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棟 張志深
文風一直是一個備受世人關注的問題。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文風問題,因為文風與黨風關系十分緊密,而黨的作風如何,又是直接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苯衲?月,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要求:全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努力養(yǎng)成并大力弘揚“短、實、新”的好文風。
文風問題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其文風不僅關系個人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反映黨風、政風,影響社會風氣。正如習近平講話中指出的,“文風不正,嚴重影響真抓實干、影響工作成效,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耽誤實際矛盾和問題的研究解決。不良文風蔓延開來,損害黨的威信,導致干部脫離群眾,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失去感召力、親和力?!?/p>
文風是領導干部工作作風的直接表現(xiàn),從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中,就能反映出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以及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改善文風有利于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有利于改善領導干部和黨政機關形象,有利于推動和加深黨群、干群關系。文風與作風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密不可分。作風硬則文風強,文風實則作風正。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是黨風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改進文風對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現(xiàn)實中,一些地方和一些黨政機關中嚴重存在著文風不正的問題。有些總結、報告等文件,領導講話,以及一些理論文章中,都普遍存在著長、空、假的現(xiàn)象。某些領導干部只會講上級講過的話、講別人講過的話,就是不會講自己的話,不會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話;還有一些領導干部過分追求華麗辭藻、賣弄“文采”,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顯示自己的文化和水平。更有甚者,竟然把樸實的語言、群眾的語言與“沒文化”、“沒教養(yǎng)”畫上等號,這在思想意識上就出現(xiàn)了誤區(qū)。
文風的好壞絕不單純是寫文章、講話的風格問題,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對群眾的態(tài)度與感情。對共產(chǎn)黨人來說,對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問題是根本的政治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民群眾是通過文風洞悉黨風,通過文風看待黨風,進而理解認識學習、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文風代表一個人的思想境界,也體現(xiàn)一個人的學養(yǎng)素質。講話、寫文章,一定要有群眾觀點。沒有話,就不要“硬擠”,好像不講就顯示不出自己的存在;沒有新東西,就不要“再補充兩句”,好像不講就對不起聽眾;沒有真實的思想、跳動的脈搏、充實的生活,就不要只去追求文字的張揚、詞語的飛動、排比的聲勢,好像不加工“美容”一番,就贏不來眼球、動不了人心似的。許多人在報刊發(fā)表文章,要么是故弄玄虛,要么是一些套話……這里面更多的原因是自己的知識能力不足。因此改進文風需要以深厚的知識修養(yǎng)為支撐,用博學多思錘煉語言。
切實改進文風首先要從領導做起,層層帶動。好文風既是抓出來的,更是領導帶出來的,倡導優(yōu)良文風必須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做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亙古常理。改進文風也必須從上做起,從領導干部做起。領導干部要自覺行動,層層帶動,提高思想水平、學習能力;要努力克服文山會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要營造寬松的輿論環(huán)境,讓人敢說話、說真話、說新話;要改進干部政績評價體系,避免“會干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編的”。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延安整風的精神,把改進文風作為對領導干部的黨性要求。
領導干部要把改進文風提升到事關個人的品行修養(yǎng)素質的高度看待。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此作為政治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學習新知識,了解新事物,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學習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合理地繼承和運用。還要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yǎng)。堅持以德修身,努力成為高尚人格的模范。只有自己的境界高了,沒有私心雜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講出的話、寫出的文章,人們才愿意聽、愿意看。黨員領導干部只有養(yǎng)成了讀書看報、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不斷通過學習新知識、新思想獲得真知灼見;理論功底扎實了,知識積累厚實了,肚子里裝的東西多了,才能厚積薄發(fā),言之有物。
切實改進文風,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這就需要我們的領導干部帶著真情實感去寫文章、去講話,真正做到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言行一致。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應該到人民群眾中間去。群眾的語言最平實也最生動,最平易也最管用。一定要對人民群眾高看一眼,敬畏三分,不講無用話,不用無關詞,力求一句頂一句。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汲取新鮮的語言養(yǎng)料,才能使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富于時代感,才能和群眾“談上心”、“對上話”。講話、寫文章才可以有的放矢,體現(xiàn)群眾意愿,讓群眾愿意看、看得懂,愿意聽、聽得進。
切實改進文風還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走出“文山會?!?,訪民生、問民情,了解群眾疾苦,知曉群眾冷暖,進而掌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只有“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的自覺,具有深入實際、多辦實事的沉穩(wěn)作風,才能使思想和文字體現(xiàn)時代要求,符合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講話、寫文章、出政策、訂措施時,也才能緊緊圍繞本地、本行業(yè)、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走出“八股文”的怪圈,做到文章不求長、只求實,不求華麗、只求管用,道理力求淺顯、力求平實,讓人一看就懂、一說就清、一聽就明,扎實干練的文風才能蔚然成風。
徹底改進文風,還得改變相應的政策環(huán)境。要建立評價機制、約束機制、激勵鞭策機制,營造講真話實話的氛圍。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講空話套話,是因為講起來安全保險,所以還必須要有言者無罪的氛圍。只有通過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才能營造鼓勵講真話、提倡講新話、允許講錯話的社會氛圍。這樣,才能徹底地告別不良文風,推進優(yōu)良文風的形成。
(責編/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