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妮
(陜西理工學(xué)院大學(xué)外語部,陜西漢中723003)
英漢隱喻思維跨文化視角
何向妮
(陜西理工學(xué)院大學(xué)外語部,陜西漢中723003)
隱喻;思維;認知;文化
以認知語言學(xué)的隱喻理論為指導(dǎo),對英語和漢語在語言層面體現(xiàn)出的隱喻思維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隱喻式思維普遍存在于兩種語言之中,而且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從一個側(cè)面證明了隱喻是人類“語言無所不在的原理”。同時,通過對英漢隱喻思維差異的比較,說明了隱喻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帶有民族烙印,對隱喻意義的詮釋離不開文化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用具體的事物或淺顯的道理來說明抽象、深奧的事物或概念,如借助對金錢的理解來說明時間,用戰(zhàn)場的復(fù)雜多變來比喻情場,這就是隱喻性思維。隱喻性思維是人類普遍所具有的一種特殊能力。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是通過自身構(gòu)造來認識和理解自然界的,比如我們對許多日常生活用品組成部分的命名,像床頭、表面、桌腿、椅背、針眼、瓶頸、扶手、車身等無不折射著這種痕跡。兒童習(xí)得詞匯的過程也是一個有力的佐證。2-3歲的小孩在習(xí)得“媽媽”這一概念之后就會自然而然地將自己和母親之間的關(guān)系映射到動物身上,所以他們的語言中就有了諸如“雞媽媽”、“鴨寶寶”之類的詞匯。因此,作為思想外衣的語言形式在本質(zhì)上也是隱喻性的。理查茲指出,隱喻是人類“語言無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1]。Lakoff& Johnson(1980:4)也認為,“隱喻在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不但在語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為中。我們賴以進行思考和行動的日常概念系統(tǒng),在本質(zhì)上也基本是隱喻性的”[2]。我們知道,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那么作為語言的隱喻必然與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隱喻也一定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自20世紀70年代西方興起“隱喻熱”以來,國內(nèi)外的不少學(xué)者都對隱喻進行了多層次、跨學(xué)科的綜合研究,取得了不少豐碩成果。目前,隱喻研究已形成了一個日趨完善的學(xué)科,但綜觀我國隱喻研究的歷史和成果,從跨文化角度對比英漢隱喻思維方式的尚不多見,因此,本文擬取此層面,闡述自己的一些認識。
隱喻實際上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了對隱喻的探索和研究,但古典隱喻主義將其界定于修辭范疇,抹殺了隱喻作為思維方式的認知本質(zhì)。20世紀認知科學(xué)的突飛猛進使人們揭開了語言的層層面紗,看到了本質(zhì)、淵源以及隱藏其后的隱喻思維機制。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學(xué)者邁出了大膽的一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如Richards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為我們開啟了隱喻認知研究的大門(他指出,日常生活中充滿了隱喻,口頭交際中平均每三句話中就會出現(xiàn)一個隱喻);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合著出版《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正式確立了隱喻在認知中的地位。具體來說,在認知語言學(xué)家看來,隱喻的本質(zhì)和語言的本質(zhì)及淵源有著割不斷的聯(lián)系,因此探討隱喻的認知本質(zhì)必須從語言的源頭說起。認知語言學(xué)的哲學(xué)基礎(chǔ)——體驗哲學(xué)認為:語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觀世界,而是有人的認知介于其間,即遵循著“現(xiàn)實→認知→ 語言”(沈家煊,1993)[3]這一順序?,F(xiàn)實必須經(jīng)過認知后才能和語言發(fā)生聯(lián)系。簡言之,概念、意義和語言主要是基于感知體驗的,而感知體驗又是基于人的身體構(gòu)造(包括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大腦)和空間關(guān)系(包括地點、方向、運動)的,因而人類最基本的經(jīng)歷就是對自身和周圍空間的理解,兩者之間的互動是認知的基礎(chǔ)。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通過隱喻等認知方式建構(gòu)出其他概念(包括抽象概念),從而逐漸形成了概念系統(tǒng),再通過詞匯化形成了語言中的詞匯。所以不同語域之間的映射(即隱喻性思維的體現(xiàn)過程)是詞義擴展和語言演變的主要方式。比如英語和漢語中的介詞,原來都是指空間概念的,最后慢慢被影射到時間域和其他域。以下的例子就能說明這一點:①They sat down at a corner table.(表空間)②Work began at 8 o’clock.(表時間)③The children all laughed at his jokes.(表原因)④The two nations are at war.(表狀態(tài))
