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一
羅馬尼亞裔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因作品“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真,描繪了被放逐者的生活圖景”而榮膺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她是繼奈麗?薩克斯之后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女作家,也是歷史上第12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獲獎者。然而,赫塔?米勒并不為一般讀者熟知,亦非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能夠獲得諾獎垂青,一夜間成為“世界文學巨星”,全球為之嘩然,連她本人也感到“非常意外,難以相信”。關于赫塔?米勒作品的文學價值,眾說紛紜,褒揚、貶斥的聲音不絕于耳。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秘書長彼得?恩隆德說:“當我讀到她的書時,我的內心受到強烈地震撼”,米勒的寫作“完全逼真地講述了歷史,具有難以想象的深度,她以少數(shù)民族身份寫作,完全達到忘我的境地”,米勒的“道義力量”使她“完美地”符合了諾獎的標準。對此,各界人士也紛紛表示贊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在賀詞中說:“米勒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當之無愧……她杰出的文學作品,源于專制、壓迫、恐懼和無比勇敢的生活體驗……恰逢柏林墻倒塌二十周年之際,這樣一流的文學作品、一流的生活體驗,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是很有紀念意義的。”德國總統(tǒng)霍斯特?科勒稱贊米勒“自始至終通過抵抗遺忘,警示世人自由的崇高價值,這絕非尋常?!卑亓质虚L克勞斯?沃維萊特則稱米勒獲此殊榮是“無與倫比的成就”。德國圖書聯(lián)合會主席戈特弗里德?霍訥菲爾德認為米勒“堪稱當今德語文壇最有分量的聲音之一”。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夸贊赫塔?米勒是一位擅于講故事的小說家。德國著名文學批評家黑爾姆斯?卡馬賽克則非常欣賞米勒行文與思想的力量,并稱“唯有已故俄羅斯作家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可與之相提并論”。
各國媒體也競相發(fā)表評論,德國《明鏡周刊》稱米勒是歐洲乃至世界文學中最重要的政治聲音之一。羅馬尼亞媒體評論說,“赫塔?米勒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意義,她是羅馬尼亞人的榜樣,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從不屈服,忠于歷史記憶,當下和未來都需要我們像她那樣澄清過去的歷史?!比鸬涿襟w將米勒歸入世界最優(yōu)秀的女作家之列:“獨特的語言和生存內涵,決定了她是一位偉大的作家。20世紀歐洲血腥的歷史造就了許多偉大的文學著作,赫塔?米勒的作品位列其中?!本S也納《新聞報》載文指出,“諾貝爾獎今年頒發(fā)給了一個非常不知名、但風格完全獨特的作家,她在其悲傷的作品中表現(xiàn)得技藝精湛”,具有“敏銳的才智”和“異域的語言特色”。意大利《共和國日報》則稱,米勒是“一位對專制懷有恐懼的生活記者,她一如既往地牢記歷史,絕不會像許多人那樣只是在過去的歷史上批一件外衣?!焙商m《NR商報》贊譽“米勒的作品是對歧視人性的統(tǒng)治者及其幫兇的極大控訴……很少有作家能夠像她這樣,讓讀者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專制下的生活,不與她的主人公一起痛苦是不可能的?!比鹗俊缎绿K黎世報》評價“赫塔?米勒的特別之處在于:她對極權專制的清算不僅是道義的、而且是美學的挑戰(zhàn)”。
與此同時,媒體中仍然不乏質疑和批評的聲音。德國文學評論界泰斗萊希?拉尼茨基面對媒體采訪時,斷然拒絕對米勒做出任何評價。德國《明鏡周刊》載文稱此次獲獎結果出人意料,“是一個聳人聽聞的榮譽”。法國《費加羅報》也表示難以理解,并諷刺“這個評選結果只會令女權主義者們興奮不已”。英國《泰晤士報》則質疑并指責諾貝爾評委會的評選標準,為文學巨匠馬塞爾?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格雷厄姆?格林始終未獲得諾貝爾獎感到憤憤不平?!抖砹_斯日報》和《波蘭日報》也紛紛表示失望,抨擊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標準一貫側重政治立場,而漠視藝術價值。 那么,頗受爭議的赫塔?米勒究竟為何人?我們該如何理解她的作品呢?
