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光
對“警務廣場”行動的兩點認識*
□張玉光
從昨天到今天上午,我跑了南潯區(qū)公安分局、南潯鎮(zhèn)派出所、安吉縣公安局、開發(fā)區(qū)公安分局、羅師莊警務室等地方,感觸頗多。前不久,金局長在北京參加全國地市公安局長專題培訓班期間,我們已就“警務廣場”行動做過很多交流,現(xiàn)在又親眼看了、親耳聽了,尤其是剛才聽了金局長的介紹和浙江省社科院、浙江警察學院等專家的發(fā)言,給我很多啟發(fā)。借此機會,我就“警務廣場”行動談兩點認識。
以前在別的地方,也大規(guī)模地搞過“大走訪”活動,可能是在孟部長提倡之前,就都已經(jīng)搞過。有的地方我也去看了,看了之后比較失望,有一種流于形式的感覺。我曾經(jīng)跟一個地市公安局的副局長交流過,他這個公安局的所有社區(qū)民警、派出所民警,以及市局機關經(jīng)偵支隊、刑偵支隊的民警,都要去走訪,當官的和不當官的都得去,但是走訪完了以后,大概有一個數(shù)據(jù)方面的統(tǒng)計,走訪了多少人,征詢了多少企業(yè)家、老百姓,但分門別類的對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到地市一級公安局就拿不出來。從湖州“警務廣場”行動的做法來看,有一點比較明確,就是根據(jù)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不管是網(wǎng)民提出來的還是民警與群眾面談時搜集上來的,進行分門別類處理,去年湖州市公安局搞了一個整治盜竊“三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今年湖州市公安局的十項重點工作,也根據(jù)老百姓的建議和意見,及時進行了一些調整。這是對老百姓最好、最及時的回應。公安機關根據(jù)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做實做好某一項工作是比較難的,但對老百姓來講,卻是比較實際的。從公安部到各省、市、自治區(qū)公安廳局,再到各地市公安局,乃至各縣、市、區(qū)公安局(分局),都有大批的警風監(jiān)督員。應該說,警風監(jiān)督員大多都是社會上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人,他們的聲音代表的是社會主流的聲音,但他們不是社會的主體。然而就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與公安機關打交道特別不容易,有牢騷和不滿還是比較普遍的?;鶎痈鞣N各樣的群體,像貴州甕安事件中大概就涉及到9類群體,他們對政府和公安機關是不滿意的。一有風吹草動,或者有什么導火索事件,這些人是不會幫公安機關說話的,而有可能參與打、砸、搶,怎么熱鬧就怎么起哄。我覺得湖州“警務廣場”行動的做法是一個突破,可以說是對“大走訪”和“警民懇談”的深化和完善。
有人說過,現(xiàn)在社會矛盾的積蓄點、臨界點、爆發(fā)點往前提了,這些社會矛盾和沖突可能的觸發(fā)點或渠道往前提了,有可能我們排摸到的不穩(wěn)定的線索、不穩(wěn)定的因素,可能提前到了這種尊重和被尊重的一個比較平等、民主的氛圍中或渠道上來。同時,這些東西的獲取,又反過來倒逼著我們進行警務工作機制甚至是體制的改革和完善。我舉一個例子,就是公安機關現(xiàn)場勘查的問題。公安部有一個刑事案件現(xiàn)場勘查規(guī)范要求,其實這些要求并不是說完全要達到很嚴格的刑事案件現(xiàn)場勘查的力量和能力的基礎才能去做,如果有一些案件達不到這個要求,是不是就不做了呢?安吉縣公安局的一位副局長跟我講,他在“警務廣場”行動中遇到的一件事情,有一個外來的農民工,在出租屋里丟了幾千塊錢的東西,先是電話報警,民警沒有去,后來這位農民工自己找到派出所,民警給他做了一個登記就完了,現(xiàn)場也沒有去勘查等等。這位局長聽了之后,他說他如坐針氈,沒想到我們基層民警對待老百姓丟東西是這種感覺。其實這樣的事情非常多,有一次在北京,我和我的朋友出去玩,汽車被撬了,丟了東西,本來我的朋友指望我跟當?shù)氐呐沙鏊f一下,可能會受到一點重視,因為據(jù)旁邊水果攤的老板講,好像是在附近打工的一個民工撬的,其實這種案件民警去排查一下很可能就破了,結果我說了我的身份,那個派出所的民警就把我拉到一邊去,說張老師你知道,如果你們要當案件立,不到下午2點你們是走不了的,出來玩嘛最好抓緊走,意思就是讓我別說了。在北京尚且如此,何況別的地方呢?在江浙一帶,包括上海,社會管理包括公安工作水平還是不錯的。然而安吉縣公安局的這位局長講,農民工反映的有關現(xiàn)場勘查這件事情,給了他一個很大的啟發(fā),他立志要在兩年之內解決安吉縣9000個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現(xiàn)場勘查問題。那么他怎么解決的?他就突破了原來公安部刑事案件現(xiàn)場勘查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有專業(yè)人員、要有專門設備等等的要求,把派出所民警集中到刑偵大隊現(xiàn)場勘查中隊,去跟案培訓,就培養(yǎng)了一批人。我覺得不管這些民警現(xiàn)場勘查的能力和水平怎么樣,但他收集到的東西,對將來串并案件肯定是一個基礎的積累。另外,假如我們自己丟了東西,還有民警去像模像樣地勘查一下,起碼傳遞的是一個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聽說湖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要把這一做法在全市推廣,我覺得這樣做很好,因為老百姓的意見、建議反過來倒逼著我們進行公安工作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完善。
以上兩點體會是我對湖州“警務廣場”行動比較深的感受。對湖州公安機關來說,對全國公安機關而言也是這樣,刑偵的、出入境的、交警的、治安的,各個警種各個部門,社會對它的首要價值期待是不一樣的。我這次到湖州跑了這么多地方,總體的感覺是,現(xiàn)在老百姓對公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治安部門的反應比較多,或者說對小案件的反應比較多。老百姓對公安工作有不滿意的情況,所提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研究。
*根據(jù)公安部人民公安報社《公安內參》部副主任張玉光同志在湖州公安機關“警務廣場”行動專家論證會上的發(fā)言整理,未經(jīng)本人審閱,題目系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蔣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