或被明清其它文獻著錄有十余種:《老萊子》、《郭巨埋兒》、《孝義感慶會迎慈堂》、《明旌表顏母訓子》、《陳子容仁義交朋》、《陳孝婦貞節(jié)守荊釵》、《陳翠娥貞節(jié)賞元宵》、《施仁義岑母大賢》、《金振遠仗義疏財》、《漢李陵撞石全忠孝》、《漢忠臣疊士望嗣臺》、《盡忠孝路沖教子》(其中有部分年代難以明確,可能是明代作品)。
南戲是南宋光宗(1190—1195年)前后形成于浙江溫州一帶的一種戲曲形式,入元以后,在雜劇這朵藝術奇芭的映襯下,顯得黯淡無光,幾于要銷聲匿跡,但在元代后期,它又忽然興盛起來,產(chǎn)生了《琵琶記》及“荊、劉、拜、殺”等優(yōu)秀作品。南戲作品的題材不及北雜劇廣泛,主要是愛情故事,另有部分歷史劇、公案劇。除這些外,南戲在題材上寫的較多的便是描寫家庭倫理,宣揚禮教之作,在 210十多種南戲中,這樣的篇目有 15種。其中存本 2種,徐仲由《殺狗記》、高明《琵琶記》;散佚或存殘曲的無名氏作品 13種:《王祥臥冰》、《黃孝子》、《老萊子》、《孟母三遷》、《蘇武傳》、《周羽教子尋親》、《馮京三元記》、《單衣記》、《黃孝子尋親記》、《楚昭王》、《劉孝女金釵記》、《孟姜女貞烈戲文》、《蘇武牧養(yǎng)記》等,另如《荊釵記》、《張協(xié)狀元》、《王宗道負心》、《王俊民休書記》、《王魁負桂英》、《三負心陳叔文》、《朱買臣休妻記》、《秋胡戲妻》、《崔君瑞江天暮雪》等劇作敷衍已婚男女負心、變心故事,亦涉道德問題,則有 24部。
以上合計有 80余種,其數(shù)量不能謂不豐,形成了元后期戲曲創(chuàng)作的一股潮流;再加之前期的十幾個,它們一起上演在元代后期的舞臺上,共同“活躍”了元后期劇壇。它們以思想內(nèi)容的特殊性,順應了統(tǒng)治者所倡導的“道德救亡”之意圖,故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對后來的戲劇創(chuàng)作也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如明初朱有燉、中期沈璟、晚期黃周星的曲論、創(chuàng)作都貫穿著這一思想。當然,這股創(chuàng)作潮流的形成,也是元后期雜劇走向衰微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些倫理劇幾乎涉及了中國古代倫理道德的各個方面:(1)孝悌。后期倫理劇主要是宣揚二十四孝如伯俞、孟宗、蔡順、老萊子、閔子騫、王祥等的故事;另也有一些其它民間傳說,如小張屠焚兒救母、孝順女曹娥泣江、目連救母等。關于兄弟友愛的有《田真泣樹》、《趙禮讓肥》等。(2)忠君、忠主。這主要是通過描寫歷史上的一些忠臣烈士的故事,如伊尹扶湯、周公攝政、比干剖腹、屈原投江、蘇武還朝、霍光鬼諫等來進行。當然,也有些是民間流傳的故事,如漢李陵撞石全忠孝,與史載相反,純屬民間誤傳。(3)“義夫節(jié)婦”。元雜劇中有許多宣揚節(jié)烈婦女的作品,如《琵琶記》、《賢孝婦》、《節(jié)婦牌》、《陳孝婦貞節(jié)守荊釵》等。這些劇作,有的正面描寫夫妻間相敬如賓、和諧美滿的生活,如《舉案齊眉》;也有的通過批判已婚男女負心、變心行為,進而以此來規(guī)導人們,從而起到教化作用,如《張協(xié)狀元》、《王魁負桂英》、《秋胡戲妻》等。另外,有些劇作雖是表現(xiàn)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忠貞,但作者的出發(fā)點則是歌頌他們的“節(jié)烈”,如《荊釵記》。(4)朋友信義。有《陳子容仁義交朋》、《張千替殺妻》、《范張雞黍》等。另如《東堂老》、《豫讓吞炭》等也從某個側(cè)面宣揚了“信”、“義”。(5)家庭中其它人際關系的。如寫后母、繼母與前房子關系的有《后姚婆》、《繼母大賢》、《單衣記》等。(6)頌揚教子或治家有方的古人,進而宣傳禮教。這類劇作有《孟母三遷》、《顏母訓子》、《剪發(fā)待賓》、《九世同居》等。(7)封建血統(tǒng)論。有《殺狗勸夫》、《楚昭王》等。前者宣揚親近的還是親兄弟,他人并不可靠。后者寫楚昭王被吳兵追趕時,按血統(tǒng)親疏,先后讓妻、子下船投水,以減輕船的重量,只保留同胞兄弟。
并不否認,這些劇作不同程度地宣傳了封建倫理道德,多數(shù)作品都或多或少散發(fā)出一股道學氣,但我們不能就都將其統(tǒng)統(tǒng)貼上封建性、落后性、腐朽性的標簽,它們也并非全都一無是處。一方面其中的一些思想如孝敬父母、長輩,為人要有誠信等,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仍還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當然像某些劇中對愚忠、愚孝之類有悖于人道思想的倫理觀的宣揚,導致人在倫理面前喪失了自我,成了謹守禮法的木偶,則是應當予以批判,要堅決屏除的。另一方面,這些劇作也有其它方面的認識價值。如《東堂老》一劇既寫了朋友之間的信義,也寫了經(jīng)濟上的治家之道,即要勤儉持家,并對富貴之家其子嗣如何守成做了一定的思考,而且也強調(diào)辛苦經(jīng)商為生財之道,從而使該劇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另外我們還應客觀、合理地分析劇中人物所表現(xiàn)出的忠孝節(jié)義等行為。我們除了從倫理的傳承、影響等角度考慮外,還得認為有些情節(jié)其實也是人類親情之表現(xiàn)。如趙五娘的孝,就不僅是一種道德,更不僅是封建階級的道德,也不是在奉行“人道主義”,而是一種親情的體現(xiàn),是應值得肯定和歌頌的。所以,對倫理道德劇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對我們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并非全無裨益。
