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華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大慶校區(qū),黑龍江 大慶 163319)
淺談家庭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
王明華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大慶校區(qū),黑龍江 大慶 163319)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起并稱三大教育支柱。家庭教育是人類教育實踐的主要形式,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對子女自覺或非自覺、經驗的或意識的、有形的或無形的教育行為。家庭的參與對于學生的成長進步具有重大影響,對孩子一生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學生;綜合素質;影響
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他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方面,家庭承擔著非常重大的責任。依托家庭教育來完善學校德育工作是一條切實可行、收效快、易開展的好途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間的競爭就是家長間的競爭,是家長綜合素質、教育水平的競爭。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對子女自覺或非自覺、經驗的或意識的、有形的或無形的教育行為。家長根據(jù)自己的期望,通過多種方式,包括家庭環(huán)境、心理氛圍、長輩語言等去影響孩子,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表現(xiàn)反作用于家長的雙向的互動過程。家庭教育是作為一種啟蒙教育貫穿人的一生,對人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認為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和偶然出現(xiàn)的因素。家庭被列在首位,可見家庭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所占據(jù)的重要地位和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fā)展,出現(xiàn)了家庭結構小型化、獨身子女普遍化、人際關系疏遠化、社會關系復雜化等現(xiàn)象,社會劇變所帶來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各種沖擊,愈發(fā)顯現(xiàn)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是人生熏陶染化的開始,具有其他教育所沒有的優(yōu)勢。
1.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
人的許多基本素質,如語言表達能力、基本動作技能、性格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等,都是從這個起點和基點開始逐步形成。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如果把他本人17歲達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歲時就達到了50%,4~8歲又增加了30%,8~17歲又獲得了20%。可見家庭教育,是學生早期智力發(fā)展的關鍵。
2.家庭教育具有連續(xù)性
學生從小到大,幾乎大半的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時時刻刻都在接受著家庭的教育。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時時刻刻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給予影響和示范,伴隨一生,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這種終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家風,而家風的好壞往往要延續(xù)幾代人,這都與家庭教育連續(xù)性有著很大的關系。
3.家庭教育具有權威性
家庭的存在,確定了父母子女間的血緣關系、撫養(yǎng)關系、情感關系以及子女在倫理道德和物質需求等方面對父母的依賴性,家庭成員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父母對子女有較大的制約作用,父母的教育也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從,所以正確的家庭教育對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是學校教育遠遠不能達到的。
4.家庭教育具有及時性
家庭教育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的個別化行為教育,比學校教育要及時得多。盡管家長為學生提供著良好的學校教育條件,但他們仍有1/2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逃不過父母的眼睛,父母在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后,都會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
5.家庭教育具有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公民,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必須接受全面教育。這一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學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學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社會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須完成,社會教育觸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責無旁貸。
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重大,家長必須高度重視家庭教育,構建合理的家庭教育體系,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1.樹立素質教育觀念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緊緊圍繞著以德育人、全面發(fā)展來引導教育孩子端正學習目的、學會做人道理、培養(yǎng)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等。當前,許多家長受到功利教育思想的影響或者是因為自身歷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遺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較高。只是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很少對孩子進行其它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開展,首先要求家長應該改變“應試教育”、“精英教育”等傳統(tǒng)教育理念,樹立素質教育理念。重視孩子的道德品行,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以保證家庭教育的質量。
2.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教育環(huán)境,就是人接受知識,形成能力,獲得智慧,提升品德,進行創(chuàng)新的具體的外部條件,是人在成長過程中隨時所處的具體的客觀條件。家庭教育環(huán)境直接影響著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的心理尤其對子女個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別深刻的意義。家長必須意識并注重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積極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主要是指父母與孩子之間默契的、平等的、民主的關系。
3.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要從孩子角度出發(fā),遵循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成長規(guī)律。家長要樹立現(xiàn)代教育觀念,掌握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知識,掌握各種科學的教育方法,要堅決杜絕以前“棍棒出孝子”的教育方法。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如:采用獨立探索法,將孩子學習的興趣、情緒、感情和智慧都投入到學習之中,獲得最佳學習效果;以身示教法,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父母必須要具備良好素質,為孩子做好榜樣;因材施教法,要結合孩子的年齡、個性特點和認識水平,采用合理的教育內容,切不可照搬教條。
4.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起并稱三大教育支柱,三者之間相互協(xié)調,緊密聯(lián)系。家庭教育要與學校、社會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形成合力,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家長要及時深入了解教育的動態(tài),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保持一致,并根據(jù)學校、社會教育的要求,積極參與學校、社會教育工作。
〔責任編輯:李尊娟〕
G775
A
1002-2341(2010)02-0150-02
2010-02-11
王明華(1969—),女,黑龍江雞西人,從事學生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