二
赫塔?米勒1953年生于羅馬尼亞蒂米什縣的一個偏遠落后的小山村——尼茨基多夫。父母均是講德語的巴納特斯瓦比亞少數(shù)民族。二戰(zhàn)期間,該地區(qū)的德裔曾普遍支持納粹德國,米勒的父親和叔叔亦曾在德國黨衛(wèi)軍中服役,母親則在二戰(zhàn)后與許多德裔羅馬尼亞人一樣,被羅馬尼亞政府流放到蘇聯(lián),在烏克蘭的一個勞動營里接受了五年的勞動改造,這種特殊的家庭背景無疑對米勒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1973—1976年,米勒在羅馬尼亞的蒂米什瓦拉大學攻讀日耳曼語言文學和羅馬尼亞語言文學。在大學期間,她加入了“巴納特行動小組”,這是羅馬尼亞的一個德裔青年作家組織,他們抗議當時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的統(tǒng)治,追求創(chuàng)作自由。大學畢業(yè)后,精通兩門語言的米勒在一家機械制造廠擔任科技翻譯,1979年因拒絕與國家安全部門合作而被解雇,之后仍不斷受到秘密部門的審問和騷擾。自此,她在幼兒園、學校任教謀生。1984年成為自由職業(yè)作家。1987年由于不堪忍受秘密警察的騷擾,米勒與丈夫、羅馬尼亞裔作家理查德?瓦格納移民西德,現(xiàn)居柏林。自1995年起,米勒成為德國語言和詩歌科學院成員。米勒也曾是德國筆會成員,但于1997年退會。身為作家的米勒,曾在德國多所高校開設文學與創(chuàng)作講座,1998年被德國卡塞爾大學聘為“客座教授”,2005年任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
赫塔?米勒的早期創(chuàng)作圍繞童年記憶,文字細膩傳神,摒棄矯飾的修辭和做作的情感,擅用客觀直接的語言,以現(xiàn)實主義手法,刻畫羅馬尼亞鄉(xiāng)村地區(qū)艱苦而野蠻的生活。處女作《低地》(1982)就是她表現(xiàn)這一題材的成名作,小說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再現(xiàn)了羅馬尼亞的德國后裔巴納特人的鄉(xiāng)村生活,揭露了壓抑的家庭生活和陰暗腐敗的社會狀況,痛訴充滿迫害、歧視的腐朽沒落的極權社會,殺人、強暴、亂倫、通奸、愚昧的教育,小說中不斷出現(xiàn)的屠宰場和腐爛的牲口肉尸象征了齊奧塞斯庫統(tǒng)治下羅馬尼亞的社會現(xiàn)實。此書一經(jīng)出版,旋即在羅馬尼亞激起軒然大波,遭到當局的審查和刪減,終以“詆毀”之名禁止發(fā)行。羅馬尼亞安全部門指責“她一味地加以批判,而且批判的方式如此具有破壞性,以至于人們不禁要問,讀這些作品究竟有什么意義!?”兩年后,這部小說的未刪減本幾經(jīng)輾轉,在德國得以出版,引起強烈反響,批評家們贊揚米勒發(fā)現(xiàn)了文學的新大陸——羅馬尼亞講德語的巴納特地區(qū)。作品先后榮獲阿斯貝克特文學獎、不來梅文學促進獎和勞里塞爾文學獎。赫塔?米勒初登文壇,就顯示出了直面現(xiàn)實、針砭時弊的勇氣。
1984年,米勒在羅馬尼亞出版了第二本小說集《暴虐的探戈》。此書描寫的依然是鄉(xiāng)村里的腐敗生活,但轉而以成人的視角,揭露了政府對各種“異己”——少數(shù)民族、持不同政見者、不服從者的殘酷迫害,再現(xiàn)了羅馬尼亞令人窒息的社會氣氛和肅殺的文化環(huán)境。羅馬尼亞政府對此書難以容忍,甚至連米勒的家鄉(xiāng)人也對書中的“丑化”提出抗議,米勒遭到了嚴厲的批判。失望的米勒借參加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之際,公開抨擊齊奧塞斯庫政府。自1985年起,她被禁止在羅馬尼亞出版作品。
