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蘭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蘭煉一中)
好習慣成就一生
——淺談高中學生常規(guī)習慣的養(yǎng)成
◆劉永蘭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蘭煉一中)
習慣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良好的習慣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好習慣成就人的一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和堅持不懈。
學生 習慣 養(yǎng)成
有諺語曾說:“播種意識,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庇啥梢?良好的習慣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好習慣成就人的一生,這是我當班主任以來最大的感受。
習慣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和堅持不懈。如何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對于班主任來說是重中之重,抓促及時到位,有可能事半功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養(yǎng)成常規(guī)習慣的前提。對于班主任而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嚴中有寬,松中帶緊;有威信同時又感到可親可近。以學生的立場管理班級事務:原則性問題的執(zhí)行要堅持,帶頭運作;同時利用班會或合適的機會,講解、說明你的目的、用意;遇到特殊情況,靈活處理不要墨守成規(guī)。這樣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僅提高學生自覺服從教師的積極意愿,而且加強了制度的執(zhí)行,習慣的養(yǎng)成。做到這一點,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我經常給學生說:“嘴巴不光是用來吃飯的?!笨梢圆焕斫?、有想法,但不能怨恨,告訴他們在沒想通之前先執(zhí)行,然后及時利用多種方式與老師溝通,交流各自想法。有道理我及時采納,有創(chuàng)新我提出班級表揚,有不同意見我交流說服,有異議分析辨別。使得學生在平等中學會尊重;在民主的氛圍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交流中學會理解和支持。賞識別人,悅納自己。
學習是學生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尤其是對高三的學生,而興趣是關鍵,對于興趣的培養(yǎng),除去教師的提醒外,主要靠學生自己去挖掘、去培養(yǎng)。我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你必須弄明白一個問題:“你要干什么?你是干什么的?”這樣才能有目標地學習,才會堅持學習。
1.重視學生的每一次提問,耐心解答,鼓勵思維上起沖突,讓學生從學習中不斷感到樂趣,在努力中不斷體驗成就感。
2.勤奮、踏實,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例如剛考完建標考試,告訴學生,建標就是建立目標。以這次成績?yōu)榛A,尋找差距與潛力地。養(yǎng)成面對成績理性地分析,查缺補漏,分析可提高的學科科目和空間,一下次考試為檢驗點。
3.平等地對待一切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關注與認可。
4.作業(yè)是學生交給老師最好的課堂反饋單。因此,對于學生的作業(yè)務必做到嚴格要求。
第一,要讓學生養(yǎng)成把作業(yè)當考試的習慣。獨立思考,在完成作業(yè)時盡量不翻書及筆記,不問同學。待完成后,再將不懂問題列出,一一查閱書籍或筆記,逐個解決。
第二,歷次考試后杜絕學生對答案,錯也要錯的有收獲。一來培養(yǎng)學生做事的慎重;二來培養(yǎng)自信心;三來讓他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
第三,限時完成作業(yè)。這一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會使學生在考試中有較平和的心態(tài),因為他們只是把作業(yè)當成集體限時完成的作業(yè)。
5.理性、平和地對待學習成績。
高三的學生面對的是升學、就業(yè)壓力,所以隨著復習階段的深入,成績會出現(xiàn)起伏變化,而每一次的成績變化會引起學生心理的變化,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其健康成長。面對求學過程成績的起起落落,各種狀況,告訴他們:人人都有煩惱沮喪的時候,有時候困擾我們的只是一件小而又小的事,只要稍加調整,令簡單的事得到適當處理,困擾我們情緒的煩惱就輕易得到有效解決,就如“系好鞋帶”一樣簡單。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冬天也就沒有春天,沒有黑夜也就沒有白天,同樣,沒有悲哀就沒有歡樂。當你身處逆境的時候,保持“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態(tài)度,生活中就少了許多煩惱。一個對冬天一無所知的人,他怎么會去熱愛春天呢?要是你從來沒有見過冰封的溪水,你哪里會看到歡快溪流時的驚喜呢?
形成養(yǎng)成遵守約定的習慣,學會自我管理;養(yǎng)成專著敏捷的習慣,學會高效思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理性判斷;養(yǎng)成主動求學的習慣,學會規(guī)劃人生;養(yǎng)成定期反省的習慣,學會自我促進。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使得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找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p>
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會極大地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例如,很多學生都有在早晨或中午到校后聊天的習慣,有必要安排學生在這段時間內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要么根據(jù)學科特點安排大聲讀書、背誦;要么安排學生有組織的讀一些有益的書;《從北京四中到清華北大》《清華北大學習法》等書籍;要么由課代表負責自行復習相關學科知識等。剛開始運作須由老師監(jiān)督,盯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堅持 2~3個星期后,放手由班干部協(xié)助課代表進行監(jiān)督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學生的自我約束力,班主任采取隨機抽查,前緊后松,松緊結合。一旦出現(xiàn)問題,查到嚴肅處理。時間一久,同學們就有了讀書的習慣,相適應的,他們逐漸懂得利用瑣碎時間去學習,班中一旦形成這樣的習慣,學風自然就弄起來了,學習效率提高與無形。再比如,班級板報,班會安排等,盡可能地去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想怎么辦就怎么辦,以此來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辦理墻上的勵志格言,班級文化建設都是學生為自己營造的學習氛圍。
因而,現(xiàn)在無論早晚、班主任在不在,班級都在正常良好地運轉。
無論老師還是學生,任何行為習慣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而成的。要想有收獲,必須時時刻刻抓,點點滴滴抓,習慣成自然。粒粒都是鉆石,串起來才能成為項鏈;根根都是稻草,便起來才能成為草繩。對于一個集體,只有大家都養(yǎng)成了良好習慣,才能形成好風氣;只有形成好風習,才能促使所有同學更加進步,才能使一個校園變得更加美好。
舒智龍老師說: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把握;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給學生一個權力,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
而這一切來源于良好的習慣,好習慣成就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