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華
(延安大學 西安創(chuàng)新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作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 “第一篇完整而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作品”①,陸機《文賦》一直是古代文學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②。但對于《文賦》最后一段關于文章功用的思想,以往學者只是指出其與儒家文論的繼承關系,缺少發(fā)現(xiàn)③。事實上,對于陸機文論創(chuàng)新點的探討固然有意義,對于其繼承傳統(tǒng)思想的分析亦意義重大。這些獨創(chuàng)性的方面,超越了個人主張,凸顯了傳統(tǒng)思想的深刻力量,反映出傳統(tǒng)文學思想更有意義的側面。如艾略特所言:“從來沒有任何詩人,或從事任何一門藝術的藝術家,他本人就已具備完整的意義,他的重要性,人們對他的評價,也就是對他和已故詩人和藝術家之間關系的評價。你不可能只就他本身來對他作出評價,你必須把他放在已故的人們之中來進行對照和比較?!雹苓@里說的是藝術家,但對于作為理論家的陸機,這一論述也是適用的。
《文賦》最后一段原文如下:
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秩f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貽則于來葉,仰觀象乎古人。濟文武于將墜,宣風聲于不泯。涂無遠而不彌,理無微而弗綸。配沾潤于云雨,象變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
應該說,本段文字的每一句都有淵源,但陸機的貢獻在于,第一次把文章的功用如此集中并深刻地表述出來,并在此問題上達到一個高度。
具體而言:“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是對于語言形式(文—辭—言)與情感意義(理—質—意)關系問題的眾多探討的高度概括。這些探討大量存在于儒、道等各家思想論著之中,有著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即語言形式以情感意義為根據(jù),情感意義以語言形式為表現(xiàn)。同時,對后世影響巨大的“文以明道”(韓愈)、“文以載道”(周敦頤)等論調,也在這里被先行涉及?!盎秩f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則開啟了《文心雕龍》的“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等論述?!案┵O則于來葉,仰觀象乎古人”表現(xiàn)出來的時間意識,又回蕩著來自于司馬遷、曹丕等人對于文章價值的期許。“濟文武于將墜,宣風聲于不泯”的風教之旨,是對于儒家詩教傳統(tǒng)的繼承。而“涂無遠而不彌,理無微而弗綸”則來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廿五年》)。而且它在強調文章“行遠”的同時又強調其“入微”,既接續(xù)前文的“固眾理之所因”,又連貫后文的“云雨”與“鬼神”。這個比喻,超越了孔子的“興觀群怨”說,在思想的形象性和深刻性上,達到了當時的理論高度。“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是全文的收束,從中我們可以讀出《左傳》“三不朽”的思想,以及后來《文心雕龍》中“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堅”的欲通過寫作在后世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意識。本句超越了文本中多次申述的作文之“難”和對作文技巧的錙銖必較,再次回到了一個理論家和一個文章作者所應有的對于文章寫作的最大期許和最高自信。它顯示了陸機對于文學功用的基本思想。
《文賦》關于文章功用的思想是與其對文章地位的界定分不開的。如美國學者宇文所安所言:“陸機對文學之‘用’的高聲贊美主要集中于它的中介作用,例如文學把隱蔽的東西顯現(xiàn)給他人,它把分散的東西或有分散之勢的東西結合起來:它結合舊與新、近與遠、隱與顯,把一己之德傳布給眾人等等。”⑤這種“中介”意識,并非陸機首創(chuàng),在儒、道先賢的論著中已初現(xiàn)端倪,在《文心雕龍》中也有著更為精煉的表述,但從先賢到《文心》的發(fā)展過程中,陸機的貢獻是重要的。
首先,《左傳·襄公廿五年》載:“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清人阮元《文言說》云:“《左傳》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撕我??……故同為一言,轉相告語,必有衍誤。是必寡其詞,協(xié)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記誦,無能增改,且無方言俗語雜于其間,始能達意,始能行遠?!笨梢姡鬃訉τ谘灾小拔摹钡膹娬{,是為了服務于文章“達意”、“行遠”之目的。文章和寫作,是作家在一個具體時空中的個體事件,是一個原點,但作為作家情志的表達,這一原點卻天然地指向社會,必然由個體走向公眾,并進而實現(xiàn)其社會效能。恰如錢穆所言:“中國文學可謂有兩大特點:一普遍性,指其感被之廣;二傳統(tǒng)性,言其持續(xù)之久。其不受時地之限隔,都是中國文化之特點所在。此即《易傳》所謂可大與可久。”⑥這種“可大”“可久”的精神是一種“行遠”的精神。而“行遠”背后對于文章地位的界定(一個原點),就是《文賦》對于文章作為“眾理之所因”和一個“津”的界定,也就是宇文所安對于《文賦》的闡釋:“中介”。這種“中介”意識,在道家思想中有著初步的閃現(xiàn):《莊子·齊物論》云:“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痹诠蟀选皹小苯忉尀椤皹幸敝?,后人對這一問題多有誤解⑦。事實上,這里的“樞”在其最初意義上只是一個比喻,和后文的“環(huán)”、“鈞”等同。它們是“道”在文本中的比喻形態(tài),或“客觀對應物”(艾略特語),是道得以顯現(xiàn)的中介。