隱喻是“通過另一類事物來理解和經(jīng)歷某一類事物”(Lakoff&Johnson,1980:5),因此隱喻是基于身體經(jīng)驗的一種認知方式,但身體經(jīng)驗只能告訴我們有可能產(chǎn)生哪些隱喻,而這些待選隱喻是否真的為某個文化所選擇則主要取決于該文化的各類模式。因此,隱喻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隱喻的使用反映了深藏其下的文化觀念。下面以英語和漢語為例進行具體分析。
1 文化趨同在隱喻層面的體現(xiàn)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有著相同的身體構(gòu)造和相似的生活空間,因此在許多方面思想可以“共鳴”,語言的“共核”部分體現(xiàn)隱喻思維、形象重疊的例子也不在少數(shù)。比如在英漢民族的心理中,消息都可以擬人化(即News is human being)。在形容消息、新聞傳播速度快時,英語說“have legs”,漢語也有類似的說法“不脛而走”。其中的“l(fā)egs”和“走”最初都是用來形容人的,一個突出人的“部位”,一個強調(diào)該“部位的功能”,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同理,其他表示人體部位的詞也可以被映射到其他域,在英漢語言中獲得等值的語用效果,如:He is head of our department.(他是我們系的頭兒)Beijing is the heart of China.(北京是中國的心臟)She is an old hand/a new hand.(她是一位老手/新手)。在英語和漢語中,人都被看作是動物(即普遍存在“Man is animal”這一根隱喻),動物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用在人身上,比如在形容某人工于心計、善耍手腕時,漢語說他“簡直是只狐貍”。英語中也有類似的說法:old fox或play fox。形容某人不開竅、愚笨至極,漢語說“蠢驢”,英語也說“stupid ass”。時間概念在英漢文化中都是一個重要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抽象概念,因而英漢民族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都是借助于具體物體。比如在強調(diào)其重要性時,英語說“Time is money”,漢語也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基本類同。
2 文化差異對隱喻構(gòu)建的影響
既然人類有相同的身體構(gòu)造和相似的生存環(huán)境,那么基于此體驗基礎(chǔ)上的語言為什么會呈現(xiàn)多樣性?認知語言學(xué)認為:隱喻源于我們的身體體驗,但同時又受文化模式的制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qū)ν皇挛锏母兄挟惢虼嬖诔潭戎畡e,即認知方式、認知結(jié)構(gòu)因文化模式而變。如表示運送物體方式的詞,漢語可以是搬、擔、扛、挑、挈、抬、拿、提等,而英語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carry”(有時也用其下義詞“fetch”,視搭配和具體語境而定)[4]。再如在漢語飲食文化中,單表示做飯方式的詞匯就遠遠勝過英語,常見的有煮、燉、煎、熬、炸、炒、烹、燜、蒸、烤、薰、爆、煨等,而英語中常用的只有cook,fry,stew和toast。究其原因,中國自古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民以食為天”的文化價值觀念深入人心。英漢對“眼鏡”(“glasses”或“spectacles”)這一物體的命名也體現(xiàn)了不同的認知視角和結(jié)果。漢語中“眼鏡”(即架在眼睛前的一種鏡子)這一詞說明了中國人對其認識時主要抓住了“使用場所”這一特征。而英語民族對其認識方式有兩種,一是“glasses”(指兩塊玻璃做成的物體),側(cè)重其構(gòu)成材料;一是“spectacles”(詞根“spect”意為“看”),側(cè)重其功能。因此,文化氛圍不同,認識事物的視角各異,詞的詞匯化就不同。具體來說,英漢民族的隱喻思維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1)概念隱喻相同,隱喻表達不同
在英漢兩民族的價值體系中,人們關(guān)于時間的認識還存在另一個重要隱喻概念,即“Time is a moving object(時間是運動的物體)”,但在具體表述上卻有差異。在英語中,時間是流沙,如:Once the sands have run out of a person’s hourglass,they cannot be replaced.(《新視野大學(xué)英語》Book Two,Unit One)[5]。在漢語中,時間是流水,是梭子,如: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歲月如流;時光如梭。再以上文提到的“Man is animal”這一根隱喻為例,在漢語中,默默無聞、甘愿奉獻的人是“牛”,比如魯迅先生就有“俯首甘為孺子?!钡姆瞰I精神,有人也“甘當革命的老黃牛”。而在英語中,勤奮肯干的人是“馬”,因此英語中有“a willing horse”和“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的說法。究其原因,牛和馬在中英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顏色詞的使用也能說明這一點。在兩種語言中,顏色詞都可以被映射到狀態(tài)域來表示社會地位和人的情感(即Colors are social status;Colors are human feelings),但在具體使用時卻大不相同,有時甚至完全相反。在中國古代,“富貴之人”住的是“朱門”(如杜甫著名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穿的是“朱衣”,坐的是“朱軒”;而在英語中,紫色才盡顯尊貴,因此有“be born to/in the purple”和“marry into the purple”之說。古羅馬人當上皇帝是“raise to the purple”,而中國皇帝則要“黃袍加身”[6]。在表達情感方面,中國人“嫉妒”別人會害“紅眼病”,而英國人卻是“green-eyed”。在英語中,“blue”代表“郁郁不樂”、“悲傷”,因此有“blue Monday”之說,有一首歌名叫“Out of the Blue”。而在漢語中,沒有類似的說法,要表達同樣含義只能借助人的具體器官,如:聽了這個消息,她的心都碎了/她肝腸寸斷。