1986年,米勒開始辦理移民德國的手續(xù),期間在柏林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人是世界上一只巨大的雉》,描寫了一個羅馬尼亞德裔村民家庭申請出國的艱辛歷程,不僅遭到羅馬尼亞腐敗官員的百般刁難,更甚者,女兒竟被鄉(xiāng)村牧師施暴。一家人歷經(jīng)艱辛,離鄉(xiāng)背井,再也無心重返故土。小說描繪了那些失去家園的被壓迫者的命運,反映了人們在夢想與現(xiàn)實、權力與人性中的痛苦掙扎,其中有不少米勒的自傳成分,她以親身經(jīng)歷記述了極權體制下非同一般的生活。米勒特殊的個人經(jīng)歷使其作品成為了時代的一個縮影。
移居德國后,米勒擅用多元化的語言,向世人訴說她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感悟。小說《單腿旅行者》(1989)首次從羅馬尼亞村莊移至德國西柏林,敘述主要圍繞眼前的生活展開。女主人公為逃避政治迫害,在80年代由羅馬尼亞流亡到西柏林,等候入籍西德,面對政府對待政治難民的官僚作風、西柏林資本主義的日常生活,極度矛盾的她深陷迷惘和絕望的深淵。此書也是當時米勒夫婦在西德生活的真實寫照,她曾經(jīng)像女主人公一樣,雖然在西柏林開始了嶄新的生活,但被邊緣化的處境和政治流亡的困境,令她難以擺脫這一悖論:究竟流亡使她獲得了真正的自由,還是被牢牢捆縛?彼得?恩隆德稱米勒“真切地令人體會到在專制國家里生活的感受,身在異國作為少數(shù)者的感受和作為流放者的感受”。
1989年齊奧塞斯庫政權崩潰后,米勒則更為直接地描寫羅馬尼亞的昔日生活及其對個人命運的影響,并將個人經(jīng)驗和記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用凝練和率直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個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中篇小說《那時狐貍就是獵人》(1992)中,主人公是一個不斷受到羅馬尼亞秘密警察騷擾的女教師,最終由于恐懼而導致自我毀滅,折射了集權體制中不幸的日常生活。曾獲都柏林文學獎的《風中綠李》(1994)描繪了在齊奧塞斯庫統(tǒng)治下五名羅馬尼亞年輕人的生活,米勒稱寫這部小說是為了“紀念在齊奧塞斯庫政權下慘遭殺害的羅馬尼亞友人”。作品以第一人稱“我”回憶童年往事,并將羅馬尼亞年輕學生、老師和工程師的經(jīng)歷穿插其中,他們因反抗齊奧塞斯庫的極權統(tǒng)治而被當局追捕,最終在獨裁政權下陷入精神崩潰,相繼自殺。小說形象地展現(xiàn)了人們在獨裁統(tǒng)治下的惶恐和焦慮,令讀者在事實與謊言、正義與欺騙的較量中浮想聯(lián)翩……《紐約時報》稱它是“一部觀察細膩、生動感人的小說,作者試圖創(chuàng)作超越丑陋的羅馬尼亞專制精神和物質生活的詩篇”。長篇小說《寶貝》(1994)講述了一位羅馬尼亞貧困山區(qū)的女大學生費盡心機向上爬,最終卻被腐敗官僚奸殺,而另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則通過不斷出賣朋友,而贏得生存。極權統(tǒng)治下無孔不入的政治恐怖使得現(xiàn)實生活中時刻都有不幸發(fā)生,這種令人窒息的恐怖陰影籠罩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小說帶有強烈的自傳色彩,形象地再現(xiàn)了作者在齊奧塞斯庫時期的個人經(jīng)歷。長篇小說《今天我寧愿不見自己》(1997)講述的仍然是發(fā)生在羅馬尼亞的故事,女主人公在與秘密警察打交道的過程中,通過對往事的回憶,意識到自己的一生中充斥著謊言、背叛和出賣。小說《約會》(2001)講述了一個服裝廠女工,把寫著“娶我”的小紙條縫進運往意大利的男人西服里,以逃避政府的壓迫。在極權統(tǒng)治下的生活環(huán)境里,酗酒、暴力、貪污等不良現(xiàn)象司空見慣。赫塔?米勒因為大多數(shù)作品都描繪了羅馬尼亞特殊時期的政治現(xiàn)象和流亡的漂泊無依,而被譽為“當代最值得信賴的作家”。