在元后期倫理道德劇的創(chuàng)作之所以如此繁榮,其原因誠如多數(shù)學者所言,主要是由于在元后期理學官方地位確立的影響。事實上,筆者以為這一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除此外還有以下諸方面的原因:
1.時勢的需要,是為了順應統(tǒng)治者所倡導的“道德救亡”意圖
倫理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范疇之一,它對社會成員的思想行為、言談舉止有著重要的規(guī)范和制約作用。中國古代的倫理規(guī)范主要是建立在儒家思想體系上,包括仁義禮智、忠信廉恥、孝悌等范疇。自漢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便確立了它在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中一直處于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地位,歷代統(tǒng)治者都將儒家思想奉為治國的重要法寶,尤其當國事衰微之時,他們更是大力倡導儒家忠孝等思想,企圖以此茍延殘喘。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封建王朝。他們初入中原時,對漢民族的許多傳統(tǒng)較為生疏,接受緩慢。對漢文化的接受和宣揚更多地注意到制作禮樂和定朝儀一類與帝王有直接關系的問題,而對一般的倫理觀念并未提到日程上來,故禮教的影響有弱化之趨勢,普通民眾,尤其是青年男女,違禮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孔齊曾記載了江浙一帶的“糜風”:“浙間婦女,雖有夫在,亦如無夫,有子亦如無子,非理處事,習以成風。”(《至正直記》卷二《浙西風俗》)但隨著統(tǒng)治時間的增加,元蒙統(tǒng)治者日漸意識到了思想控制的重要性。他們一面以法令的形式嚴懲忤逆者,《元史·刑法志》規(guī)定:“諸子孫弒其祖父母、父母者,凌遲處死?!薄爸T毆傷祖父母、父母者,也要處死。”另一方面也采用褒揚的方式,正面大力旌表賢婦、節(jié)婦、烈女,如至順年間(1330—1333年)共旌表了 26名賢婦(《元史·列女傳》),孝子則更多。
在這樣的社會氣候下,具有憂時憂勢精神的中國知識分子揮毫寫下一些頌揚孝子節(jié)婦之類的詩歌,而楊梓、宮天挺、秦簡夫等劇作家也適應時事的需要創(chuàng)作了一批或宣揚孝悌之德、或贊美至親真情、或歌頌朋友信義、或宣揚君主思想的倫理道德劇,企圖以此為朝廷推廣教化,改變?nèi)障碌氖里L。
2.儒家實用功利文藝觀影響的結(jié)果
儒家思想對元后期倫理劇涌現(xiàn)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王寧曾從觀念和題材兩方面分析了儒家文化對元代賢孝劇大量產(chǎn)生的影響,[4]當然,這一分析也是符合整個元代倫理劇大量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但儒家文化除了從倫理觀念和題材兩方面影響倫理劇的創(chuàng)作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面,那就是中國的文藝觀亦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而形成了一種實用功利的文藝觀,非常強調(diào)文學的社會功能。孔子指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蟲木之名?!?《論語·陽貨》)他把實用功利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強調(diào)文學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認識功能。漢代,進一步闡發(fā)了文藝的功能在于“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移風俗”(《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突出了它的倫理風化作用。
實用功利的文藝觀強調(diào)了文學和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正是這個意思。從這種觀念出發(fā),中國知識分子在“文”與“道”的關系中,提出了“文以明道”、“文以貫道”、“文以載道”的主張。元代文人也如此,如盧摯論詩,以為做詩,若“言不關于世教,義不存乎比興,詩亦徒做?!?《盧疏齋集輯存·文章宗旨》)
中國知識分子長期浸染在儒家思想一統(tǒng)天下的環(huán)境中,都形成了一種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憂患意識,所以在世風日下的元代后期,文人們(尤其又是統(tǒng)治階級中的成員)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一部部鼓吹倫理、宣揚封建道德的劇作(也有詩文),以圖拯救每況愈下的大元政府,也就不足為奇了。
3.元雜劇審美傾向由俗而雅的變化
