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趙勇 馬寶社
榆林遷建機場位于榆林市西北方向的場汗街,處于毛烏素沙漠的南緣,距榆林市區(qū)直線距離約15 km。機場跑道區(qū)域為近代風積沙以沙丘和沙丘鏈構成大片沙漠,地層松散,且分部不均勻,原天然地基承載力約110 kPa,不能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必須進行地基處理。
1)場地地貌單元屬于毛烏素沙漠邊緣半移動半固定沙丘。場區(qū)內(nèi)分布的地層從上到下依次為:
③中更新統(tǒng)(Q2):為淺黃,灰黃色砂質黃土與粉土質砂互層,夾4層~5層棕紅色古土粒,含少量零星鈣質結核,堅硬致密,厚17 m~21 m。
④下更新統(tǒng)(Q1):該層土在場區(qū)內(nèi)不發(fā)育,很少揭露。
2)地震效應。場區(qū)地質構造簡單,新構造運動微弱,場區(qū)無活動斷裂帶。地震設防烈度小于6度,可不考慮砂土振動液化。
地基處理工程范圍包括跑道道槽區(qū)、跑道外放區(qū)、聯(lián)絡區(qū)、停機坪道槽區(qū)和外放區(qū),面積約29萬m2。振沖擠密砂樁共13.7萬根,約90萬延長米,樁長 5.5 m~11 m不等,樁徑 600 mm,樁間距1 300 mm(平行跑道方向),樁排(列)距1 100 mm(垂直跑道方向),呈等腰三角形分布(見圖1)。要求成樁后復合地基承載力大于160 kPa,振沉量不小于 30 cm。
1)根據(jù)榆林地區(qū)地基加固的經(jīng)驗以及松散粉細砂、水位低的地況,采用ZCQ-45振沖器。
2)由于原廠的設備只有進水一個通道,無法滿足工藝要求,因此在進場前對振沖器進行小改造,在兩側對稱焊接一根長度大于6.0 m,直徑50 mm鋼管,以滿足水量大的工藝要求。在振沖器以及吊索上標記出每500 mm印記,便于觀測。
3)本工程振沖樁擬分成2區(qū)同時進行,2區(qū)分別編為Ⅰ區(qū)、Ⅱ區(qū),對于每區(qū)成樁由一邊向另一邊推進,樁位施工順序見圖2。
進場交樁后,按照樁位布置圖,計算出各種不同樁長工作面的四至界線,確定出樁位的布設軸線及主要的轉角點。利用經(jīng)緯儀配合50 m鋼尺按照極坐標法施放每一根樁的樁位。
4.2.1 振沖定位
用吊車吊起振沖器,檢查各連接通道,對準樁位振沖定位,誤差控制在50 mm以內(nèi),采用鋼尺量測雙向定位。定位時注意振沖器的懸錘情況,開啟供水泵,電源,檢查水壓,電壓和振沖器的空載電流是否正常。電壓控制值(380±20)V,水壓控制值0.4 MPa~0.6 MPa。
4.2.2 成孔
振沖器對準樁位中心設備運行正常后,下放振沖器,啟動吊機以大水量,快速下放振沖器,并觀察振沖器電流變化,電流最大值不得超過電機的額定電流。當超過額定電流值時,必須減慢振沖器下沉速度,甚至停止下沉或者提升一段距離,電流符合后再下沉。當振沖器下沉到設計加固深度后,減小水量,使振沖器下沉至設計深度下200 mm(振沖器頭部),留振至密實電流后留振時間30 s。成孔過程水壓控制在 0.4 MPa~0.6 MPa,水量20 m3/h~30 m3/h,下沉速度控制在3 m/min~5 m/min。
在造孔過程中必須保持振沖器呈垂直狀態(tài),以保證垂直成孔。當在下沉中出現(xiàn)卡鉆現(xiàn)象,應加大水壓與水量,并保持振沖狀態(tài),上下稍做反復即可消除卡鉆現(xiàn)象,再繼續(xù)下沉。
4.2.3 振沖密實
振沖密實電流為55 A~65 A,以2 m/min速度提升振沖器,水壓控制在0.2 MPa~0.4 MPa,水量10 m3/h~20 m3/h,每提升振沖器500 mm,留振30 s~60 s。注意觀察振沖電機電流變化,這一過程中設專人主控,記錄每次提升高度,留振時間,密實電流值和成樁速度。記錄人員嚴格監(jiān)控各深度的電流值以及留振時間,確保達到振密電流要求。
在造孔擠密中易出現(xiàn)電流超過要求很大,即瞬時電流值達90 A以上,這時應將振沖器停下來或上提一點,待電流值正常后再施工,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也可能是塌孔或遇到較硬土層或孤石之類,但瞬時電流并不能真正反映振密電流,在留振時間內(nèi)電流值能穩(wěn)定在某一數(shù)據(jù),這樣才能反映擠密效果,穩(wěn)定電流以密實電流為準。
4.2.4 檢查驗收
振沖密實后關機、關水移位至另一個樁位上,道槽區(qū)地基處理樁體標高關系剖面示意圖見圖3。
振沖砂樁施工完14 d后,對虛樁頭進行一次挖除,采用機械配合人工挖除,剩余10 cm采用人工清理,整理地面,測量含水量,達到要求后開始碾壓。采用縱向、橫向交錯的方式碾壓,碾壓8遍以上,檢測壓實度,達到規(guī)定壓實度 0.98標準。
1)振沖砂樁施工完成后,跑道道槽區(qū)、跑道外放區(qū)平均下沉35 cm,最大下沉41.2 cm??偝两捣搅繛?290 741 m2×0.35 m=101 759.35 m3。
2)砂樁復合地基靜置14 d后,地基面分別做了靜力觸探和環(huán)刀取樣,均能滿足設計要求。從經(jīng)濟指標看,比大開挖后在分層碾壓節(jié)約成本約30%,同時節(jié)約了時間。
3)復合地基承載力。在天然地基上和砂樁地基上各做兩個荷載試驗,荷載板尺寸1.9 m×1.9 m,荷載—沉降關系曲線如圖4所示,如果用相對沉降法取s/b=0.02則擠密樁地基對應的p0.02=160 kPa~280kPa,而天然地基對應的p0.02=60 kPa~100 kPa,前者是后者的3倍左右。
振沖密實施工法能使風積細砂土的相對密度增加,空隙比減小,干密度和內(nèi)摩擦角增大,土的物理性能得以改善,地基承載力大幅提高,同時振沖密實施工法的應用從原來的中粗砂土質擴展到風積細砂土,豐富了振沖法的應用范圍,值得在類似的地基處理中推廣。
[1] 劉洪斌.振動擠密碎石樁施工及監(jiān)控要點[J].山西建筑,2008,34(7):152-153.