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萬恒榮,陳海生,陳壯浩
白頭翁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50例分析
羅明,萬恒榮,陳海生,陳壯浩
目的:觀察和探討白頭翁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8例UC患者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采用白頭翁湯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治療組4周總體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更可靠的臨床療效,方法簡便,副作用少。
潰瘍性結腸炎;白頭翁湯;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癥,病變主要累及結腸黏膜和黏膜下層,重者發(fā)生潰瘍,多自遠段結腸開始,可逆行向近段發(fā)展,甚至累及全結腸及末段回腸,呈連續(xù)性分布。臨床常用水楊酸柳氮磺胺吡啶(salicy lazo sul-fapyridine,SASP)加糖皮質激素(glucorcot icoid,GCS)治療的傳統(tǒng)治療方案,其療效不令人滿意。我們自2005年6月—2009年1月運用中西藥結合的方法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1.1.1 診斷療效標準參照2000年成都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潰瘍性結腸炎(UC)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價標準[1](具體內容篇幅較大,從略)。
1.1.2 納入標準所有病例均符合上述診療標準,且所有病例均經腸鏡及黏膜活檢得到明確診斷。
1.1.3 排除標準入院做相關檢查,如懷疑其他因素引起或合并其他胃腸疾病的腹瀉者(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蟲病、腸結核等感染性結腸炎及放射性結腸炎等疾?。┯枧懦?。另外,暴發(fā)型并發(fā)中毒性巨結腸患者因需手術治療予排除。
1.2 一般資料本組共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齡19~60歲,平均35.5歲。病程為3個月~20年,平均(7.2±6.8)年,且在接受治療前停用其他藥物2周。
1.3 分組結腸鏡檢查均見腸黏膜、黏膜下炎癥潰瘍[1]。按照隨機對照的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及對照組48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臨床表現(xiàn)嚴重程度和結腸鏡下炎癥程度及范圍均無顯著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臨床資料對比
2.1 對照組 給予水楊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1 g/d,分4次口服,強的松5 mg,2次/d。4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避免進食生冷、辛辣、油膩之品。
2.2 治療組 在接受西醫(yī)治療的同時,口服白頭翁湯:白頭翁30 g,黃柏30 g,黃連30 g,秦皮40 g。外有表邪,惡寒發(fā)熱者,加葛根、連翹、銀花以透表解熱;里急后重較甚,加木香、檳榔、枳殼以調氣;膿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涼血和血;夾有食滯者,加焦山楂、枳實以消食導滯。煎至600 mL,分為3袋,2次/d,1袋/次。1袋行保留灌腸。4周為1個療程。
2.3 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相關療效標準,完全緩解:臨床癥狀消失,結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黏膜大致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黏膜輕度炎癥或假息肉形成;無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內鏡及病理檢查結果均無改善。
3.1 療效 1個療程后,治療組,完全緩解25例,有效2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完全緩解11例,有效18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60.5%。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3.2 不良反應治療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納差5例,腹脹3例;對照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納差10例,腹脹4例,胃燒灼感4例,皮疹2例。治療組發(fā)生率為16%,對照組為41.7%,后者明顯高于前者(P<0.05)。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如高脂飲食等),近年來UC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同時,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及結腸鏡廣泛應用,診斷率也逐年提高。UC臨床以腹瀉、腹痛、黏液血便且易復發(fā)為特征。目前尚沒有特效治療藥物,且病情容易反復,不易治愈。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太明確。病因與感染因素、環(huán)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有關,因此既往在治療方面大多是以阻斷感染因子、遺傳易感性、免疫異常等為目標,且多選用水楊酸類藥物、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2]。使用這些藥物治療有一定的療效,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中醫(yī)辨證論治為潰瘍性結腸炎提供了另一條可行途徑。我們運用白頭翁湯結合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且副作用小。
中醫(yī)學認為,UC屬于“痢疾”、“泄瀉”、“腸風”、“臟毒”、“下利”等范疇。病因與六淫邪襲,尤其是濕熱壅滯,飲食所傷,情志郁結及稟賦不足等有關[3]。其病機為脾腎陽虛為主,濕熱邪毒為標,瘀血阻絡貫穿始終,而濕熱邪毒蘊結壅滯腸中,脈絡失和,血敗肉腐,內潰成瘍是其病理變化,故扶正祛邪、清熱解毒、活血和絡是治療關鍵[4]。《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薄跋吕嬎撸杂袩峁室?,白頭翁湯主之。”方中白頭翁為君,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黃連苦寒,瀉火解毒,燥濕厚腸,為治痢要藥;黃柏清下焦?jié)駸?,兩藥共助君藥清熱解毒,尤能燥濕治痢,共為臣藥。秦皮苦澀而寒,清熱解毒而兼以收澀止痢,為佐使藥。四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研究表明,異常的免疫反應或免疫調節(jié)在UC的發(fā)病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IL-2、TNF-α是起主要作用的細胞因子。IL-2水平下降可削弱UC結腸黏膜局部防御功能,從而易致病原體侵入發(fā)生炎癥、潰瘍和加重病情。TNF-α在腸道中能介導腸黏膜的損傷,在UC活動期,TNF-α水平在血中和糞便中升高,反映TNF-α與UC的發(fā)病和病變活動有關。動物實驗表明,白頭翁湯能使降低的IL-2恢復正常,調低異常升高的TNF-α[5],同時國外研究證明,在UC患者血中因血小板活化而形成大量血小板-白細胞聚集體,進而參與血栓并發(fā)癥的形成[6]。白頭翁湯諸藥合用,可直接作用患處,使腸腔內達到有效濃度,起到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涼血止血,通腑瀉泄之功??诜ASP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和損傷,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胃燒灼感以及發(fā)生過敏反應而出現(xiàn)皮診等,我們使用以上中藥制劑口服和灌腸,對胃腸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從而減輕西藥帶來的副作用。
本研究表明,運用中西藥結合和單純運用西藥治療有效率并無差異(P>0.05),但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又明顯低。這些可能都是由于中藥口服加灌腸的多種作用,如降低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減輕腸道微血栓形成腸黏膜缺血壞死和炎性反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潰瘍及周圍組織炎癥、促進腸黏膜再生、加快消腫、修復愈合,同時起到抗炎、滅菌從而達到腸道菌群處于動態(tài)平衡,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御能力等因素的綜合的作用,使患者療效提高,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減輕患者的痛苦。
[1]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對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建議[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6):236.
[2]薛峰,盧義明,付昌格.中西藥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探討[J].醫(yī)學綜述,2007,13(2):159.
[3]汪遠平.白頭翁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8例[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7,21(5):49.
[4]史亞祥.腸愈Ⅰ號沖劑合祛瘍散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28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22(5):392.
[5]李薇.白頭翁湯治療大鼠潰瘍性結腸炎的免疫機制探討[J].甘肅中醫(yī),2004,17(6):38.
[6]Irvingp M,Maeeym G,Shah U.et a1.Formation of 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Intlamm Bow?elDis,2004,10(4):361.
(收稿:2009-10-06修回:2010-04-26)
(責任編輯周振理)
R656.9
A
1007-6948(2010)04-0463-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0.04.024
廣東省中山市中醫(yī)院(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市中醫(yī)院)外科(中山52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