封建正統(tǒng)文人向來視詩文為雅文學,對其厚愛有加,對俗文學則不太重視,視之為“雕蟲小技”。但在元代,由于社會的劇變及元蒙廢科舉的政策,使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文人,如庾吉甫、高文秀等,加入了雜劇創(chuàng)作的行列。他們的介入,使雜劇在創(chuàng)作、表演等方面迅速成熟起來。元代文人較之當時其他階層還是受到了一些優(yōu)待,但比起以前各朝,尤其又是優(yōu)厚文士的宋王朝,其地位低下很多。科舉制的取消,將許多出生寒門的文人的晉身之門堵住了,一些有才之士由此被埋沒,他們中的不少人便以文學創(chuàng)作來澆心中塊壘。其中一些劇作家還與雜劇表演者結(jié)為知己,如關漢卿與珠簾秀。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使其更能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從而產(chǎn)生了文人與普通民眾能在同一平面對話的可能。這當是前期大量優(yōu)秀劇本產(chǎn)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有這么一個規(guī)律,幾乎每一種文學形式都源自民間,一段時間后引起文人的興趣,經(jīng)過他們的手筆之后登上封建文學的大雅之堂,但隨之漸漸衰落,最后退出文學舞臺。雜劇的發(fā)展也沒有逃脫這一命運。文人的參與給雜劇提供了進入廟堂的契機,但同時也使它們逐漸成了少數(shù)人的審美對象。尤其是到了元代末期,一些曲論家開始用品評詩文的標準來評點雜劇作品,通過對戲曲教化功能的強調(diào)及傳統(tǒng)美學觀念的滲透,促成戲曲向正統(tǒng)文化的貼近,如楊維楨、夏伯和、鐘嗣成等。楊維楨從古代優(yōu)戲著眼,大力倡導戲曲的教化作用,指出“臺官不如伶官”(楊維禎《優(yōu)戲錄序》),指出戲曲具有“警人視聽,使癡兒女知有古今善惡成敗之勸懲”(楊維禎《沈氏今樂府序》)[5]的作用,夏伯和在《青樓集志》中也說到:“院本大率不過謔浪調(diào)笑,雜劇則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湯》、《比干剖腹》,母子如《伯瑜泣杖》、《剪發(fā)待賓》,夫婦如《殺狗勸夫》、《磨刀諫婦》,兄弟如《田真泣樹》、《趙禮讓肥》,朋友如《管鮑分金》、《范張雞黍》,皆可以厚人倫,美風化?!?/p>
雜劇由俗到雅的變化,導致了它失去了原初時的美感和生動質(zhì)樸的個性,特別是當朝廷對戲曲教化功能進行倡導時,大批宣揚倫理雜劇的涌現(xiàn)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4.與迎神賽社、入宋以來宗族思想得到強化、宗祠演劇活動頻繁等民俗活動密切相關
賽社活動由來已久,在“農(nóng)事既畢,致酒以報田神也?!?宋高承《事物紀原》“賽社”條)賽社主要由里社組織,里社既是封建行政的基層機構(gòu),也是封建社會基層的道德講授堂及道德實施的場所。在元代,里社“仍擇數(shù)村之中立社長、官司長,以教督農(nóng)桑。立牌橛于出側(cè),書某社某人于其上,社長以時點視,勸誠不率教者,籍其姓名以授提點官責之;其有不敬父兄及兇惡者,亦然?!?明王圻《續(xù)文獻通考》卷十六“職役二”)賽社的主要手段有二:一是“禮”,即儒家所倡導的“鄉(xiāng)飲酒禮”;一是“樂”,“樂”除了部分傳統(tǒng)的廟堂雅樂外,大部分當是那些名為娛神,實則娛人的“俗樂”。在這樣的演出場合中,宣講仁義禮智信、忠孝節(jié)烈的劇目是不可缺少的。浙江《諸暨縣志》載:“社日,大家宗祠,必祭祖。祭畢則宴。序齒列座,雖顯貴,不先杖者。祠廟社戲,多演《琵琶記》。陸游詩有‘沿村聽唱蔡中郎’,蓋宋時已然?!倍鴳蛭摹杜糜洝?就是元末明初高明作的宣揚“施仁施義”、“有貞有烈”“全忠全孝”的“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6]的劇作。
元代后期,文人及下層藝人創(chuàng)作、改編、演出這些裨益于賢孝、忠義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也是為了滿足這一部分的“市場”需要。賽社及宗祠祭祀活動的頻繁,繁榮了戲曲活動,從而也促使了這類劇作的大量產(chǎn)生。
其實這一習俗一直在舞臺上得以傳承。山西晉南明代萬歷時期,在“調(diào)家龜”的賽社活動中,就要演出《蘆林相會》、《神殺忤逆子》、《目連救母》、《斷機教子》等倫理劇目[7]。而日本漢學家田仲一成指出明清以來,在江南地區(qū)的宗祠演劇場合中,所選劇目大體上有兩個系統(tǒng):一是宗族內(nèi)部在通常的婚冠喪祭等場合所選的戲曲,被期待發(fā)揮相當于《詩經(jīng)》風雅頌的“風俗教化”的作用,以節(jié)婦、孝子故事等為主;一是在接待外賓時,則選“風月”類戲曲。[8]
5.與入宋以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發(fā)展趨勢有一定關系
入宋以來,佛、道的勢力互有消長,但二者的教義都明顯地有與儒家思想合流的趨勢。如太一教,“專以篤人倫,翊世教為本”,“師弟子之間,傳度授受,實有父子之義焉。”(王惲《秋澗先生大全集》卷六十一《太一三代度師先考王君墓表》)在元代,相對而言,道教勢力長于佛、儒二家,尤其是全真教影響更大。道教對中國人的道德行為有著深刻影響:“道教給人們設立的行為規(guī)范,實質(zhì)上就是封建社會所宣揚的各種道德倫理規(guī)范。道教要求人們的一切行為都必須合乎道德,亦即在善與惡之間要選擇善。善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在君臣關系上就是忠,在父子關系上就是孝,在其他社會關系上是仁愛、慈悲、信義。這些內(nèi)容大多是從儒家的倫理學說體系中搬來的……道教的這套學說,比起儒家純粹地教導人們自覺地遵守各種規(guī)范的做法來,更能促使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欲望加以克制。所以,它對中國人的行為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9]
