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揚
一季度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于4月15日新鮮出爐,顯示中國經濟經歷了短暫的波谷后重回兩位數(shù)(GDP同比增長11.9%),回暖比預期來得熱烈。不過,相對于去年的“困難”,開局良好并不能回避中國經濟依然面臨著極為復雜的環(huán)境,“復雜”也就意味著風險。雖然當下沒有系統(tǒng)性風險爆發(fā)的可能性,但是資產泡沫、通貨膨脹、增長過熱這些問題仍需要警惕。實際上,在經濟由復蘇逐步轉向總體回升的期間,如何管理繁榮同樣是挑戰(zhàn)。
經濟是否已步入過熱區(qū)間?這恐怕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當前從數(shù)據(jù)來看,這是在去年低基數(shù)(6.2%)上的增長率(若改用2008年一季度作對比,增幅為9.3%左右),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大多數(shù)指標僅恢復到危機前的“正常增長”水平,并沒有超出潛在經濟增長率水平。盡管還不能輕言經濟過熱,但專家依然提醒現(xiàn)有經濟運行中已出現(xiàn)了過熱前兆。一季度大宗商品進口數(shù)量依然停留在歷史高位,而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shù)(PMI)的強勁反彈,單月貿易逆差的出現(xiàn),以及近期民間拆借利率的飆升等信號,都在以不同方式向中國經濟發(fā)出警示。
通脹壓力是否會進一步加大?數(shù)據(jù)顯示,2月份CPI增速2.7%已逼近國家設立的3%的控制線,但3月份CPI增速走低至2.4%,導致第一季度CPI同比僅上漲2.2%,通脹壓力微減。然而,PPI依然維持在5.9%的較高水平,已位居高通脹下限區(qū)內。實際上,目前CPI并不能完全客觀反映出物價水平,引致物價的內外成本都有上升的趨勢,主要體現(xiàn)在進口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政府調價影響。如3月底以來對PPI價格上漲具有領先意義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再次顯著上升(原油價格已突破80美元整理平臺),而備受關注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huán)保收費改革或在二季度進行。盡管國家發(fā)改委預計二季度CPI將溫和增長,但并沒有降低人們的通脹預期。
資產價格是否再一輪膨脹?據(jù)統(tǒng)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售價3月份上漲了11.7%,創(chuàng)下5年來新高,而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價上漲更大程度來源于民眾對通脹的擔憂。盡管自去年底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為房地產市場降溫(如收緊住房抵押貸款),但并未壓制住瘋狂上漲的房價,地王頻頻出現(xiàn)。房地產市場越來越變成一個投資性的市場,越來越多的產業(yè)資本放棄主業(yè)進入房地產行業(yè)。今天房價泡沫嚴重不嚴重?雖然專家之間仍然存在爭議,但虛高的房價正成為威脅中國經濟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而一季度經濟的強勢復蘇促使樓市調控水到渠成。政府從4月14日起密集出臺了近年最為嚴厲的房地產新政。然而,在充裕的流動性背景下,調控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顯然,中國經濟遭遇的外部擠壓正在加大,而內部則面臨資產泡沫和輸入型通脹的雙重壓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期表示,中國政府需要經濟“非常確定”的復蘇信號,才能從危機時采取的刺激政策中退出。為了給整體經濟降溫,政府已經采取多種措施,如控制銀行放貸沖動、規(guī)制房地產市場的諸多政策出臺等。專家指出,目前兩個強大的直接可以通過抬高企業(yè)成本進而影響企業(yè)決策的政策工具仍未動用,那就是加息和人民幣升值。
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不管中美雙方如何博弈,按照自主的政策,目前調整匯率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因此短期內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不大。而隨著實際利率的連續(xù)兩個月出現(xiàn)負值,加息的討論已趨白熱化。《經濟觀察報》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關于二季度是否會加息的預測中,58%的經濟學家的答案是肯定的,同時也有42%的經濟學家持否定態(tài)度。李稻葵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都將定義為“寬財政、緊貨幣”,然而“短期內看不到加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