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宏
這名年輕的農(nóng)民工在福州漂泊了14年,他蹬過_--輪車,擺過地攤,送過報紙,他記不清自己換過多少工作。他經(jīng)歷過2E傷,卻沒有得到一分錢的賠償。他討過薪,換來的卻是一頓暴打……他以自己打拼的經(jīng)歷為素材。寫了一部45萬字的長篇小說《中國式民32》。他把這“看做一種理性的反抗”。
他期望官員和決策者看到這本書——
和大多數(shù)人們常見的農(nóng)民工比起來,周述恒無疑是個“另類”。
他有著農(nóng)民工里罕見的近視眼。一副300度的銀框眼鏡,架在頗為白凈斯文的臉上,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受過教育的讀書人。
當然,這種另類不僅體現(xiàn)在外表上。他上網(wǎng)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耗在各個文學網(wǎng)站上舞文弄墨,并給自己起了一個頗為詩意的名字“淡看紅城”。他還自辦了一個培訓班,買了6臺舊電腦,專門教外來工及子女學習電腦。
在福州市南郊的金山浦上工業(yè)區(qū),在一處農(nóng)民自建出租房的二樓上,便是周述恒每月300元租來的住處。他用三合板把十幾平方米的房間隔成了兩小間,稍微大一點的那間,用來當培訓班,小一點的那間,是自己的臥室。
在這間陋室里,從2008年5月開始動筆,到2009年10月3日晚,在這臺1000塊錢淘來的二手電腦上敲下最后一個句號,這個在福州市打了14年工的31歲民工,以自己十多年里在城市辛苦打拼的經(jīng)歷為素材,寫下了一部45萬字的長篇小說《中國式民工》,并正式出版。
一個國內知名作家在看完這部作品后,曾這樣評價道:“《中國式民工》既是農(nóng)民工群體的客觀寫照,又是他們的集體記憶,或許也能成為一部當代社會生態(tài)——城市與鄉(xiāng)村,原住民與外來者既排斥又融合的生動史料?!?/p>
也因為這部作品,國內外的數(shù)十家媒體——其中不乏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等媒體,紛紛邀約采訪,在許多報道中,周述恒的名字前面,掛上了“農(nóng)民工作家”的頭銜。
不過,如果時光倒流回十多年前,周述恒卻從來沒想過要當什么作家。16歲那年,當他初中畢業(yè),離開家鄉(xiāng)四川萬源,千里迢迢來到福州打工時,只想著“多賺一些錢”,然后回老家蓋個房子,娶個妻子。
但周述恒的第一份工作,便擊碎了他對這座陌生城市的美好幻想。
那是一份塑料廠的雜工。周述恒每天的工作,是用香蕉水擦掉塑料桶上的污漬,在陰暗狹小的廠房里,這個16歲的男孩和其他工人一樣,呼吸著嗆人的有毒氣體,沒有任何勞動保護措施。而損害健康所換來的,是一個月180元的收入。
在那些年里,盡管他先后換了數(shù)家工廠——鐘表廠、儀器廠、玻璃制品廠,但這樣的場景如同一個幽靈,緊緊地跟隨著周述恒。
他經(jīng)歷過工傷——塑料廠的工作,引發(fā)了周述恒的急性哮喘,發(fā)作最嚴重的時候,難受得他在“路邊打滾”。但工廠不但沒有一分錢的賠償,還以他“無法正常工作”為由,辭退了他。工作了半年,扣掉他的食宿費用,他還倒欠廠里1000多塊錢。
他經(jīng)歷過欠薪。他在一家首飾廠干了半年,工廠欠下他2000多塊錢工資。他到勞動局去討薪,在調解之后,他同意只拿回一半的工資。但當他滿心歡喜地拿著蓋有勞動局公章的文件去找老板要錢時,卻遭遇了工廠保安的一頓毒打。
他曾親眼看到過做裝修的農(nóng)民工,生下智障的孩子;看到過兩個老鄉(xiāng)得了職業(yè)病,被廠里辭退,回鄉(xiāng)后便死去;而更讓他痛苦的是,盡管工作在不停地改變,但永遠不變的,是沒有歸屬感的失落,“融入不了城市的生活,就像兩個世界的人”。
他無比熟悉一些城市人“骨子里的高傲”,和農(nóng)民工們內心的卑微。
1998年的金融危機,福州的許多工廠倒閉,許多民工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周述恒也是其中之一。在半年里,他騎著一輛破自行車,跑遍了福州的大小工廠,但就是找不到工作。除了要忍受饑餓和福州夏天的烈日,還要看工廠保安的白眼。
還有一次,周述恒去郵局給家里寄錢,順便想給父親捎瓶藥回去。在藥店,他向服務員打聽某種藥的價格,那個服務員白了他一眼,說:“這個藥很貴的?!?/p>
這樣的歧視無處不在。就在前些天,他去菜市場買菜,一個本地人騎著摩托車,在一個菜攤上稱了10斤萵筍。攤主找錢時,這個本地人漫不經(jīng)心地說:“兩毛錢就不用找了,我不是那些農(nóng)民工?!?/p>