米勒在羅馬尼亞極權統(tǒng)治下的生活經(jīng)歷令其終身難忘,她在采訪中坦承:“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生活便是在羅馬尼亞集權統(tǒng)治下的那段經(jīng)歷。”盡管她已離開羅馬尼亞二十余年,但過往的生活經(jīng)歷成了她寫作的巨大財富和源泉,壓迫與流亡、放逐與極權始終是她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命題,德國《明鏡周刊》稱之為“被排斥的愛國者”?!读_馬尼亞日報》載文稱:“赫塔?米勒對當今羅馬尼亞的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態(tài)度表明,祖國仍令她痛苦不堪,傷口也將永遠無法愈合。專制是米勒永遠的精神創(chuàng)傷,羅馬尼亞是她刻骨銘心的過去?!泵桌罩鲝垺皩懽魇撬枷氲娜怏w表達”,“寫作不再讓我默默無聞”,她畢生的創(chuàng)作致力于對齊奧塞斯庫統(tǒng)治下的灰暗過去的痛苦回憶,被譽為“專制下日常生活的編年史作者”。
赫塔?米勒從未停止以批判的目光回望過去,羅馬尼亞德國后裔在蘇俄時代的遭遇成為她關注的又一焦點。2009年赫塔?米勒推出長篇紀實小說《呼吸鐘擺》,這是一部“以風格全新的、文學色彩濃郁的筆墨描述獨裁政權和意識形態(tài)造成的苦難小說”,被德國評論界奉為米勒的“巔峰之作”。小說描寫了二戰(zhàn)后被流放到前蘇聯(lián)勞動營的羅馬尼亞德裔的艱苦生活。米勒在小說的后記中揭開了一段塵封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記憶:“1945年1月,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蘇軍要求羅馬尼亞政府交出所有生活在羅馬尼亞的德裔,他們應為戰(zhàn)后蘇聯(lián)‘重建效力,從此,17—45歲的無辜男女被流放到蘇聯(lián)勞動營。”米勒在采訪中詳細闡述了她的寫作動機:“被流放的八萬人中就有我的母親,她過了五年流放生活。其中還有奧斯卡?帕斯提奧。因為我的母親被流放了,我從小就一直聽到有關蘇聯(lián)的消息。當時這在羅馬尼亞還是一個禁忌話題。這在我生活的小村子里不是個例,幾乎所有我母親那一輩的人都被流放了,因此這成了整個村子的一個主題。所有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但都不敢公開談論,只是說一些暗語。這些竊竊私語伴隨了我的童年時代,我當時還不理解大人們的談話內容,但我知道是些很糟糕的事,也感覺到了他們的恐懼。當時我自然而然就萌發(fā)了以后必須把這些東西寫出來的念頭?!?001年,米勒開始采訪村里那些被流放的人,其中包括17歲時被流放的年輕詩人奧斯卡?帕斯提奧?!拔覀兌ㄆ谝娒?他講述,我筆錄,不久我們就萌發(fā)了一起寫這本書的愿望?!边@本該是一部由兩位作家共同完成的長篇小說,但由于奧斯卡?帕斯提奧于2006年突然去世,寫作計劃被擱置,“一年過后,我才痛下決心,暫時告別這段友情,獨自寫下去。但是如果沒有奧斯卡?帕斯提奧口述勞動營里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我根本無法寫成這本書”,米勒在后記中回憶道。