其次,陸機的中介意識,構成了《文心雕龍》的思想資源,如章學誠所言:“劉勰氏出,本陸機氏說而昌論文心?!保ā段氖吠x》)劉勰論文章,是從“道”至“人”,再至“文”的。如他在《原道》中說:“文之為德也,大矣;……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迸c“天文”、“地理”的“道之文”相比,文章首先是“人之文”,其次是“道之文”,因為人“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這樣,《文心雕龍》就從“道—人—文”的結構關系上,確立了文章的崇高地位,這也許是古人對于文章地位的最高贊美了,而這樣的贊美,是由陸機發(fā)其端緒的。
總之,從孔子對文之行遠的期許(原點)、莊子對道的比喻(樞),到陸機對文章功用的自覺(津),再到劉勰對人—文地位的界定(天地之心),它們之間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
就古代文論發(fā)展來說,無論孔子思想中的“原點”意識,還是陸機對文章“津”的設定,以及劉勰對文章“天地之心”的贊美,都有著一以貫之的思想,即文章自身不構成目的,它只是多重關系之中的一個中介,連接著更為寬廣的世界,所有形式的追求,不過是服務于作為中介這一目的?!段馁x》對構思和技巧的探討與對文章功用和地位關系的界定,也應作如是觀??梢哉f,這一思想側面符合傳統(tǒng)文學思想的基本精神,但這一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卻被后世學者忽略了。
錢穆是對這一精神有著明確認識的學者之一。比如,他不僅指出中國文學的“可大”、“可久”精神,而且指出:“在中國歷史上,開始并沒有一種離開社會實際應用而獨立自在與獨立發(fā)展之純文學,與獨特之文學家。”⑧這些論述是符合實際的,顯示了論者對于傳統(tǒng)文學思想的清醒認識。事實上,不以作品形式上的完善為滿足,而是力求在“用”的層面來看待文學,以及在強調“用”的同時建構起作家作品與社會人生的對應關系,一直是傳統(tǒng)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詩言志”為“開山的綱領”⑨的古代詩學,最初就隱藏著這個思想預設,如周策縱在《詩:志之所趨》一文中所指出的:“中國‘詩’字的原始意義實本于迅速的運動和有目標的指向這兩個觀念?!薄把灾镜摹尽?,在早期含義較廣,可包括知、情、意,而主要的是指心之所趨向?!雹?/p>
最后,也許可以指出,這種觀念,是和一種更深的精神訴求互為表里的。這種訴求在某些地方被表述為“寧靜以致遠”,但也可能在更為功利的層面上被確認為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修煉程序。
注釋:
①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85.
②李天道.20世紀《文賦》研究述評.文學評論,2005,(5).
③張少康.文賦集釋:“《文賦》最后一段論述文章的社會功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陸機沒有提出什么新的見解,基本上是繼承了儒家的傳統(tǒng)觀點?!比嗣裎膶W出版社,2002:269.
④艾略特著.李賦寧譯.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艾略特文學論文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3.
⑤[美]宇文所安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181.
⑥錢穆.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中國文學論叢.三聯(lián)書店,2002.
⑦[清]王先謙.莊子集解.三秦出版社,2005.
⑧錢穆.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
⑨朱自清.詩言志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⑩周策縱.棄園文粹.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207.
[1]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張少康.文賦集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3]李天道.20世紀《文賦》研究述評[J].文學評論,2005,5.
[4]艾略特.艾略特文學論文集[M].李賦寧.長沙: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
[5]宋東陽.《文賦》與儒家文學觀[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7,4.
[6]錢穆.中國文學論叢[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
[7]宇文所安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8]王先謙.莊子集解[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