(2)概念隱喻不同,隱喻表達不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漢隱喻思維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的具體運用方面,即“隱喻表達”這一淺層面,在較深層次(即概念隱喻或根隱喻的運用方面)基本是一致的,比如上文提到的關(guān)于時間的表達、顏色詞在狀態(tài)域的映射和“人是動物”這一隱喻體系,但也有例外,來看下面的例子:His theory does not hold water(他的觀點站不住腳)。在表達同樣意義時,英語和漢語顯然體現(xiàn)了不同的思維視角。在英語中,他的觀點被視為“容器”,“does not hold water”(原義為“盛不住水”);在漢語中,他的觀點被視為“人”,“站不住腳”(原是用來形容人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表達相同意義時,英漢使用了不同的概念隱喻,即容器隱喻和人體隱喻。再如:She is the apple of her parents’eye(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英語中將她看作“apple”(最初的意義是指水果),而漢語卻將她比作“明珠”,可見一個體現(xiàn)的是“Human are fruits”這一根隱喻,一個體現(xiàn)的是“Human are objects”這一概念隱喻。形容某事繁瑣、難懂時,漢語說“摸不著頭腦、頭緒”、“搞不清眉目”,把事比喻成了人,是人體隱喻,而英語卻說“can’t make head nor tail of it”,這里“head”和“tail”顯然是指動物身體部位。
本文從認知角度出發(fā),對英語和漢語在語言層面體現(xiàn)出的隱喻式思維進行了比較和分析。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在整個隱喻概念系統(tǒng)的構(gòu)建中,英語和漢語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即大多語言現(xiàn)象所體現(xiàn)的概念隱喻或根隱喻是一致的),這是基于人類共同的身體構(gòu)造、生活空間和表達情感的方式;隱喻概念體系中的差異只是少數(shù),這是源于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經(jīng)驗和認知方式。一致性和差異性的存在同時也說明了隱喻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基于人類共同的身體體驗又受民族文化影響而形成的,因此對一些隱喻的理解必須借助文化背景。
[1] 束定芳.隱喻學(xué)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2-219.
[2] 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何自然,等.認知語用學(xué)——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43-85.
[4] 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xué)[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64-326.
[5] 鄭樹棠.新視野大學(xué)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1,2.
[6] 丁樹德.翻譯技法詳論[M].天津:天津大學(xué)出版社,2005,134-220.
[7] 何向妮,魏曉斌.隱喻的認知視角與語境解讀[J].西南政法大學(xué)學(xué)報,2009(1),122-125.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ical Thinking fro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HE Xiang-ni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ment,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Shaanxi 723003,China)
metaphor;way of thinking;cognition;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etaphor theory in the cognitive field,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ical thinking,as reflected in both languages.The conclusion is that metaphor is a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English and Chinese ways of using it are more or less similar,so Richards was right in his saying“Metaphor is 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But at the same time,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the differences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in both languages,which indicates it is also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ulture and should always be understood within a given culture.
H 030
A
1673-2804(2010)06-0135-03
200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