14年來,漂泊在這座城市里,周述恒早已記不清自己換過多少工作。他還蹬過三輪車,擺過地攤,送過報紙——直到找到了一份推銷建材的業(yè)務員工作,他才逐漸穩(wěn)定下來。
“沒有農(nóng)民工,就沒有中國的城市現(xiàn)代化。可我們得到的關懷太少了。農(nóng)民工有太多不為人所知的辛酸,只有讓大家知道了這個群體的真實狀態(tài),才能得到改變?!北е@樣一種想法,2008年5月,這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農(nóng)民工,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涯。
不過此時,周述恒剛結婚不久,養(yǎng)家糊口才是頭等大事。白天,他奔忙于福州的各個樓盤,敲門推銷自己代理的建材。但他隨身攜帶著紙筆,一旦有什么想法,馬上就寫下來。辛苦了一天后,晚上回來,再坐在電腦前寫作。
對于他來說,最困難的是“結構如何安排,情節(jié)如何展開”。因為沒有寫作經(jīng)驗,他按照《中國式離婚》的結構樣式,將小說分成99個章節(jié),“依樣畫葫蘆”。
寫作期間,正值夏季。福州的夏天常有三十七八攝氏度的高溫,周述恒的出租屋只有一扇小窗戶,通風很差,寫得汗流浹背時,他會打上一盆涼水,用毛巾浸濕了披在肩膀上。
2008年7月,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兒。孩子經(jīng)常半夜大哭,好不容易找到寫作的頭緒,又被哭聲沖得一千二凈。最生氣的時候,他甚至摔了鍵盤,把桌上的筆紙丟下樓去。
但讓他更難受的是,身邊的民工朋友并不理解他究竟在開什么。“他們一邊打麻將,一邊調侃我,說我是神經(jīng)病,民工還想寫小說?!”周述恒搖搖頭,嘆道,“他們不知道,我寫的,就是他們最為真實的生活?!?/p>
2009年10月,歷時17個月,周述恒終于在一家文學網(wǎng)站上完成了《中國式民工》的創(chuàng)作,在那一刻,他突然間有一種“獲得重生”的感覺。
在短短兩個月里,這部略顯粗糙的小說,就達到了50多萬的點擊率和幾千條跟帖,許多網(wǎng)友和評論家,都把周述恒稱為“民工代言人”。
有媒體這樣評論道:“在這部小說里,兩億農(nóng)民工的形象躍然紙上。他們用自己的肩背和雙手,澆筑出繁華的都市。他們應該得到尊重、平等的機會和與之相應的收入。中國每一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應該對他們說一聲‘謝謝?!?/p>
但在今天的中國,想出版這樣一部小說,并非易事。周述恒在網(wǎng)上找到各家出版社的電話,一家家打過去,但得到的都是失望。甚至有出版社編輯直言不諱地告訴他:“這樣的小說,城里人不愛看,肯定賣不動。”
直到2009年11月,北京的一家出版社終于看中了這部書稿,決定出版。當然,在挑剔的編輯來看,網(wǎng)絡版《中國式民工》還是一份粗糙的文本,錯別字和病句層出不窮。
曾有人間周述恒:“你怎么評價自己的這部作品?”
“我把它看做一種理性的反抗?!边@個農(nóng)民工推推眼鏡,鎮(zhèn)定地說,“不要以為民工只會逆來順受,被逼無奈之下,很多人也會用極端的暴力的方式來反抗。我希望能通過我的小說,讓城里人真正理解他們身邊這些民工的想法,來消除我們之間的隔閡?!?/p>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其實,我最期望官員和決策者來看這本書,因為只有當他們更真切地了解我們的生活,聽見我們的呼喚,才能改變我們的境遇?!?/p>
如今,這部小說出版的版稅,給周述恒帶來了一筆“他打工這么多年都賺不到”的收入。這也讓周述恒有底氣規(guī)劃未來,他正在計劃去廣東打工。當然,“不是為賺錢去打工,而是為寫作去打工?!?/p>
“邊打工邊寫作,是我理想中的未來生活。無論別人怎么稱呼我,作家也好,代言人也罷,我的身份一輩子也不會改變,永遠是個農(nóng)民工。”他笑道。
而在自己的女兒身上,他也寄托了一分美好的理想。因為總是遺憾自己過去上學少,他為女兒起名“小涵”——希望她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理“小有涵養(yǎng)”的人。
2009年年末,他應中央電視臺的邀請,到北京去做了一期節(jié)目,圓來時,他給女兒帶了一件特殊的禮物——這是3本小人書,《辛棄疾》、《西廂記》和《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