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凡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阮刻本《儀禮注疏》對經(jīng)學的貢獻非常之大,就版本而言,實為善本,澤溉后學。阮元刊刻此書,引據(jù)古今版本凡二十二種,還聘請了許多學者進行??保瑫笏叫S浐喖s而謹慎,有根據(jù)處下判斷,莫辨是非處只列異文。此本雖為眾所公認的善本,但因部頭浩大、匆忙付梓等原因,其中仍存在一些脫衍倒誤和校勘不精之處。
本文以中華書局1980年版《十三經(jīng)注疏》縮印本《儀禮注疏》(下簡稱“阮刻本”)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儀禮注疏》(下簡稱“文淵閣本”)為對較本,又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儀禮注疏》(下簡稱“文津閣本”)、明嘉靖間福建李元陽刻本《儀禮注疏》(下簡稱“閩本”)、清道光十年重刻宋單疏本《儀禮疏》(下簡稱“清刻單疏本”)、北大標點本《儀禮注疏》(下簡稱“北大標點本”)、孫詒讓《十三經(jīng)注疏校記》(下簡稱“《校記》”)寫成,旨在考訂阮刻本之謬誤,并對阮元、孫詒讓之校記中未有盡當之處進行商榷?,F(xiàn)將札記數(shù)則勒成一篇,以求教于方家。
1.若以卦對生成之鬼神,則蓍鬼亦自有神。(945頁下欄,賈疏)
“卦”,閩本同。文淵閣本“卦”下有“兆”字,文津閣本同。
按:前此疏云:“而龜筮直能出其卦兆之占,似無靈者,各有所對。若以蓍龜對生數(shù)、成數(shù)之鬼神,則蓍龜直能出卦兆,不得有神?!贝耸柘喑卸鴣?,故“卦”下當有“兆”字。
2.云“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然,或謂之緅”者,七入為緇,若以纁入黑則為紺,以紺入黑則為緅,是三入赤,再入黑,故云其色赤而微黑也。(950頁上欄,賈疏)
“七入為緇”,清刻單疏本、文津閣本、閩本同。文淵閣本作“五入為緅”。
按:從上下文銜接來看,“五入為緅”緊承“或謂之緅”,且下文“若以纁入黑則為紺,以紺入黑則為緅”進一步闡釋“緅”,進而解釋何為“色赤而微黑”,若用“七入為緇”,放在此處則顯突兀,不明釋何者,故當從文淵閣本。
3.云“位在洗東,退于主人”者,主人當序南,西面,洗當榮,兄弟又在洗東,故云退于主人也。(951頁下欄,賈疏)
清刻單疏本同。文淵閣本“榮”上有“東”字,閩本、文津閣本同。
按:《儀禮·士冠禮》云:“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南北以堂深”[1],據(jù)此可知洗當于東榮,故阮刻本“榮”上應有“東”字。
4.“出以東為左,入以東為右”,據(jù)主人在西,出則以西為右,入以西為左也。(951頁下欄,賈疏)
“主人在西”,閩本、清刻單疏本同。文淵閣本作“主人在東,賓在西”。
按:此疏對應經(jīng)文“主人迎,出門左,西面再拜。賓答拜?!笨芍魅顺鲩T左,西面再拜,據(jù)鄭注可知“出以東為左”,則主人應當在東,賓在西,故當以文淵閣本為是。
5.對名是受于父母,為質(zhì),字者受于賓,為文。故君父之前稱名,至于他人稱字也。是敬定名也。(958頁下欄,賈疏)
“是敬定名也”,文淵閣本作“是字敬名也”,文津閣本、閩本同。清刻單疏本作“是敬其名也”。
按:當從清刻單疏本。阮元??庇浽疲骸啊蔷炊病咀鳌亲志疵病兑x》作‘是敬其名也’。 ”愚謂無論“是敬定名也”或“是字敬名也”皆莫適于文。此疏釋鄭注“冠成人,益文”,兼解經(jīng)文“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名是初生三月父母所取,到行冠禮成人時,則取字代名,若非君父,皆諱而不得呼其名,這是為了表示尊重其父母為其所取之名,故曰“敬其名也”。
6.振拜,鄭云《書》曰王動色變者,是武王觀兵,白魚入王舟,王動色變,武王于時拜天神,為此拜當稽首也。(970頁下欄,賈疏)
閩本同。文淵閣本“當”下有“附”字,文津閣本同。
按:后此疏有“奇拜……當以附空首也”、“褒拜……亦當附稽首也”、“吉拜……當附頓首也”、“兇拜……當附稽首也”,皆有“附”字,當從之。
7.云“退而頒之于其鄉(xiāng)吏,使各以教其所治”者,吏即州長、黨正、族師、閑胥之等是也。(980頁中欄,賈疏)