元代由于特殊的文化政策,很多知識分子失去了進身之機,使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崇奉宗教,以求解脫,其宗教意識大為增強。在這樣的人文環(huán)境下,劇作家除創(chuàng)作一些“神仙道化”劇,但同時受諸如“太一教”、全真教那樣的教義的影響,也創(chuàng)作一些宣揚忠孝節(jié)義的倫理劇來。
綜上所述,元代后期,由于科舉制度的恢復,程朱理學官方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以及最高統(tǒng)治者的倡導,元雜劇審美趣味由雅而俗的變化,再加之宗祠演劇的頻繁及宋以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發(fā)展的影響,使這一時期的文人創(chuàng)作了一部部關乎倫理教化的作品,形成了元代后期戲曲創(chuàng)作的一股潮流。
[1]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838.
[2] 李修生.元雜劇史[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108.
[3]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5.
[4] 王 寧.儒家文化與元人賢孝劇的興起[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0):52-55.
[5] 吳毓華.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20-21.
[6] 五大南戲[M].羊春秋,點校.長沙:岳麓書社,1998:425.
[7] 寒 聲,栗守田,原雙喜,等.《迎神賽社禮節(jié)傳簿四十曲宮調(diào)》注釋[C]//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中華戲曲:第3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52-104.
[8] 田仲一成.明清的戲曲——江南宗族社會的表象[M].王文勛,譯.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65-228.
[9] 卿希泰.道教文化新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101.
Ethic Plays Flourished in Later Yuan Dynasty:New Reasons
L I Yue-z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China)
As for new reasons for ethic plays flourished in Later Yuan Dynasty,focus is alwayson the effect from Natural Science(a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In fact,besides Natural Science,there are other factors from sociology,folklore studies,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et al.Spe2 cifically speaking,they are:(1)Mongolia rulers propose ethic principles to keep their reign;(2)taste of aes2 thetic appreciation on poetic drama changes;(3)some utility ideas from Confucianists:(4)it ties up the folkcustom sacrifice activities;(5)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ree religions amalgamated into one.
Poetic drama of Yuan Dynasty;Nan Xi;Ethic plays
I207.37
A
1009-2854(2010)06-0049-05
2010-04-12;
2010-05-1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09YJC751026)。
李躍忠(1971—),男,湖南永興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戲曲與民俗文化。
(責任編輯:倪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