這部根據(jù)奧斯卡?帕斯提奧在勞動營里親身經(jīng)歷的流亡生活寫成的小說,揭開了歐洲歷史上一段幾乎不為人知的篇章,重新再現(xiàn)了那些被人遺忘的歷史圖景。米勒書寫的不僅是羅馬尼亞德裔的放逐歷史,更探討了個人在極權社會中的真切體驗。彼得?恩隆德稱,這雖是一部“黑暗”的小說,但這是“一部很棒的小說”,一部“絕對攝人心魄”的小說。這部政治紀實文學作品“從記憶、夢與內心出發(fā),引領讀者作一次難忘的心靈遠航”?!斗ㄌm克福匯報》稱它是“一本非凡、感人而謙遜的小說,也許是這個秋天最難忘的閱讀體驗”。
三
毋庸置疑,赫塔?米勒獲得諾貝爾獎跟她的政治立場不無關系。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諾貝爾獎評委會對米勒作品中“少數(shù)民族語言運用的獨到性”以及“字里行間的道義感”甚為推崇,“她善于用短句,緩緩地鋪陳出宏大的歷史場景”。彼得?恩隆德稱贊她是“一位語言表達極其出色的杰出作者”,她的語言“具有非常規(guī)范的精準性”,“她一直生活在扭曲和濫用語言的極權體系下,這樣的環(huán)境迫使她在運用語言方面形成了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以犀利的、多元化的語言描述獨裁統(tǒng)治時期的生活成為米勒獲獎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米勒的作品并非露骨的政治寫作,字里行間彌漫著詩意和晦澀的美。文學批評家弗蘭茨?赫里斯基安?杰利烏斯在《明鏡周刊》載文指出,赫塔?米勒的作品始終蘊藏詩的品質,她使慘淡、痛苦而乏味的生活產(chǎn)生一種詩意,一種愈擺脫愈無法擺脫、既眷戀又痛楚的憂思?!八乃凶髌范寄茏屓烁杏X到那未能愈合的創(chuàng)傷,即使有時這種痕跡隱藏在文字的最深處?!泵桌找栽娨话愕奈木涿鑼懗髳旱默F(xiàn)實,冷峻、嘲諷的語言和恐懼、痛苦、肅殺的情節(jié)交織,賦予表面慘淡乏味的社會現(xiàn)象以感人的詩意,富有強烈的感染力,“隱藏著一股難以置信的力量?!睆拿桌盏男≌f中,評論家們看到了域外的文化孤島上保存下來的更為“質樸、干凈”的德語。“其濃厚的、完全擺脫了行話的‘純粹德語,這一點在她那代作家中幾乎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文學評論家安德里亞?科勒在《新蘇黎世報》上說:“赫塔?米勒的書在讀者的腦海里激起詩一般的洶涌浪花,她的語言別具一格,完全不同于當代德語文學中那些僅供觀賞的語言?!焙账?米勒以精湛的語言藝術和卓爾不群的創(chuàng)作風格,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壇上不朽的地位。
赫塔?米勒的身份是雙重的:在羅馬尼亞,她是少數(shù)民族作家;在德國,她則被視為“移民作家”。 赫塔?米勒正是在兩個國家、兩個民族、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夾縫中,以充滿詩意的政治諷喻寫作撰寫了那些非同一般的生活,以不屈的寫作精神躋身于世界文學的中心,占據(jù)了人類文學的制高點。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8CWW008;上海市晨光項目,2007CG45)
(張帆: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副教授,郵編: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