“閑”,文淵閣本作“閭”,閩本、文津閣本同。
按:《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征令。 ”[2]“閭胥”是周代鄉(xiāng)官名,掌管一閭政事的小吏。州長、黨正、族師、閭胥,皆周官鄉(xiāng)大夫之屬?!伴e”疑為“閭”之形訛,當以“閭”字是。
8.賓拜告旨,主人拜崇酒,其節(jié)同,義即異矣。賓言旨,甘主人之位,啐則拜之。(982頁上欄,賈疏)
“位”,文淵閣本作“味”,閩本同。
按:當以“味”字是。此疏解經(jīng)文“拜,告旨”,言賓贊主人之酒味美,并向主人行拜禮,感謝主人飲己以美酒。疏義無關(guān)主人所處位置,疑因音近而誤。
9.側(cè)持之法,近鼓持之入則近,手入則深,是以通與《燕禮》言面鼓,則云執(zhí)之手入淺也。《大射》與《鄉(xiāng)飲酒》言后者,則云挎越,手入深故也。(995頁下欄,賈疏)
“近鼓持之入則近,手入則深”,清刻單疏本同。文淵閣本作“近鼓持之手入則淺,近尾持之手入則深”。
按:阮刻本此處語句不暢、文義不明。若從文淵閣本,則上下文銜接自然且句意完整。《欽定儀禮義疏》卷八云:“側(cè)持之法,近鼓持之手入則淺,近尾持之手入則深,是以此與《燕禮》面鼓,則云執(zhí)之手入淺也?!洞笊洹放c《鄉(xiāng)飲酒》后首,則云挎越,手入深也?!闭c異文合。
10.鄭知弟子是賓黨之年少者,以其賓黨西方,東面,今以西面命之,明是賓黨。是以鄭云“賓東矢面,主人之吏西面”也。(997頁上欄,賈疏)
“東矢”,文淵閣本作“黨東”,清刻單疏本同。
按:“賓東矢面”,不知所云。前鄭注有“賓黨東面,主人之吏西面”,與此處呼應,當據(jù)改。北大標點本校記云:“按:‘依上注文,似應作‘黨東’為宜,姑存疑。 ’”[3]愚以為“東矢”作“黨東”,有理有據(jù),毋庸存疑。
11.宮數(shù)八十一,數(shù)最濁,故為君配中央土。(1000頁下欄,賈疏)
“數(shù)”,閩本同。文淵閣本作“聲”,文津閣本同。
按:此處“濁”乃相較“清”而言,形容宮聲之音質(zhì)厚重而低沉。“數(shù)”于此乃量詞,“數(shù)最濁”,義不可解?!稑仿扇珪肪砹略疲骸皩m為君,君者臣民事物之主也,于數(shù)最多,于律最長,于聲最濁,于樂最尊。”《欽定禮記義疏》卷五十云:“鄭注《月令》云:‘宮屬土,土居中央總四方,君之象也,又音以絲多聲重者為尊,宮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最濁,故為君也?!庇帧吨熳诱Z類》卷九十二云:“水、火、木、金、土是五行之序,至五聲宮卻屬土,至羽屬水,宮聲最濁,羽聲最清?!苯匝浴奥曌顫帷保嗜羁瘫菊`。
12.若使小樂正通之于工,恐工位移近西,故猶統(tǒng)于階也。(1033頁下欄,賈疏)
“通”,閩本、清刻單疏本同。文淵閣本作“統(tǒng)”。
按:“若使小樂正通之于工”文義不明,“通”當作“統(tǒng)”。此條鄭注“不統(tǒng)于工,明工雖眾,位猶在此”,前此疏云“樂正升立于工之西,在西階東,不統(tǒng)于工”,皆用“統(tǒng)”,疑因二字音近而誤。
13.辭者,辭其代君為酒,不立飲也。(1017頁中欄,鄭注)
“為”,文淵閣本作“行”,閩本同。
按:“行酒”有監(jiān)酒之意,指在席間主持酒政,于此特指主人代君酬賓。下文賈疏云:“故鄭云‘辭者,辭其代君行酒,不立飲?!币苏鳌靶小?,故阮刻本誤。
14.樂正亦學國子以舞。(1023頁上欄,鄭注)
“學”,閩本同。文淵閣本作“教”,文津閣本同。
按:前此疏云:“庶子,掌正六牲之體及舞位,使國子修德學道,世子之官也,而與膳宰、樂正聯(lián)事?!睋?jù)文義,庶子掌正六牲之體及舞位、使國子修德學道,則庶子為國子師。此疏言“亦”,當承上文而來,則樂正應亦為國子師,既為師,則當“教”,而非“學”。 另據(jù)下文賈疏:“云‘而與膳宰、樂正聯(lián)事’者,以掌正六牲之體,得與膳宰聯(lián)事;掌國子修德學道,得與樂正聯(lián)事;以其樂正亦掌教國子故也。”與此異文合,故當以“教”字為是。
15.糟醴不啐。 (1057頁下欄,鄭注)
“啐”,閩本、文津閣本同。文淵閣本作“卒”。
按:前經(jīng)文曰“坐啐醴”,則此言“不啐”顯誤?!妒抗诙Y》有疏文引此曰:“《聘禮》注云‘糟醴不卒’故也?!迸c異文合,故當作“卒”為妥。
16.今不受于大祖廟及曾祖廟而受于祖廟者,以其天子受于文王廟,諸侯受于祖廟,大夫下君,故受于王父廟。(1063頁中欄,賈疏)
