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華
《西方道德難題九章》,張桂華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一
如果說,西方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那肯定是荒唐的預期;但如果說西方目前的問題很可能是我們不久之后將面臨的問題,那恐怕就離事實不遠了。盡管中國和西方,存在著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在倫理思想、道德原則上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沖突??墒虑檫€有另一面。我們應該看到,在沖突和分歧之外,還有共識和融合,還有更為普適化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還有人類共同和共通的道德良心和人道情懷。這種種構成了人類道德文化的“黃金儲備”,也構成了人類交往中所必須的道德背景和聯(lián)結基礎。自冷戰(zhàn)以后,以往幾乎隔絕的東方和西方走到了一起,全球各國和整個人類共同致力于和平與發(fā)展的前景。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從未有過如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相關的關系。西方發(fā)達國家已完成了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中國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正在努力實現(xiàn)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同樣性質、相似結構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雖有先后快慢之分,但所要經歷的路徑和最終指向卻無甚差別,因此,無可避免的,中國也就將面對西方已發(fā)生過的難題和困境。
可以看到,有些問題已在中國出現(xiàn)或正在出現(xiàn),并愈來愈顯示出相似的社會反應和應對趨向。比如安樂死,比如性騷擾,這些20年前聞所未聞的名詞,今天已成為中國公眾時常議論的話題,并正試圖進入相關的立法程序。比如環(huán)境保護,雖然在經濟增長的方式上、在工業(yè)制造排放污水廢汽的具體指標上,中國以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之間還存在分歧,但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理念:我們共有一個地球、愛護人類的家園、保護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保存不可再生資源等,則已漸漸成為中國公眾的共識和規(guī)范。還比如恐怖主義,原來似乎極其遙遠以至于可作壁上觀的事,現(xiàn)在也逼近到身邊,成為我們不得不認真應對的現(xiàn)實威脅了。
道德,從來是最敏感也最廣泛反映社會問題的領域。西方當代對道德問題的有關思考和探討,于我們是極其有益的參照。無論是傳統(tǒng)資源還是銳思新見,或可啟迪我們深思,或可傳授我們理念,或可引入借用為我們制定社會政策、法律制度的參考。
二
在當代西方,社會公眾關注的道德問題很多,但《西方道德難題九章》一書所選僅基于中國現(xiàn)實,兩者有重合,卻不盡相同。
這本書所選問題,一是我們社會也已出現(xiàn)或已現(xiàn)端倪的,如安樂死、性騷擾和死刑。二是同樣性質卻多少是以不同形式、不同意義出現(xiàn)的問題。三是我們完全陌生、從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如人道主義國際援助,如原住民。人道主義國際援助,西方是主要輸出國。中國,既有輸出也有輸入,其中所涉及的移民,中國則毫無疑問是輸出大國。面對目前西方尤其是歐洲反對落后國家大量移民的社會政策和民間輿論,我們難道不應該聽聽他們的意見,從而判斷其是否公正么?對原住民的土地權利和文化融合問題,且不說臺灣原住民,只論少數(shù)族裔的文化如何與主流強勢文化相處,是尋求特殊保護遺世獨立,還是與主流文化融合以至完全消融于其中,就是個艱難的選擇。西方的討論,將增加我們對這一難題的認識和理解。
互有聯(lián)系,是這本書選取問題的重要指標。西方當代道德問題中一個極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看似根本不同的問題,其間卻有著復雜多樣的關聯(lián):或者依據(jù)的原理原則相同,或者有相似的推理形式。墮胎與安樂死,同樣面對的是一個生命的死亡。而如果從節(jié)制人口來看,墮胎又與人道主義國際援助相關。信奉“救生艇倫理學”的人不贊成無條件援助落后國家,其一大理由就是,援助只會被更多的用來養(yǎng)活那些本不該出生的人口。人道主義國際援助與環(huán)境保護也有聯(lián)系,國際援助中常會發(fā)生這樣的疑惑:那些遠方的人們與我們有關系么?如果有,是在積極自由的意義上,還是僅止于消極自由的意義?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保存理論中有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們應該關心人類的未來一代么?
