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菲 蔣子龍 鄭光敏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開胸術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以進行性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為特征,治療棘手,死亡率高?,F(xiàn)就我院胸外科2004年3月~2009年7月開胸術后發(fā)生ARDS患者的22例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2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65.38±9.56)歲,其中肺部惡性腫瘤12例,(鱗癌5例,腺癌7例),食管及賁門癌患者8例,肺結核2例。共行單肺葉切除術6例,雙肺葉切除4例,全肺切除1例,經(jīng)左胸食道癌或賁門切除9例,經(jīng)右胸腹二切口食管癌切除2例。術前12例伴有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合并有原發(fā)性高血壓5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6例。
1.2 ARDS的診斷標準。所有開胸術后發(fā)生ARDS的患者均在ICU行監(jiān)護,符合歐美診斷標準[1]:①有相應的原發(fā)病或誘因,出現(xiàn)呼吸困難或呼吸窘迫;②急性起??;③氧合障礙,即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200mmHg,不考慮呼吸末正壓(PEEP)水平;④X線顯示雙肺浸潤影;⑤肺動脈收縮壓≤18mmHg或無左心功能的臨床證據(jù)。
開胸術后發(fā)生ARDS患者22例,均急性發(fā)病,術后24h以內(nèi)發(fā)病2例,48h內(nèi)發(fā)病10例,72h內(nèi)發(fā)病6例,72h以上發(fā)病4例,72h內(nèi)發(fā)生率81.81%;所有患者均行呼吸機輔助呼吸,行氣管切開18例。并發(fā)肺部感染16例,其中細菌感染12例,細菌真菌混合性感染7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9例,急性腎功能不全2例,發(fā)展為急性腎功能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10例。經(jīng)搶救治愈14例,死亡8例,死亡原因MODS6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2例。
3.1 加強對開胸后ARDS的預防。ARDS的發(fā)病原因較多,應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原因,加強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ARDS發(fā)生。如術前禁煙,加強全身營養(yǎng)支持;術前客觀準確評估患者心肺功能選擇適當?shù)氖中g切除范圍;術中盡量減少創(chuàng)面出血及滲血;術中術后防止胃內(nèi)容物的誤吸;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休克和缺氧狀態(tài);術后加強翻身、拍背、體位引流、霧化解痙、咳嗽排痰或纖維支氣管鏡排痰,積極有效的防止控制肺部感染,解除胸腔積氣,促進肺膨脹。
3.2 開胸術后ARDS的治療。①開胸術后發(fā)生ARDS的患者均表現(xiàn)有嚴重的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迅速采取呼吸機輔助呼吸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保證獲取充足的氧供,采用呼氣末正壓通氣減輕肺間質水腫,糾正紊亂的病理生理變化,本研究成功搶救14例患者均早期使用呼吸機,采用高PEEP、低潮氣量、提高呼吸頻率的措施,既滿足機體的需求又避免肺損傷加重[2]。在早期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的狀況下,采用定容或定壓控制通氣,待病情好轉及早轉為SIMV﹢PSV模式通氣。早期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患者據(jù)病情的進展,及早給予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增加PEEP改善氧合。②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肺部感染,重視肺部感染的控制,通過痰培養(yǎng)尋找病菌。③加強液體管理。發(fā)生ARDS患者大多有較為嚴重的肺水潴留,控制液體量以免加重肺水腫,減少晶體液的輸入,增加膠體液,尤其是人血白蛋白的補充,提高膠體滲透壓[3]。④適當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廣泛的抗炎和減輕肺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理論上可以對抗ARDS發(fā)病過程中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同時有助于提高氣道高敏反應,保持支氣管解痙狀態(tài)。⑤加強全身各器官臟器的維護。文獻認為[4]ARDS是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在肺的突出表現(xiàn)。本組病例中MODS患者死亡率較高,所以加強MODS的防治十分重要。保護胃粘膜,加強止酸劑的使用,胃腸減壓防治胃液返流和誤吸,密切關注肝腎功能變化。⑥加強營養(yǎng)支持。ARDS時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tài),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并由此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組織修復困難、呼吸機依賴等情況,因此要盡早的給予充分的營養(yǎng)支持,早期以腸外為主,適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調高脂肪的供給,逐步過渡腸內(nèi)營養(yǎng),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1]Moss M,Goodman PL,Heining M,et al.Establish the relative ac-curacy of three new definitions of the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Crit Care Med,1995,23:1629-1637.
[2]Vill J,Kacmarek RM,Perez-Mendez L,et al.A high positiveendexpiratory pressure,low tital volume ventilatory strategy improves outcome in persistent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rit Care Med,2006,34(5):1311-1318.
[3]Keenan SP,Heyland DK,Jacka MJ,et al.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Prevention,diagnosis,and therapy[J].Crit Care Clin,2002,18(1):107-125.
[4]郭倉.ARDS與MODS二者發(fā)病機制的相互關聯(lián)性[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1999,1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