清刻單疏本同。文淵閣本“于”下有“太”字。
按:此條經(jīng)文曰:“卿受于祖廟?!编嵶椋骸白妫醺敢?。”據(jù)此,疏文言“諸侯受于祖廟,大夫下君,故受于王父廟”顯然不合邏輯,宜從文淵閣本。阮元??庇浽疲骸懊?、《通解》、楊氏‘于’下俱有‘太’字,按有者是。 ”與異文合。
17.《覲禮》使者勞賓于門外,侯氏再拜,遂送之。(1079頁中欄,賈疏)
閩本、清刻單疏本同。文淵閣本“送”作“從”,“于門外”在“氏”下,“于”上有“送”字。
按:據(jù)《覲禮》原文:“侯氏送于門外,再拜。侯氏遂從之。”[4]當以文淵閣本為是。且《校記》:“曹云:‘于門外侯氏再拜遂送之’,當作‘侯氏送于門外,再拜,遂從之。 ’”[5]亦與異文合。
18.此則全生不膾,何者?十膾在豆,與胾炙俱設(shè),今胾炙在牲未殺,膾全不破可知。(1085頁下欄,賈疏)
“十”,文淵閣本作“本”,清刻單疏本同。
按:阮刻本作“十”顯誤。依文義,當從文淵閣本作“本”,表示原來、本來的情況,與后“今”對應,‘十’、‘本’二字形近而誤。 《校記》云:“‘十’當作‘上’。 ”[6]用“上”,文義雖可通,但孫氏無視他本異文,妄下判斷,未免失當。
19.《堯典》云:“帝曰:次!四岳?!保?091頁上欄,賈疏)
“次”,文淵閣本作“咨”,閩本、文津閣本同。
按:當作“咨”?!渡袝虻洹范嘤谩白伞庇诰涫鬃鲊@詞,表示贊賞,如:“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厘百工,庶績咸熙?!保?]“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龔朕位?’”[8]
20.云“君之母妻則小君也”者,雖前后不得同時,皆是小君,故齊衰三月,恩深于人故也。(1110頁下欄,賈疏)
“人”,清刻單疏本同。文淵閣本作“民”,閩本同。
按:鄭注:“為小君服者,恩深于民?!惫省懊瘛弊质恰H钤?庇洠骸鞍促Z疏應諱‘民’字?!笨治幢禺?,此節(jié)賈疏,除引經(jīng)、注之文,另有兩處言“民”,若諱“民”字,應皆作“人”。
21.早闇,以為明也。燭用烝。(1146頁下欄,鄭注)
“烝”,文淵閣本作“蒸”,文津閣本、閩本同。
按:“烝”,《說文解字》:“烝,火氣上行也。 從火丞聲。煑仍切。 ”其本義為“火氣上行”;“蒸”,《說文解字》:“蒸,折麻中干也。從艸烝聲。□,蒸或省火。煑仍切。”段玉裁注曰:“析,各本作折,誤。謂木,其皮為麻,其中莖謂之蒸,亦謂之菆,今俗所謂麻骨棓。……是凡言薪蒸者,皆不必專謂麻骨。古凡燭用蒸?!兜茏勇殹吩啤糸e容蒸’,《毛詩》傳云‘蒸盡,縮屋而繼之’是也。”故“蒸”之本義為“麻稈竹木之類”。此處用“烝”不合文義,據(jù)段注,當用“蒸”,且此條賈疏亦用“蒸”,故阮刻本誤。
22.至虞卒祭,還來預焉。(1157頁中欄,賈疏)
清刻單疏本、閩本同。文淵閣本“卒”后有“哭”字,文津閣本同。
按:漢族喪禮,孝子自父母始死至殯,哭不絕聲;殯后,思及父母即哭,不擇時間,稱為“無時之哭”?!都认ΧY》:“三虞,卒哭?!笨追f達疏曰:“至此為卒哭祭,唯有朝夕哭而已,言其哀殺也?!薄白淇藜馈?,即為終止“無時之哭”的祭禮,此后改為朝夕各一次哭奠,稱“有時之哭”。由此可知,阮刻本脫“哭”字。
[1][唐]賈公彥.儀禮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948上欄.
[2][唐]賈公彥.周禮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719中欄.
[3][唐]賈公彥.儀禮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標點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92.
[4][唐]賈公彥.儀禮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本:1088中欄.
[5][清]孫詒讓.十三經(jīng)注疏校記.濟南:齊魯書社,1983:424.
[6][清]孫詒讓.十三經(jīng)注疏校記:430.
[7][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119下欄.
[8][唐]孔穎達.尚書正義:123上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