還有些問題,在西方和中國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因此也就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評判和現(xiàn)實選擇。比如西方爭論不休,而在我們差不多已不是問題或無須爭論的問題——墮胎。西方出于天主教文化和婦女解放、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等對立立場而產生分歧,而我們,卻是在巨大人口壓力下所做的多少帶有強制的理性選擇,節(jié)制人口、只生一胎已成為中國大陸上下的共識,且已具體化為中國的基本國策。問題的意義不同,所以西方的理由也不是我們的理由。選入它,主要為了解和比較,如果不了解就易生誤會,而通過比較則可懂得中國國情的特殊。
有些西方“熱點”問題未曾選入,是因為資料有限,不同立場和觀點的爭論尚未充分展開,如基因工程和克隆問題。還有一類問題則是有意回避的,如“科學主義”,在作者看來,在我們這個剛有點科學思維的社會就驚呼“科學主義”,就以先知口氣告說“科學不是萬能的”等等,實在太過前衛(wèi)了。
三
對于每一問題的意見的采擇,作者奉行的也是西方同類書籍的執(zhí)行標準。其一,每一問題討論或爭論中最有影響的意見。其二,意見盡可能采自社會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包括專門行業(yè)的實際工作者如醫(yī)生、教師、援非志愿者、法官和政治家,再有就是學者。學者主要從哲學的角度、從各種道德理論的淵源和最新發(fā)展作出比較完整的闡釋。其三,選取意見盡可能完全和平衡,既選擇正面贊成的,也選擇負面反對的,既有出自傳統(tǒng)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立場的,也有新近出現(xiàn)的女權主義者、環(huán)保主義者的看法。不過,那些過于前端的如對環(huán)保、對戰(zhàn)爭的女權主義看法則未予采納。
選擇應客觀,評價要公允,這本是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作者應始終堅持的原則。但作者本身的立場常常難以避免地會產生干擾,影響到對各種意見的選擇和評價,作者在校讀書稿清樣時發(fā)現(xiàn),對死刑不同意見的選擇和評價中可能就存在著傾向于保留死刑的偏差。這顯然是作者對前一時期中國討論死刑問題的一種下意識的間接表達,希望以后能有機會糾正。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匯集了多種意見和看法,經過了詳盡的討論和爭論,但許多道德問題,甚至可以說所有問題,我們仍然不能期望會有一個最終的簡單結論,尤其不可能期望得到一個非黑即白的明確答案??梢云谕闹皇?,通過呈現(xiàn)如此廣泛而多面的意見,一個理性的人將能從中得到啟發(fā),有所領悟,并學習到一些推論講理的方法,從而當在實際生活中面對這些道德問題時,能采取一種合理的立場和態(tài)度。
四
自上個世紀中葉以后,西方社會科學包括哲學中出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趨向,各學科的重心紛紛從“主義”轉向“問題”,即從一般的原理、歷史淵源或意識形態(tài)轉向社會現(xiàn)實問題,多數(shù)學者的學術興趣也從純理論轉向了更具有實際功效的模型建構和實驗應用。經濟學如此,社會學如此,哲學也如此,比如所謂應用哲學的出現(xiàn)。倫理學更不例外,例如作為一門新學科的“應用倫理學”的產生。
產生新學科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學術重心轉移的背景。一方面,可以說是工商時代的務實之風已波及彌漫至大學和學術園地;另一方面,也可看作純粹原理、主義式理論的“終結”,它們已少有和難有開新之余地;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或許還是當今世界道德問題的層出不窮和難以應對。安樂死、墮胎、死刑、原住民土地權利,任哪一問題都重大而嚴峻,無法輕易定奪。現(xiàn)代戰(zhàn)爭、恐怖主義、環(huán)境保護、人道主義國際援助等等,更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而將世界各國聯(lián)系在一起。這應該才是學術轉向——至少是倫理學、道德研究重心轉向——的最根本原因。學術轉向的現(xiàn)實意義自不待言,然而,不可輕看的是,即以基本理論而言,從具體問題著手的探索,也未嘗不能對基本原理作出補充、完善乃至推陳出新,環(huán)境倫理學已提供了很好的證明。
道德研究的學術轉向和發(fā)展,已積有大量研究成果。作者更為關注的卻是,這一趨向在大學教學中的反映。近幾十年來,美國大學為學生普遍開設的倫理學基礎課程已完成了這一轉向,他們的教科書都是以問題為主干加以撰著編寫的。這樣的教材和教學,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公民意識,又現(xiàn)實地將大學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作者私心所愿,若干年之內,我們也能開設同樣的課程,也能有如此的教科書可用。這本書可算是作者的一個先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